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我们行走在大地上

成松柳

这里记录的是一群研究生、大学生自觉走向田野、走入社会,调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真实片段。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学系拥有湖南省“非遗”保护研究与培训中心的省级平台,近年来该学术团队一直坚持对湖南“非遗”保护与利用进行实际的田野考察。高亢激昂的辰河腔、优美婉转的阳戏、活灵活现的提线木偶、载歌载舞的瑶族歌舞、侗族大妈专注地一针一线绣出的侗锦……当我们“零距离”地接触这些“非遗”项目和民间艺人,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所啧啧称叹时,我们看到了“非遗”的文化和产业价值,也洞晓了他们背后的艰难。

选择“年轻”这个关键词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一届届大学生和研究生开展深入的“非遗”保护调查,并非官样文章。尽管大学生、研究生的暑期调查,是高校每年的工作任务,但这些年,我们始终围绕“非遗”保护,坚持不懈地工作,已经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任务,更是责任,是文化建设的实在需要。文化是社会的记忆,倘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往的社会生活一片空白,那将用什么去传承文明,那将如何面对现实与未来。

在我们的行走中,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我们的先人曾创造了一个词——“文脉”,在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中,文脉的传承,是非常神圣的。而文脉,不仅仅体现在典籍的传承中,体现在文物的挖掘与修复中,更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数千年,民间积淀的活态文化,那是民族的根和魂。虽然面对现代化发展,面对城市生活的技术化与物质化,古老的民间民俗文化显得很弱势。但只要深入地靠近它,就发现民间文化的确不乏精彩。不仅是精彩,它还有更重要的意义。以戏曲为例,民间戏曲的演出,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文化教化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在不同剧种的草台戏班,看了不少的戏。类似《岳母刺字》《大保国》之类的剧目就占了绝大多数,精忠报国、为国为民,成为剧目的关键词。有人说,中国人缺少宗教信仰,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中国人的信仰,民间戏曲,在很大程度上就起到了以文化人的功用。

在我们的行走中,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艰难。我们常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硬实力,应该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但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在GDP成为政绩衡量的首要条件时,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的确有些弱。首先,“非遗”传承人队伍的严重老化,已成为困扰“非遗”保护的首要难题。当我们面对溆浦县开办的辰河戏培训班两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师时,当我们听到一个个传承人讲述寻找接班人的困难时,我们的确感受到了苍凉。其次,民间许多的“非遗”项目还没有进入各级政府的视野。以戏曲为例,许多民间剧团虽然依然活跃在乡间集镇,也受到乡民们的热爱和追捧,但其生存状态却十分艰难。再者,“非遗”作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代表,如何融入现代文明,融入城市生活;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使之走向产业与市场,恢复其造血功能,这些,都还在持续的探索中。

在我们的行走中,我们更感受到文化的韧劲。软实力,虽然没有硬实力那样的坚挺,却显现出柔能克刚的韧劲,显示出其不懈坚持的可贵。张家界阳戏团,在各级党委与政府的关注与支持下,一年演出 200 百多场。尤其是他们用阳戏来展现现代生活,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趟出了一条戏曲的新生之路。民间剧团,生活步履维艰,但他们却始终活跃在乡村的田野上,有的剧团的口头演出本居然有 300 多个。长沙雨花非遗馆的创始人投以巨资,连年亏损,却以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忱,始终坚持,不改初衷,终于闯出了一条“非遗”融入当代城市生活的新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道侗锦,湘西濒临失传的惊艳手工,那细密的经纬下隐藏着一个民族的生命信仰、氏族情感和文化史诗,但织艺的凋敝曾经使人心生悲怆。然而,由于无数代织娘的不懈坚持,现在终于看到了产业走向市场的曙光。铜官窑、女书、木偶戏,一个个艰难而又顽强生存的“非遗”项目,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文化的韧劲,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坚持,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源头和心灵皈依。

湖南是“非遗”保护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用戏曲传承文化,用舞蹈装饰生命,用服饰记载历史。扬巍巍楚风,融中原文明,纳百家之长,最终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且具有浓郁湖湘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在中国的“非遗”版图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湖南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4 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118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76 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324 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247 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主导之下,一大批非遗保护中心、展览馆、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在全省各地纷纷涌现,非遗更加频繁地走进校园、走入市场,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也加入保护与传承“非遗”的事业中来,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的莘莘学子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他们同样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紧迫性和使命感。

作为一个已经步入耳顺之年的老教师,这些年,我也和学生们一起走村串乡,深入民间剧团,开始新的学习征程,既感受了学子们的热情,也常为“非遗”的精妙绝伦而倾倒。“非遗”的确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礼失求诸野”,诚哉斯言。文化的保护与建设,必须要有更多的年轻学子参与,因而,中文系挑选了部分近年来学生的调研报告与心得结集,以总结既往,昭示未来。他们嘱我写几句话,我只能应命。这只是一个开头,期待将来的结集更精彩,也期待湖南省“非遗”保护研究与培训中心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因为,我们热爱这片土地,我们一直行走在大地上。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长沙理工大学教授) ALrjO4xw+NawDYL5WSuJiKUMT9503sIebztZdeMDNjP28hiY27qsFRCC3PIjTt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