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搭建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
——“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建设

“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是通过“互联网+跨境人民币”搭建的一条“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被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为“具有鲜明陕西特色和自贸试验区金融开发属性,全国首创型创新举措”。“通丝路”是在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倡导推动下,由西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国银行作为首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的B2B综合性服务平台。

“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是一条“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

“通丝路”电商平台使用人民币结算,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实践;重点帮助陕西企业出口特色产品并提供出口代理、融资担保、保险投保等服务,是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切实举措;每个县域设立企业站点,通过企业收购产品、提供就业等方式带动农户及贫困户发展,是金融精准扶贫的有益尝试;银行、税务、海关等多部门联动简化业务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有力行动。

一、“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背景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2015 年 1 月20 日,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了“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不断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空间,深化货币合作,积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内容。2016 年 8 月 31 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是西北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程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人民币资本走出去。”李克强总理提出大力推动“互联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战略,更是为使陕西自贸区工作推动有载体、有抓手,推出了“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

二、“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通丝路”平台不仅是交易的平台,更是“本币结算”的平台、“精准扶贫”的平台、“资金融通”的平台、“支持小微”的平台,通过一个平台做多项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2018 年 4 月 16 日“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上线仪式

1 .“本币结算”,落实贸易便利化。一是采用人民币结算,发挥本币结算减少汇兑环节、节省汇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等优势;二是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可采用简化业务流程,银行线上核实企业相关资料办理RCPMIS激活并根据“展业三原则”为企业简化业务流程,根据企业指令先行办理入账,再进行贸易真实性审核;三是全程线上操作,平台提供在线报关、报检、投保申请、预退税、人民币结算和国际收支申报等一条龙服务,从下单到结算均可实现线上提交,企业“跑网路、不跑马路”。

2 .“一县一站一品”布点,践行“精准扶贫”。“通丝路”创新“特色产品出口站点+农户”模式,每个县区设立一个出口企业站点,每个站点主推一类县域特色产品,站点企业为有出口需求但缺乏出口资质和经验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产品的质量检查、技术指导、统一包装、报关报检等服务,并可通过收购产品、吸收就业、出口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足不出户就将“山里货”卖到国际市场,从而助力扶贫增收。

3.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再贷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使用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加大对带动贫困户出口特色产品的“通丝路”站点企业给予信贷额度支持及优惠利率支持。人民银行延安中支指导延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使用再贷款为企业发放涉农贷款,金额 800 万元,期限 3 年,较该社同期正常贷款利率优惠 5.8 个百分点,为该企业节省贷款利息约 139 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4.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在“通丝路”平台为小微企业定制供应链融资等金融服务。“通丝路”平台专设了金融产品窗口,为小微企业提供出口贴现、打包贷款、出口双保理等十余种贸易融资产品和全产业链融资解决方案,小微企业可在线提交贸易融资申请,银行业务专员提供在线解答,及时高效地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5 .“小微企业信保易”为“走出去”提供防风险保障。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与中国出口信保陕西分公司合作,在“通丝路”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专属出口收款风险保障方案——“小微企业信保易”保险服务,为小微企业拓市场、接订单、防风险提供有力保障。“通丝路”平台专设了在线投保窗口,小微企业可实现在线投保咨询与申请,符合相关补贴政策的小微企业还可以享受免费投保。

(二)主要成效

1.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拓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融资领域中的使用,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规范发展提供实践案例,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业务基础。基于“通丝路”平台运作模式,可实现十大功能:企业宣传推广、产品信息发布、贸易合同撮合、交易订单生成、在线人民币结算、信用担保服务、贸易融资服务、在线报关、在线报检、跨境人民币及国际收支申报等。

2.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实实在在的产品“走出去”,将为陕西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搭建起一条便捷的“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有助于陕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目前,入驻平台企业已有 140 家,上千种陕西特色产品在线展示,已实现延安森海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梁家河”小米出口美国 21.92 万元、渭南白水县润泉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的酥梨出口缅甸 211 万元、渭南蒲城毅力金属铸造材料公司的金属铸造孕育剂出口印度 44.98 万元,并积极推进“泾阳茯茶”承载“长安号”出口俄罗斯、商洛柞水中药材出口韩国等。

3.助力小微企业和农户使用人民币“走出去”。金融精准扶贫是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通丝路”平台落实普惠金融理念,使用人民币支持小微企业和农户走出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特色产品出口站点按照“一县一站一品”布点,目前,已有站点企业 81 家,覆盖陕西60%的县域地区,其中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32 个;出口产品达 200 余种,帮扶农户 3000 余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200 余家,以期实现全省“百县百站百品”开花的可喜局面。以“梁家河”小米出口企业——延安延川县森海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企业收购当地农户种植的谷子、红枣等用来出口,仅小米一项帮扶当地近 200 家农户,户均年增加收入约 2200 元。

4.构建贸易金融生态圈,促进产业繁荣。“单一窗口”一站式服务,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及配套的物流通关、检验检疫、出口信保、金融服务等多维度、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形成贸易金融生态圈,推动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等产业繁荣发展。

5.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借助“通丝路”平台“全线上”操作,银行可以在线了解贸易全流程,提高对贸易真实性的把握,便于其有效落实“展业三原则”,为企业提供更优的简化业务流程。

6.增强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加强金融监管。利用大数据分析,推进“通丝路”平台交易结算数据信息共享,加强跨境人民币、海关、质检、税务以及反洗钱、征信等部门对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监管合作。探索“穿透式”监管新模式,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绩效。

三、“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政策启示

“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深入贯彻落实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立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的指导思想,打破跨境电商偏进口、民营为主、第三方支付为结算方式的思维局限。解放思想——以人民银行指导、国有银行结算、国有企业运营的方式推动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平台的建立;先行先试——以推动陕西小微企业特色产品出口为突破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以人民币作为结算币种、联合多部门统一推进,努力实现“单一窗口”一站式服务。

目前,由于海关、税务、银行间系统的要求及兼容问题,尚未实现所有系统接入“通丝路”平台,尚未完全实现在线报关、报检、投保申请、预退税、人民币结算和国际收支申报等一条龙服务,仍需自贸区及各部门互相协调推进。

四、“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下一步工作思路

“通丝路”这条“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为古老的丝绸之路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下一步,仍需从以下五方面继续努力,将“通丝路”打造成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为一个核心,重点完善“单一窗口报关报检机制、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机制”两项机制,着力构建“跨境电商交易系统、线下配套信息管理系统、投融资金融服务系统”三大系统,实现联通“卖方、买方、监管方、服务方”四方主体的平台。

(一)扩大开放之路。“通丝路”平台为陕西企业和产品走进“一带一路”搭建桥梁、开辟通途。将“通丝路”平台打造成“陕西名片”,让陕西拥抱世界、世界了解陕西,实现互利共赢,助力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资金融通之路。充分发挥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优势、借助中国银行在全球 52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 600 多家分支机构,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 500余家金融机构建立代理行关系的布局,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区域金融中心。支持贸易融资金融产品和全流程金融服务创新,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让“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资本源泉充分涌动。

(三)产业繁荣之路。扩出口、促发展,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去,带动当地涉外经济发展。“单一窗口”、一站式服务,通过整合政府资源,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及配套的物流通关、检验检疫、出口信保、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多维度、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等产业繁荣发展。

(四)脱贫致富之路。助力脱贫攻坚,为小微企业和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出口代理和融资担保等服务,让农户足不出户就将“山里货”卖到国际市场。将逐步扩大“站点企业+农户”模式在陕西县域的覆盖范围,并积极鼓励法人金融机构使用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给予信贷额度及优惠利率支持。

(五)技术合作之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通丝路”平台交易结算数据信息共享。建立“通丝路”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监管机制,加强跨境人民币、海关、质检、税务以及反洗钱、征信等部门对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监管合作。实现“穿透式”监管,通力合作、共同确保“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不仅是繁荣发展的路,更是安全有序之路。

【实践者说】

平台首单交易企业负责人说:“‘通丝路’平台让我们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可以帮我们把这些纯天然、无污染的农村特产卖到国外,这带给我们全新的思考。借助通丝路‘站点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一是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通过申请成为‘通丝路’站点企业,为达到出口标准,小微企业会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指导农户生产,参与跨境电商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大大提升村办企业竞争意识和产品质量,站点企业还可以享受金融优惠政策。二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开展技术指导、统一包装、集中销售,通过‘通丝路’平台出口报关、商检、投保、结算的‘一站式’服务,解决了农产品销量低、销售难的问题,调动了乡亲们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将‘山里货’卖到全球,走上脱贫致富路。三是拓宽了视野。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接触到最前沿的国际贸易,意识到我们黄土坡的果树上结出的果实可以通过‘通丝路’走向全世界,外国人也能通过网络线上购买我们陕北农产品,直接收到人民币既方便又划算。”

【案例点评】

与其他跨境电商平台相比,“通丝路”平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之处:一是在跨境电商平台以进口为主的大背景下,“通丝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出口为主,推动国内产品走向世界;二是在跨境电商结算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主的情况下,“通丝路”直接通过银行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结算效率和安全性更高;三是在企业跨境交易手续审核较为审慎的政策下,“通丝路”通过各部门联动,实现全程线上提交资料,简化流程。 fxMo5I0DdGpcmBwCQGUsbZdCJ2z089tgXQ2u9vu/Vr/R50eG0ANVLGuTP/O5AU4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