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话题圆桌,这九年

这九年,2013 年—2021 年。

时间的长河穿过崇山峻岭,奔涌向前。在这段时光里,世界在各种矛盾的交织、对抗、转化以及各方力量的竞争、比较、选择中阔步前行。新科技革命以人工智能、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生命创制等为核心孕育突进,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变革。风起云天,潮涌东方。港珠澳大桥、探月工程、南水北调、“一带一路”、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70 华诞、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成果……一项项惊艳世界的成就,彰显着中国的成就与速度。

作为时代的“同行者”,《北京教育》(高教版)“话题圆桌”围绕“关注现实、与时代同步、为高等教育立言”这一立意,见证着高等教育的盛事,也聆听着最细微的声音。《中国高教如何借力“一带一路”》《思政课如何叫好又叫座》《负面新闻来势汹汹,我怎么看?》《当“青春”遇见“马克思”》《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北京在行动》《百年“五四”——青春有担当》《教育规划(2010 年—2020 年)这十年——思考与实践》《“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再出发”》《教育如何引领“时代”》……9 年,77 期,132 个话题,20 万字。回首过往,以时间为坐标,我们与亲爱的作者和读者朋友一起,见证着高等教育前行的每一次跨越,记录着高等教育变迁的每一个节点。

2013 年第 2 期,《北京教育》(高教版)尝试推出“话题圆桌”栏目,每期就一个或两个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组织专家学者、管理人员等进行讨论,话题有关“痛痒”,既讲明道理,又发表言论,解疑释惑,有锐气,接地气,最终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多种角度和思路。教育改革与发展这项工作“一直在路上”,我们要创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同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知道,教育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就越需要正面舆论引导,越需要通过加大教育宣传凝聚社会共识。在众说纷纭的舆论环境中,“关注教育之需、聚焦时代之变、立言高等教育、服务高教改革”,是“话题圆桌”栏目开办与建设的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祖国同龄的《北京教育》,作为首都教育事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见证了多个必将载入首都乃至中国教育史册的关键时刻,亲自参与和记录了无数“教育大事件”的专业期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把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扛在肩上,主动正面发声、敢于正面发声、善于正面发声,致力于在北京教育领域打造最具公信力的传播阵地。

立足于“立言高等教育、服务高教改革”之初心,《北京教育》(高教版)尝试打破专业期刊的单一面孔,积极筹备“另类”的“话题圆桌”栏目,在理念和形式上进行深入研究与大胆探索,力争以“有意思”的方式生产“有意义”的内容,以“有态度”的方式传播“有热度”的信息。一方面,力图把价值引导与专业内容结合起来,因时、因势、因需主动发声、释疑解惑,发挥教育媒体的专业透析力,如《回顾高教 40 载——见证与期待》是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我们邀请了 9 位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的经历者、见证者、参与者、研究者,回顾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变化,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改革开放 40 年来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我们用专业视角深度挖掘高等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解读高等教育好政策,传播高等教育好声音,弘扬高等教育正能量。另一方面,我们开创了教育学术类期刊常设多人述评栏目的新模式,大胆尝试同一话题多人、多角度讨论的方式,以思辨性、说理性的多方评论准确发声,如《疫情之下——“乘风破浪”的毕业季》是面对 2020 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毕业季,我们解读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的促进就业政策、梳理首都高校毕业服务的有益经验、探索“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育人契机……既以学理思考、深刻洞察和专业解读及时对社会关心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引领,又凝聚多方智慧有效引导主流舆论,赢得共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顺利前进。

“话题圆桌”的九年,是怀着“关注教育之需、聚焦时代之变、立言高等教育、服务高教改革”的初心一路走来的。这样的初心,赋予了我们独到的办刊定力,也使“话题圆桌”成为许多高等教育领域同仁的必读栏目之一,形成了良好的专栏品牌效应及社会效应,得到频频点赞。从话题到现象,栏目的精彩呈现得益于编辑部与栏目主持人、作者、审读专家一起探索实施的全新策划运行机制。一是及时关注高等教育重点、热点、痒点、痛点。直面现实开展策划选题,进行前瞻性观点分析,是“话题圆桌”创办以来一直遵循的理念。在每一期的选题会上,编辑部人员围绕最近一个月内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的时事政策、大众热议的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重点选题以及诸如“两会”等专题类系列选题进行充分讨论,以专业性、重要性、显著性、普适性、争议性、可开掘性为依据落实选题方向,充分讨论甚至争论后进而提炼出“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味”的话题。二是注重时效,再造生产流程。为了保证及时传递出思辨而有力的声音,引导、引领社会舆论,在坚持三审三校的基础上,优化出版流程,在临近出版的一周内完成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等全流程环节,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对社会热点予以最精当的回应。三是依托杂志平台优势,探索特色组稿方式。栏目创办伊始,在策划组稿过程中,编辑部借助刊物密切联系首都高校的平台优势,就相关内容与精准遴选的专家进行了定点约稿,保证每一期策划成功“落地”。自 2013 年 10期始,为广开言路、博采百家,特邀时任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铁铮教授作为栏目特约主持。铁铮教授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人脉号召力,不断更新作者群,组建专属的作者队伍。铁铮教授组织了全国 100 多所高校的近 200 位作者撰写言论,为栏目持续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铁铮教授是《北京教育》(高教版)不“在册”的资深编辑,他不但是一位有担当、高效率的主持人,更是一位高产且优秀的作者,九年如一日,“话题圆桌”期期有他睿智的声音。九年来,作为优秀理论的“搬运工”,我们邀请教育专家、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宣传部部长及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高校教师,建有效之言、献精准之策。他们有深邃的思考、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用生动的言语、深刻的笔触和贯穿在字里行间的热情和思索,放大了“话题圆桌”的声音,架起了学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与时间有约,在“话题圆桌”结集成册的过程中,我们感恩九年来与我们一起坚守、耕耘的主持人、作者、读者及亲爱的朋友,我们将跟您一起乘着记忆之舟在时间的长河里逆流而上,追寻着时代潮头涌起的一朵朵浪花。大浪淘沙始到金,那些在时间的长河中渐行渐远的高教热点,非但没有褪去颜色,反而将历史瞬间凝固为永恒,经过岁月的细细磨洗之后,呈现出清晰的面貌,带着可以触摸的温度,等待着我们一起去探求其本真。

《北京教育》(高教版)编辑部
2021 年 10 月 1 日 kmBDia2IpyQ4Smvc+hFQHDKeCNlkpbHGy6ID3+maM/Hn8EaHHfjxWDm1BXgFky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