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是“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 。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性目标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初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成果。

一、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自邓小平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借用“小康社会”概念以来,就相应地对共同富裕进行了战略构想。邓小平认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小康之家”,是较之于第三世界国家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以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986 年 12 月,邓小平在谈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的时候指出,假如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四千美元,并实现了共同富裕,就能在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比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将共同富裕与全面小康联系在一起论述,强调小康社会不仅着眼于人民生活水平,还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87 年 4 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再次将两者相提并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 ,是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邓小平在此后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及其系列论述都表明,共同富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邓小平理论的中心思想都围绕共同富裕而展开,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该思想,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共同富裕的思想内容进一步充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实现路径愈加明晰。而为实现这个目标,要从生产力层面解决贫穷问题,也要从生产关系层面解决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即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明确共同富裕的方向。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不能让绝大多数人摆脱贫困落后,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种状态,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致力于让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可以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 ,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为解决全面小康中的贫穷和公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在全面小康的具体实践中,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怎样实现富裕、实现怎样的富裕、富裕起来后的财富分配为导向,立足于我国“先富”的基础,注重解决“后富”的问题,彰显出“先富”的基础性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土地生产力为例,“要是土地的生产力不经常提高,耕种土地就会无利可获” 。纵观我国从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进程,在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时,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摆脱落后的现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规律。有关资料显示,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为 108.4 元,到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分别增至 135.66 元、150 元,在接近 30 年的时间内,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仅增加 42 元,这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非均衡发展的产物,实现共同富裕涉及具体的路径和过程,只有先做大“蛋糕”,才能保证有“蛋糕”可分,并分好“蛋糕”,没有坚实的生产力发展基础,就不能把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向前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始终坚持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致力于处理好“先富”与“后富”关系,坚持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努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温饱、小康、共同富裕的三个逻辑命题呈螺旋式渐次发展态势,相互联系、相互对应又逐步提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小康的各方面短板逐渐补齐,2020 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得到极大的推进,全体人民的富裕程度不断提升,富裕领域不断拓展,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全面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全面小康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具体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革命老区出现了新“阶级分化”的现象,部分农民重新沦为穷人,并出现了 1951 年关于“山西农业合作社”互助组织是否需要提高的争论,究其争论实质,主要是如何解决农村的收入分化和阶级分化问题。此争论引发了毛泽东关于“共同富裕”的思考,并在 1953 年 12 月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此后,这一概念在毛泽东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得到进一步阐述,他也提出了解决思路,即只有在对工业化、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才能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尽管此时还未正式形成“小康”概念,但毛泽东对此已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并从工农联盟、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上进一步强调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毛泽东认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对其实现路径进行分阶段部署,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合作社的巩固,就缺乏富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多次强调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式的漫长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逐步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奠定共同富裕的实现基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看来,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是一个时间上继起的相互关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只有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贫困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才能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必要准备。

全面小康拓展了共同富裕的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结合实际持续更新内容、不断对接人民需求、逐步完善目标的发展过程。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阶段,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能够生活,即“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因而,最初的共同富裕目标更多地着眼于物质层面的富裕,注重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消灭贫穷、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的温饱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在基本解决温饱、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我国开始迈入小康社会,邓小平将“小康之家”看作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将共同富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中,深化了共同富裕的战略内涵。随着全面小康的不断推进,党中央既统揽全局,确保全国各族人民一同迈入小康社会;又抓重点任务,进一步补齐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始终根据人民不断变化了的需要及时调整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与工作方向。在人民需求上,全面小康的推进拓展了共同富裕的领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全面小康不仅包含物质层面的要求,还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文明、科学文化素质、生态建设等多方面要求,全方位体现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追求,实现了单一物质富裕向多元富裕的延伸,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多方面基础。

三、初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成果

共同富裕是全面小康的根本目标,初步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成果。从历史逻辑上看,邓小平于 1987 年 4 月第一次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并就如何解决十亿人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具体思路,对基本实现现代化、解决普遍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统一阐述。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战略构想,即“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可以说,到 21 世纪中叶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也随之初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便是初步实现共同富裕之日”

全面小康始终围绕生产力主线解决“共同富裕”中的“富裕”问题,奠定了初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富裕”作为目标导向,始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线任务。第一,全面小康始终在解放生产力中破除“富裕”的体制束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是划时代的,前者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者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不断推进重大全局性改革,聚焦全面小康的重难点问题,破除了妨碍人民富裕的体制机制弊端。第二,全面小康始终在发展生产力中巩固“富裕”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因地制宜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了小康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难题。经过改革开放 40 余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据统计,2019 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0733 元,在 2010 年的基础上提升了 2.45 倍。第三,全面小康始终在保护生产力中筑牢“富裕”的生态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始终以生态大局为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观出发,关注人类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从确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到建设美丽中国,都提升了全面小康发展的绿色发展水平。

全面小康始终坚持调节生产关系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初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中华民族向来重视“不患寡而患不均”,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共同”作为价值导向,始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维护全面小康进程中的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社会公平问题上有着强烈的诉求,其“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 不断增强,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中,始终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小康的核心价值追求。一方面,以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破解全面小康中不公平的制度障碍。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三大对立和差别,党和国家紧紧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在完善和发展收入分配制度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为小康社会的推进提供了制度基础。在此后的时期内,党中央以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收入分配制度为方向,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致力于提高全面小康进程中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执行力。另一方面,以共享发展新理念解决全面小康中不公平的思想障碍。由于劳动者个人禀赋的区别、地域间的差异性,出现“先富后富和富裕程度的差别” 不可避免。只有把这方面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人民参与全面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深入人心,推进全面小康的历史进程。

总的来说,只注重生产力层面的“富裕”,而忽略了公平层面的“共同”,将导致少数人富裕、多数人富裕不起来的局面;只注重“公平”而忽略“富裕”的平均主义,将导致全体人民都富不起来的状况,最终出现“共同贫困” 的局面。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从整体上规划了初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路,统筹兼顾了“共同富裕”中的“共同”和“富裕”,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R2WDE2vQjgRZY+H2NnM47lxJKSGMwcmaGctR8tD7kItUCz3AGKc+BvyIrAZ6XHZ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