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看十九大:说一说体量与质量的辩证法

陈鷟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

体量与质量,是一切事业中的一对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矛盾。通常情况下,单纯强调哪一面都不合适,而应该保持好一个度。应该说我国高等教育近 20 年来在体量与质量关系的把握上总体是恰当的。一方面,通过扩招增加体量,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也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抬升;另一方面,通过“211 工程”“985 工程”和“双一流”建设提升质量,集中投入,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和学校,实现局部突破,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应该说总体上是成功的。当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些学校扩招速度过快,教学条件跟不上,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影响;有的重点建设学科和高校资源过于集中,特别是经费投入已经超出了边际效应,这也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事业的推进要看大局,要看主流。我们要批评和努力改进那些具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但必须肯定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在体量与质量的关系把握中是成功的。

田阳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事物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新定位,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迫切要求经济体量已达世界第二的中国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教育同样面临从体量大到质量强的深刻变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适应人民群众从数量型教育向质量型教育的需求变化,更加重视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质量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把握的大逻辑。着力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建设一流高等教育等补齐短板的攻坚战,成为提质量、强内涵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摒弃教育现代化仅仅理解为规模扩张、数量增长等形而上发展观的错误认识。

铁铮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

“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人们常用这样的话来表达对于体量和质量的看法。由教育教学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其质量尤为重要,应该摆在首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教育而言,广大群众已经不满足有大学上,而希望能上高质量的大学。学生们也不满足一般性的学习,而是期望得到一流的教育。也就是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首先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指出,教育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这就是说,教育质量的评价中要有政治指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与此同时,要致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注意向教育薄弱地区、教育不发达地区倾斜,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扩大教育的体量。要科学规划,统筹考虑,不能以所谓的保证质量为借口,限制应该补上教育短板地区的发展。

邓军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变了中国,在学规模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世界第二。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高校发展生态也在发生悄然变化。从“211 工程”“985 工程”,再到“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固化、实行动态调整,以增量方式统筹推动建设,以存量改革激发建设活力,这是高等教育从大体量到高质量的转变,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更是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之路,要在办学结构上不断优化,在管理体制上不断改革,在资源分配上兼顾公平效率,在特色发展上不断打磨,在人才培养上不断创新,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追求高等教育体量、质量的双提升,把高等教育做大做强,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引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 7KOb5Sx1J3wvcgT+dO7eQUydvJ8o8f5HXoD1i4PmHZIWgd6AUqwQdle3axeeyU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