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受党委委托我为大家介绍写读书心得的方法,虽说是阳春三月,玉兰花开,站在这里的我,内心却如龚琳娜演唱的那首网络神曲般忐忑。因为说到写东西,自己写得最多的就是教案,其他方面平时极少动笔,读书心得写得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谈不上什么介绍写作方法,仅把在党委组织的这两次读书心得写作评比活动中自己的一点感受向大家做一汇报,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汇报的题目是《在氤氲书香中,我们走过生命的四季》,仅用几句诗来概括自己的写作感受。
生活中的我们,每日忙碌于工作和生活。总觉得教材与我们很近,书籍离我们很远;写教案离我们很近,写读书心得离我们很远。通过这几次的写作,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我突然发现,其实读书心得离我们也很近很近,近到我们完全漠视了它的存在。
开学初,安文君老师到我们办公室检查计算机的运行情况,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她说她的女儿很喜欢吃糖,糖被吃完时小丫头都非常不高兴,并吵着还要吃,每次小安都要哄半天,但孩子往往还是吵闹不止。后来小安看了一本育儿知识方面的书,并对里面的一种育儿方法进行了尝试,那就是在女儿吃完糖时不再哄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妈妈也特别特别喜欢吃糖,可惜吃没了,问女儿该怎么办,出人意料的是孩子这次没有哭闹,反而回过头来安慰小安说:“吃完了没关系,等我长大了,买给妈妈吃。”说完就很欢快地跑去玩了。
听完这个故事,也许你会为孩子的懂事而感动,为小安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智慧而钦佩。我却还有另外一重感触,那就是原来读书心得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只不过通常意义上的读书心得是用文字表述成一篇文章,而小安把读书心得诠释成了一次尝试、一个行动罢了。
心得有多少之分、隐显之别。但不可否认,只要读,总会有心得体会和收获。读完一篇文章,看完一本书,或得之于心,提升思想认识、提高做人境界;或践之在行,改进做事方法、提高做事效果。无论得之于心还是践之在行,都属于读书心得。所以在动手写作之前首先要改变对读书心得的常规认识,相信自己有过读书心得的头脑写作锻炼,自然具备手写读书心得的能力。
要想写出一篇像样的读书心得,仅仅有对自身能力的认同是不够的,还需要在阅读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变粗读为精读。因为“读”是“得”和“写”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或把阅读只当一种休闲娱乐,都不可能有较深的感受,心得体会就会少之又少,那么在写读书心得时就只能空谈应付,不可能写好。毕竟一篇读书心得一般情况下不能简单地写成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文章内部,抓住重点,有所体会、有所收获。此外,在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摘录里面的句子,牢记书中的相关内容。做阅读的有心人,注重阅读和积累,这样写读书心得时方能有东西可写。
一篇文章、一部书读完之后,我们的心得体会可能会很多,这就需要条分缕析,找出对自己触动最大、占有材料最多、最有可说的内容来写,通过筛选,找准写作切入点。当然,如果是参加读书心得写作评比,在这一筛选过程中,还要注意到评比的主题、评比的目的以及评委们的个人喜好等相关因素。
比如,咱们学校第一、二届读书心得评比,要求阅读《你在为谁工作》《关键在于落实》两本书,党委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更多的是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爱岗敬业教育。所以我很自然地以作为一名从业人员如何理解自己的工作岗位,如何理解自己的职业,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为主要阐释内容。并把两篇读书心得的标题分别拟写为“工作,用生命去做”“阅读中感悟,落实中完善”,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了以后怎样做。
暑假后,党委要求各支部报几篇假期读书心得,由于这次检查只是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所以我就把获茅盾文学奖的熊召政的作品《张居正》作为写作对象,选取张居正这个人物的命运作为感点,写了题为“生如劲松,死若衰草”的一篇评论型文章。
有人说“文有定法”,也有人说“文无定法”。我更深的体会是“有法在思路、结构,无法在语言和表达方式”。读书心得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一般情况下除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外,还应有对作品内容或阅读背景的简单介绍,常放在开头第一段,结尾与第一段照应,中间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写心得体会。至于在写作时用什么风格的语言、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写作时的感觉来决定,因为此情此景下的文字表述在它情它境下无论如何写不出来,怀素可醉书《圣母帖》,难醒成《千字文》。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去想怎么写,手随心动,笔任心情,只要能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地说清楚就足够了。
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站在街头,我相信更多的人是唯恐避之不及。如果是穿着入时、身材姣好的俊男靓女从身旁走过,我同样相信大家更愿意把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留一会儿,因为悦目往往可以起到赏心的作用。写一篇读书心得如果要让人认同并欣赏,同样需要在语言方面略加修饰,或浓妆,或淡抹。男士的化妆品可以是大宝,女士的化妆品可以选择玉兰油、自然堂、欧莱雅,读书心得可以用什么化妆品呢?我个人的体会:①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②多使用对偶或排比句;③把内容分点,使条理更清晰,并且每点首句用句式相同、字数大体相等的句子表述,单列成行;④开头结尾注意前后照应。
一直以来我都有这样的梦想:独坐书斋,执一杯香茗,捧一卷书,在文字间游走,含英咀华;静对明窗,铺一张素笺,握一管笔,在格子上爬行,文不加点。我喜欢“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诗句,也相信总在河边行走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拾到精美的贝壳。所以我坚信多读书、常思考、勤动笔,那氤氲的书香,终会成为我们人生的香水,芬芳我们的生命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