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媒介与媒介融合概说

一、媒介与新媒体

(一)媒介

媒介是传播的重要载体。作为medium的复数形式,媒介(Media)一词源于拉丁文medius,其本意是中介、中心、中间。在我国,“媒介”一词最早可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从词源上看,“媒”最初意为“吸引”“婚姻介绍人”,后引申为中介、导致和居间的工具之意;“介”则是指“介质”“处于两者之间”。《辞海》中对“媒介”一词的解释是:①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和事;②指各种信息的传输手段;③在艺术范畴指艺术家所采取的表现手段或技法;④指绘画颜料的结合剂和溶解剂。 英语中的“媒介”(Medium)有相同的意思,表示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工具、介质、手段等。

19世纪中后期,随着电报、留声机等电子媒介的发明和使用,media一词开始与传播技术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作为传播学意义上的基本含义,即传播的载体、渠道或手段。 19世纪后期由于西方国家传媒市场的迅速发展,media一词开始与经济领域紧密关联并由此产生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次概念:作为商品的媒介(产品)、作为产业的媒介和作为生产和消费统一体的媒介(市场)。在物质形态和经济概念之间,“媒介”还有作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机构或系统的重要含义。M.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更是提出了“泛媒介”的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体的延伸”,他认为人类的任何进步和发展都可以看作媒介和人体器官的延伸,媒介对人本身有改造作用,人的生存因媒介而发生了改变。 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媒介列为传播学术语,第一次定义了媒介的官方术语。

实际上,目前对媒介的概念并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理解认为,媒介是一种使人、事、物之间产生一定的关系的介质。“媒介产出各种形式的象征性符号牵动了社会的构成,包括日常生活的规律与惯例、社会关系的再现、政治的运作模式,也确立(或挑战)了更广泛的社会价值、传统与认同。” 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可指生物学上的载体,也可指物理学当中的介质,还可指某种文化现象甚至社会、文化与政治生产机制。媒介作为社会诸要素的联系者,将社会的各因素、各部分和各环节整合为有机动态整体。

从狭义上说,媒介是作为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定义的,主要指具有承载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以及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也指“传媒机构” 。施拉姆将媒介定义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戴维·桑德曼认为:“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但是,这一术语沉淀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 上文中的媒介主要指狭义范围的,即传播媒介。

(二)新媒体

“媒体”是媒介载体的简称,与媒介概念基本等同,主要指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等载体及发行组织机构,是媒介在传播学领域的具体解释。21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一个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彰显出不同的内涵。最早的概念是美国CBS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1967提出的,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与传统的印刷媒介不同,当时在美国社会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开始流行,这便是最早的新媒体。20世纪70年代末,Lievrouw认为新媒体是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介的、用于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文化学的信息传播工具。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美国《online》杂志从传播主客体的角度将“新媒体”界定为“由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我国学者毕晓梅认为,新媒体只有在与历史中出现过的媒体的比较中才能获得稳定的内涵和延伸; 学者匡文波认为新媒体是应用数字技术,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传播渠道,向受众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综合以上观点,新媒体主要是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电脑、数字电视、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如门户网站、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等。

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形态,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和无限性等特点,在信息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开放性。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低门槛,网络使用者无论地域、年龄和职业,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就具有话语权,可以自由发声。传播者信息生产和发布的开放性,突破了传统媒介环境下的体制限制,信息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

第二,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突出特点是由单一线性传播模式变为双向互动传播模式,传播状态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地位不断地交替变化,信息接收者与传播者在信息交流平台上的距离是零,传播过程体现出双向性、多向性和互动性。

第三,即时性。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信息发送和信息接收的时间几乎同步,这一特性随着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更加凸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须信息制作和发布的增加环节,只要一个终端,任何用户都能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信息,大大增强了时效性。

第四,无限性。传统媒介时代,由于信息的生产和加工遵循严格的制作过程,生产成本较高,信息是稀缺资源。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射塔”,信息可以无障碍地共享,信息资源变得丰富和海量化,而且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内容能够进行有效的重复和保留,信息得以最大限度地增值扩张。

二、媒介融合的概念与分类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肇始

“融合”(Convergence)一词源于科学领域,如光线的集聚或发散(convergences and divergences of the rays),后逐渐在数学、经济学、政治学、气象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得以应用。Convergence与传播领域的结合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法悖(Farber)和巴冉(Baran)1977年发表的《计算和通讯系统的聚合》( The convergence of comput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首次提出了两大系统走向融合的概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Nicolas Negroponte)是描绘媒介融合蓝图的第一人。1978年,他提出“传播与资讯通讯科技终将汇聚合一”的思想,并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其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传媒界人士意识到科技发展对于新闻媒体的影响。1980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董事长和奠基人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在广播界年会上发表讲演,重点论述了新闻信息传播机制的融合给业界带来的新挑战。 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这是最早的“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导致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致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是“模糊媒介间界线”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媒介融合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被提出来,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包括新闻传播领域在内的多个领域的关注,在不同的语境中媒介融合的指称对象日趋多样化,其含义也相应地被泛化了。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解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呈现多样化视角,提出了许多有道理而又不尽相同的见解,学者们的诠释日趋深邃、全面,给人以启迪。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并将媒介融合界定为“由于技术的进步,出版、传播、消费者电子和计算机产业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的现象”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媒介融合即媒体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葛林斯丁(Greensteir)和迦拿(Khanna)认为媒介融合意味着媒介“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约翰·帕夫利克则提出“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一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计算机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

我国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媒介融合的现象,如1998年的《媒体融合——未来传播的大趋势》、1999年的《发挥优势取长补短——谈新闻媒介的融合倾向》和《谈新闻媒介间的融合趋向》等文章就新闻界媒介融合的趋势做了描述。2003年,李春雨曾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他认为:“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固有的边界,媒体形态日益模糊,而且这种态势已成为现代传播发展的主流,媒介的融合必将带来传播观念、传播方式、信息消费方式、媒介组织结构、管理运营方式、盈利模式的变化。”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将“媒介融合”作为一个研究概念和理论引入到国内的“第一人”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她于2005年发表的《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重点介绍了西方学者提出的“融合媒介”(convergence media)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两个新概念 ,并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自此,媒介融合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国内出现了媒介融合的研究热潮,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和研究。如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 王菲认为:“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

(三)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

如前所述,关于媒介融合至今尚未形成共识性的理论,从以上学者们的定义可知,媒介融合是一个笼统且富有张力的概念,不同语境、不同维度下媒介融合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尽相同。综合学术界现有的主要观点,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概括:

狭义的媒介融合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相融合形成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手机报纸、网络广播、博客新闻等;广义的媒介融合外延则大得多,是一种大范围的聚合,不仅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和融合,还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以及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谋求长久发展的必经之路,不仅包括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融合,还包括传统媒介之间以及新媒介之间的融合,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目标,而是一种动态的进程,媒介融合不只是现在时,更是将来时,这一进程有着阶段性和连续性。

(四)媒介融合的分类

媒介融合现象在形成的过程中被划分不同的类别。如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将媒介融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组织融合,这一阶段融合的个体依靠外部力量结合成共同体,是一种各自为政、十分松散的组合;第二阶段是资本融合,即媒体间的收购和并购;第三阶段是传播手段融合,既包括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也指不同媒介的传播手段在同一技术平台上的整合;第四阶段是媒介形态融合,这是整个产业链的融合方式,也是媒介融合的最高阶段

除了以媒介融合的发展过程为标准,学者们依据对媒介融合的不同理解,存在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如詹金斯(Jenkins)根据媒介融合的形式将其分为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戴默等人依照所提出的“融合连续统一体”的概念将媒介融合划分为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和融合五种类型;丁柏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认为媒介融合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面(工具层面)的融合、操作层面(传播业务和经营业务层面)的融合以及理念层面(意识层面)的融合;此外,还有国内学者依据媒介融合的含义提出了四分法,分别是传播介质、传播媒体、媒体组织和媒体产业的融合。在诸多不同的分类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奇·高登(Rich Gorden)的分类模式。

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高登在《融合一词的意义与内涵》一文中提出五种类型的媒介融合现象,即“五种融合”说:(1)所有权融合。大型传媒集团通过对所拥有的不同类型媒介间的统一、融合,实现新闻资源共享与内容的相互推销。(2)策略性融合。指分属不同所有权的媒介之间的合作,共享信息内容和新闻资源。(3)结构性融合。这是与新闻采集、分配方式相关的媒介间的相互合作。(4)信息采集融合。主要指在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层面上,从业者以多媒体融合的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5)新闻表达融合。这是表达方式上的融合,新闻从业人员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阐述。

三、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

作为信息传播领域不可逆转的潮流,媒介融合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演进和完善,构成了社会变迁宏大情境的组成部分,并在深层次上改变着整个媒介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媒介融合也在逐步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技术先导性、系统性、信息内容的多媒体化和选择性 等鲜明的特征。

(一)技术先导性

技术发展是媒介演变的重要推动力,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就是技术发展史的缩影,从造纸术、印刷术到电话、电报,再到广播、电视、互联网,这些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发明同样也影响着传播媒介的演变。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改进促成了纸质平面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电子技术造就了广播、电视等的大众媒介的兴起和繁荣。媒介发展是技术进步直接推动的结果。

媒介融合亦是建立在技术发展基础之上,媒介融合首先是技术的融合。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力和根本诱因。以数字技术为例,作为推动新媒体和其他媒体融合的关键技术形式,数字技术本身的融合特质能够突破不同信息内容的形态壁垒,消融媒介壁垒,为媒介融合提供基础条件和纵深动力。网络信息技术的虚拟性和建构性让不同形态媒介之间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促进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信息的精准度和海量性,为网络传播提供了更完善的服务,进一步推进了既有的媒介的连接贯通。网络报纸、网络电视、手机电视以及移动支付平台等媒介融合的产物无一不是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的。

(二)系统性

媒介融合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媒介融合是媒介生态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会经历诞生、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静态的、一蹴而就的,而是动态的、循序渐进的。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介间相互交叉、媒介边界逐渐淡化的现象,更是一个由弱到强、由表及里的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如手机最初只是普通的通信工具,随着媒介融合范围的扩大与深化,从手机报、手机视频到各类移动应用的井喷式增长,逐渐演变为集信息接收、娱乐、社交、服务等系列功能于一体的、举足轻重的“第五媒体”。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媒介融合正在组成不断纵深发展的生态链条。媒介融合系统性的另一表征是多维度。基于媒介技术发展而兴起的媒介融合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复制,在技术融合的推动下,不仅信息内容在不断融合创新,内容接收终端和各类媒介形态、传播渠道也在融合出新,并由此带来了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相互融合,推动了传媒产业的发展与融合。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终端融合、产业融合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激荡,构成了媒介融合的多维度系统,影响着整个媒介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系统。

(三)信息内容的多媒体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同一信息内容资源的制作及呈现能够适应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发布要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整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即同一信息内容用多媒体的方式表达;二是突破时空的限制,以超链接、内容聚合等方式整合信息交互传播的功能。传统的纸质媒体主要是以文字、图像等方式来承载信息的平面印刷媒介,广播和电视是以时间为轴线、以无线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线性电子媒介。媒介整合过程中,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媒体技术催生出新的数字媒体平台,所有内容资源都能集纳到这一平台上进行统一整合、加工,原本独立的信息内容形态都能以数据的形态进行存储、加工、处理,媒介信息内容的多媒体化成为可能,媒介融合具备了内容资源基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多媒体化的信息内容提供了交互传播的渠道,各种终端设备的研发则解决了多媒体化信息内容的呈现载体问题,终端、传输网、信息编码方式等纷纷趋同,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电视为代表的融合媒体交相辉映,不仅增加了信息内容生产的总量,提高了信息使用的效率,也进一步扩张了信息内容的消费需求。

(四)选择性

媒介融合具有选择性,媒介融合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融合对象的选择性和融合模式的选择性两方面。媒介融合的发生和发展是在特定的媒介之间进行的,并不是任何媒介彼此都能够成功融合,这是融合对象的选择性。如报纸杂志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顺利融合产生网络报纸、网络杂志和手机报纸、手机杂志;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相融合,借助数字技术,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数字电视、IPTV等广播电视新形态悄然兴起。但如果让报纸、广播媒体与户外彩屏相融合,则过程可能不会如前两者那样顺利。融合模式的选择性是指并非所有的媒介融合都是按照一个套路进行,媒介融合的模式不是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而是各有特点。媒介融合具体采用何种模式,与媒介自身的固有特征、传播特点、产业价值链等诸多因素有关。当前的媒介融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相同或相似特性的媒介“组装”在一起,如将收音机模块嵌入手机中,这种融合主要是为了满足携带、使用上的便捷,其目的不在于拓展媒介的功能范围;另一种是具有不同特性的媒介“组合”在一起,这种融合的意义在于强化媒介的特性,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通过分门别类地利用不同媒介的优势,发挥媒介功能的互补作用,进而拓展新的媒介功能。

四、媒介融合的基本形态

媒介融合是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基础上,同各种媒介在功能一体化目标下有机整合,其融合形态主要表现在内容融合、渠道融合、终端融合、产业融合和管理融合等方面。这些融合形态并非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内容融合

内容融合就是“分属于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生产,依托数字技术,形成跨平台和跨媒体的使用,利用数字化终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内容融合产品” 。内容是媒介传播的核心。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单一介质的传播模式,来自不同媒介的信息内容实现了共享。数字编码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进步,实现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各种表现形态的信息内容是相对一致的,均可转换为“0”“1”组成的比特符号进行存储和传输。媒介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解,不仅不同媒介的信息内容在同一平台上得以传输与分发,同一信息还可以被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媒介形式加以使用和传播,加之传播主体身份界限的突破,原创信息内容的爆发式增长,为内容融合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媒介内容融合的内涵进一步拓展。

(二)渠道融合

媒介传输渠道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第二种主要表现形式。基于网络化技术的普遍应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逐步走向融合,三网功能趋于一致。“三网融合”状态下不同媒介类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不同形态信息内容(包括文本、语音、数据、图像等)的传输信道由单一化、互异性走向联合互动,逐步整合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形成具有兼容共通的多媒体、多渠道融合传输模式,对媒介内容进行集成和分销。渠道融合的核心是通过不同媒体业务之间的相互竞合,以及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多渠道传播全媒体信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全媒体传播的业态。传播渠道的有机联结,让信息获取不再局限于特定渠道,也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多形式、多渠道的信息产品获取方式让用户享有更加丰富多样、快捷方便的信息和文化服务。

(三)终端融合

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的结果是终端融合,是用户获取信息产品的终端应用融合,也可视作媒介形态的融合。终端融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数字终端设备融合,如三屏(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融合的终端产品互联网电视机、个人电脑、数字电视一体机、移动多媒体终端等;二是终端设备所带来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的融合,电脑和电视的信息渠道与服务内容整合形成的网络电视业务以及目前蓬勃发展的移动支付、团购、理财和网上银行等均属此类。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接收终端设备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满足了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信息关联应用来方便自己生活的需求。终端融合集中了所有媒介的优点,通过单一设备就可以兼容所有类型媒介,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多元化、便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是广大用户感受媒介融合优越性的具体载体。

(四)产业融合

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最终表现为产业模式的融合。在技术发展、资本推动和政策宽松化的基础上,电信、互联网、传媒、金融、游戏等媒介相关产业加速整合,在应用上彼此交叉、逐渐融合,催生出新的媒介输出模式和盈利模式。产业融合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业务融合。广电产业、电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将各自的业务捆绑在一起,通过共同的传播渠道为用户提供集语音、视频和数据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如目前人民日报社的“人民媒体方阵”,就拥有包括手机报、电子屏、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微博、微信、客户端在内的10多种载体。二是资本融合。通过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的方式,媒介组织在融合、兼并过程中整合媒介资源,实现所有权的集中,从而增强信息传播效益,降低媒介运营成本。三是平台融合。随着网络的宽带化、数字化、交互化与智能化的推进,传播网络与内容产业和终端产业不断融合,如社交平台、网络运营平台、广电平台、电商平台、政务平台以及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平台等逐步融合,成为重要的传播与经营平台。

(五)管理融合

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管理融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媒介融合的重要保障和外部环境之一。媒介融合改变了原有的媒介分立格局,对基于传统媒介格局的管理模式构成冲击和挑战。填补现有制度的盲区,建立适应传播媒介边界扩充和不同媒介相互融合之势的制度框架,改善多头管理、管理机构不统一的状况以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挑战势在必行。管理融合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管理融合是国家媒介管理体制的融合,即国家通过法律制度融合、机构融合和管理行为融合对媒介融合进程进行规范,使其有章可循,避免多头管理的混乱和冲突,加快和保障媒介融合的发展进程。如我国成立的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是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电总局的融合机构,颁布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则是法律制度的融合。微观层面的管理融合是媒体内部管理机制的融合,主要是媒介相关行业通过人事管理、资产管理、运营管理和导向管理的一体化,有效整合媒介生产要素,实现媒介资源的优化配置、融通共享。

五、媒介融合的功能和影响

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媒介融合是一场深刻变革,具有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它打破了过去媒介信息传播和自身价值体现的边界,这种整合对于媒介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功能和影响。

(一)媒介融合的正效应

1.传播者多元化

媒介融合源于技术创新,媒介技术发展带来的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结构被互动的、网状的传播体系取代,信源泛化和信息传播的裂变呈现,直接导致信息传播主体和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媒介融合的加速发展让原来被动的受众成为主动使用信息甚至制造信息的传播者,过去独占信息的权力中心作用减弱,传统意义上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越来越模糊,受众在传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被置于同传播者等量齐观的地位,成为信息环境的重要力量,扁平化、民主化、去中心化的无界信息传播成为潮流,信息表达也更加多元。

2.传播形式多样化

单一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往往以一种传播渠道作为基础,技术手段的运用也相对单一。媒介融合时代,信息的传播形态、传播平台、传播渠道以及接收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子屏、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传播手段互相交融,构筑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媒介网络。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应用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多种新型传播技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表、声音、影像、动画等要素进行综合式立体式的传播,同时通过其个性化、交互性和分众化特征让原本单向、线性以及大众化的信息内容变得互动、非线性、分众化和个性化,信息传播渠道和内容结构均呈现多样性。

3.传播的高效性

多种媒介形式的相互融合丰富了媒介形态,为产品、内容、技术、平台、管理和人才的一体化创造了基础,信息传播者通过对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介优势的综合运用,多角度、全方位地加工处理信息内容,有效提升媒介信息产品的档次和品位,信息发布也更加迅速快捷并具有针对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他们的媒介体验。对信息用户而言,多媒体融合和相关特性让信息检索更便捷、清晰度更强,用户数据更加全面、直接、准确,多媒介信息分享的即时性和及时性,让用户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方式方便地获取信息,扩大了用户的信息自主选择权利,最大地实现传播效果。

(二)媒介融合的负效应

1.传播内容同质化

现阶段媒介融合尚未成熟,许多媒介融合仅停留在技术融合、渠道融合层面,尚未达到内容和产品的融合。根据卢因的“把关人”理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把关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媒介融合带来的信息爆炸性增长以及信息获取发布的便捷性,消解了“把关人”的功能,而媒介融合的共享性让同一信息内容可以同时在报纸、网络、手机等载体共享,造成了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下降,信息内容的同质化甚至低俗化现象日趋严重。

2.媒介依赖性

媒介融合时代在人类社会传媒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也在加强。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被打破,人人都置身于媒介化社会的网络中,既接收信息又输出信息。媒介使用的日益频繁,容易让人沉溺于媒介而不能自拔,沉迷于信息海洋而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个人价值和行为选择依赖于从媒介中寻找根据,不知不觉中丧失自我思想和意识。媒介融合背景下强大的信息发布和接收功能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正常生活,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依赖减少,易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人际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对信息和技术的过度依赖,易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同时也加强了人对自然的隔离与统治。

3.信息贫富分化

媒介融合加剧了信息获取的不平等,信息权利的分配引发了信息贫富分化问题。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渗透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信息鸿沟在拓宽,网络不能到达的偏远地区的人们不能享有媒介融合带来的丰富信息,传播权利的分配也不对等。同时,媒介融合在让信息从稀缺变得过剩的过程中,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发达地区以及经济实力良好的社会群体能更多地享有信息传播的便利,而对于原本居于传播弱势地位的人而言,媒介融合虽然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信息地位,让他们在信息流通中拥有更多的掌控权,但相对于信息富余的人群,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是在缩小,反而在扩大。

(三)媒介融合的影响

1.经济影响

媒介融合促进了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打破了传统模式下媒介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改善了媒介市场的供给结构,媒介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媒介融合背景下以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为主要表征的新媒介生态体系取代了旧的媒介生态,新的媒介生态中原本互不搭界的传统媒介有了竞技舞台,新媒介也在正确定位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范围和强度的提高激发了媒介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融合媒介的生产效率和有效供给得以提升。“媒介间的整合能够提高媒体的抗风险能力,综合利用媒介资源,大幅度地降低传播成本,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充分满足受众需求,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覆盖面,构筑形成强势媒体的基础”。 此外,媒介融合的“双向互动”和“去中心化”特质能充分调动媒介消费者参与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热情,激发融合媒介的市场需求,媒介消费越大,经济效益越多,消费者信息浏览量越大,经济价值也更大。

2.政治影响

媒介融合拓宽了信息传播沟通的渠道。各类融合媒介和传播载体的综合利用带来多元化的传授趋势,打破了信息的绝对垄断,确保了公民的知情权以及对公权部门的监督权,推动了政务公开化的进程;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保障了公民的表达权。与传统媒介下群众在民意表诉时的被动局面相比,由于突破了传统媒介中的单向性,媒介融合为公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平台,拓宽了社情民意自下而上的反馈渠道。政府媒介与普通民众间的隔阂大幅度减少,更加充分地保障了公民的话语权与参与权,减少了信息传播中的不利因素,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和公平社会的构建;媒介融合搭建起双向互动的沟通平台,加强了政府、公民、媒介三者之间的相互性,民众能够高度参与其中,整个过程更加开放,民众的话语权得到更好表达,不仅有效地连接了政府与民众的平等对话,而且将民众长期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缓解了社会气压。

3.文化影响

媒介融合时代新的文化秩序与文化格局正在形成。一方面,媒介与文化密不可分,媒介本身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方式,媒介融合也是文化力量相互碰撞、互相交融的过程。媒介的融合让文化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形态和手法,文化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基于媒介技术的平台和终端建设,让文化有了更多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为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增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增进了各国、各民族间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媒介大融合让各种文化元素在信息传播平台上有了一席之地,改变了传统媒介下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碎片化、零散化、去中心化的多元文化格局在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信息传播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由长期的文化积淀和理性探索所形成的共同的社会认知逐渐淡化,影响并弱化了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传播的效度。

4.社会影响

媒介融合开启了社会媒介化的新时代,媒介影响力对社会进行着全方位的渗透。首先,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和嵌套性,让社会行为主体能突破时空限制进行联系和互动,加大了信息交流分享的频率和密度,提高了社会联系的效率,改变了传统媒介时代以领袖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模式下社会联系的低频率,传统的一对多、点到面的扇形社会关系形态被网状结构的社会关系链条所取代;其次,网络技术主导下形成的媒介融合在真实社会之外营造出一个虚拟的媒介社会,现实社会中具有的组织、制度、角色以及人际交往等基本要素在网络社会同样具备,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构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趋于虚拟化;最后,媒介融合推动了社会管理观念的转变与体制的创新,网络管理理念下一元主体的管理模式与格局向多元管理主体转变,垂直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管理格局逐渐转变为横向的嵌入式、扁平化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结构和体系更趋完善,公共服务意识愈加深入人心。 1JBbs4jCT81diCosCoyZDu4EtJb0Q6Dt/DpN4eVnIHzyyZI/Uer4x/rz1KfR+8E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