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研学旅行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7年,全国140多家单位在林州市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研学旅行联盟。近两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对国家有关研学旅行政策的深入研究、解读和大力宣传,推进了对研学基地建设开展标准化、课时化的研究,对参与研学工作的企业、社会团体提出了规范的服务标准。我们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收获。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所倡导的研学旅行伟大事业已经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蓬勃发展。

一、研学旅行的历史回顾

2000多年前,中华伟大先贤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杏坛设教,开启了体验式教学的新篇章,形成了以“道德践履、仁爱贵和、精思善疑、平等民主”为核心的游学思想,成为我国研学旅行的奠基人。本文沿着历史的脉络,以研学旅行的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将研学旅行的历史分为古代游学期和近代海外修学旅游期、现代修学旅游期和当代研学旅行期四个阶段进行探索,分别对四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发展状况、发展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不同时期的形态进行了综合比较,讨论与总结了研学旅行历史演变的特征以及对当代研学旅行的启示。

二、研学旅行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游学期(前770~1840年)

“游学”是最为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之一。尽管“游学”一词较早见于《史记·春申君列传》,但学者对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可把游学定义为一种文化人通过异地旅行获得知识、通过遍游各地亲自进行文化体验、远游异地拜师求学以及文人之间扩大学术视野进行学术交流的活动。简单说来,游学就是一种通过异地求知的文化活动。

1.游学起源期——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文化中心极其分散,诸子百家,学术争鸣,成立了多种学派,相互切磋,交流融合,形成一幅文化繁荣的景象。这为有知识、有才能、有抱负的学士提供了有利的途径,他们通过周游列国,游说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并通过与他人辩论来得到各国诸侯与私家的赏识,达到布衣取卿相的目的,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孔子,他率领众弟子离开鲁国,游历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楚七个国家,四处游说讲学,一方面向各国频繁地游说和展示自己的治国理念、政治主张,另一方面,率众弟子游学、读书和悟道等,体验山水,感悟人生。进行了为期连续14年的列国游学生涯,史称“孔子周游列国”。之所以兴起游学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私学的兴起。当时贵族统治力量衰落,无暇顾及教育,官学教育因此衰弱,造成对人才的需求强烈和掌握文化的人沦落到社会下层,私学由此兴起;二是养士之风的盛行。诸侯争霸,各国诸侯开始招贤纳士,引进人才,扩张自己的势力,于是尊士、养士、争士成为各诸侯国上层社会的一种风尚;三是稷下学宫的辉煌。由于稷下学宫实行的是学无常师的灵活教学制度,为四方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备受游士们的青睐,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士人来此地游学。

概言之,春秋战国时期游学的基本特点包括:大多数学士的游学目的带有极强的功利性。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者们大多数是社会下层的人民,出身寒门,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需要通过游学得到各诸侯的赏识,从而改变自己贫苦的家室;游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乐仅限大夫的局面,提高了游学的受教范围和文化广度。

2.游学的发展期——隋唐时期

整个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空前繁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游学也在这动荡的变化过程中逐步发展着。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物质繁荣与精神文明。隋唐时期在政治上实行国家大一统,政治局面相对稳定;在经济上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呈现繁荣景象;在思想文化上佛、道、儒三教合一,全面繁荣。二是民间私学的兴盛。隋唐时期的私学很受重视,政府不仅提倡私学,还鼓励民间人士自己筹办并加以勉励,私学的形式和内容变得多样化。三是科举制的兴起。隋唐时期确立了以文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为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在上述背景下,游学备受学者们的青睐,由此产生了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求学之游。隋唐时期物质繁荣与精神文明极其绚烂,一方面为各地志同道合的游者相互聚集在一起,以学会友,共同探讨人生的真理和智慧。另一方面部分知识学者跋山涉水,一边体会地方情怀与智慧,一边传播本国文化,不断增长见识。二是求士之游。隋唐时期为了将“学而优则仕”用于实践,开创了科举制的先河,为广大寒门弟子提供了一条改变家族命运的路径。三是体验之游。部分学者在求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的追求,更多的是去追求精神层面,到各个地方游山玩水,陶冶自己的情怀。

概言之,这一时期的游学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游学目的的复杂性。一是功利性。从春秋到隋唐,游学的目的变得越来越功利化,求学者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结交更多的知名学士,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势力。二是隐居性。这一时期,许多士大夫在晚期的时候看淡了官场名利,他们不谈国事、不言民生,隐居乡村,游历于田园山水之间。他们的游学目的不再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追求自然田园风光,探索生命的真谛,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次,游学内容的丰富化。隋唐时期不再遵从独尊儒术,而是儒学、佛学、道学多种思想竞相发展,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不远万里求学于多种思想兼容的私学。

最后,游学主体的多元化。游学的主体不再局限于青年、中年,童子也可以进行游学,已经没有年龄限制了,达到老少皆游的状态。此外,相关文人和儒士的参与也使游学的主体变得多元化。

3.游学的兴盛期——元代时期

元朝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一方面元朝统治者将科举制废除,断绝了元朝儒士通过科举做官的路径,此外,元朝统治者想大力开拓疆域使各个民族之间相互融合,这就促使了许多文化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地区游历四方学习汉学;另一方面民间开办的书院、义塾等也公开接受远道而来的游者来此处学习,并且一些隐居的儒士也接纳游学者作为自己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元朝社会的繁荣安定、开放的教育政策以及南北统一局面等客观条件都促使了游学在元代兴盛起来。

元代时期的游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儒学之游。元代继承和传播了自北宋以后形成的新儒学思想,形成了各级儒学,不仅教学规模宏大,而且教学设备和水平都很完善;二是从师之游。许多游者为了学习知识,跋山涉水拜访名师,并成为其门下的一员,与其他弟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来增长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三是书院义塾之游。自宋代以后,书院在元朝得到进一步发展,书院数量和教学规模都明显扩大,使得元代的书院义塾之游也极其盛行。

概言之,元代游学时期的特点包括:元代少数民族众多,学官之选混乱,教学发展极其不平衡,各地方的教学水平差异甚大。游学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方有志游士自由选择学习的场所和资源,对元代的教育进一步补充,提高了元代教育的整体水平;游学形式上新增了书院义塾之游,促使了更多学士有了选择游学的机会,游学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元代少数民族之士到四处各地游学,促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游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民族文化性。

(二)近代海外修学旅游期(1840~1949年)

游学发展到近代,和古代的游学已有一定区别。人们更多使用“海外修学旅游”这一词,也就是所谓的“留学”。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逐步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对此,清王朝被迫做出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海外修学旅游政策的出台。这一举动造成一大波爱国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开始放眼世界,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寻求救国之道的局面。近代的留学潮热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赴美留学、留学日本、庚款留学、留法勤工俭学。

一是赴美留学。由于洋务运动时期需要大批的外交工业技术人才,刚留学美国回来的容闳便上奏朝廷关于派遣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的事情,于是1872年8月容闳率领中国第一批30名幼童乘船赴美学习,近代首批中国留学生之旅由此开始。二是留学日本。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亡国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国民也看到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等一系列改革已经不再是以前前往唐朝学习了,而是逐渐变得强盛起来了。于是,清政府大力鼓励青年学子以及知识分子出国留学寻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道路。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便由此涌现,其中李大钊等人为典型代表。三是庚款留学。在中国“庚子赔款”后,美、英、法等国出于长远考虑,为了扩大其在华的影响,相继与中国签立协定,要求中国输送相应留学生。这一时期的留学形势形成了新的多元化局面,造就了一大批出色的科学家,成为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四是留法勤工俭学。这一留学运动主要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后,并且是一种全新的留学模式。在巴黎华法教育会与广安勤工俭学会的大力倡导下,以及“五四运动”爆发后的各种新思潮涌入,促使赴法勤工俭学的新的留学潮流。这批留学生主要是以“勤以作工,俭以求学”为宗旨,没有官费和庚款的支持,在法国各地的学校和大工厂中边工作边学习,研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

概言之,海外修学旅游期的特点为:(1)出台了相关留学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国家的重视度也逐渐提高;(2)引进了西方各种先进思潮,诸如科学社会主义思潮、民生主义思潮等;(3)出国留学的经费来源有官费和自费两种形式;(4)留学的学习内容多样化。一方面可以学习欧洲的经济建设、人文思想等;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习军事技术、制造业等专业;(5)从出游的范围来看,留学的地方只能是国外,不能是国内;(6)出国留学的时间偏长,一般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在异国进行学习深造;(7)广大留学生的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思想与文化,贯穿一条主线“探求真理、学习科学、爱国救亡、振兴中华”,寻求一条救国之道。

(三)现代修学旅游期(1949~2012年)

1.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于是我们的党带领人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由于在探究摸索阶段,在这过程中出现不少失误和错误,给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这段时期的教育也是停滞不前、杂乱无章的。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虽然未能查到这段时间关于修学旅游的文献,但查到了关于留学的相关文献。我国初期国力薄弱,中国政府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提出向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口号,1951年我国向苏联派出375名留学生,后因中苏关系恶化,留学教育停滞不前。从1972年始,我国先后向英、法、意等32个国家派遣了大约1548名留学人员去学习,留学教育表现出复苏和发展之势。总之,在改革开放前期仍表现为留学教育,没有出现修学旅游教育。

2.改革开放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一举动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时,往往不再局限于物质需求,而转向精神需求的满足。因此,单一性的知识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广众人民的需求,更多的是追求体验式、开放式的教育,这时就会出现有关修学旅游的教育形式来弥补传统知识性教育的不足。通过修学旅游,学生们不仅能从中获得愉悦的旅游体验,还能学到许多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能力。

日本最早提出“修学旅游”,并于1946年开始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实施,活动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团体。在日本,修学旅游被看做一种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增加见识为旅游动机,学校组织学生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集体旅行活动,借此达成多元学习目标的教育方式。我国修学旅游起步较晚,比较早的是1989年推出的山东曲阜孔子家乡修学旅游,一般每期十余人到几十人不等,修学期限在3至15天,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孔子生平及其哲学思想、中国历史书法、民俗、中医、烹饪等。2001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方略,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修学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由传统的观光型向学习型、知识型、文化型学习转变。修学旅游是以一个专题为目标,或考察某地风俗文化,或了解一门学科,或学习一门语言,或参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一种旅游行为,它有助于旅游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等。

概言之,这一时期修学旅游的特点主要为:

(1)以“学”为主,要求参与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学到更系统以及更易于接收的知识,并且要有所收获,有所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这与传统纯属游玩的旅游是有极大的区别的。

(2)教育行业与旅行社首次紧密结合,把学习活动与旅游产品开发相联系的。

(3)突出综合性,主要是以某个专题为主,例如人文旅游类、自然资源旅游类等,突出知识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四)当代研学旅行期(2013年至今)

“研学旅行”的说法出现最晚。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想法。2014年7月,教育部开始进行研学旅行试点的实施,公布了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与目的地”,为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做好典范。2016年底,教育部等11个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将研学旅行纳入国家教育政策,直接进一步推动国内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的热潮。

关于研学旅行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研学旅行就是指以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目的的专项旅行;狭义的研学旅行是指一门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在内容上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具有探究性、实践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那大力推行研学旅行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一是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在当前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以往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多的是需要综合性素质人才。而研学旅行有助于帮助学生走出教室,实施体验式、探究式学习,培养综合性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二是符合青少年成长的特性。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主要是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首先,在成长中体验,只有当自己真真切切地体验了每一次成长中带来的变化,并从中学会反思,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更加成熟、自信;其次,成长的过程具有实践性。只有当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我们的人生才能算真正有意义;最后,成长的过程具有融合性。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与同龄人、长辈等一起相互交流、融合长大。三是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品格等。在知识获取上,学生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直接获取超越课堂、教材和学校以外的更真实、更广阔的知识;在能力培养上,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可以培养他们探究发现、自主创新、沟通合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情感体验上,通过研学旅行,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体验,增进生与生、师与生、师与师之间的感情;在品格培养上,通过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健全的人格、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关爱他人、爱国情怀等的培养。四是体现了真实性的教育形式。研学旅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方式,真正让学生与自然接触、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接触、与自我接触,从而改变我国一直以来重理论轻实践、重道德灌输轻体验的局面。

概言之,当代研学旅行的特点主要有六个。

(1)以青少年学生为中心。研学旅行的主体对象是以青少年为主,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内容、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安排,让学生能从研学旅行中更容易获取相关知识与能力。

(2)学校为主要单位。学校通过组织旅行活动以及增强安全管理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以及情感体验,与学生自主旅行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3)有良好的社会支持为动力。首先是国家政策在宏观层面的支持,研学旅行在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正式提出;其次是各行业企业的中观支持,研学旅行必须要和旅行社相结合,并且旅行机构在各方面都要有权威性和专业性,才能保证研学旅行有序地开展并得到社会的认可,此外还可以极大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是家长微观层面的支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只有当家长全力支持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才能有效确保研学旅行全面开展。

(4)有着明确的主题和学习目的。利用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科学技术资源等不同的地点来开展不同的研学专题,让学生从中获取不同的知识。

(5)时间有着明确的限定。为了更加明确研学旅行的内涵以及学生出行的安全,《意见》中明确规定了研学旅行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5天。

(6)具有浓厚的探究性、开放性的韵味。从确定主题到方案的实施到结果的评估,学生都全程自主参与进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关探究,与他人合作,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与传统的直接告诉学生结果的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研学旅行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1.国家政府层面近年来积极推进研学旅行

就研学旅行而言,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高举教育改革大旗,先后选取了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江西、重庆、新疆8个省(区、市)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并确定天津滨海新区、湖北武汉市等12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验区。国家对研学旅行高度重视,具体内容见本书《盘点解读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政策法规》,此不赘述。

2.全国各省市县层面积极响应并努力落实

全国各地对中央的决策应该说还是积极响应的。目前所知,自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意见》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有15个省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具体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黑龙江、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海南、陕西、四川、新疆。其他省份或已经转发,或正在研究中。在许多市、县层面对《意见》的贯彻更加具体到位,中小学校学期有计划安排,工作有具体指定人负责,研学旅行列入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学分制管理,等等,有不少学校已经与本地基地、营地建立了紧密联系,开展了战略合作。

3.各地社会相关机构、团体广泛拥护,高度活跃,为响应国家号召发挥积极作用

自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意见》以来,全国各地社会层面反响热烈,媒体关注,我的判断是高度活跃。趋于不同的认识理念和利益关系,各地社会相关机构、团体、企业、社会知名专家学者等等,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介入研学旅行。主要有成立联盟,开展论坛,一大批专家学者参与解读政策、规划标准、导师培训等与研学旅行相关工作。许多企业推出研学旅行线路产品,有更多的冬令营、夏令营、国防营、亲子游、出国游产品投入到了社会。比较有影响的是,全国140多家单位在红旗渠景区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受国家旅游局指导,由山东省旅游委牵头,有十省旅游委响应,联合成立了“全国研学旅行发展促进联盟”;中国旅行社协会旗下成立了研学旅行专业委员会;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旗下成立了中国研学旅行教育研究院。还有一些地方成立了诸如北京中外研学旅行文化发展中心,研学旅行在中国——研学教育共同体等机构。

4.未来趋势的展望

由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充分看到,中国的研学旅行事业目前已经启航。各地积极开展工作,试点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教育部门发挥引领作用,稳步推进。旅游部门抢抓机遇,积极主动作为,推动行业开创研学旅行工作的新领域。各地方省、市、县政府和学校广泛动员,积极谋划,在认识理念不断增强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更多的地方政府将会出台一系列贯彻实施具体意见。

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未来几年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遵循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书育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下,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的研学旅行事业,将以预防为主、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统筹协调、完善政策为工作重点,以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为切入口,必将推动研学旅行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可预期地看到,中小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实践中进行研学旅行教育的局面很快就会到来,我们保守地估计,未来两、三年内能够参加研学旅行的中小学人数将会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四、目前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我们在展望未来的同时,应看到全国研学旅行事业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各地发展水平是很不平衡的。目前影响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和原因分析如下。

1.安全保障待提高

安全问题是研学旅行最大的瓶颈。我们期待的研学旅行井喷式发展的大好局面仍然是遥远的春天。组织中小学生走出课堂,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领导,都是慎之又慎的大事。尽管国家要求开展研学旅行,教育主管部门印发各种文件精神也明确要求必须做好安全工作,但对学校的考核仍然是一票否决制,相关部门如公安、财政、交通、旅游等部门仍然没有研究出台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政策措施,“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校长头上,进而不敢组织、不愿组织学生们走出校门,原因就是安全问题没有有力保障。

2.体制机制不健全

按照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意见》,在组织保障中明确提出要求,为加强统筹协调,各地要成立由教育部门牵头,由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参加的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办事机构可设立在“校外教育联系会议办公室”,由此机构担负研学旅行方案制定、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定期检查工作推进情况,加强督察督办。但是,《意见》出台一年多来,至今没有看到地方哪个省真正地把成立协调机构落实到位,更别说职责层层分解落实了。

3.资金投入未落实

主要是可用于开展研学旅行的基地、营地建设资金没有落实;更没有落实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各相关部门没有研究出台用于研学旅行工作的专项优惠政策。具体来说主要是交通、铁路部门没有具体的专项减免优惠政策。文化、旅游部门没有对景区提出专项的减免门票政策,更别说提供优质服务的措施了。保险部门也没有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没有出台用于研学旅行投保费用实施的优惠措施。

4.工作程序不规范

工作程序包括纳入教学计划和组织管理。停留在文件的要求上,而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教育部门在审核学校每学期教学大纲计划时,对把研学旅行纳入计划没有硬性要求。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制度均还在“努力地探索之中”。由谁来做出诸如研学旅行基地的标准化、课时化问题?如何监督解决只游不学或只学不游的问题?谁来落实批准可以参与组织研学旅行相关机构、企业的资质问题?等等,这些具体落地性的工作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

五、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提高理念认识——做好研学旅行工作,关乎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之大计,关乎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接班人之大计,关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千秋万代永续传承之大计。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并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书育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把“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牢记在心中,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让研学旅行真正发挥出“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巨大作用,进而实现使我们的后代“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伟大目标。

(2)进一步强化协调机制——基于上述建议的理念认识,我们充分认识到,研学旅行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一定要有绝对权威的协调机构进行有效组织、有力协调和强力落实。我们热切地呼吁,将原有参与研学旅行工作的11个国家机关和组织,上升到国家层面,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牵头的研学旅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相关部门发挥好职能作用。联席会议办公室可设立在教育部,办公室负责调研掌握全国情况,为国家决策提供翔实数据;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检查督促各部门和地方省(市、区)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位。研学旅行工作纳入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法措施之中,在国家层面进一步研究出台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做出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中长期《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规划纲要》。以纲要为引领,相关部门和地方省(市、区)都要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和政策。由此,开创研学旅行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条件与氛围。

(3)进一步落实资金投入——也是基于对研学旅行的高度认识,我们呼吁国家和全社会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加大对研学旅行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一是相关研学资源免费措施。比如旅游景区、文物遗址、世界遗产地、地质公园、博物馆、纪念馆、海洋馆等,不管是国有资产,还是民办资产,都应该为中小学生实行免费开放。所有涉及交通公路、高铁铁路的部门,也应该对学生集体出行给予更多更大的优惠。二是加大投入建设投资。国家发改和财政部门,应该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开设出研学旅行基地和营地建设的专项资金;地方财政要将学校组织学生出行的开支有计划地给予补助。三是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动员社会民间和企业为研学旅行事业募捐,以资助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鼓励地方财政设立研学旅行基金,专项用于突发事故等重大事项的开支,让学校、家长、学生本人等方面,在突发事故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把损失降为最低。我们希望国家财政、国有银行、金融保险等部门对此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4)进一步强化安全保障——毋庸置疑,没有安全保障,就没有我们事业的发展。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意见》中,把安全工作专门列出一项是为必须做好的任务,已经说得非常具体了。我们讲的安全保障,重点说的是开展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即主办方、承办方和供应方,应针对研学旅行活动,分别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完善有效的安全防控机制。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制度是一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研学旅行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研学旅行产品安全评估制度;研学旅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这套体系,任何一项都不能偏废。都需要组织者在研学旅行策划前搞明白,弄清楚。当然,我们更强调安全教育,使其贯穿在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中,也使学生终生受用。安全教育一是要教育管理人员,在随团开展工作的职责、应急处置规范和流程。二是要教育学生,不仅要知道普通安全常识,如走路、乘车(包括汽车、火车、高铁、轮船、飞机)、住宿、餐饮、参观、娱乐等应该预防的常识,同时还必须知道地震、火灾、水灾、拥挤踩踏、食品卫生、治安事件、设施设备故障等在内的各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条件的话应该适时组织演练。总之,安全工作头等重要,必须在研学旅行工作中抓好落实。

(5)进一步落实课化考核——安全是对各项工作的必备考核项,实施的是一票否决制。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怕出事故而“因噎废食”地放弃其他有益学生健康成长的事业。研学旅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组织安排的以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所进行的校外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就应该进一步落实好学期教学计划,不仅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保障,纳入学生学分考核,同时也要与学校领导年度考核挂钩,作为必考核项目或增分项目,以此给予学校组织研学旅行的内心动力。

(6)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我们一定要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以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为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持创新“社会实践、学游统一”的教书育人新理念、新方式、新手段,把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树立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理想有道德有信仰的人才作为重要的历史责任,把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己任。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①认真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针、政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发〔2014〕31号文件和2016年国家教育部等11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努力推动研学旅行工作在全国健康、蓬勃、持续发展。

②充分利用研学旅行联盟平台,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发展平台。

③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宣传时代精神。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作为重要载体。

④积极开展研学基地、研学线路、课程规划、安全体系、经费支撑、管理运营等保障体系研究建设,为研学旅行规范化、标准化、社会化、公益化探索有效途径。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发展研学旅行产业。

⑤加强宣传引导,联合媒体和自办网站,积极宣传研学旅行重要意义、先进典型经验,为研学旅行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他还专门强调:“人们想起童年都是美好的、最难忘的,童年也是人的一生中经常会回忆的时光。我看到你们,就想到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来要在你们手中实现,你们是未来的主力军、生力军。”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满了对青少年的热爱和希望,是我们做好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不断深刻领会,把习总书记的重要思想落实在我们的实践之中,让我们牢记使命,砥砺前进,努力为研学旅行事业书写新的篇章。 7RcoDvf6LxfZvjveonyECsYlsngUptrRvVGmRtcxmb7JjIkKsX+cWvDmXSy5Vn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