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现代性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都要求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共生理念就是应这种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现代性自启蒙以后发展起来,高举理性主义大旗,以理性来对抗宗教,以科学来祛除迷魅,人类走出蒙昧状态,进入理性自觉的状态,理性精神大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是以追求逻各斯为核心的启蒙理性过分发展了工具理性,忽视了价值理性的发展,导致了物对人的异化、人的主体性价值的最终丧失、人与自身的异化、人与人的冲突、社会与人的背离、人与自然的对立。在全球化到来之时,人类社会已经变得极其不和谐、安宁,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的恐怖分子、战争、环境恶化、病毒瘟疫、技术对人的统治、人的内心世界的离乡、道德价值失范、贫富两极分化、种族歧视、政府治理的失灵、经济社会动荡、社会发展的动力衰竭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说明,启蒙以来的现代性模式走入困境。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如果也沿着启蒙理性开辟的西方现代性老路子发展,最终也避免不了陷入困境的危险。人类呼唤新的理性模式与中国现代化呼唤新的指导理念是异曲同工的。共生理念和共生理性指导下的社会合理化范式是对现代性的改造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崭新道路,它将有利于人类摆脱现代性困境,也有利于中国以全面的理性精神推进现代化进程,迎接全球化后工业信息社会浪潮的挑战。

从自然界特别是生物领域的进化事实归纳出事物共生存在的进化发展规律,从哲学理论思维角度概括出共生的存在论内涵。从方法论角度对共生进行考察,概括出关系性、时间性、平等性、多样性、复杂性、试错法等分析、把握事物的方法。透析共生的认识方法和原则,总结出多元共生的认识方法和事实的真与价值的真相统一的认识原则。从伦理学角度对共生进行考察,总结出共生共荣的价值观、幸福观、职业观、爱情婚姻观、亲情观、友谊观、人生观,提出呵护心灵、个性化内心、共生的审美理性等概念范畴,概括出审美的共生伦理的基本规范。从生成性角度对共生理念进行深刻总结,提出在审美实践中人保持自我同一性的生成观。从事实和逻辑角度对人类社会的共生进化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概括出人类社会共生进化的一般规律。从共生理念和共生理性入手对现代性进行完善,从社会合理化入手对现代性进行改造,提出反思性社会合理化,即全面理性的社会合理化,以及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审美理性全面协同发展,科学知识、道德知识、审美知识不断积累和有效发挥的社会合理化,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统一共生,克服现代性弊端,走出现代性困境。

共生理念为现代性的继续前进提供了思路,将开启人类面向世界历史和后工业社会的新文化样态,共生的人类思维方式、社会运行方式将开辟人类新的理性自觉——共生理性的自觉,推进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现代化以共生理念为指导,推进理性全面发展的共生理性社会合理化,塑造具有共生理念和共生理性的现代公民,建立新的理性化社会运行模式,推进科学、道德、审美知识全面发展的知识型社会进程,完成社会合理化和反思性社会合理化的现代性发展双重使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面向全球化、后工业社会浪潮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走现代化之路,不能再重蹈西方的覆辙,应当对其进行扬弃,一方面要继承西方启蒙精神的理性合理因素,推进中国社会理性化;另一方面要克服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的弊端,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哲学理念来指导中国现代化。共生审美思想可以促进中国站在后工业文明的制高点来定位中国现代化的方向,超越资本逻辑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推进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急切需要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由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出口、内需双翼驱动型经济,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这都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创新型人才的出现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软实力环境,需要一个能够保护和激发每个人创造才能、促进创造活动涌现的社会环境作为背景,这就需要哲学从终极层面对社会做出理念性设计。共生审美思想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有助构建科学的教育理念、社会组构理念、管理模式理念、人才选拔理念、文化构建理念,推动社会深层次变革,促进我国增强创新驱动力,由制造大国迈入创造大国,尽快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为我国现代化的顶层设计提供哲学理念基础,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作者
2021年1月 PGw3c0Mi0vraoiJbGYwIWN0JSeYSlzmBg4tVNBUd2mX5KmFTvuaw0pOnrymCh1w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