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铮 (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
让教育评价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盘”,必须树立科学的精神,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评价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既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也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更要有科学的态度。二是改革未动,科研先行。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都需要做大量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三是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创新教育评价手段和工具。要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加紧探索,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更科学、更先进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四是科学创建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除“五唯”为突破口,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立足中国国情、社情、教情、校情,积极、稳慎、务实地探索创建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令人信服、经得起历史检验,既相对稳定又可不断调整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 张晓新 (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 研究员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这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同时,要牢固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科学成才观,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改革教师评价标准,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革用人评价,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
@ 赖明明 [ 深圳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文社科学院 ) 副教授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具有三大特点:第一,评价标准明确化。确定了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这有助于引导教育回归到育人的正道。第二,评价标准具体化。把立德树人具体到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引导致力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第三,评价标准针对性。评价标准直接针对当前教育评价中普遍存在的“唯分数”与“唯C刊”两大痼疾。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案要纠正的只是“唯”,依然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发表论文。因此,围绕学科建设、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而在党报党刊、国家认可的期刊发表的论文,均应在评价体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当前,不少高校以进入国外高校排行榜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国外高校都不在乎这类所谓的排名。从这个角度看,方案的出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 韩宝志 ( 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 ):
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形势,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做好、站稳、走好,关键是要靠人才,特别是靠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要培养好人才,有三点特别关键:一是方向问题,特别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一定要抓住。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立德树人这个核心永远不能丢。这里的“德”,首要是“爱国”。除了要通过传统的主渠道之外,更要通过当前的形势,认真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根本的道理。二是道路问题,要切实地用好评价“指挥棒”,引导人才培养避免当前存在的功利化倾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三是机制问题,即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家庭、社会、学校、党和政府要形成合力。社会倡导尊师重教,对教师的职业予以充分的尊重,对教师的地位予以足够的物质保障、精神鼓励。同时,在选人、用人过程中更加重视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社会评价机构,征集用人过程中发现的不同人才培养单位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反馈给培养单位,予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