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艺术产业的提法虽然比较新颖,但在实践中它却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艺术产业管理”这一学术用语数年前还很少使用,但作为管理行为它在实际活动中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这对笔者来说是挑战也是幸运。挑战在于要写一部《艺术产业管理》的书,可借鉴的关于艺术产业管理的文献资料、理论学说少而又少。幸运的是在这块理论的广阔地上,供笔者思索、探究、论述的空间无比之大,笔者可以任自己的心胸自由地驰骋而少有束缚。没有束缚并不全是好事,随着写作的不断加深,我逐渐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不能因为是初建一种理论就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那会误导读者也会给后来的研究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当然,如果是符合逻辑、符合认知规律、符合实践事实的理论探索也不妨拿出来供大家评品、讨论,哪怕是符合我们个人的逻辑、我们个人认知社会和事实的经验。做学问如果总是瞻前顾后、畏手畏脚,理论也就永远不会产生。

艺术产业一定是伴随艺术买卖和流通而发展起来的,甚至可以说艺术产业是艺术经济活动聚集爆发的产物。艺术买卖越发达、艺术流通越频繁,艺术产业的地位就越重要,其发展也就越迅速。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文化艺术产业走向兴盛的今天,艺术产业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引人注目。当然,对艺术产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不可避免需要更为理性和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中的艺术产业管理,因为仅仅靠实践活动中的摸索和积累已不可能及时满足今日社会对艺术产业管理的需求了。这正是本书选题写作的时代背景。

由于艺术产业其实是艺术经济活动集中爆发的产物,因此艺术经济类的著作就成了笔者首选的阅读资料,所幸的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国内出现了几部具有前瞻性的、学术成就卓然的关于艺术经济、艺术商品的著作:章利国的《走向艺术市场》(1995年),张来民的《作为商品的艺术》(2002年),夏叶子的《艺术品投资》(2003年),顾兆贵的《艺术经济原理》(2005年),李万康的《艺术市场学概论》(2005年),成乔明的《艺术市场学论纲》(2011年),此前后也断断续续有关于艺术经济类的论文发表出来,如徐建融的《大众消费与艺术市场》(《艺术导刊》1994年第4期)、朱浩云的《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回顾与展望》(《荣宝斋》2000年第1期)、孙仪先的《关于艺术经济学研究重点与框架的思考》(《装饰》2002年第2期)、成乔明等的《中国古代艺术市场探幽》(《民族艺术》2007年第3期)、成乔明的《欧洲艺术市场发展史考略》(《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0期)和《设计产品价格体系的当下解构》(《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8期)等。上述艺术经济、艺术市场类的理论创造更多关注的是艺术商品经济特性、艺术市场本质规律的探讨,完全从管理学的角度专门讨论艺术产业问题的著作迄今只有成乔明的《艺术产业管理》。

2004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笔者的拙作《艺术产业管理》重点讲述了艺术产业管理的主体内容,时隔14年,笔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过宽过泛地讨论艺术产业管理的所有内容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且由于当时部门领导、同事、出版社希望我尽快出版《艺术产业管理》,所以仓促之下留有不少的不足,今日重审,决定推出本书来弥补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遗憾。

这是本人研究艺术产业管理的第二部著作,所以希望调整视角,将艺术产业管理的学术做得更细致、更精确一些。

我们看待世界、分析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四个方面的视阈,即宏观视阈、中观视阈、微观视阈、渺观视阈,我称之为“四观法”,无论我们怎么分析和讨论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物,都逃不出上述四观,这四个方面的视阈既是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视角,同时也是认知世界、讨论问题的方法论。用宏观视阈看待世界就包含了中观视阈、微观视阈、渺观视阈;用中观视阈看待世界就包含了微观视阈、渺观视阈;用微观视阈看待世界就包含了渺观视阈;而用渺观视阈看待世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就事论事,而且是仅仅盯着人事物渺小的细节展开论述。视阈越小分析问题就越透彻,但分析问题就越不全面。学术的研究、理论的总结当然也存在这四个视阈。本书选择从中观视阈去研究艺术产业管理可上可下、可大可小,既包含了细致、透彻的研究和分析,也避免了过于高大全的泛泛而论,既有较为全面的勾勒,更有细微的实际性内容。

从艺术产业周边社会机构如政府对艺术市场、艺术企业的政策性管理入手,继而深入艺术产业主体——艺术中介(含艺术企业、艺术商业性组织)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活动进行中观(含微观、渺观)深入的管理理论的探索和总结是本书基本的研究思路。即主要借助中观视阈来考察艺术中介集群的管理,因为艺术产业管理的主体其实就是艺术中介管理的集合体。当然,如今的艺术产业管理更应该强调的是市场经济中艺术的企业化管理和服务性艺术机构的管理,而不该仅仅着重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以政府为主体的艺术产业政策管理,事实上艺术产业政策管理是站在更高层次上的宏观性管理,属于艺术行政管理的范畴,归属于宏观视阈下的艺术产业管理。一般论著一谈到艺术产业管理,自然而然就归结到从政府的角度去讨论如何全局性地把控和监管艺术产业的发展,众多文化产业学术报告、艺术产业学术报告深刻体现了这一点,都是站在政府的高度讨论和指导文化艺术机构该如何如何、文化艺术业态该怎样怎样,事实上,政府的决策和做法带有行政命令式的意味,在学术立场上没有太多可辩论、可变通的空间,这是本书没有立足宏观视阈研究艺术产业管理的原因。

把艺术产业管理主要理解成艺术的企业化管理或艺术中介管理符合当下市场经济的时代精神,并且抓住了艺术产业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更加有利于艺术市场、艺术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虽然艺术产业管理从宏观视阈上来看带有政府宏观调控艺术产业的属性,但所占比例已远远没有计划经济时代那么强盛了,市场经济背景下,艺术企业或艺术中介机构正在逐渐成为艺术产业、艺术市场的主角,起码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大趋势。艺术企业、艺术中介机构在自身发展和推动整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具有很多困惑,许多思路和做法也希望得到理论和学术上的支撑,校企合作、研企合作、理论与实践合作更多地发生在这一层面,甚至许多艺术企业、艺术中介机构在市场实践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投入学术的研究。这是从中观视阈研究艺术产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中观视阈下的艺术产业管理研究究竟研究什么?当然是研究艺术市场的发展规律、艺术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展望、艺术中介的定位和表现、艺术中介间的联系和区别、艺术中介的自我管理、艺术项目的立项和运作、艺术商品的特性、艺术商品的运营法则和流通规律,当然也包括对艺术家在市场中的定位、表现和监管进行研究。中观视阈包含了微观与渺观视阈,自然既要有一定的高度和眼界,但同时也要有细致而实际的深度。艺术企业是一种营利性艺术中介,也是艺术市场上的主体,更是艺术产业具体的落脚点,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艺术企业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的比较性研究。

艺术企业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具有很大的区别,这源于艺术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巨大差异,如艺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切不可轻易使用打折、降价的方式去促销或招徕客户,因为作为稀缺艺术品的价格构成异常复杂,影响甚至决定艺术品价格的因素很多,包括艺术家名气、艺术替代品、批评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等等,打折、降价可能会导致艺术家名气的下跌,也会让人怀疑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贬值而导致更加难以销售。艺术品的成交必须建立在客户对艺术家或艺术品的信任上,一般商品的成就必须建立在商品本身的性价比上,因此,通过对艺术经济、艺术商品的研究发现艺术产业管理的某些管理特色正是由于艺术商品的商品特性造成的。又如一般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往往是借文化实现自身的经济效应,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手段而追求企业的商业利润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也就是说一般性企业文化的立足点、着眼点在金钱,在企业发展而不在文化本身。艺术企业大不相同。艺术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方面是手段:促进艺术企业实体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目标:以一己之小文化小艺术推动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大文化大艺术的长足发展,即使赚了无数的钱,但艺术本身仍然是经济舞台上的主角。艺术企业的企业文化是经营之道、管理之法却又高瞻远瞩、超凡脱俗,充当了撬动文化艺术之星球的杠杆,充当了释放出人类心灵之氧所需光合作用的阳光和绿叶,是理想之舟必须的橹,是生命长河必要的堤,是人类飞越现实束缚必备的翅膀,如果不是如此,谁会花巨额天价去消费艺术品或艺术呢?这也是艺术产业与一般产业最大的区别。

所以把艺术商品等同于普通物质商品的想法和做法,其实是对人类精神属性的亵渎,更是一种罪恶。一些恶俗的艺术商人正在使艺术成为商品或正在商品化,艺术产业管理、艺术市场管理才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艺术成为商品也不完全是坏事,起码可以促进艺术的流通,关键是看艺术市场的健康程度。

今天,艺术成为商品这一事实已得到多数人的承认和接受,这种社会意识理念的认同可能才是理论得以产生的关键前提。艺术商品化现象我国古已有之。早在汉代,当时的京城洛阳就出现了图书交易市场,史书称之为“书肆”。到了魏晋,绘画艺术作为一种商品也进入了手工业商业的行列。后经隋唐宋元到了明代,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以及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图书的买卖,绘画的交易,戏剧的演出,更加活跃。 在西方,传说中的古希腊行吟盲诗人荷马已经称得上专业卖唱者了,可以说,彼时的吟诗卖唱虽不会成为许多人从事的行当,有时却仍可算做一种勉强聊以糊口的谋生手段,作为谋生手段的诗与歌已具备了一定商品化的影子了。 而国外艺术商品化的过程也就是艺术从宫廷(或教堂)走向市场的过程。 由此可见,艺术的商品化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而且艺术产业正是在艺术品从少数人的独享品变成多数大众共享品的基础上得以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与商品化覆盖到了全人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人类的艺术、科技,甚至教育。脱离了市场与经济,一切事物的发展与繁荣在如今社会都显得那么苍白和空虚,因此作为市场中的流通和买卖活动,艺术企业不再羞羞答答、躲躲藏藏,而是被历史推上了文化产业的盛大宴席,并获得了重要的座次。以前忽视对艺术产业管理理论的探索有其历史的原由:当艺术家从工匠的地位上升为人类精神、灵魂的引渡者,艺术排斥市场、鄙视金钱、自命清高的历史也就开始了,艺术经济的不发达、艺术市场的不繁荣是艺术产业管理理论长期萎缩的原因,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古代甚至近代统治阶级、艺术家、艺术理论家、艺术商人对艺术产业管理的动手不动口、做而不言以示高雅的心态和做法才是艺术产业管理理论一直得不到伸张的重要原因。例如秦汉时,艺术市场上的商品除了人(失去人身自由的艺术家)还出现了艺术作品,如到全国各地采集歌舞音乐(艺术作品)已成为宫廷一大盛事。 当然,今天把艺术产业管理置入艺术市场的中观视阈去做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学术发言是历史的必然,是精神勇敢走下圣坛、大胆融入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艺术管理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受人关注在国外始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而艺术管理在研究机构、学院的研究中受到重视应该略早几年。按照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高等商业学院(HEC)艺术管理系主任、国际艺术与文化管理协会(ATMAC)主席弗朗索瓦·科尔伯特(Francois Colbert)的看法,美国的耶鲁大学是最早设立艺术管理专业的学校,时间是1966年,1967年英格兰的城市大学、1968年俄罗斯圣彼得堡戏剧艺术学院、1969年加拿大的约克大学先后设置了类似的课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有30个左右这样的专业课程;到1990年,其数量超过了100个,到了20世纪末,这类专业在全球各个大学中已经接近400个。 但国内所能见到的国外关于艺术管理类的著作成果仍然非常有限,中译本就更为稀少,笔者所见到的这些国外的艺术管理理论(如【加】弗朗索瓦·科尔伯特著,高福进等译:《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英】伊丽莎白·希尔等著,杜丽霞等译:《艺术市场创新》;【法】雷奈·詹泊尔著,李嘉熙等译:《画商詹泊尔日记》)太过偏重于一般企业管理学、营销学、市场学的普通知识而对艺术品作为特殊商品的特殊经营和特殊管理分析得尚不深入和贴切,也就是说如何把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营销学巧妙地融合起来总结、创造出符合实际的、独特的艺术管理学尚是国内外学术界共同的任务。令人振奋的是1993年,中国的第一个艺术管理专业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学艺术系建立,当时取名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随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成立,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也相应更名为文化管理系。此后,此类专业在国内相关大学得到建立。这些年来,国内此类的学术成果都是着眼大处,围绕国家文化艺术管理政策做了不少文章,如胡惠林的《文化政策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李霞的《文化艺术法学概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高福进的《文化市场管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张正焉等的《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陆地的《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黄飚的《文化行政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熊澄宇的《文化产业战略研究与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成乔明的《设计产业管理:大国战略的一个理论视角》(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版)、成乔明的《文化产业概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等,而强调中观视阈的、对艺术产业管理进行研究的著作鲜有见到。成乔明的《艺术产业管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试图由此入手,但今天看来并不成功,所以著此书以复心头愿。什么叫中观视阈的研究?就是以艺术产业本体(艺术市场、艺术中介集群)管理的研究为主,在产业化推广的过程中,承认政府的指导和指挥的角色,但充分发挥艺术市场、艺术生产、艺术流通、艺术消费在合作和竞争中的能动性已达到艺术产业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自由成长的目的。

关于艺术创作、微观的艺术中介管理、渺观的艺术项目管理理论在国内也并不就是空白,如路海波的《戏剧管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周鸿铎的《传媒产业经营实务》(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成乔明的《设计项目管理》(河海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都较为关注文化艺术中介和项目的管理研究,另外,影视公司和剧团方面的管理、博物馆方面的管理都有零散的理论出现。本书的写作宗旨却与它们稍有区别,它们是对某一类艺术类别或艺术行业作出的个类管理的理论探索,个类管理带有很大的特殊性、个性,如艺术考古中的挖掘管理、古字画的装裱修补管理、戏剧中的舞台现场管理、音乐会的乐队伴奏管理等,这些管理一般更强调某类艺术方面的特殊性而不具广泛的管理理论的推广性,可能属于单体艺术经营的技术性特殊管理。本书的写作在于寻求到各类艺术行业管理中的一般性和通用性原理,而不拘泥于某一类艺术行业管理的探讨。事实上,只有找到了共通的原理性的东西,个体和个类的管理不过是举一反三的变通而已,这个“共通的”、“原理性的”结论正是本书极力想得到的东西。因此本书不是对某一类具体的艺术行业如画廊、文化艺术传播公司、电影院、博物馆、展览馆、出版社等做的单一个类管理的研究,而是把它们的管理糅合贯穿起来的综合研究,它们管理中的共性是本书追寻的理论目标,所以本书中的案例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

从宏观的艺术管理、艺术经济、艺术产业来说艺术产业管理是它们有机的组成部分——中观组成部分,宏观的艺术管理是艺术行政管理,微观的艺术管理是艺术中介管理,渺观的艺术管理是艺术项目管理。把艺术产业管理独立出来看也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和渺观:艺术产业政策管理是宏观的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产业行会管理是中观的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企业管理是微观的艺术产业管理,艺术项目管理是渺观的艺术产业管理。所以中观视阈下的艺术产业管理包含了两个意思:1.把艺术产业管理置于中观的艺术管理来考察;2.把中观的艺术产业管理(含下属的微观、渺观的艺术产业管理)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 tM8ylCCcvSCGwzLeCn3znC4TW9lRc7/B/gRTqgM0Z9wc63mZ0BwRcFPwCSD6vj2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