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育扶贫的困境和出路
——以河南省L市教育扶贫实践为例

杨濡伊 冯川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扶贫开发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教育脱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2021 年 2 月 25 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举行,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本文结合河南省一个普通县级市L市教育扶贫实践的调查研究成果,总结我国教育扶贫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教育扶贫的困境和出路,从而更好地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事业。

关键词 :精准扶贫,教育扶贫,贫困代际传递

一、导论

(一)调研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着重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因此“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被党中央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着力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希望通过教育促进贫困地区脱贫。8 年来,党中央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教育也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积极发挥着自身的作用。2021 年 2 月 25 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然而在庆祝胜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总结脱贫攻坚的经验和教训,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本文选择从教育扶贫切入,深入探讨教育扶贫的经验和教训、困境和出路,力图更好地发挥教育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二)调研意义

有关教育扶贫困境和出路的探讨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其一,我们可以借助教育扶贫实践更加深入地认识贫困的发生机制,丰富贫困理论。其二,我们可以更加真切地认识到教育和贫困之间的辩证关系,拓展教育扶贫的理论。其三,有关教育扶贫的理论研究虽已有很多,但结合教育扶贫实践的实例进行探讨的较少,本文结合实例的分析、思考仍有其价值。

有关教育扶贫困境和出路的探讨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其一,脱贫攻坚战虽已胜利,但脱贫攻坚的成果仍待巩固,教育仍需在扶贫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关教育扶贫的困境和出路的探讨可以为现实提供指导和启发。其二,教育扶贫在现实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会自动解决,教育和贫困的关系、教育扶贫的困境和出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我们主要采取了文献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调研之初,我们首先采用了文献法,对教育、贫困、扶贫、教育扶贫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通过研读文献对这些基本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方法为访谈法,与L市的贫困户、村干部、教育局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访谈,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此外,针对走访的每一户贫困户,我们会采取个案研究法对其教育扶贫的具体情况展开深入分析;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会对不同贫困户之间的调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尝试归纳提炼出具有一般性的经验和规律。

二、实地调研

(一)调研地介绍

L市为河南省一个普通县级市,总人口 116 万,下辖 16 个镇、4 个街道办事处和 1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计 542 个行政村、1747 个自然村、42 个社区。和同级别的县级市相比,L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但近几年借助于旅游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目前来看经济发展的态势比较好。

L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 2046 平方千米,其中 86%是山地和坡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山地、坡地还存在着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差的村落,这些村落受制于交通不便等因素,相对而言比较闭塞,缺乏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L市全市建档立卡人口共计 5964 户 14606 人,有一定规模的贫困群体。近年来,L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要求,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就L市来看,市区与乡村之间、各个乡村之间的经济状况、教育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教育扶贫的案例比较丰富,其教育脱贫攻坚实践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教育观念上,整体而言L市对教育非常重视,大家普遍认为孩子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因此愿意为教育投资,也会督促子女认真学习,考取好大学。但是L市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衡,好的教育资源大都集中在市区,因而乡村学子纷纷向市区集中,乡村学校的学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二)L市教育扶贫机制

L市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政府部门、慈善总会、社会贤达人士、社会组织共同构成的教育扶贫机制,全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其中,政府部门在教育扶贫中占主导地位,其相关政策和措施构成了教育扶贫的主要内容;社会参与力量比较弱,其潜力有待开发,但相较于政府部门更具有灵活性,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贫困户而言,最为重要、最为切实的教育扶贫措施就是政府主导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 经了解,这些资助政策都有非常清楚的明文规定,也有相应的机构专门负责资助工作,同时政府也会定期展开宣传,确保民众对政策的知晓。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关注到了L市在教育扶贫上做出一定贡献的社会力量。L市的慈善总会在教育上累计投入善款 5700 余万元,先后捐建了 7 所慈善学校,每年都会对贫困户家庭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进行救助。同时,L市民众自发组成了“爱心妈妈”团队,这一团队成立于 2014 年 3 月,从最初的 46 人已发展到现在的近 200 人。她们和贫困儿童结对帮扶,不仅为受助孩子提供物质帮助,更让他们在精神上感受到了爱和温暖。目前,“爱心妈妈”和来自各乡镇的近 200 名孤困儿童认了亲、结了对,建立了长期联系,并根据年龄大小每月给他们发放生活补贴。截至 2020 年 9 月,“爱心妈妈”帮扶的孩子中已有 8 人考上了大学。这些社会力量虽然比较微弱,但可以更加灵活地参与教育扶贫事业,也有助于整个社会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群体的学业问题、健康问题乃至心理问题,自发地对他们伸出援手。

(三)L市教育扶贫进展情况

在调研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负责教育扶贫工作的教育体育局近年来主要采取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送教上门、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等手段,在教育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

目前L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入学率为 100%,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 91.85%。L市 708 名残疾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78 人)的义务教育主要通过三种形式得到了保障:随班就读(429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43 人)、特殊教育学校就学(56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5 人)、送教上门(223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学生 30 名)。从统计数据上看,义务教育基本已覆盖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其次,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救助。

在学生资助方面,通过链接北京青爱基金会、腾讯基金会等社会资源,实施 2019 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在生源地办理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大学新生入学路费和短期生活费,2019 年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5178 人次,资助金额 478.2675 万元。

再次,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

在硬件建设上,2016 年以来,全市投资 34.1 亿元,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 110 所。2019 年投资 13.7 亿元,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 46 所。在软件建设上,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为 100%,多媒体教室共 3420 间,占教室总数的 94%。

最后,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主要从加大乡村教师招聘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完善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方法、落实农村支教工作、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力度五方面展开工作。2019 年,L市已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定向免费计划;各镇教师按任教学校地理位置分为镇区、村小、教学点,分别给予每月 200 元、300 元、500 元补贴,有效提高了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在职称晋升上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倾斜力度;市区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到乡村教学点交流轮岗支教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 10%,各镇中心校每年也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选派优秀教师到村小、教学点支教一年,考核与教师晋职晋级挂钩。

(四)走访实践

此次实地调研我们选取了L市的村庄A、村庄B和教育体育局。在村庄A、B,我们重点走访了家中有学生的贫困户,就其家庭经济状况、教育观念、享受的教育扶贫政策、对已享受政策的态度等方面展开访谈,同时和负责扶贫工作的村干部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L市教育体育局,我们从负责教育扶贫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那里了解了教育扶贫的详细政策,同时也就其工作感受,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教育扶贫的看法、态度和建议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同时,由于当时正处于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期,我们对正在教育体育局办理手续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以了解其对教育扶贫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态度。

1.村庄A

(1)A村整体情况。村庄A是L市比较有代表性的贫困村,长久以来一直比较贫瘠破败。A村共有 22 户 38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近 1/3 的家庭中有残疾人或者学生,“脱贫不解困”的问题十分突出。近几年随着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A村摆脱了贫困村的称号,并被评为“河南最美乡村”。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A村近几年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并且瞄准光伏产业、乡村旅游业、特色农业和苗木培育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丰富增收渠道,同时坚持因户施策,确保稳定脱贫。村干部介绍,他们的脱贫措施主要有以下五方面:一是产业开发带动脱贫。在某次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征地补偿和村集体土地流转中,18 户贫困户共获得一次性流转金 100余万元,加速了A村贫困户脱贫进度。二是扶贫贷款入股脱贫。A村贫困户有 6 户享受扶贫贷款返利,每户每年受益 2000 元;14 户享受重点企业带贫受益,每户每年受益 1000 元。三是光伏收益再兜底脱贫。除社会保障等政策外,A村将光伏收益集中使用,对贫困户实行再兜底补贴,每人每年补贴 1000 元。四是就业扶贫。为全村 11 户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 550 元。五是自主创业、自主脱贫。A村有贫困户利用本村旅游发展摆摊经营,每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一万元,顺利实现脱贫。

(2)A村教育扶贫案例。通过大范围的走访,我们选取了A村具有代表性的两例教育扶贫案例。第一个案例生动阐释了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对于维持贫困学生接受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孩子可以依靠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接受教育,最终收获教育的果实;第二个案例则体现了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在维护孩子最基本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的同时,也有它力所不及之处。

第一个案例中,父亲患有较为严重的疾病,只能打一些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低的零工,收入也相应的非常微薄;母亲由于身体瘦弱,基本没有劳动能力。我们前去走访时,只有母亲一人在家,父亲已经外出打工,唯一的孩子此时已前往学校开展科研工作。一番交谈后我们了解到,孩子此时正在某 985 高校攻读工科类硕士学位,由于担心自己的科研任务,提前返校学习。就A村的整体情况及此贫困户的条件来看,能够考取 985 高校的硕士实属不易,可以想象其背后的努力和艰辛。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实在是难以承受。好在,他们申请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及贫困生补助,孩子也十分懂事地在学校申请了勤工俭学的岗位,目前学费、生活费基本可以覆盖。在交谈中,母亲频频提到对于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感谢,她对接受的政策帮扶的规章制度也都很清楚。谈起孩子之后的发展,她直言:“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多帮助,虽然我们以后也做不了什么大贡献,但至少可以做国家的一颗螺丝钉。”同时,她还提到,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真不容易,希望国家能够继续维持这样的好政策,让穷苦人家的孩子也可以有书读。她自己对于孩子接受教育的态度是宁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只有读书才有出路。虽然她不懂孩子学习上具体的事情,但她时常会教育、督促孩子努力学习。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这位母亲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十分明事理,并且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鼓励孩子。我们认为或许正是这位母亲的用心培养,孩子才能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未来,我们相信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十分懂事的孩子一定能够接过家庭的重担,带领这个家庭脱贫致富。

第二个案例中,孩子的父亲已经过世,母亲智力有些问题,对于孩子的抚养非常无力,正在读初中的孩子长期住在舅舅家中。我们前去走访时,孩子并不在家中,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利用暑假在外勤工俭学,希望可以为家中分担一些经济压力。谈起享受到的教育扶贫政策,孩子的舅舅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但知道每年有 2050 元的助学补贴,这一补贴基本可以满足小孩的学习、生活需求。虽然舅舅对外甥女十分关心,但谈起她的学习状况却有些无从下手。他直言外甥女虽然“十分懂事”,但“不太喜欢学习”。平时他最头疼的就是外甥女总是拿着手机上网,“根本管不住”。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再加上不够自律,外甥女的成绩在班级里为“中等偏下”,舅舅感觉“她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子”。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舅舅对于外甥女的关爱,但也发现了舅舅在外甥女学业问题上深深的无奈;同时正是出于无奈,舅舅似乎对外甥女未来的学业发展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3)思考总结。对比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兜底意义。虽然补助金额看上去并不多,但没有这笔钱,贫困家庭将无力支持孩子完成学业。因此,教育扶贫补助作为为教育兜底的“安全网”,需要不断强化、完善,增强对贫困学生的支持力度。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两个家庭都具备支持孩子读书的物质条件的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引导、与孩子的沟通、帮助孩子树立努力学习的信念也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一个案例中的母亲和孩子的沟通比较多,会经常教育孩子努力学习,并且会表现出对孩子学习的大力支持、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事业,因而孩子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个案例中的舅舅和外甥女的沟通进展不太顺利,舅舅虽然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缺少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表现出了对孩子的放任态度,使得孩子由于缺乏引导和约束在学习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教育扶贫也应该关注父母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上的“贫困”,弥补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而在子女学习上的缺位,从物质和观念上展开双重扶贫。

2.村庄B

(1)B村整体情况。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B村有 1200 户、共计4456 口人,面积 5.44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6000 亩,属于规模比较大的村落。B村生态环境较好,土地肥沃,树木茂盛,自从公路修缮、交通便利起来后,村中的农业、商业逐渐发展起来。村中共有 76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因病、因残致贫,目前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已经全部脱贫。在村中走访时,我们参观了村里唯一的学校,目前只招收小学生,每个年级有 1到 2 个班级,每班 50 人左右。班里的老师基本上是全科教师,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都要教授,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则缺少专业教师。

(2)B村教育扶贫案例。通过在B村的广泛走访,我们主要选取了B村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案例。这三个案例集中体现了当下乡村学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第一个案例中,父亲由于脑梗后遗症干不了重活;母亲原本无业,后被安排在村中的公益岗位上班,有一定的工资收入但非常微薄;家中尚有一位八十岁的老人需要赡养;此外还有两个孩子,一个正在上大学,另一个正在读六年级。我们前去走访时,读六年级的妹妹正在家中学习《新概念英语》,书上工工整整地写着笔记。小小的屋子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密密麻麻贴着的妹妹的奖状,据了解妹妹学习成绩优异,在班级中一直是前几名。在交流的过程中,妹妹总是习惯性低着头,看上去有些胆怯。我们了解到妹妹是在村中读的小学,平常班里一般都是由一位老师教授三门主课;上了六年级之后,学校更换了老师,妹妹有些不适应,成绩也因此有所下滑;同时由于村中没有初中,妹妹还面临着要去外村读初中的抉择,这些问题都令她十分苦恼。可以看出来,妹妹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也很好,但教育资源不足带来的更换学校、老师等问题还是给她带来了不少苦恼。这些问题她似乎很少跟父母说,也是在我们的不断开导下才向我们吐露了心声。我们鼓励她要多跟老师、家长交流自己的问题,还为她解答了一些具体的学习疑惑。临走时她鼓起勇气告诉我们她一定会考上市一中,稚嫩的眼神此时十分坚定。

第二个案例中,父亲腿部残疾,母亲一只眼睛失明,家中有刚出生的婴儿和正在读四年级的哥哥。我们一进门哥哥就带着我们参观家里,显得自信而乐观。哥哥的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偏上,母亲直言他“脑子很好使”,但就是“不太努力”。当时已经是暑假的末端,他的暑假作业却基本没有开动。我们从母亲那里了解到,哥哥也是在村里的小学读书,平时上学的时候母亲基本上不用管他学习上的事情,但发愁的就是自己文化水平低,放学之后和假期没人能够辅导孩子写作业。母亲介绍道,之前村子里有老师办了补习班,家长都会把孩子送去那里补习,价格不高,既可以弥补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低辅导不了孩子的缺位,又可以为家长腾出时间来处理农活。然而后来全市统一禁止学校教师办补习班营利,村里仅有的补习班也被关闭,这本来是出于好心,但反倒让父母们因为没人辅导孩子作业而发愁。这种情况也是我们之前从未考虑到的,对这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贫困户父母而言,辅导孩子的作业也是一大难题,如果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补习班的机制,那么可以为这些父母解决不少问题。

第三个案例中,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一人维持家庭开支,家中唯一的孩子刚刚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我们前去走访时,一家人都因为这个好消息而十分喜悦。在和母亲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孩子小学也是在村子里读的,但母亲觉得村子里的师资还是比不上市里,因此咬咬牙带着孩子到了市里读初中,希望他能够接触更好的教育资源。虽然在市里读书开支更大,生活很拮据,母亲需要更加辛苦地工作,但是母亲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孩子能够考入这个高中也证明了她的选择是正确的。母亲直言,村子里的师资、硬件设施虽然比以往已经改善了很多,但相比市里还是要差一些,因而村里的父母只要稍微有些条件都会选择支持孩子去市里读书。同时,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流入市里时,村中的学校也就不可避免地衰败,很多学校因此关闭,这也反过来迫使一些村里的孩子前往市里读书。可以发现,乡村和城市教育资源的差异之大已经使得乡村家庭纷纷主动或被动地前往城市求学。相比在本村读书,去市里读书增加了乡村家庭的教育开支,而无力负担的贫困户家庭即使想要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也只能因为无力负担而作罢。

(3)思考总结。这三个案例为我们集中展现了乡村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首先,教师资源匮乏、硬件设施较差依然现实地存在着,制约着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全科教师对于有些科目并不擅长,这主要体现在英语科目上;同时由于需要教授的科目较多,他们往往时间和精力都不够,时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而对于美术、音乐、体育这些课程,乡村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可以支持这些课程的开授。艺术熏陶、体育锻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缺少相关教育资源的情况下,乡村教育的质量很难保证。其次,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迫使乡村家庭主动或被动地前往城市求学,无形中为乡村家庭增加了教育开支,也将无力负担这笔开支的贫困家庭继续困在乡村中。这使得贫困家庭无法接触良好的教育资源,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代际传递中。此外,一些教育政策没有考虑到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政策本身虽然出于好意,但是实际上不仅没有改善乡村教育的局面,反而拉大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

3.L市教育体育局

(1)访谈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L市教育体育局是主管全市教育扶贫工作的政府机关。在和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送教上门、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这三方面是L市教育扶贫工作的主要抓手,也是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

工作人员直言,在控辍保学这项工作上的问题并不大,因为大家普遍还是“很重视教育”,父母对于孩子接受教育都会非常支持。而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坚持到学校接受教育、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 6 ~ 14 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包括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残疾儿童少年。他们遵循的是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以送教上门服务为主,以远程教育为辅。教学内容主要结合残疾儿童少年的自身情况,目的在于提高这些孩子的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阅读了教育体育局中保存的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相关记录,每一次上门都会有照片、教案、家长反馈等内容,非常详细。教学内容大多非常基础,比如讲卫生、交通规则等。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上,工作人员认为目前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对其工作助益非常大,学生的信息在网上有清楚的记录,资助金额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非常便捷、准确地发放,杜绝了挪用、私吞等违法情况的发生。

(2)采访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前去教育体育局走访时,有不少大学生正在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手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最高可以办理每年 8000 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这笔金额基本可以覆盖学费。我们共计采访了 26 名办理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其中 18 名都在大学申请了助学金,15 名申请了学校的勤工俭学岗位。受访学生普遍反映助学贷款的金额是比较适宜的,给自己的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也有同学表示,助学贷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督促自己好好学习,希望可以在毕业后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偿还贷款。还有同学表示,自己的一些贫困同学对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并不了解,因此没有办理助学贷款,希望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个贫困学子都能够从中受益。

三、教育扶贫的困境

从总体上看,教育扶贫一方面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他们所接收到的各项资助基本上能够涵盖其学费和生活费,解决了其最根本的上学问题。另一方面,教育扶贫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发力,在进行乡村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在逐步加强乡村教师的师资力量,力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这些成绩在我们的调研走访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乡村教育的提升以及贫困学子受教育权的落实。然而通过对L市的调研走访,我们发现当前教育扶贫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形成了L市教育扶贫的困境。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其一,教育扶贫的保障水平比较低,基本上只能保证学生有学上。

教育扶贫所提供的资助基本可以覆盖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但这种保障是低水平的,仅仅能够保证贫困学生有学上。实际上,学生在学费和生活费之外还存在着不少开支,如购买辅导资料、课外阅读书目、体育用具等,这些开支对于贫困家庭来讲都是不小的开支。

其二,教育扶贫大多强调贫困学子的物质保障,忽视了其精神需求。

当前教育扶贫主要关注如何为贫困学子提供上学的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贫困学生的精神需求。由于贫困学生的抚养者文化水平大多不高,无法给贫困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建议,贫困学生的眼界等各方面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在升学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同时,经济方面的窘迫给他们带来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大部分贫困学生都比较自卑,导致其在学习等方面的表现比较缺乏自信。这些微妙的心理对贫困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需要引起教育扶贫工作者的关注。

其三,缺少对条件差距较大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政策的差异化区分和细化。

贫困学生接收到的资助主要来自教育补贴和营养餐政策。目前这些政策的补助标准较为统一和明确,这一方面有利于对政策实施进行监督,可以为这些学生的入学兜底。但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了缺乏差异化和细化区分的政策弊端。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轻度贫困和重度贫困的学生享受的都是同样标准的资助,对于轻度贫困的学生来讲可能存在着资源的浪费,而对于重度贫困的学生来讲这一标准的资助则显得过于拮据。

其四,师资问题还是难以解决。

就目前来看,乡村教师被大众普遍视为苦差事,大部分乡村无法招收到足额的教师,更谈不上高水平的教师。即使一些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硬件设施非常齐全,但由于缺乏高水平的教师,这些硬件设施并没有物尽其用,比如电脑室因为没有相应的教师并未投入使用,新媒体由于教师不懂电脑而被闲置。这也说明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仍在于师资力量的提升,没有好的老师,乡村孩子还是会“逃离”乡村、前往城市就读,从而加剧乡村教育的困境。师资问题的解决难以一蹴而就,如何稳定地培养一批高水平、负责任的乡村教师值得我们思考、探讨。

其五,撤点并校产生历史遗留问题。

一些贫困村位置比较偏远,人口比较分散,入学适龄儿童较少。由于撤点并校和教育资源整合,这些学生数量较少的学校被撤并,造成一些贫困村没有学校的现状。这些村的孩子们只能到附近的学校上学,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不便。一方面,专门在这些人口较少的贫困村设立学校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学校设置空白又会增加乡村孩子受教育的难度,造成个别贫困户满意度不高。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也需要得到妥善的解决。

其六,社会力量缺少参与教育扶贫的制度化渠道。

L市慈善总会和“爱心妈妈”团体是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的代表,虽然这股力量在教育扶贫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比较微弱。总的来看,社会力量缺少参与教育扶贫的制度化渠道,社会力量扶贫济困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L市部分优秀的高校大学生曾组织过针对乡村学校的暑期支教活动,但活动仅举办了一年就被取消,其背后缘由则是当地政府部门苦于“无法可依”,缺乏相关的制度政策对此类活动进行规范,担心出了意外要担责,故而叫停。这恰恰反映了制度化渠道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扶贫中来,社会力量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四、教育扶贫的出路

贫困地区最大的教育矛盾在于贫困地区人口的教育成本和教育机会满足不了贫困地区人口对教育的需求。要想改变教育扶贫的现状,就得围绕贫困人口真正的需求去制定政策。针对上述教育扶贫的困境,我们认为此后教育扶贫工作应该着力于以下五方面:

其一,加大教育扶贫的资金投入。

低水平的保障无法真正地为贫困学生的发展助力,要通过加大教育扶贫的资金投入,为贫困学生的教育发展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支持,助力其尽可能全面发展。在资金的引入上,可以考虑发挥社会大众、企业的力量,充分吸收社会资金进入教育扶贫领域。同时,针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应该根据学生的家庭条件做出差异化、细致化处理,切实做到精准帮扶。对重度贫困学生的帮扶不能固守规章制度,要根据其需求进行相应的灵活处理。

其二,对师资问题要着重关注,通过相应的制度为乡村输送师资力量。

教学能力强、关心学生发展的教师对教育脱贫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师资问题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大力推进相应的政策为乡村输送师资力量。例如,可以在乡村内部培养一批骨干教师,鼓励其扎根乡村学校,真正为乡村教育注入灵魂。同时要做好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工作,在整个社会中肯定乡村教师的价值和贡献,让乡村教师产生荣誉感、自豪感,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此外,要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水平,用实实在在的物质条件为乡村留住一批高水平的稳定教师团队。

其三,要努力补足贫困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短板。

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承担教育功能,还要充分发挥家庭所具备的教育职能。对于贫困家庭的父母,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讲座、论坛,为其普及青少年的成长教育理论,帮助其学习先进的教育观念,培养恰当的教育方式。对于贫困学生,要重点关注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其进行心理开导,多谈心多鼓励。相关单位可为贫困学生多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确立自己努力学习、奋斗的目标。

其四,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的制度化渠道。

就目前来看,政府仍然在教育扶贫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必要的,也是应当的。然而社会力量在教育扶贫中发挥的作用过于微弱,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针对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的制度和政策,使得各地方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度化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事业,从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的潜力。

其五,试行“三六”学段制,加大力度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

乡村学生就近入学和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可以尝试在贫困乡村开展义务教育学制改革,试行“三六”学段制,即在家门口的教学点接受一至三年级的低年级教育,到乡镇中心学校或者县城学校寄宿,完成四至九年级的高年级教育。同时,加大力度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让贫困地区学生寄宿,解决贫困学生上学远、家庭教育薄弱等问题。

五、总结

此次调研我们采用实证的方法,借助现实案例探讨教育扶贫的困境和出路。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乡村教育的改善、贫困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落实;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了乡村教育仍然处于困境之中,存在着诸如保障水平低、师资问题难以解决、社会力量缺少制度化参与渠道、资助政策缺乏细化、撤点并校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等薄弱环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提出了加大教育扶贫的资金投入、弥补家庭教育的短板、试行“三六”学段制、向乡村输送师资力量、吸纳社会力量进入教育扶贫领域等解决办法。此前国内有关“教育扶贫”的研究自 2014 年起陡然增多,并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以往学者大多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教育扶贫的内涵、意义、措施等方面。因而在研究方法上较少采用实证的方法、借助现实案例进行研究,对教育扶贫的困境、出路等主题的研究也不够充分。此次调研在调研方法和调研主题上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漏。

总的来说,此次调研针对教育扶贫的内涵、意义、措施以及贫困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以下三方面的结论。

第一,针对教育扶贫内涵的阐释,我们认识到首先必须将乡村教育发展起来,才可以通过教育摆脱贫困。

教育扶贫具有“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扶贫”的双重内涵,教育既是扶贫的目标也是扶贫的手段 。也就是说,首先要在教育领域加大投入,实现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然后再以教育为手段带动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同时,教育扶贫的实质是“以素质换物质”,从“贫困—低素质—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角度可以看出教育的反贫困作用在于它可以“斩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 。因此,我们可以将教育扶贫总结为针对贫困群体“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摆脱贫困

第二,针对教育扶贫意义的讨论,我们更加认识到了教育对于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意义。

教育扶贫涉及了“贫困阶层的代际再生产”和“教育机会的再分配”问题。教育扶贫可以给予贫困儿童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从而“解构贫困家庭的代际再生产”,促进贫困家庭子女进行向上的阶层流动 。贫困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教育扶贫最直接的意义是使贫困群体摆脱贫困,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则是通过“起点公平”尽可能地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追求 。这也呼应了教育扶贫在扶贫攻坚战略布局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可以真正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体从被动受助变为主动创富

第三,在贫困的发生机制上,我们认识到教育可以通过改变贫困文化,提升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从根源上阻止贫困的产生。

此前国外已有研究从“文化”和“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贫困的成因,进而提出要以教育为手段使贫困群体摆脱贫困。这些研究的理论性比较强,可以给我们一定的理论启发,但是大多并未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探讨教育扶贫的问题,较少关注教育扶贫的实施困境,因而较为缺乏现实关切性和实际操作性。代表性的理论有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的“贫困文化”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刘易斯认为,贫困群体在与其生存环境的互动中生成了一种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主要体现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愿冒险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贫困产生了贫困文化,贫困文化则会反作用于贫困群体,使其陷入贫困的代际传递,难以摆脱贫困。因此,刘易斯认为必须通过让贫困群体接受教育来彻底改变其“穷人思维”“贫困文化”,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有所不同的是,舒尔茨认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力资本,贫困群体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他们缺乏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不足。因此,贫困群体需要接受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我人力资本,才能最终摆脱贫困。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更加深化了对“贫困文化”和“人力资本”的认识,教育扶贫可以着力于从这两方面入手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

总而言之,教育扶贫的本质是让每个贫困的家庭在社会的帮助下接受教育,从而依靠自己用知识改变命运、靠双手摆脱贫困。教育的缺乏既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贫困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以及贫困的代际传递。要实现脱贫的目标,必须从教育环节入手,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举行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在此成就之下,我们仍然应该牢记教育脱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并且应当继续总结我国教育扶贫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教育扶贫的困境和出路,从而在未来更好地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事业。 sSyZ/C80RkvubOYXQ+NxO9b3JUP2rUk/wX9fqLCw1LXkJYWac8/waGMNqPAd6nq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