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落实”是成功的基石
——读《关键在于落实》有感

耿立平

中央党校教授刘玉瑛在其新著《关键在于落实》中开宗明义地提出:“细节决定成败,关键在于落实。”没有有效的落实,任何缜密的计划、宏伟的蓝图、科学的制度、伟大的理想都只能是空谈,甚至是痴心妄想。所以,时时用落实的观念指导工作,刻刻负起落实的责任,事事坚持落实的原则,处处形成落实的文化,这是我们每个中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更是一名优秀党员先进党性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的管理者,除了对处室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外,更重要的就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充分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所体现。

一、时时用落实的观念指导工作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首要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喊得凶、抓得松,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重要的是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作为一名教务主任,要时刻树立“坚持一切服务学生,一切服务教师,一切为学校服务”的服务意识,以积极的姿态开展工作,主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次新学期伊始,我都在认真盘点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之上,做好全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来进一步有效指导三个年级部的具体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采取各种创新形式调动全校教师的干劲;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不断提高百年名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进取、不断创新,认真抓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教务处克服万难开发好校本课程,为同学们的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平台。总之,教务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门户和窗口,所以时时用落实的观念指导工作才能确保学校日常教学有条不紊地运行。

二、刻刻负起落实的责任

责任是一种态度,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教师来说,对于教育工作的管理者来说,责任就是爱岗敬业,而爱岗敬业是做好落实的关键。怎样才能做一名落实型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在工作中要有责任心,要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的确,在工作中有了责任,才能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诚;用100%的热诚去做事情,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这点我体会颇深。

工作中,我始终坚定一个信念:“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无论对于哪项工作,我都是首先找准目标,然后制定具体措施,最后环环紧扣,步步不离地抓落实,真正做到有始有终。小到教师查岗,大到教师培养工程的落实,我都用心去做,用智慧去完成。每周必须达到的十节左右的深入课堂的听课指导,每周几乎天天到教务处年级部早晚值班,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着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教务处主抓的名师培养工程在落实原则的指导下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且成效显著。校本培训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抓好系列工程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每年组织“春华杯教学大奖赛”,以此检验“七个一工程”的效果,为青年教师提供交流和展示的舞台;为了推行新课标,我们组织所有教师积极参加省师教处组织的网上培训,先后聘请湖南师范学校教授汪佩青、北大附中副校长张思明、原厦门一中校长任勇来我校为全体教师做报告,学校王卫国书记也为大家做了题为“新课标背景下一节好课的标准”的报告。窦连挥副校长以“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课程改革”为题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这些活动为教师提升了理念,理清了思路,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一步一步地落实,一中教师屡创佳绩,扬名省内外。近年来,我校先后有4名教师在全国性学科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2009年在首届名师评比中,有1名教师被评为国家级名师,3名教师被评为河北省名师,日前又有7位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被评为河北省名师;2008年第十二届唐山市职工技能大赛,我校荣摘三甲,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技能大赛上我校教师再创佳绩,有4人夺得学科第一名,状元、榜眼均花落一中。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工作者的态度和责任心,往往在工作质量的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上起决定性的作用——抓“落实”至关重要!

三、事事坚持落实的原则

服从组织决定是做好落实的有力保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应以服从组织分工为己任,以完成好本职工作为追求,在岗位上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事事坚持落实的原则。否则,即便是再好的措施、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描绘的美好蓝图自然也就不会顺利实现。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增强预见力,结合学校实际需要不断修正错误,又要瞄准目标、坚定信念、增强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四、处处形成落实的文化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能有效促进落实。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出台措施只是落实工作的开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落实若要成为一种单位文化,就需要全体成员在工作实践中长期坚持落实的观念、责任和意志,并养成一种职业行为习惯。具体地讲,要将各个岗位工作责任制、工作标准、操作规程、检查考核制度等内容落到实处,成为全体成员自觉的执行行为。管理人员和一般成员虽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要发扬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要在增强成员个体“落实意识”的同时增强整体协作的落实氛围。如我校每学期修订管理制度、管理办法、考核等制度的及时落实(除检查评比外,师生的各项成绩及时兑现),才确保了我校师生工作、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愿我们学校在落实的文化氛围中,励精图治,再创辉煌。

换言之,对于我校的每个成员而言,落实就是对本职工作出色地完成,落实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我要坚持“落实是关键”的理念,努力成为一个落实型的教务主任,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养成勤于落实、善于落实的工作作风,为推动学校工作持续稳定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ErUxcKT7MOfo1qhEHyzfC1suzedJ4qsURjzSih7E8yBjZ5akzh6zumGVIoiVuM6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