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大学迎新和毕业时,大学校长都会做精彩的演讲,这是大学校长给大学生上的两堂课。这两堂课固然精彩,但对于大学生来讲,校长仅有的“两课”显然是不够的。中国大学正值变革之际,是否可以将大学校长的“两课”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呢?
@ 铁铮 (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
大学陆续开学,校长们又忙着给新生上第一课了,一如他们忙着给毕业生上最后一课。校长的迎新寄语固然重要,领导临别赠言实属难得,但更重要、更难得的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经常得到校长的帮助和指点。许多学生告诉我,大学四年没见过校领导。这不能不说是他们大学生涯中的遗憾。他们有太多的困惑、难题、疑问、意见需要倾诉和解答。尽管他们可以找辅导员等负责人,但这些都不如面对校长来得更加直接、有效。要求校长整天和大学生泡在一起,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校长们总该到学生中走走、谈谈、接待一些学生来访。这样做不仅可以消除大学生和校方的距离感,而且还能准确地摸到大学生的脉搏,帮助学生学会和领导打交道。有人或许会说,现在的大学学生动辄数以万计,校长怎么可能和学生频繁地互动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问题的关键是,在校长的心目中是不是真的以学生为本!
现在恰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建议大学校长们,不妨从和大学生交朋友做起。
@ 张小锋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
对于大学生而言,聆听校长新生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大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独特风景,错过了抑或缺少了,都将留下终生的遗憾。校长的这“两课”,本为校长的必修课、必上课,无须大惊小怪。然而近年来,校长的“两课”却日益受关注,个中原因,除“两课”的确精彩,富有教育意义外,另一层原因就是一些大学校长不重视这“两课”,不认真备课,甚至某些校长由于忙于他事忽视或缺席“两课”。可喜的是,校长不可缺席“两课”已重新成为社会共识,成为判断校长是否称职的标志。需要注意的是,校长的“两课”,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备课,要常备常新,切忌备一次,讲多年;校长的“两课”,要重内容,讲出真性情,万勿假大空,避免程式化。当然,校长只上好“两课”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尽可能给本科生开课,与学生沟通。大学校长都是教授,大学明确规定,教授必须为本科生开课,所以,校长就应该做“教授为本科生开课”的表率。
@ 袁本文 (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
每年在高校迎新或毕业典礼上,校长都语不惊人死不休,煞是热闹。信息快餐化时代,校长们的“两课”大都落入窠臼:娱乐有余,理性不足;温馨有余,担当不够。在娱乐和温情之外,应有更多的理性和担当。理性是对我国高等教育面临问题和困难的清醒认识:新生缺少公民道德素养的教育等。担当是对高校核心工作的准确把握:大学是育人重镇,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地。要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大学必须把改革当作常态。“两课”是学生聆听的大学第一课和最后一课。欲改革,请先从校长的演讲开始。
@ 曹宇 (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学生 ):
大学新生开学典礼是新一届大学生走进大学的第一课。对于初入新环境的大学生而言,新鲜感与陌生感很容易使他们偏离方向,面对相对自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大学,规划未来。毕业是充满回忆与不舍的季节,大学生即将踏入新的征程。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不忘责任,铭记民族和国家的使命,用己所学贡献社会。字字句句情怀深切,无不充满期待与祝福。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看似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次数不多,却在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的重要转折点引导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崇尚学习,贡献社会,感恩国家。
@ 杜少庆 [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专业学生 ]: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校长热衷于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中进行演讲。在我看来,大学校长的演讲的确会给学生一种激励、责任和担当。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背景,只要在演讲中自然融入学校底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学生起到引导、激励的作用,那么无论是比较传统的说理忠告,还是比较新颖的潮语迭出,对学生来说,都将是一种最好的关怀和期待。只要能从心底带给人一种真切的正能量,那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