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解构主义在当代西方是一个影响甚大的思潮,已经广泛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德里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思潮的代表,其具有救世情结的解构观,涉及正义、希望、死亡、工作、艺术、宗教、权力、家庭、暴力、幸福、宽恕等人生必然遭遇的真实问题。生存只是人的本能,活得更好才是人类永恒的希望。如何让人们活得更好,则是哲学必须关注的问题和思考的价值所在。抱着让人们学会更好地生活的目的,德里达在东欧剧变后,走进了马克思的“幽灵”。

东欧剧变之时及其后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展示给世人的,一面是西方自由主义者弹冠相庆“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一面是前社会主义国家曾经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的纷纷退党。马克思主义成了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器”,社会主义变为“专制”的代名词。在“混乱的时代”,德里达以哈姆雷特重整乾坤的勇气和毅力,通过《马克思的幽灵》一书呼唤马克思的真精神。

本书在分析论证相关解构思想基础上,通过解读《马克思的幽灵》,认为它是德里达在东欧剧变后,用解构的方法对如何继承马克思思想遗产的思考之作。

本书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的幽灵》的成书背景、内容及当代价值,认为其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它的成书背景是东欧剧变及之后的“混乱时代”,它的目的是要求人们继承“好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和“弥撒亚精神”,以建立一个公正、民主、宽恕的“新国际”,从而唤起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更美好的生活的追求。它的价值就是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出场提供了路径,因此,德里达对马克思“幽灵”的论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肯定。

本书还认为,德里达此时走向马克思,并不意味着他真正转向马克思主义,而不过是他用以反对其他中心话语的“霸权”的一种策略,即其解构思想的体现。《马克思的幽灵》质疑的中心话语,是以福山为代表的“历史终结论”。因此,《马克思的幽灵》并非马克思本真精神的体现。但《马克思的幽灵》中对马克思“幽灵”价值的肯定,却对我们如何在新的历史时代,在马克思本真精神的指引下,回归现实,以学会更好地生活不无启迪。

本书还分析了德里达“幽灵政治学”的当代价值。“幽灵政治学”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具有很大价值。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仍然延续到当代的社会批判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是当代社会现象批判的孕育者。当代出场的社会现象批判是在对消费社会的各种空间现象及其意识形态的审思中形成的,并集结为三大出场形态:空间生产批判、景观生产批判、符号生产批判。列斐伏尔由空间生产建构起来的日常生活批判是德波景观生产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并在鲍德里亚的符号生产批判中得到延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出场路径是以实践为导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中国式解读的有层次、有结构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过程。即:在具体观点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吸收、借鉴,并结合分析中国的实际、中国的文化哲学、革命中的错误思想;在具体理论上,以实践的问题为视域,对理论重新建构;在整个理论体系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是以主客观相统一为线索和视域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一路径是有层次的,但是结构的;这一路径是气势恢宏的,但又联系实际;这一路径包含着结合论、创建论、解读论的观点,但又扬弃了这三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路径并不会完结,正像毛泽东所说“认识史没有完结”一样,这一路径将被有意识地进一步丰富完善,进而指导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 Kf5YcMFoi9uehGpz3UcuDQoMXXSkuTXVKfWu/FwUXL+l3jYngU/GT9Rb0Cqw9D/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