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创新征信服务新模式
——高新区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合力推进征信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设立了西北首家与政府合作的征信服务窗口。近年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从解决信息不对称入手,加快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息征集、信用评价、应用机制,在提高小微与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缓解小微与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积极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征信服务窗口在高新区的设立,进一步丰富了高新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探索银行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征信服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为下一步区域征信体系建设和征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17 年末,高新征信服务窗口为区内提供企业查询服务 2790 次,个人查询服务 3.56 万人次。同时,为了确保企业主体的征信信息安全,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在全国率先开发并建成陕西省征信查询前置系统和征信查询监测系统,实现对全省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 54 家金融机构每年 1000 多万次查询的有效监管,使非法查询征信信息由“不敢”向“不能”转变。

一、创新征信服务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的公布实施,政府机构和经济管理机构对信用体系建设和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纷纷将信用报告等信用服务产品纳入政务、商务等活动的参考范围之中。随着征信系统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需求量呈现迅猛增长态势,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从 2007 年的658 人次快速增长到 2015 年的 20.7 万人次,企业信用报告查询量也由 2010年的 45 次增加到 2015 年的 5200 余次,占全省查询量的 60%左右。

为进一步方便企业和个人及时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提升人民银行征信服务的效率,经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努力,2016 年 6 月 14 日,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信用报告查询窗口正式入驻西安高新区政务大厅,开始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该窗口是西北地区首家人行与政府部门合作设立的信用报告查询窗口。

二、创新征信服务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1.拓宽征信查询途径,优化服务网络

经与高新区管委会协商,分行营管部信用报告查询窗口入驻高新区政务大厅,与政府相关部门实现了征信查询和政务服务事项“一厅式办公”,直接为高新区及周边的企业及个人提供便捷的征信查询服务。该信用报告查询窗口的设立,为企业和个人开展经济活动和及时了解自身信用状况提供了便利,初步形成了人民银行柜台查询、商业银行征信自助查询点以及政务大厅征信服务窗口多渠道为群众服务的格局,进一步完善了征信查询服务网络。

2.加强征信产品的应用,提升政府的履职效能

信用报告查询窗口入驻高新区政务大厅后,实现征信查询与政务服务事项的联动,能实时为自贸试验区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和政府部门提供动态的信用信息服务,消除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同时,信用报告查询窗口入驻高新区政务大厅,从客观上完善了政府决策效率和日常管理方式,使政府决策和服务更科学、更公平。如高新区管委会在落实企业奖励、贴息和评优选优等政策时,将查询和使用信用报告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对守信企业第一时间兑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不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实行限制或惩戒,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二)主要成效

1.优化了区域信用环境

高新区信用报告查询窗口的设立,极大地方便了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查询和使用信用报告,将社会公众信用意识提升工作与信用报告查询和普及工作有效进行结合,及时传播了信用理念,促进了区域信用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2.强化了信用约束机制

高新区管委会将信用记录作为企业和个人享受企业奖励、贴息和评优选优等政策的重要参考,对不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实行限制或惩戒,初步在区内形成了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为各信息使用方及时建立信用约束机制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创新征信服务政策启示

信用报告查询窗口入驻高新区政务大厅,将主要为高新区及周边的企业及个人提供便捷的征信查询服务,为经济主体和政府部门政务、商务等活动提供信用支持。该信用报告查询窗口是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依托政府部门设立的第一个征信查询窗口,是探索拓展信用报告查询方式、渠道的有益尝试,也是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它将为企业和个人开展经济活动和及时了解自身信用状况提供又一个便民服务窗口,也将进一步丰富高新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内容,不断推进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便利化,为下一步区域征信体系建设和征信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小微与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人民银行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抓的一项重点工程。其主要内容是,人民银行借助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推动地方政府牵头,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督促辖内金融机构参加,为尚未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小微与民营企业建立信用档案。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指导金融机构对各方认同的信用企业有针对性地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依次将信用建设、信用意识、信用支持有机结合,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政方针落地。

为了有效解决小微与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入手,围绕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息应用、信用奖惩、信用服务等内容,深入开展小微企业体系建设。截至 2019 年 5 月底,全省建成及正在建立的市级小微与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 4 个,分布在延安市、西安市高新区、宝鸡市高新区和杨凌区,成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累计为 7.7万户尚未与商业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小微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引导金融机构依托信用信息,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信用基础。

四、创新征信服务下一步工作思路

依据征信查询窗口标准化工作要求,进一步满足企业和个人在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信用报告查询需求。同时,以征信查询服务窗口和自助查询机为依托,开展征信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园区市场主体诚信意识,为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实践者说】

2019 年 7 月 12 日,《金融时报》记者就征信如何助力小微与民营企业融资采访了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魏革军。魏革军在采访中表示:“人民银行组织建立了覆盖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提高征信服务企业融资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截至 2019 年 5 月底,企业征信系统收录陕西省 25. 6 万户企业的信息,录入信贷余额 3. 2 万亿元,在全省各项贷款余额中的占比超过 90%。全省 50 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部分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 170 家机构已接入企业征信系统,2019 年各类机构月均查询企业征信系统 1. 42 万余次。企业征信系统的建成和联网运行,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提高审贷效率、扩展信贷业务、防范信贷风险、防止金融诈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也向政府、司法和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大量信息支持,有效地改善了融资环境,增强了企业信用意识,优化了信用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巡视员郑锋介绍道:“小微与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扩大就业、增长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陕西各级金融机构要做好‘征信助力小微与民营企业融资发展专题宣传活动’的一系列工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企业融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断创新信用产品,加大对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发展的支持;各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要发挥市场化第三方机构优势,积极探索自身业务开展的特色模式,充分发挥信用信息‘服务政府,辅助银行,普惠小微’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立足陕西实际,组织省内各分支机构、金融机构、征信和评级机构大力开展‘征信助力小微与民营企业融资发展’专题宣传活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案例点评】

征信服务窗口在高新区的设立,进一步丰富了高新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探索银行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征信服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为下一步区域征信体系建设和征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方便了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查询和使用信用报告,将社会公众信用意识提升工作与信用报告查询和普及工作有效进行结合,及时传播了信用理念;对不守信用的企业和个人实行限制或惩戒,初步在区内形成了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为各信息使用方及时建立信用约束机制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W7Xv+Odxy7UcTM353IdQRNOuUEC7MWOE6w6pxI639W2XqDiZN8VhJPapfbZJgL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