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照片里的流年

也许真是上了年纪,如同自恋一般,有事没事,会经常拿出一些“过时”的老照片翻翻看看。人真的是很奇怪,在幼儿园时羡慕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上了小学又羡慕骑着自行车去上学的中学生,上高中时又羡慕那些每月都有一份固定工资的年轻人,等到参加工作真的长大了,世事的艰辛,生活的酸甜苦辣,又促使我们想念童年,发出要是时光能够倒回到从前该多好的感叹。特别是当你面对一张张略微泛黄的老照片时,并不遥远但却恍如隔世的往事,让你觉着你在这头,青春在那头,遥遥相望,便会压抑不住内心的悸动。

我小时候的照片有很多,这得感谢我的父亲。父亲那时在一所大学宣传部工作兼校报记者,所以只要有机会,就会利用职务的便利给我拍照。我小时候的模样,在剧团大院同龄的孩子们当中,可爱至极,大人见了都忍不住要上来抱一抱,确是大大地风光过几年。

在不多的老照片中,一张旧照让我永远不能忘怀。20世纪60年代末,我插队落户来到舒茶一个叫余家河湾的生产队。1958年9月16日,毛主席视察了当时的舒茶人民公社。毛主席面对眼前的青岗岭对陪同的当地干部说“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时隔十年,舒茶人民公社召开落实毛主席“九一六”指示的5000人誓师大会,提出用两年时间,把青岗岭开辟成一个高标准的梯式茶园。那年冬天,我正赶上了修建“九一六茶园”。为了赶时间,规定不论远近,所有人一律吃住都在山下。说是住,其实就是用几根茅竹在山脚下架起一个“人”字形,两侧蒙上用稻草编织而成的条状的“帘”即成的草棚。山区的冬天特别寒冷,在这样的天气里,每天天刚麻麻亮我和社员们就在大喇叭的呼唤中,一个个机械地钻出草棚。我们很像法国作家莫泊桑描写的寒冷的冬鸟:“它们只得瑟瑟缩缩地弯着身子,打着寒噤,忧郁地注视着满天皆白的原野。”

记得一位查姓的省报摄影记者隔三岔五地来工地拍照。一天,为了宣传我们这些知青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查记者把我还有几位上海知青和当地社员混搭在一起,摆了个抬石头的姿势连拍了好几张照,不久省报就刊登出来了。查记者和我父亲认识,沾了父亲的光,查记者事后悄悄给了我一张照片。这是我八年知青生活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五年的演员生活倒是给我留下了不少的剧照。70年代末,我考上了一家话剧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那时“文革”刚刚结束,一大批经典剧目和新创剧目纷纷上演,如《霓虹灯下的哨兵》《茶馆》等等。我们团则排演了一批新创剧目,如《橘子红了的时候》《泪血樱花》《一双绣花鞋》《孝顺儿子》《七十二家房客》《于无声处》等等。那时每上一个新剧都要拍大量的剧照,并提前一个星期挂在剧场的宣传橱窗对外宣传。我那时不仅是个演员,而且还担任了每个剧的剧务。每当一个新剧完成十天半月的演出之后,就要把剧场宣传橱窗里的剧照撤下来,我就利用剧务一职的便利,在撤下剧照的同时,把我的个人的剧照全都悄悄留了下来直到今天。

人的一生,也许可以用几张特定的照片来概括。满月照、周岁照、学生照、工作照、身份证照、结婚照,乃至最后的遗像。的确,当泛黄的照片罗列眼前,每一张照片,真的是承载了太多的岁月流年,也承载着我们太多的沧桑变迁。情之所系,非只是那一纸方寸,更多的,是寸心间的所思所感。平淡也好,绚丽也罢,这一程的滋味,真正能够品出的,也只有自己。

于丹在读到自己幼年的成绩单时,说:“有时候人的成长就是‘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突然看见自己的童年,看到那么一个不自信的生涩的莽撞的自己,傻傻地站在时间那一端,觉得流光能改变人多少心里的痕迹啊!”是的,人需要在某个时段向过去亲近。老者、少者、城里人、乡下人,岁月的划痕带给人的温馨和怅然感觉大概都差不多。当我们知道再也回不到从前之后,时常看看傻傻地站在时间的那一端的自己,是亲切,是怀恋,是恣意。它把往昔的岁月,花一般地绽放在你的眼前,很诗意,又很美好。 uRmu4WKxYZlw3A5Exv9Ml5mdvnGuAOiAYLNDCYayFy99MxyKq1mPfNDeHjt/gcM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