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核心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小康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全面小康”是人口、区域和领域全面覆盖的小康社会。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最终都以“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作为衡量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发展为民”的根本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靠民”的人民主体要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共享”的共富本质。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为民”的根本价值追求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而且是我们党和国家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从借用“小康”概念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彰显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责任担当。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是党执政最大的底气,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致力于为人民求解放、为人民谋利益。毛泽东于 1944 年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强调中国共产党“完全为着解放人民,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写入党章,并在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中明确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的价值理念。立足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非常重视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并于1954 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尽管此时还未明确提出“小康”概念,但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视,奠定了“小康”概念形成及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发展生产力、改善社会民生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线。邓小平以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党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长期的奋斗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从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实践来看,党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彰显“发展为民”的根本价值追求。具体而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环节。

始终在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中发展、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 ,面临许多重点难点问题。如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我国“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在减弱,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还在恶化” 。同时,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系列国内国际风险,这些发展短板和制约因素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全面小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特别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 。切实把风险防控意识、生态文明理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

始终以人民标准作为检验全面小康的最高衡量标准。全面小康是惠及中国十几亿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认可程度。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从要求上看,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必须注重实效,确保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符合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期盼,“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必须做到实打实、不掺任何水分” 。为推动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党中央结合群众诉求与时俱进地调整政策方向,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对照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高衡量标准,党面临的“赶考”仍未结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积极进行自我革命,坚决纠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真正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从根本上整治了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靠民”的人民主体要求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保障和落实全民根本利益的小康社会,也是全民积极参与的小康社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 ,这科学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人民主体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靠民”的人民主体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为彻底清算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驳斥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英雄主义唯心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揭示了鲍威尔等人将“英雄”等同于主动的“精神”,将“群众”等同于消极的“物质”,进而将精神与物质、英雄与群众根本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明确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揭示出把全体人民排除在外的“有限的”群众观的局限性。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认为“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由此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得到明确。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中,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可以看出,人民主体地位的确立,首先是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的观点出发,以此“理解和认知人类社会的利益主体、权利主体、动力主体”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步探索,进一步厘清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邓小平首次借用“小康”概念以来,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范畴认定进行了拓展。具体而言,改革开放中新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范畴。得益于这些广泛的主体性智慧和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得以顺利推进,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是全面建成小康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回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从封闭落后到改革开放、从温饱不足到繁荣富强,我们攻坚克难取得的每一项进步和成就,都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人民主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取得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取得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依靠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力量” ,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共享”的共富本质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它承载着历史赋予党的艰巨使命、倾注着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人民群众作为全面小康的建设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就的享有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必须以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 ,应当通过完善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制度安排,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标,但“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从区域发展来看,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协调了城乡区域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果初显。据统计,2019 年我国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 7.3%和 6.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2 和 0.6个百分点。 随着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统筹推进,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60.60%,较 2018 年末高 1.02 个百分点。 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从取消农业税到持续强化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不断优化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从居民收入上来看,随着整体收入的快速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19 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差为 2.64,比 2012年下降 0.24。 在居民收入体量增加的同时,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也在不断优化,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兼顾了效率与公平。据统计,2013 年到 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为 7.3%,超过人均GDP实际增速 0.8 个百分点。

为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邓小平于 1992 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也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因此,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事关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如果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改善,就会影响人民群众对于全面小康的满意度和对党的信心,也会影响国际社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和对我国的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扶贫开发道路。一方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通过坚决维护“两个核心”,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五级书记共抓扶贫任务的工作机制,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立下“军令状”,层层划定工作责任。此外,通过选派机关、国企等事业单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提升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水平,为承担扶贫“最后一公里”责任的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强化社会动员、凝聚多方合力、激发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党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通过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力量,构建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互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强化东西部协作扶贫、机关事业单位定点扶贫、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个人自愿帮扶等机制,为脱贫攻坚凝聚强大的外部帮扶力量。同时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培养其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技能,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群众“两不愁”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问题总体解决,其中近千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意味着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确保了小康社会的成色,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bhK4qzOt4G6FcuvcjzbG/0w3BJA7DHoRmn6KobYcKyxdokU2eTNId8dTpVTfd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