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978—1990 年是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用“小康之家”形象化地概括“中国式的现代化”,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的赶超目标,代之以实事求是的、承认落后和差距的现实的目标。后来,党和国家把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作为中国 80年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奋斗目标,这也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因为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现代化才有坚实的起步点。
现代意义上的建设小康社会思想始于邓小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内涵进行了构想,将“小康”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小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目标,使得我们对现代化建设的定位设计愈加生动形象,由此开始形成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小康社会理论。
1979 年 3 月 21 日,邓小平在会见马尔科姆·麦克唐纳为团长的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作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1979 年 3月 22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重申了 3 月 21 日同外宾谈话提出的新概念:“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
这个表述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的“赶超”目标,代之以实事求是的、承认落后和差距的现实的目标。在邓小平看来,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是西方国家 50 年代的水平,考虑到同步发展的因素(即我们发展了别人也在同步发展),20 世纪末我们的技术水平能达到西方国家 70 年代的水平,也就是说仍然有 20 年的差距。他指出:“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些。” 这样就放弃了过去一段时间脱离实际的单凭热情和豪言壮语而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做法,代之以渐进的、按照社会经济客观规律发展所能达到目标的规划之法。
1979 年 12 月 6 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中,当大平正芳提出“中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时,邓小平沉思片刻后回答:“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 1000 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这个表述中的数据参照的是此前艰辛探索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宝贵经验。邓小平看到一份澳大利亚的统计材料,这份材料说:“一九七七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为八千七百多美元,占世界第五位。第一位是科威特,一万一千多美元。第二位是瑞士,一万美元。第三位是瑞典,九千四百多美元。第四位是挪威,八千八百多美元。” 1978 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 250 美元,20 世纪末提高到多少呢?邓小平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出发,设计“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数据。1979 年 7 月 28 日,他在接见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负责人时提出翻两番达到 1000 美元的具体数据:“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 1000 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 这样,邓小平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000 美元的标准来设计“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数据。同时,使用“小康之家”这一形象化的概念表述出来,能够起到团结、鼓舞、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巨大作用。
邓小平在提出“小康之家”的概念后,对此进行了多次论证和阐述。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有关报告也从大政方针的角度对“小康水平”进行了归纳和概括。
第一,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发展蓝图的阐述。1983 年,邓小平视察苏、浙、沪等地之后,以苏州为例,描绘了达到小康水平后的社会状况: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住房问题解决了,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就业问题解决了,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1984 年,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谈到了苏州之行,详细勾画了 2000 年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图景,同时,他还设想了到 21 世纪中叶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前景。他说:“到那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也就是说归公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不断提高。” 邓小平还曾经设想,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大陆在 21 世纪,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可以实行普选。
第二,党的十二大确立了“两步走”发展战略。1982 年 9 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从 1981 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即由 1980 年的 7100 亿元增加到 2000 年的 28000 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二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情况和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
第三,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1987 年 10 月,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中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再一次将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战略构想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奋斗目标,并在党的十二大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00 年,使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应该说,到党的十三大时,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初步解决。所以,党的十三大报告的主要奋斗目标,便被确立为在 2000 年实现“小康水平”。
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两步走”和“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正确地反映了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意义非常重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全党及时地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国家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而为人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稳定的经济基础。经过“六五”“七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1990 年第七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之时,我们全面实现了“从贫困走向温饱”这一战略目标。根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中的数据与分析,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奠定了解决温饱的物质基础。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大国中则是最快的。1990 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 1980 年增长 1.36 倍,国民收入增长 1.31 倍,全面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
第二,大部分地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均纯收入从1978 年的 133.6 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630 元,扣除物价因素,比 1978 年增长123.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 1978 年的 116.06 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619.79 元;恩格尔系数从 1978 年的 67.7%下降到 1990 年的 57.6%,下降 10.1 个百分点。1990年与 1978 年相比,人均粮食消费量由 195 公斤增加到 250 公斤,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 3.75 公斤,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 1984 年起,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978 年的 343.4 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1700.6 元,增长 4.0 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 6.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 1978 年的 311.16 元增长到 1990年的 1453.81 元;恩格尔系数从 1978 年的 57.5%下降到 1990 年的 53.8%。到1990 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已小于 60%,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第三,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在穿着方面,人民由穿暖向穿好,并朝着时装化、成衣化发展,广大农村也由一衣多季转向一季多衣。在饮食方面,到 1990 年,我国每人每天的食物热量为 2637 大卡,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 2434 大卡的水平,接近世界平均 2671 大卡的水平。在居住环境方面,到 1990 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 7.1 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 17.8 平方米,优于中等偏上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在出行方面,到 1990年,平均每万城市人口拥有公共车辆由 1980 年的 3.5 辆提高到 4.8 辆。
总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过渡;少数地区已经实现小康;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少数地区,人民生活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跨越贫困,步入温饱社会,这是一次艰难的跨越,是一次历史性跨越,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开始向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