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要求,是我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从严治党的最根本途径。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建设落实和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一系列论断,多次强调要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和具体推进的基本组织,其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对高校领导力量的发挥。
党支部书记是领导、组织、协调、推进党支部工作的核心,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他将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团结、凝聚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引导班子成员在政治上同党的最高领导集体保持一致,带领支部成员正确地选择发展方向,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确定领导目标,进行科学决策,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支部工作日益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精细化,提升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2017 年 8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的概念。2018 年 2 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明确了高校要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力争 3 年内使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这一目标。2018 年 5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对“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力争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2018 年 9 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工作的通知》,遴选产生 100 个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不言而喻,“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已成为高校基层党建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如何培育、怎样更高效优质地培育“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也成为高校基层党建的工作重点和前进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和相关学者的关注。
自“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从提出到实施以来,各高校相继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并完善了相关制度。但基层党建工作者和相关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定性维度分析当前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缺乏具体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数据为依托、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维度更深层次总结和构建“双带头人”培育方法和培育机制的研究较少。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推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方法论的创新和发展。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相对落后的思维和理念已在党支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开始扮演“阻滞”的角色。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其实质就是对如何更好地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如何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思维,如何培养在党务工作和学术科研方面的双向“领头羊”党支部书记的探索研究。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深化研究内涵,对培育机制的探索研究既是当代高校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方法论的需要,也是对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育方法的创新发展。
2.实践意义
本研究是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进一步推动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大背景下进行的。以各高校当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配备情况、党务工作经验和学术科研水平等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分析对比,对准确把握当前高校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育基础和培育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之上,提炼典型案例,构建科学有效、求真务实的长效培育方法,对创新工作思维、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模式的改革,为培育党务工作和科研工作的结合能力和双向运筹能力较高的教师党支部书记提供参考和借鉴,对各高校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育工作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切实按照高校学术科研、学科建设和基层教师党建的实际要求,从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相结合、专家咨询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广大基层教师对学术带头人担任基层教师党支部书记对其所在学科专业的学术科研、学科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预期方面的信息数据,同时获取学术带头人自身对其担任基层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意愿及其待遇诉求方面的信息数据,调查已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学术带头人在其工作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与主要问题,明确高校基层“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配来源和选配标准,建立健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及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进而研究和提出更加高效、可实施性强的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方法,构建更加科学严谨的长效培育机制,推动高校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的改革和创新,培育出越来越多政治意识强、党务工作能力强、学术科研水平高的党支部书记,能以更高的站位来全面综合地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实现党建和科研的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使高校教师党支部真正成长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配来源和选配标准;二是“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三是“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监督管理和激励保障制度。
分析现状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起点,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对策性研究的立足点。本研究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组成、党支部类型、党支部书记的选配、支部党性教育和活动类型特征、支部书记的职责与考核、支部书记激励制度、支部书记的培训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研制出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问卷调查和对部分支部书记及院(系/部门)党委书记的访谈,认识了解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建设提供研究案例。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67 份,参与问卷填写的党支部书记涉及云南、北京、湖北、江西、黑龙江等 9 个省份的云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 13 所高校,回收问卷 67 份,其中有效问卷 66 份。
本课题组成员是 2018 年 9 月获批的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对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已有一定的了解。2019 年 9 月初立项之后,课题组立即着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收集整理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培育方向和培育目标,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已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进行收集整理,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2019 年 10 月上旬,针对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课题组认真研究制定“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机制”调查问卷(针对教师党支部,共计 53 个问题)和学院级党委书记访谈提纲。
2019 年 10 月中下旬,课题组对全国 9 个省份(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江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13所高校的基层教师党支部书记(或支委)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 67份调查问卷资料,并对 17 位学院级党委书记进行了实地面对面专题访谈。
通过调查问卷和面对面专题访谈,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大量收集各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选配来源、配备情况、党务工作经验、是否兼职、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思想意愿、科研成果、党支部书记工作补贴、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党建成果换算、广大基层教师和学生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预期成果、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以及当前各高校党支部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过程中已搭建的平台、工作特色和亮点、易执行、可推广的做法经验和面临的现实挑战等系列信息数据,为下步的信息数据分类、加工、存储和分析研究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在获取了全国 9 个省份 13 所高校学院党委书记、直属党支部书记、基层教师党支部书记调查问卷的基础信息数据之后,将统计信息数据按单选、多选从定性和定量的维度分类统计,之后将各类信息进行细致化处理,统计每个问题涉及的各个选项的占比,整理出调查问卷中主观陈述题及面对面访谈的反馈资料,清晰地将各个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在推进过程中的党支部书记自身的基本硬件条件、内生原动力及学校和学院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等外部条件分类别、分条例地整理、分析和处理,为下一步开展具体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
以调查问卷和面对面访谈收集到的信息数据为基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对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系统地掌握了当前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现状,以清晰分类的党支部书记自身硬件条件(年龄、学历层次、科研成果、党务工作经验、思想意愿等)和外部环境(党支部书记工作补贴、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党建成果换算等)信息数据为基础,再以主观陈述题和访谈反馈得到的广大基层教师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预期成果、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以及当前各高校党支部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过程中已搭建的平台,工作特色和亮点,易执行、可推广的做法经验和面临的现实挑战等系列信息数据为依托,结合近一年来课题组所在的云南财经大学全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工作的推进情况,进行深层次分析,提炼出当前高校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推进过程中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学术科研能力较强、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成果突出、带领党支部取得优异成绩的党支部书记典型案例,总结出当前已经取得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建设成效和工作亮点,精准找出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多重挑战,为针对具体突出问题和挑战而构建优化培养机制打下基础。
以调查信息数据为原始依托,以凝练的经典案例和建设成效为指导,针对当前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挑战,进一步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总结,从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思想理念、自身硬件条件及改善培训制度、激励机制、考评机制等外部环境方面,提出相对的优化路径,构建求真务实、科学严谨、执行性强、推广范围广、落地性强的长效培育机制,为培育出党员先锋意识强、党务工作能力扎实、科研学术能力强的“领头雁”做努力,使得高校基层党支部形成科研中有党建,党建中有科研,党建与科研双融合、双促进、双向开花的良好局面,着力把教师党支部队伍建设成为高校基层党建的坚强战斗堡垒,真正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成全国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样板房”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