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研学旅行的性质与影响

自2012年教育部选取安徽、江西等8个省,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尤其是教育部、旅游局等11个部委于2016年11月30日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中小学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以来,研学旅行作为文旅教育融合发展的一个新业态,在相关部门的有力倡导下,全国各地教育、文旅管理部门及景区、中小学校、各地干部学院、社会团体和培训机构积极响应,研学旅行蓬勃发展,已初步产业化,创造了引人注目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此情形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理论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引导我国研学旅行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文旅学界、业界等不容回避的一个热点问题。加强研学旅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毋庸置疑。

一、研学旅行新论

(一)研学旅行的历史演变

研学旅行竟其渊源,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旅游本身就包含着修养、教育、扩大知识等动因。研学旅行一词,经历了游学、修学游、修学旅行、教育旅游、研学旅行等不同的有差别的称谓和发展阶段。

1.游学结合

历史上游与学一直紧密融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经典的写照。孔子周游列国、求知宣礼传乐十四载,可谓世界研学旅行的先师和典范。后有张骞、遣唐使、唐玄奘、马可波罗等事迹举世闻名;至于文人骚客自不必说,看看李白、杜甫、朱熹、苏轼等一大批文人一生的行踪图,可谓是神游天下。

2.17世纪欧洲的大游学运动

在古希腊、罗马,西方哲人也是周游列国,形成学术思想。欧洲17世纪兴起“大游学”运动,起初是英、德等国的贵族子弟到法、意等国求学的“漫游式修学旅游”。游客一边游历名山大川、遗址古迹,一边学习文化艺术、语言礼仪等,游学人群逐渐扩大,且成为知识阶层和社会上层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3.“修学旅游”一词源自日本

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鼓励修学旅行。教学大纲中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修学旅行的范围、时长做出明确规定,谓之“修学旅行”。1998年海外修学旅游学生达15万人。

4.日、欧研学旅行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修学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文化旅游和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据国际学生旅游联合会统计,仅在20世纪90年代初,每年该会售出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旅游优惠卡150多万张。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更是明确将修学旅行写入当地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修学旅行的课程、方式、时间等。

5.我国研学旅行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研学旅行组织、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中国研学旅行联盟(2017.5.26,林州市),中国研学旅行教育旅游发展联盟(2017.6.13,安徽),四川研学旅行联盟(2017.6.27,成都),中国青少年研学旅行发展联盟(2017.9.20,黄山),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2017.9.27,曲阜),全国研学旅行教育联盟(2018.7.8,北京海淀),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2018.11.16,山东),中国(长三角)青少年研学旅行发展联盟(2019.1.9,杭州),全国研学旅行行业联盟(2019.3.29,广州花都),全国红色教育基地联盟(2019.9.9,仪陇),还有世界研学旅游组织(WRTO)落户我国(2019.9.6,乐山)等。至于各地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培训机构更是难计其数。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的形势一言以蔽之,就是商机无限,故蓬勃发展;初始小乱,但产业初现;政策理论,正逐渐完善。

(二)研学旅行的内涵

1.定义

日本对修学旅游(日语称为しゅうがくりょこう)的解释是:“作为学习的一环,教师带领儿童、学生进行团体旅行。”(《明镜国语辞典》)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教育部等: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6)研学旅行是一种“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国家旅游局2016年12月19号发布,2017年5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上述有关描述虽反映了研学旅行的基本功能与特征,但明显存在着分歧。教育系统的定义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仅把研学旅行对象化为学生群体的行为,无视非学生群体,难免以偏概全,排斥了更大的客源市场。事实上研学旅行自古到今就是各类人群、阶层皆可参加的活动。二是只强调学习、教育功能,无视其娱乐功能及其意义。研学旅行不是单纯的培训学习甚至政治运动,它本质上是一种文旅教融合的新业态。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整个研学旅行体系中的特殊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

故提出新概念:(1)研学旅行可以分为狭义、广义的研学旅行。狭义的是指在校学生课外的研学旅游活动,这是教育方式改革的一项内容;广义的是指所有以研学为主题或目的,以旅游为手段或形式的出游活动。(2)笔者认为,研学旅行就是以文化为内涵、以研学(教育)为目的、以旅游为载体或途径的学习与休闲活动。它是文化旅游内涵的深化,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研学旅行的特殊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

2.研学旅行的属性

研学旅行到底是旅游产品,文化产品,还是教育产品?对此有种种争论:教育系统说是“教育+”、文化系统说是“文化+”、旅游系统说是“旅游+”产品。这些都是在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已经固化了的本位论的思维模式的争论。笔者认为,研学旅行以文化为内涵,以教育和旅游等为传播途径,既非单纯的旅游,也非纯粹的教学,而是介于游与学之间,又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是一种以“游学相伴、游学交融、知行合一”为特征的文旅教融合的产品。“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最能够体现文旅教融合与文化旅游的本质内涵。

(三)研学旅行的种类

1.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类型:

(1)按地域分为:入境游、出境游和国内游;

(2)按行为模式分为:团体和个人研学旅行;

(3)按学科分类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研学旅行;

(4)按体验程度分为:单向体验(听讲、观光等)和双向体验研学旅行(互动和参与)等。

2.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054-2016),按资源类型分为五类:

(1)自然观赏型产品;

(2)知识科普型产品;

(3)励志拓展型产品;

(4)体验考察型产品;

(5)文化康乐型产品。

3.近来还有人分类为:

(1)科普探秘;

(2)历史文化;

(3)自然生态;

(4)爱国主义教育;

(5)励志拓展类(博雅方略,2019)。

虽各有其理,但仍需进一步厘清旅游与教育各自不同的视角与标准。

(四)研学旅行的构成要素

与旅游的构成要素:游客、旅游企业、目的地政府和目的地居民(罗伯特·麦金托什,1980),或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雷珀,1987)不同,研学旅行的构成要素主要有5个:

(1)主体:研学旅行者。作为研学旅行产品存在的前提和消费的主体,以在校学生群体为主,各类专项研学旅行爱好者、科研人员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2)客体:研学旅行产品。是帮助研学者达成研学旅行目的的核心要素。

(3)载体:研学旅行目的地。指具备研学旅行资源和服务设施的基地。

(4)主导者:研学旅行目的地政府。主导并通过对研学旅行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产品的规划、管理等活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最大化。

(5)媒体:研学旅行企业,通过旅游产品设计、供给和组织实施,成为连接研学旅行者和研学旅行产品的媒介和市场开发的催化剂。

上述5个要素以研学旅行者为中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制约,构成了完整的研学旅行活动。

(五)研学旅行的特点

研学旅行作为一项文旅教育融合产品,除了旅游的共性如社会综合、经济消费、文化休闲、国际政治和生活方式(克里斯·库珀)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性:

1.从动态、跨界的角度看,其特点有:

(1)教育和旅游的功能统一。突出“学”字,“游学相融”。

(2)文化和经济的统一。具有文化教育和经济产业的双重属性,是二者的完美融合。

(3)区域和国际的空间统一。文旅资源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具有跨时空的特点。

(4)现实和发展的时间统一。任何文旅资源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下的,连接着过去、现实和未来(陈非,2009)。

2.从静态的角度看,主要特点有:

(1)国际性;

(2)知识性与文化性;

(3)参与性强;

(4)注重精神收获,游客更注重精神上享受与收获,在吃住上多侧重经济型;

(5)以青年人为主体。青年人多具强烈的求知欲(苗小倩,2007)。

二、研学旅行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新方向

(一)研学旅行是文旅融合的必然结果

20世纪20年代提出、70年代受到广泛关注的产业融合理论,其基本思想就是由于技术进步和管制放松,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促使企业之间竞合关系发生改变,产业界限的淡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结果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旅游业是根据旅游者需要界定的产业,其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等特点,尤其具有产业融合的特性。文旅部门的合并,就是产业融合的结果;而研学旅行融合了文化、教育、旅游及其他相关服务业,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关系在此不再赘述(详见徐仁立发在《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1期的文章:《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二)研学旅行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新阶段

研学旅行不仅是文旅融合的产物,而且笔者认为,其还代表着文旅融合的程度与发展方向,也是旅游创新发展的增长点。文旅管理部门融合不可逆转,而文旅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是冷盘拼凑,需要深度融合。而研学旅行在新时代的再度兴起,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和重要抓手。也就是说,应广义去理解研学旅行,并放在一个战略而非战术的地位,而不只是一个分支的、专项旅游或教育产品开发问题。从修学旅游到研学旅行,就是从专业修学的小天地解放出来成为国民教育旅游,从小众旅游到大众旅游,这一点在红色旅游中表现得尤为典型。由此将引发文旅教育等的进一步深度融合,行业重新洗牌,文旅理论、知识体系的重构等一系列问题。研学旅行的兴起,将要求我们进一步深挖文化内涵,强化教育功能,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丰富旅游文化环节,促进旅游对文化的消费,真正体现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同时要更好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承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爱国爱乡情感、建设文旅强国。之所以一些同仁较难理解、认识不够,原因就在于过去长期的行业分工和管理体制,已经形成了本位论的固化的思维模式。就是在当下的研学旅行和培训中,自觉不自觉地割裂文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学无游、有游无学两个极端依然突出存在。产业发展,但理论缺失。

(三)红色研学旅行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方式

文旅融合内容、方式很多。其中,红色旅游就是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要成果之一。而红色研学旅行又是红色文化、旅游与教育、培训融合的结果。但是,与红色文化传播即地域扩散与群体散布不同,与日益丰富的传播途径,如物质、精神、媒介、影视、服饰、饮食、网络、旅游文化传播方式不同,红色基因的传承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环节。传承是指传递、接续、承接。传播是传承的前提,传承是传播内在化进而外在化的结果。通俗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这一传承的过程,需经过接受、内化、外化三个阶段。其中接受是前提,内化是关键,外化是结果。这一过程按照知(认知)、情(感情)、信(信念)、意(意志)、行(行为)的内在程序循环往复,构成了思想教育的整体演进和持续进行。其中知是先导,情是动力,信是支柱,意是关键,行是归宿。因此,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练之以志,强之以信,导之以行”。红色基因传承更注重教育内容从“外我化”到“属我化”的转变。这一新命题就要求我们不仅只看重受教育者学习、掌握了多少红色文化知识,而是更应看重受教育者在多样化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养成的品质和素养。而红色研学旅行能够通过知识学习、情感激荡、信念固化、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等丰富的研学游环节,真正落实“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实现这一目的。所以说,红色研学旅行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方式。那种排斥游乐对提升传承文化基因的作用,闻游色变的态度与做法,是不足取的。

(四)发展研学旅行是原苏区打造精神高地、实现振兴的必要举措

原苏区具有开展研学旅行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如江西拥有革命摇篮、军队摇篮、共和国摇篮、工运摇篮,还有一个靓丽的精神旗帜——方志敏等。原苏区是有着丰富革命历史、事迹和坚韧精神的红色文化资源。苏区精神的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28个字: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原苏区人民当年发扬这种精神,建设崭新社会,使得原苏区一度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先进区域,成为有志青年向往、投奔的圣地。今天进行原苏区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增强原苏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吸引力;另一方面要争创生态文明新区。依靠自身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农业文明跨越工业文明,直达更高阶段的生态文明阶段,打造活力老区、美丽老区、幸福老区、文化老区,必将再次成为城市人口、有志青年创新创业、享受生态文明成果的向往和投奔的圣地!如同大革命时期的广州、抗战时期的延安、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总之,发展研学旅行有助于打造精神高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带动原苏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现原苏区振兴。 ccnfsoi+ehkzoJ51cVAuSnn+ky42Hmn74rnK32Ixl7yJV+pOm137sfdj8sFjfGy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