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研学旅行基本理论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旅游的融合发展和教育的深化改革,研学旅行得以产生、发展和完善。理论与实践是一对辩证的范畴,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2013年前研学旅行就已在安徽等各省份如火如荼地进行试点,在2013年得以明确提出后,各地各行蜂拥而上,蓄势待发的研学旅行市场迅速走向火爆,同时给研学旅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研学旅行市场机会多,需求旺盛,但同时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研学旅行产品不够精致,给旅游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游轻学、规划随意、评价单一,课程有意思有意义不能并重等问题。究其原因,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受制于复合型师资人才的匮乏等只是表层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理论研究的匮乏。

总观我国研学旅行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践行,出现了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理论研究亟待补充。国外研学旅行相对中国起步较早,理论研究也相应更为成熟。国外对于研学旅行理论研究形式上大多从户外教育、夏(冬)令营、教育旅游、旅游教育着手;内容上大多从外国代表教育学家如夸美纽斯、卢梭等的理念着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与市场的驱动下,研学旅行逐渐走入国内旅游界以及教育界的研究视野并成为提高综合实践育人研究的新领域。我国研学旅行的研究也相应集中在近十年,作为素质教育改革关键践行方式而得以初步研究。反观我国研学旅行的研究领域,学者大多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构建、导师素养等作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研究,缺乏关键性的理论研究。科学的研究理论是指导实践朝着正确的轨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研学旅行迅速蹿红的时代背景下,研学旅行的研究理论亟待补充和完善,以促进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一)基于旅游视角的研究

其一,研学旅行是国民旅游休闲背景下的时代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开放密切,我国旅游形式也不断多样化。2003年在上海成立的修学旅游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出版了《修学旅行手册》,倡议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联合打造华东研学旅行文化游黄金线路。在2013年,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的通知中首次正式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这一设想将旅游与教育紧密结合,为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埋下重要伏笔。该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指出研学旅行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同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关于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通知》为研学旅行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二,研学旅行是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有效供给。长期以来,我国在国民经济管理上大致采用的是需求侧思维方式,围绕“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调整经济运行。但在此过程中,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并积累了矛盾。由于我国经济供给结构出现严重的不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5年得以提出。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旅游业领域内,按照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调整旅游供给的总量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国民旅游需求的过程。在人民的社会矛盾促进旅游的全方位融合发展已是社会大趋势的背景下,为顺应我国旅游需求的转变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产业现代化的旅游发展新趋势,研学旅行作为有效供给的优质旅游方式、深化素质教育的突出改革方式,增加了旅游供给总量,提高了旅游供给质量。

其三,研学旅行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沉浸式旅游体验诉求。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旅游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旅游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传统的走马观花式旅游时代也已逐步消逝,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是新时代旅游者的重要诉求。到2018年,为增强和彰显国家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政策导向下的旅游业发展内容趋于丰富,发展形式趋于多样,发展结构趋于优化。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不仅代表着“诗与远方”的联合,更凸显出“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贯穿的重要性。因此,在各产业对传统平面景区蜻蜓点水式游览的颠覆下,研学旅行这一重要业态应势而生,成为旅游与教育创新性融合的重要产物,不仅突出了旅游与教育的联合特色,也彰显了旅游的包容性和纳新性。

(二)基于教育视角的研究

其一,早期境外修学向境内研学衍生背景下的研学旅行。教育部最早提及研学旅行在于2014年教育部制定发布的《中小学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指南》所称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是指根据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在学期中或者假期以集体旅行和集中住宿方式,组织中小学学生到境外学习语言和其他短期课程、开展文艺演出和交流比赛、访问友好学校、参加夏(冬)令营等开拓学生视野、有益学生成长的活动。此时的研学旅行局限于中小学生赴境外参夏(冬)令营,重点有三:其一是境外;其二是夏(冬)令营;其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增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认识。此后,国务院印发系列文件,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

其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过渡背景下的研学旅行。教育事业马虎不得,方方面面当谨小慎微。我国教育事业也是在不断地摸索,改革,创新中稳步发展。与素质教育相对的应试教育一直饱受诟病,其原因是应试教育抹杀了孩子的天性,探究性学习的意愿和主观能动性未经萌芽已被扼杀在摇篮中,是我国教育事业长期以来着力改革的重点。研学旅行在这强调核心素养、综合素质教育、实践育人、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下应时而生,与运俱行。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和精神,贯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和发展纲要》的重要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创新内容和践行方式。

其三,坚持中国大地办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背景下的研学旅行。至2016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纳入学生的学分管理体系和综合素质考核体系,意味着研学旅行被正式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此时的研学旅行,水到渠成,在研学旅行目的地上不仅仅局限于境外,中国文化古都和红色经典旅游目的地成为热门目的地;在研学旅行内容上强调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研学旅行目标上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不可孤立旅游或教育其中一方。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游学之风颇为盛行。今天我们广泛关注研学旅行,既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在旅游中深刻认识社会的需要,更是教育方式变革的需要和知识拓展的需要。

二、核心概念

(一)研学旅行概念内涵

研学旅行,顾名思义,既重视研学又注重旅行,强调学习和游历并重。研学是指研究性学习,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BIL,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原有的概念,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旅行是指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相对于旅游,旅行崇尚体验、知识、感悟的获取,推崇在旅途中不期而遇,享受目的地的独特风情。研学课程、研学导师、研学产品、研学营地、研学管理是研学旅行的五大要素,其中研学课程和研学导师是研学旅行的核心要素,研学产品和研学营地是重要载体,研学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是关键要素。

“研学旅行”一词最早出现于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行动路径之一,研学旅行贯彻我国教育改革相关意见纲领,近年来逐渐在人们的认知中深化。对此,各界定义众说纷纭,有不同的内涵理解。

1.旅游界与教育界之辨

从我国政策颁布上的定义看,旅游界的行业标准把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定义为一种“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教育界所认定的研学旅行的定义是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牵头11部门印发的《意见》,其中明确阐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2.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学者所称的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看,广义上的研学旅行是指任何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在人生任何阶段暂时离开常住地以独立出游、结伴或团队到异地开展的文化考察活动,旅游界学者一般采用这个界定。狭义上教育者所称的研学旅行即为上文所提《意见》中的定义。

3.国内与国外之别

从中外研学旅行来看,各国对研学旅行皆有不同的名称和定义。在我国,官方所称和大众普遍接受的名称为研学旅行;在研学旅行发展十分成熟的日本称为修学旅行(日语称为しゅうがくりょこう),修学旅行是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均需要开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集体出动并伴有住宿的以参观、学习和研修为目的的旅行;早在16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资产阶级化的英国贵族经济实力得到了提升,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为了巩固对政权的统治,贵族必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从欧洲大陆来看,文艺复兴之后的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因为其人文气息吸引着英国贵族学子前去接受艺术的熏陶,故在17世纪已盛行的英国富家子弟外出游历称为大陆游学(The Grand Tour);美国研学旅行的形式主要是夏(冬)令营,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主。也有不少参加国内高校游的夏令营,以便为将来升学选择做准备。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独具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来说,无论从任何角度来阐述都不能分割旅游或教育任何一方。我国的研学旅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抓好探究学习和旅游休闲两辆马车齐头并进,综合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不难发现,在各种旅游论文,旅游著作,旅游媒体等相关媒介中,经常出现与“研学旅行”相关的或相近的概念。常见的有旅游,游学,春秋游,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大课堂等。在此,我们逐一对以上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和分析。

1.研学旅行与旅游

旅游,是旅游学科中最为基础的概念。对于旅游的定义,业界尚未达成共识,国内外皆有资深学者进行界定且各有侧重。国内谢彦君教授在《基础旅游学》一书中将旅游定义为:“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度过的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谢彦君教授强调了旅游的属性和本质。世界旅游组织(WTO,1991)的旅游定义是,一个人旅行到一个其惯常居住环境以外的地方并逗留不超过一定限度的时间活动,这种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到访地从事某种不获得报酬的活动。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则侧重于范围的界定。业界国内外旅游定义侧重点不同,在此不一一枚举。

类似于旅游类型中奖励旅游,研学旅行是一种专注于青少年群体的主题旅游。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针对研学旅行的特点曾提出“两算两不算”:一为有意组织算。研学旅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作用于学生身心变化的教育活动。二为集体活动算。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乃至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集体活动。旅游的目的明确,是在异地行动中的游乐见识,是一种娱乐活动,其主要功能是休闲,调节生活节奏,丰富阅历。研学旅行主题明确,是在行动中学习探究,是一门课程,一项教育义务。研学旅行讲究研与学统一,既不可忽略旅游的休闲作用也不可忽视旅游过程中的知识获得与实践检验。

2.研学旅行与游学

游学是一种文化人通过异地旅行获得知识、通过遍游各地亲自进行文化体验、远游异地拜师求学以及文人间扩大学术视野进行学术交流的活动。查阅国民最常用的搜索引擎百度,将其定义为游学(StudyTour),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

游学一词是研学旅行正式提出前较为普遍接受的代名词,是古今中外传统的边游边学的典型学习方式。研学旅行晚于游学,国内可以追溯到孔子周游列国进行治国理念、政治主张的传播,是一种带着目的边游边学的长期异地活动的行为。古代游学相对于研学旅行时间更长,目的地范围更广、团体或个人自发游学,目的通常是知识获取,传播个人主张,考察取证等。现代游学时间周期通常在1—4周,去往国外学习语言,参观名校,游览国外著名景点和在寄宿家庭寄宿是游学的主要方式和内容。无论是古代游学或是现代游学往往都需要历经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而研学旅行通常指的是短期研学,时间往往不会超过2周。在内容上看,现代游学往往以学习国外语言和文化居多,而我国研学旅行强调各阶段学生外出研学感受的是本国文化,着重考察本国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3.研学旅行与春游、秋游

由于春秋游已经泛化成比较普遍的一种出游,故学术界并无准确定义,政府也并无官方文件进行定义。查阅春游,古称踏青,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体活动,古时一般在上巳节、清明节。秋游,秋天的旅游。

春秋游由来已久,是我们常在生活中提及的词汇。在教育界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文件规定一定要组织春秋游。追溯起来,春游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在绿意盎然的郊野去踏青,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感受生机勃勃的春天。秋游也是如此,让学生去享受秋高气爽,黄金灿灿的收获季节,所以春秋游是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春秋游相对研学旅行来说,首先是没有国家政策明确的规定春秋游,也没有官方定义,只是学校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其次是春秋游时间比较固定,通常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和硕果累累的秋天,而研学旅行时间上并无固定,反而通常会安排在旅游淡季。最后在内容上,春秋游旨在放松学生身心,在恰当的时间较近的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研学旅行则是有一定的教学目标的。

4.研学旅行与夏令营

学术上对于夏令营的研究大部分以夏令营的进入市场,法律法规制度的研究居多,对于理论研究尚较为片面。搜索引擎百度将夏令营定义为暑假期间提供予儿童及青少年的一套受监管的活动,参加者可从活动中寓学习于娱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夏令营,顾名思义,就是在寒暑假期间进行的学生校外教育。夏令营在美国较为盛行,这种形式主要来源于美国的营地教育,营地教育有不同的主题军事、拓展、英语、艺术、科技,现在还有减肥营、男孩女孩塑造营等特色主题营。由于是在放假期间进行的活动,所以冬夏令营大多是家庭自发组织,没有强制性和义务性,较为市场化的校外教育形式。夏令营时间比较固定,集中在暑假或寒假,研学旅行则是在学期内进行的。从消费形式上来讲,夏令营是完全自费,依靠家庭条件居多。而我国的研学旅行是由政府支持,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着重强调的是让中国无论发达地区或是贫困山区的学生都能参与,讲究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从主题上来讲,夏令营偏重学生的兴趣活动,兼课时日常生活习惯养成,美体塑造等主题,我国研学旅行则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感受我国大好河山、强国魅力。

5.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活动

教育部在2017年9月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课程的性质、目标、形式、管理做了详细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大部分内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能动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与研学旅行同质的是,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与研学旅行不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与课外课堂的结合,研学旅行是大国风采的探索和探究性学习的结合。前者虽然也是在校外进行,但不强调旅行,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发展,成为一名品行良好的青少年。而后者以一种更加轻松的方式,寓教于游,让同学们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进行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课堂知识的引申,在旅行的同时践行书本理论知识,可以是语文课本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描绘的场景在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中得到再现,可以是历史课本中草船借箭的典故在营地的生动还原,可以是化学课本中反应式在生态循环中的应用等。研学旅行倡导将课本导出至社会和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以书本理论为依据,在旅行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6.研学旅行与社会大课堂

社会大课堂是独具北京特色的校外教育创新形式。2008年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社会大课堂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利用博物馆、工厂、社区、农村、院校资源单位成为学生素质实践教育的场所,以免费或优惠形式服务于中小学生,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公益文化设施、学生实践场所等资源的教育作用。与研学旅行初衷类似,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整合利用了区域内丰富的人文地理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工厂、农村、社区等为依托,通过为学生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场所条件、安全的活动环境、相匹配的教育内容,为学生集体或个人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等创造条件。研学旅行着重强调各地要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学习阶段开发针对性的多样特色研学旅行课程。研学旅行与社会大课堂的差别在于研学旅行是全国性的教学计划活动,社会大课堂是独具北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落地,其目的在于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北京市大兴区社会大课堂的性质和理念与我国推行的研学旅行较为契合,对我国研学旅行在资源选择和基地建设上有重要启示。

(三)基本理论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政策的颁布和文化旅游融合背景下的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增加,研学旅行市场日益火爆,我国旅游界和教育界纷纷迅速反应,相继开发出一系列研学旅行产品意欲抢占先机,夺下研学旅行庞大的市场。空前火热的背后带来的却是研学旅行出现只游不学的问题,研学基地、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等统一标准规范无统一定论,因此研学旅行理论的研究亟待完善和补充。就学术研究而言,研学旅行需加强本体研究,深入挖掘研学旅行的内涵,补充、完善和创新理论研究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当下如火如荼的研学市场,全流程规范研学旅行的开展实施。

通过梳理我国古代传统研学理论的发展,在总结归纳尚有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休闲教育理论三大理论基石之上,结合研学旅行所涉及的教育界和旅游界相关学科理论,归纳学习进阶理论、主体能动理论、在地教学理论、旅游教育理论、多元评价理论五大拓展理论,以完善和补充研学旅行理论研究体系。

1.中国古代研学理论

研学旅行之所以成为旅游界和教育界的聚焦点,在于其历史渊远,内涵丰富,且作为践行教育、发展国民旅游休闲的创新形式,得以产生、发展和融合创新。对中国传统的游学进行考察与思考,将我国游学历史划分为知而后游、游而后知、知行合一等三个阶段,旨在揭示游学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和教育育人事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当今社会创造优质研学旅行环境、全方位提升我国青少年的素质提供参鉴性的路径和建议。研究其历史渊源,注重分析百家理念,着力于对研学旅行理论研究提供历史依据和文学依据。

第一阶段:知而后游

早期的游学侧重于传播政治思想主张,读书悟道。代表人物为孔子、司马迁、邴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独具代表性的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学之游,他中年率领部分弟子在艰难困顿中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宣传礼乐文化,一为求学,二为求名,堪称世界研学旅行的开创者和典范。此时的游学可以说是研学旅行的开创时期,用现代研学旅行全流程的角度来大致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游学的特征。孔子周游列国,是孔子自发的,以孔子本人及其弟子为游学主体,以读书悟道为主题,以传播孔子的治国理念,政治主张为目标,游学自发实施,类似于穷游,并无重大保障。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作者司马迁,青年时期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后也跟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等地。无独有偶,东汉末北海朱虚人自幼天资过人又勤奋好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深感知识不够,便以增长见识,提升阅历为目的多年游学,游学途中恐喝酒荒思废业还戒酒专心游学。司马迁和邴原是自发性的游学,以本人为游学主体,以探索世界为主题,以知识日滋月益为游学目标,游学自发实施,也无经济或社会保障。

第二阶段:游而后知

北魏郦道元,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有《水经注》四十卷,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这也使之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游学极大地开阔了学者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沉淀,对今天的实践育人教育是颇有借鉴意义的。再者,众所周知的是唐代诗仙李白一生将近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在此期间得以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具代表性的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以大丈夫当志在四方为由,“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宋代文人游学重在格物致知,元代文人盛行游学。宋代诗人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上得来的理论始终是不够完善的,践行之后才会有深刻的领悟。

第三阶段:知行合一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写《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强调书读五车也要不远万里践行书本知识。我国领袖毛泽东也曾在《讲堂录》里写下这样的名言:“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普地区赴京观礼,以爱国研学为主题的民族团结修学旅游。此次民族团结修学旅游是首次以爱国思想为指导,研学主体为修学旅游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为研学目标的研学旅行。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一书中曾提出“路,就是书”的观点,研学旅行正是路与书的结合,诗与远方并举的理想生活。

研学旅行的出现、发展与逐步完善绝非一朝一夕凭空出现,是国家政策和国民供需的拉动下综合衍生的兼具重大教育意义、旅游休闲意义的时代产物。从我国历史文化名人的游学到现今社会所理想的诗和远方可见,研学旅行是历史长河中历经验证和发展嬗变的一种经久不衰的学习方式、旅行方式,也为研学旅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证据。

2.三大理论基石

(1)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①涵义与特征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围绕“自然”展开的,表示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遵从自然本性的教育观。自然适应性、实践性、主体性是其主要特征。世事万物,无法脱离大自然而发展生存,无法违背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对于我国教育而言,我们从不缺自然,缺的是自然教育。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是顺应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原则,对孩子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合理的教育应当注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在恰当的年龄学习恰当的知识,做恰当的事。

②中国代表人物和思想理论

自然主义教育古今中外都得以普遍承认。“自然”,哲学名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一词囊括了世间万物,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尊重规律,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老子曰:“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在发展态势。遵循规律,顺应教育发展态势,称为“知常”。教育的作用不是去主观创造什么规律,在道家眼中,教育者无须设计什么,遵循学生主体的生命发展规律,以启迪人之心智,使人开化。“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阐述了现代教与学中所提出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③西方代表人物和思想理论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人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念——教育适应自然。他把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个部分,认为要使这三个部分得到最满足充分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和训练,从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到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到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因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理论,他提出合理的教育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为之后的“遵循自然”的教育思想开创了先河。亚里士多德的教育适应自然、注重儿童身心的教育观点是我国现代素质教育的充分补充,对研学旅行也颇有启示。

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他在所著一书《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要将自然教育思想真正地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夸美纽斯主张遵循自然的秩序,学生就犹如大自然中的植物一样,从萌芽到开花结果无法跳级生长,不能违背大自然的秩序和生长规律。所以他认为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和教育是充分而必要的,一切违背学生正常生长规律的揠苗助长或强迫、强加不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都是错误的。同时,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是奠基在人文主义感觉论的基础之上的,欧洲中世纪学校教育将学生禁锢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沉重的枷锁压得学生无法喘气。因此,夸美纽斯也强调将学生从繁重的课本中抽离出来,反对脱离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教育,应该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检验落实课本理论,指出学习当从实践入手,即使没有老师的教诲,自己精通也是有可能的。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也是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卢梭的教育思想主体,这一教育理论贯穿于《爱弥儿》一书中。《爱弥儿》全套5卷书,卢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即体育、感官、智育、德育、爱情。他虚构了爱弥儿这一人物,通过夹叙夹议的方法论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后人的教育观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卢梭认为,人的教育的来源有三种。即“自然天性”“事物”和“人为”,只有三种教育良好地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养的奴仆,随心所欲施加管教,强加灌输个人思想;也不可把孩子当成大人的缩影,心智成熟过早的孩子主观上也是违背自然的;最好的状态是把成人当做成人,把孩子当做孩子。

④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对研学旅行的启示

中西方自然教育理论对自然教育的表达方式虽不同,但其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倡导教育应当顺从自然规律,服从自然秩序,循循善诱,教育适应自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适应自然应在研学旅行的指导理念中充分发挥其理论作用,指导研学课程设置贴近大自然,课程内容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具体活动安排贴和自然,遵守自然秩序和自然本性的教育观。

(2)生活教育理论

①涵义与特征

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围绕“生活”展开的,表示人的经验习得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和生活打交道的教育由此得来。身处世界之中,辗转生活之间,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生活,我们在生活中生存,在生活中领悟,在生活中实践。教育也是如此,生活教育当是极富意义的教育,生活教育倡导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生活教育理论所说的学以致用最根本的是要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联合起来,由浅及深将所学运用到所做。所学知识也要经常揣摩,真正地理解,然后按照理论的要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逐步深入相互促进学习,逐步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

②中国代表人物和思想理论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核心在于生活即教育,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这凝练的五字短语,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第二,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第三,生活促进教育,教育改变生活。陶行知先生曾写道: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狱、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的场所。所谓生活即教育,就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视作教育的内容;就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伴随着我们一生,与人生共始终;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教育意义,不可孤立任何生活和教育的细微之处。无视生活的教育,脱离劳动的教育会扼杀孩子的身心,结果是培养出一批批没有灵魂的,与社会脱节的“书架子”。

③西方代表人物和思想理论

将教育置于生活之中是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思想,而同样系属生活教育理论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将生活置于学校课堂之中。约翰·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首先教育能传递人类长期以来积存的经验,丰富充实生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让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得以维系和发展。其次,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适应社会,加强自身处理能力,养成道德品质,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不难发现,经验的习得或是广义的教育知识的获取,改造经验,利用知识能够促使个人成长,也即是杜威所说的“经验即改造”。杜威批判美国传统教育远离生活,不适应美国现实需要。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也死记硬背,学习的知识完全与生活脱节。杜威批判了传统教育,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之中,教育就是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在生活中组织经验的过程。而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之变化,在变化中寻求自身的改变,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学以致用。

④生活教育理论对研学旅行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并不相悖,只是各有侧重。他们都强调了生活和教育不可分割,必须联系起来综合指导现实实践。两种思想也都强调了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相异的地方也就在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进程,因此在生活教育的大理论前提下也是各有侧重。生活教育理论大大促进了学科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合,增加了社会互动。研学旅行在此理论指导之下,应当推进学校教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得以对书本知识融会贯通。

(3)休闲教育理论

①涵义与特征

休闲教育理论研究自20世纪开始,目前已逐步获得中外学者们的关注,得以深入研究。休闲,通常被人们理解为十分放松的娱乐活动,被等同于休息和玩,甚至和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挂钩。早期的研究者多从哲学层面对休闲进行界定,在马克思眼中,“休闲”是指“非劳动时间”和“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我国学者马惠娣认为,从休闲的本义来讲,“休”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寓意安静和守序。休闲是人在进行必要的社会劳动工作后,为满足人自身多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行为状态和活动方式。长期以来,休闲往往被追求休闲消费创造这一导向所覆盖,忽视了休闲本身的人文价值。教育,往往被实践为教学,全方位培育人才的重要性被淡化。在刻板的知识灌输学习下,休闲放松、愉悦身心被忽略,造成我国大多青少年在成长阶段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对心理状态调节技能缺失,无法合理平衡学习与休闲。在人的一生中,2/3的时间都是处于休闲状态,合理利用休闲时间并在休闲中领悟一些课本知识道理,值得在教育层有所突破。况且,随着我国休闲需求的扩增,国民旅游休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品质提升,休闲人群不仅仅局限在意欲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成年人群,青少年团体也不可忽视。

休闲教育理论的关键词是“休闲”。休闲教育理论所指导的实践目的,其一,通过休闲状态下的体验式学习指导学生合理地安排自我休闲时间,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应该做的事。休闲的时候就要好好调节心理状态,学习理论知识时就应严谨,在休闲中学会规划,在学习中学会施行计划;其二,休闲教育理论也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形式,禁锢于教室,圈框于课本理论的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改革是纸上谈兵,休闲教育的理论基础就提倡将教育课堂移步到课外,寓教于乐,在自然中轻松愉快地将知识纳入脑海中,研学旅行的出现正是一个落实休闲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的契机。

②中国代表人物与思想理论

我国自古对休闲和学习工作的理解就已有显现。《礼记·杂记》记载:“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一张一弛道尽人生生活常态,劳逸结合,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学习与休闲。田园诗人陶渊明,隐居田园,在休闲放空的状态下写出《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

③西方代表人物和思想理论

休闲教育理论自古已有缩影,只是未正式提炼归纳为休闲教育理论,而休闲教育理论在美国起步较早。美国休闲学者杰弗瑞·戈比提出“成功地使用休闲,有三个重要观念:创造性、学习和乐趣”,他积极呼吁同学们自由敞开身心去玩,去探索他赖以生存的土地,去尝试一门新的爱好。教育背景下的休闲目的地可以是学校操场,更可以走出校园,在祖国大地上放松身心。当然不可忽视的是,休闲不只是追求休闲娱乐,更多的是在休闲中学会规划,利用规划合理平衡学习与生活休闲。

④休闲教育理论对研学旅行的启示

休闲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其理念在研学旅行中也应得以容纳。在休闲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自然而然地领悟人生道理,让同学对书本硬生生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更轻松的掌握。对于教师而言,抛开层级关系,老师和学生得以轻松接触,在开放、舒缓的自然环境下更能促进心灵的交流,加深老师对学生的了解。

(四)五大拓展理论

1.学习进阶理论

(1)理论溯源与内涵

学习进阶是一个描述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连续地、更加熟练地发展的框架,这个框架的构建需要了解学习者是如何理解知识以及以何种方式理解这些知识的。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进阶理论是指导研学旅行趋于完善的一大重要理论。从我国古代讲起,《论语·子罕》有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揠苗助长的故事更是人人熟知,我国教育历来讲究循循善诱,讲求不逾矩。教育即是如此,孩子的成长教育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落实,循序渐进。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意见清晰地指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当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从乡到县到市到省再到国家,进阶式的研学旅行更能匹配青少年成长过程,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

(2)理论运用

在系列研学旅行政策的颁布下,研学旅行市场空前火热,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图一时之快。对于学校,为了应付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把研学旅行当成一次性任务,和旅行社合作带着学生外出一次,用完即丢,无思考无改进无下一步计划。对于学生,研学旅行真稀奇,可以出去玩乐,把研学旅行当成一次外出旅游的机会,只游不学,没有下一阶段的进阶性知识思考和补充。对于承办方、供应商,绝佳契机,可大赚一笔,只提供自己已有的研学资源,忽视学生年龄阶段侧重,同一资源可接待不同研学阶段的学生,未考虑双方匹配的问题。研学旅行所涉及的多方人员应该遵循进阶式理论来指导研学旅行的实践。

从研学旅行的主体学生探讨,不同学段对不同类别的知识本身具有的逻辑结构认知不同。青少年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校都会匹配不同的教学大纲。而随着青少年大脑的进一步发育,接受能力逐步提升,所学和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也会逐渐进阶。从研学课程领域研究,课程设置与实施聚焦到学段、知识两个因素,《意见》指出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孩子们受乡土乡情的熏陶,认识世界的重要一步是从身边开始,认知乡土乡情,从细微处感受家乡文化的熏陶,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做好家乡文化的讲述者。初中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受县情市情的陶冶,孩子的教育应当从身边的乡土乡情开始渲染,逐步进阶,不再局限于乡镇,开阔视野是相对应学段的进阶式目标,了解县情市情,掌握县、市的基本信息,做好县、市文化的传播者。高中,要求学生对省情国情都基本了解,掌握本国家、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教育等基本信息,培养更为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树立起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学习的崇高志向。研学旅行目前市场尚未得到全流程规范,因而部分研学旅行产品出现众多问题,进阶式理论即可解决研学课程和研学活动安排等的合理设置问题,并且为进一步实现可持续研学提供理论基础。

2.主体能动理论

(1)理论溯源与内涵

马克思的主体能动性是指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能力和改造力、创造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认为主体是具体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在学生主体意识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主体性教育改革运动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展开的。作为思想改革运动,主体性教育主张人本教育,反对物本教育;主张把人培养成为主体,反对把人培养成为工具。

中国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有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学,而不要牵着学生走。“强而弗抑”要鼓励学生学,而不要压抑学生的个性。“开而弗达”要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不要代替学生下结论。凝练的十二字道出学生教育过程中主客关系,让学生自主,发挥主体的作用是主体教育原则,发挥学生能动性是主动探究的重要途径。

(2)理论运用

主体能动理论提议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导师适当引导,给予青少年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其想象力、动手力、实操力。给定研学旅行主题和课堂目标,置身于研学基地,让孩子积极发挥主体能动性,将所想应用于所做,不拘束于导师限定的成果要求内。动手力不仅局限于动手制作,我们通常所说的动手能力强是指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理论为生产服务。此外,在学生研学过程中不应放纵学生肆意玩耍,也不应该刻薄呵斥抹杀了孩子的主动性。培养其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同学们自主探究,自主动手,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是主体能动理论意义所在。

3.在地教育理论

(1)理论溯源与内涵

首先,在地化教育理论的奠基作《生态素养》中提出一切教育都是环境教育,生态素养与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一样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学者指出在地教学法是避免生态虚无感(eco- nihilism)、联结文理科目的有效手段。在地书写(place- basedwriting)是学生探索、发现、反思人与一方水土的关系的重要过程,强调话语对于社区参与、社会行动的重要性。最后从我国政策端审视在地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乡村振兴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研学旅游绝对不仅是“阳春白雪”的文化、所谓经典的文化,而也应该包括“下里巴人”的文化、民间的文化,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就是生生不息的活生生的当地文化。乡村旅游特色在于根植乡土乡情,将独具乡村特色的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产品中,旅游者得以获取特色体验,而研学旅行的教育旅游功能正好与乡村旅游契合。研学旅行已然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而发展乡村旅游也已然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2)理论运用

在地化的“地方”承载了一地的生态环境、社区、农耕、人文历史等不同侧面的意义,这些内容也都真真切切构成了研学资源。所谓研学旅行的在本地化理论,强调研学旅行不可忽视一地的研学旅行资源,初级阶段研学应当在当地乡镇省市就近着手,依托区域旅游资源本底,寻找开发研学旅行项目的切入点,积极挖掘乡村乡镇城市等的自然景观、工厂、村庄、农田、历史遗迹、特色建筑、博物馆、宗教、革命根据地、战争遗址等观光资源中可以用作研学的相关内容,结合探究发现、科学考察、文化修学、学术交流、生活体验、文化节庆等活动的创意体验化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旅游目的地产品及线路的独特内涵和吸引力,通过“旅游+教育”的产业联动,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及旅游业态的创新,综合素质教育、实践教育的创新改革,两头并举,促使研学旅行朝阳推进,活化发展。

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创新乡村振兴形式是研学旅行在地化理论意欲解决的问题。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充分发挥研学旅行在课堂教育和生活实践中的衔接作用,促进中小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在地化实践。故在地化理论旨在通过提倡研学初级阶段在乡村乡镇进行乡土乡情特色研学,营造浓郁的在地氛围,打造特色乡村研学活动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契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据此,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契合国家教育经济政策的有的放矢创新旅游形式,对于促进素质教育推进、实践教育、乡村振兴大有可观。

4.旅游教育理论

(1)理论溯源与内涵

提及旅游的功能,大众所想到的第一功能就是发挥经济功能,但容易忽略的是旅游的教育功能。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文人墨客在山水中游历获取知识,感悟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着重把我们所提倡的理念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文化自信、国家认同通过旅游这种大众化、普遍性、老百姓乐于主动参与的方式得以落实、落细、落小。贴切生活的旅游也真真正正地突出了其在日常生活和休闲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研学旅行正是这样一种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润物无声、在切实体验中强化文化的认同、国家的认同的旅游方式。通过旅游,通过研学旅行,达到激发感悟,激发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复兴责任感是我国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目标。

(2)理论运用

旅游所承担的教育责任不仅仅是结合教育达到书本知识的理解的目标,参与、认知、感悟、反省、内化也应成为旅游教育追求的文化目的和责任。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的红色主题研学方式,因其鲜活性、互动性和震撼性等优势迅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方式,得以迅猛发展。同时,红色旅游也凭借其强大的教育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素质教育改革,坚持理论自信,增长知识见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背景下,旅游的教育功能显而易见。

5.多元评价理论

(1)理论溯源与内涵

多元化教学评价,顾名思义就是在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而不局限于单一的纸笔测验,它尚需包括实作评价、档案评价、口头评价等,而成为多种评价的方式,较能顾及认知、情意、技能之学习结果。学者李坤崇对学校学习的评价提出了多元化教学评价,拓展到室内与室外结合的研学旅行,评价也应当转向多元化评价。《意见》中要求:“学校要在充分发展和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见,研学旅行的多元化评价不可忽视,完整而又全面的评价体系是对研学旅行完成情况和成效的充足检验,便于后续总结经验和模式。同时,研学旅行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关于体验式学习的过程,组织心理学家库伯提出了著名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在整个过程中也应当对每一步骤的研学旅行活动进行评价,以检验是否达到学习循环模式中所指的指导方向和效果。

(2)理论运用

①主张多元的评价目标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区别,研学旅行主张多元的评价目标,从学生的知识目标到情感目标再到行为目标都是研学旅行与传统教育相区别的。传统教育以试卷分数作为检验教育目标的唯一标准,这往往会扼杀孩子在成长阶段的好奇心。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不同的学生应当有不同的评价目标维度,不可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个性和兴趣不同的学生。研学旅行的评价目标当以研学主题为出发点,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等构建全面评价体系,摒弃分数至上,等级划分的传统做法。

②强调多元的评价维度

其一,行前阶段组织学生对研学旅行目的地的资源和文化有初步了解,需重点考虑信息提供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调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真正了解资源地的知识、特点和文化内涵。此处主体涉及导师、学生,从双方主体维度进行多元化评价,导师主要围绕指导方式和内容进行可视化评价,通过学生的听课状态、学案学习、学习任务规划等进行多元评价。行前要求导师指导方式多元趣味,指导内容贴切主题,深入挖掘研学目的地的文化特征并给予学生指导。在出行前要求学生了解知识要点、知道知识脉络及形成过程、明确自身需要关注的重点知识,突出进行评价。

其二,行中阶段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建构,在活动中育人。主体涉及导师、学生、研学基地等,研学导师指导评价要点诸如活动形式与场馆资源和环境契合度,活动内容指向目标全面度,活动方式趣味度,对学生的关注度。对学生评价要点诸如观察认真度,参与度,信息处理整理能力等。研学基地的多元化评价诸如研学资源与研学主题匹配度,服务设施是否齐全,安全保障等。

其三,行后阶段主要是依托学校课堂教学对本次研学进行回顾、梳理和反思,进行深度学习,使研学旅行的价值深化提升,将课内外两个课堂贯通。涉及学校、导师等。多元化评价学校,通过学校组织流畅度、学生满意度等多维评价。导师可通过引导度、学生满意度等评价。

其四,应用阶段主要是学生将所学对接生活实践的尝试阶段,在尝试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图式。主要涉及导师和学生,导师可从活动安排、学生情况反馈等进行可视化评价。学生多元评价要点诸如交流表达、学生作品等。通过对研学旅行所历经的四个阶段、涉及的多方人员进行梳理,全流程多元化评价,以促进经验总结,研学模式归纳,有利于研学旅行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三、研学展望

1.理论启示

事物的成长都经过初级到中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有一定规律,有一定过程,研学旅行的发展也是有一个必经的过程,研学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研究进而解决问题,研学旅行也终将会走向规范。伴随着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对研学旅行认知的不断提高,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地中小学、各地旅游部门等不断完善研学旅行操作规范流程、总结模式,兼具教育功能和旅游休闲功能的研学旅行将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有力杠杆。

踏入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我国国民消费水平、文化素质、精神需求也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伴随着国民休闲制度政策逐步落实,除了满足成年人的休闲需求,我国也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休闲需求。《意见》中提及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故,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战略地位的提升为研学旅行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父母的教育理念相区别,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一代父母的教育理念发生革新,也将使这种兼具知识获取和趣味体验功能的旅游形式迎来新一轮市场规模的扩张。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首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我国尚古讲究不逾矩,这就要求研学导师的教学遵从规律,有顺序,顺应自然。其次,学生是在不断发展的,研学导师也应相应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不可否认、怀疑学生的进步。最后,宽容学生的错误,并正确引导是研学导师应当注意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启示我们开展研学旅行的活动时,应当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研学辅导和指导。在研学资源和基地的选择上做好筛选,符合学龄阶段的教育资源不可或缺;在教学上循循善诱,顺应孩子的天性,教育适应自然。进阶式理论也讲到根据不同学段对不同类别的知识也应当对教学计划做出不同的调整,了解乡土乡情、县情市情和省情国情是研学旅行主题的着重点。

3.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首先,一个完整的人是学习和休闲并举的,不可孤立地强调其中一方。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是导师在研学过程中应当向学生传教的时间规划理念,休闲时好好放松,学习时严谨对待。其次,每个学生的自身独特性要求导师在研学过程中细心发现每位学生的独特闪光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兴趣特长,同一标准化评价学生会扼杀学生的特长。最后,孩子与成人有巨大的差异,导师应学会耐心倾听、换位思考。

4.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主体能动理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的能动性,研学前主动提前预习,研学中主动思考探究,研学后主动将所学应用。我们常说,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研学旅行相关理论研究从学生主体出发,以教育和旅游作为主要功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弥补研学旅行在开展过程中的不足。

四、研究展望

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门提振综合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增加旅游供给侧改革有效供给的新方式,使得研学旅行逐渐在大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作为一门青少年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中。目前,研学旅行尚未发展成熟,且作为一个新型研究领域,其研究方向已经从单一的概念普及向多元化的研究方向转变,研究思维也已经从单一化向综合化研究方向发展。针对研学旅行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除三大基本教育理论之外,笔者提出了新的五大理论作为研究补充。但研学旅行的不断发展启示我们仍需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完善研学旅行研究理论体系。例如研学旅行的政策持续跟进与深化研究、研学旅行的课程化创新建构研究、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学习机制研究、研学导师综合教育加旅游的专业素养研究、研学旅行中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研究、研学旅行课程主题分类研究、研学旅行基地和旅行机构产品的可探究性研究以研学旅行综合效应研究等。与此同时,研学旅行研究也需要采取跨学科研究的视角、理论和方法,综合教育学、旅游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等复合学科,并结合我国时事热点如红色旅游,沉浸文化体验等综合时事,对研学旅行的研究逐步深化。理论指导实践是我国一直倡导并尊崇的践行知识的主要举措,研学旅行这一热门新体系的发展也应当秉持这一理念,以理论指导研学旅行的落地实施,以促进研学旅行健康稳步发展。 MfUOJEWo7Io9bWJyzwbr4izEZWtc1ehCCuk3Jf08XL+eFVADBGrFsiRL7qVbru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