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从基本温饱走向总体小康

从 1991—2000 年是实现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的时期。进入 90 年代,根据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中国提前实现了第一目标,解决了温饱问题。1990 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目标做了更详尽的阐述,同时,正式作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要求用十年时间实现从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这无疑是一项极其宏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从基本温饱走向总体小康的历程

1990 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水平进行了定义:“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1992 年,党的十四大重申了“三步走”战略步骤。1995 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 2000 年,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从 1997—2010 年,通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使其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从而极大地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这一纲领把中国农村实现小康当作一个跨世纪的奋斗目标而予以高度重视和强调,这意味着农村的小康建设已经正式成为当时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小康社会的概念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逐渐变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清晰。按照邓小平“三步走”的伟大构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形成了一个量化的、可操作的小康社会建设思路。

二、从基本温饱走向总体小康的成效

1990 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目标做了更详尽的阐述:“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为了保障小康社会的阶段目标如期实现,1995 年,国家统计局等单位联合制定了一套“全国人民小康社会水平基本标准”。其中,人均收入、人均居住面积、人均日蛋白质摄入量、恩格尔系数、人均预期寿命、电视机普及率等绝大部分指标与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

(一)总体小康实现程度指标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农业部等单位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定量评估小康标准。这些标准成为衡量全国人民跨入小康的基本条件。

其中,《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 5 个方面 16 个指标。经济水平包括 1 项指标,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500 元(按 1990 年不变价格计算);物质生活包括 8 项指标,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4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200 元、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12 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15 平方米、人均日蛋白质摄入量 75 克、城市每万人拥有铺路面积 8 平方米、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占 85%、恩格尔系数为 50%;人口素质包括 3 项指标,即成人人均识字率 85%、人均预期寿命 70 岁、婴儿死亡率 31‰;精神生活包括 2 项指标,即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11%、电视机普及率 100%;生活环境包括 2 项指标,即森林覆盖率 15%、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合格以上县比重100%。用该标准对总体小康实现程度进行测算,结果如表 1.3.1 所示。

表1.3.1全国小康社会基本标准及 2000 年综合评价值

续表

注:①表中价值量指标按 1990 年价格计算;②小康实现程度= [(即期值-1980 年值)/(小康值-1980 年值)]*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 16 项指标进行测算,2000 年全国的小康实现程度为96%,绝大多数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小康标准。

(二)总体小康的成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全党及时地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国家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而为人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同时,我们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重大转变,明确了社会主义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时,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在保证人民生活不断有所改善的前提下,再确定建设的规模;而且,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使消费品在数量、质量和花色品种上有了很大提升,为满足人民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用上述表 1.3.1 及《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1991 年)》 中的数据,把这一阶段的成效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夯实总体小康的经济基础。200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89404 亿元,比 1980 年增长 5.55 倍,平均增长率为 9.9%,人均GDP比1980 年增长 3.94 倍,超额完成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的任务。人均GDP由 1980 年的 778 元增长至 2000 年的 3850 元,远超小康社会标准值。

第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生活逐步实现总体小康。在收入方面,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980 年的 974.0 元增长到 2000 年的 2925.0 元,超过小康社会标准。恩格尔系数也从 1980 年的 60.0%下降到 2000 年的 46.0%,低于小康社会标准值。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也得到提高,消费品档次不断升级换代,从 70 年代的“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 80 年代千元级的“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再到 90 年代万元级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等。

第三,居民人口素质持续提高,逐步达到总体小康的标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文化方面,1980 年成人识字率为 68%,2000 年成人识字率为 93.28%,超过小康标准值。在健康方面,1980 年人均预期寿命为 68 岁,2000 年人均预期寿命为71.4 岁,超过小康标准值 1.4 岁,其中女性平均寿命为 73.2 岁,比联合国提出的到 2000 年世界妇女平均预期寿命达到 65 岁的目标高出了 8 岁。1980 年婴儿死亡率为 34.7‰,2000 年婴儿死亡率为 28.38‰,低于小康标准值。

第四,居民精神活动日益丰富,精神生活逐步实现总体小康。在教育娱乐支出方面,由 1980 年的 3.0%增加至 2000 年的 11.7%,高于小康标准值;在电视机普及率方面,由 1980 年的 11.9%增加至 2000 年的 100%,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标准。除此之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食物性支出比重不断增大,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服务性精神消费增长较快。

第五,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为逐步实现总体小康提供坚实保障。在社会保障方面,1999 年,初步形成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体系。在森林覆盖率方面,由 1980 年的 12.0%增长到 2000 年的 16.55%,超过小康社会的标准值,居民生活环境明显好转。

综合各方面指标,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生活整体上由量的满足逐步转向质的提高,由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逐步转向以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由单一实物消费逐步转向包括精神文化、服务在内的多样化消费。总的来看,依据既定的小康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在 2000 年底已实现小康,农村居民已接近小康;到 20世纪末,实现了全国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总体小康的目标。 brl0u5Vlmgx1+tswbpSP/lUj9d3btdHAkbvzuXlaevq9nYY3I0eacCMMBDvm/E0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