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公安高等教育形成与发展

一、公安高等教育

从教育的自身类型而言,高等教育被界定为第二级教育(基础教育后教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 年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相当于博士生教育。第一阶段分为理论型和实用技术型两类,理论型又分为为研究做准备的和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而实用技术型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实际上,这种高等教育类型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它并没有体现高等教育的全部类型和教育属性。

诚然,几乎所有与社会职业或行业对应的高等教育都是基于这种类型,当然,我国的公安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实际上,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现的是一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历教育,也就是说,学历的高低决定了高等教育的程度。但是,在现实社会的职业或行业中,人的属性和作用并不完全决定于高等教育的程度。因此,现行高等教育是一种基于专业知识学习时间、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狭义教育类型和属性。随着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对高等教育属性的扩展,高等教育的属性不仅仅体现教育的学历属性,而且要体现职业需要的个体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

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安工作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安高等教育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职业资格学历阶段,四年本科教育(职前学历教育阶段),从而完成普通公安高等教育的过程。第二阶段体现了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层次,其理论依据根据警察这种社会治理性专业与行业的特点,专业的研究方向来自对警务知识、警务技术和警务流程的理解、深入和创新。另外,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形态不仅仅局限在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上,还具有职业前职业后一体化警察职业教育形式。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学历教育与职业训练的相互融合是未来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二、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高等警察教育的有益成分和办学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的。旧中国的高等警察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高等警察教育受到政治、军事、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经过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最终形成了受到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的强调警察专业化建设和军事化管理的办学模式。各高等警察教育机构在努力与普通学校教育体系接轨的过程中,在办学宗旨、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实践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公安高等教育发展积累了经验。由于历届政府无一例外地把高等警察教育视为培养独裁工具的重要场所,因此十分强调对统治者的效忠,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控制,这暴露出旧中国高等警察教育浓厚的半封建色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传统高等警察教育的办学模式基础上,经过了不同时期的调整改革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公安高等教育模式,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我国公安队伍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总体上讲,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历经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全面恢复期、繁荣发展期、改革起步期。

(1)全面恢复期(1976—1984)。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我国大陆中、高等警察专业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警察教育以短期在职培训为主。20 世纪 70 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我国公安机关开始在原公安干部学校(简称公安干校)基础上兴办中等警察学历教育,统称“人民警察学校”。1978 年招收的首届中专生,被称为公安院校的“黄埔一期”。20 世纪 70年代末 80 年代初,公安部在原有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包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在内的首批部属本科院校。

(2)繁荣发展期(1984—20 世纪末)。1984 年 11 月召开的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中央、省、地(市)三级管理的公安教育体制。这一时期的公安高等教育以中等普通学历教育、高等普通学历教育及在职民警培训并存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部分省、市相继成立公安(高等)专科学校,90 年代中期逐步取消中专或进行转制,同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相继招收本科生,1998 年公安大学和警官大学合并,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恢复高考后的各警校和地方大学毕业生逐渐加入公安教育队伍行列,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学科、专业逐步细化,公安高等教育规模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脚步渐趋壮大。

1999 年 11 月召开的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在重视加快发展民警培训教育的同时,提出扩大本科学历教育规模,巩固和发展大专学历教育,逐步取消中专学历教育。同时提出加快发展研究生、尽快开展博士生学历教育。这一指导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公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后,部分省份开始在原中等警察专业教育基础上兴办大专学历教育;个别发达省份公安专科学校开始探索专升本的路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部属本科院校开始兴办硕士研究生教育。2003 年11 月召开的“二十公”会议提出构建公安特色教育训练体系,强调提高公安高等教育水平,稳定本科学历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探索公安专科教育改革,加强实战教学训练,加速培养后备力量。此间,少数省属公安专科学校开始实施专升本的发展战略,部分省份公安专科教育改革为公安高等职业教育,而不论何种层次的公安教育都更加重视实战教学训练,并一直强调至今。

(3)改革起步期(21 世纪以来)。进入 21 世纪以来,省属公安院校纷纷实施专升本战略,公安本科教育在曲折中异军突起。早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的领导人就倡导警察要接受本科教育,应具备本科学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同样,公安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是我国公安队伍建设水平和建设潜力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公安教育特别是公安高等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走过了一条非凡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国公安队伍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公安学历教育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时代也进入了一个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和攻坚期。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判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安高等教育的历史定位。

三、公安高等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公安高等教育的历史必然和发展趋势。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目前现代化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对“现代化”的理解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现代化是工业化的过程;现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现代化是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性变革过程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与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过程紧密相连的,既不能局限也不能脱离当前的需要来讲现代化。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理解也是不同的,有三种主要观点:

第一是过程论,把教育现代化看作是一种“运动”过程,即“教育的现代化,就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顾明远)。所谓的“转化”并不是把传统教育抛弃掉去构建一个现代教育,而是通过对传统教育的选择、改造、继承、创新与发展来实现的。传统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需要继承和发扬,同时对与新时代不相适应的东西,要改造和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

第二是作为一种理想目标的教育现代化概念,认为“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现代性的实现,更重要的是与教育形态的不断变迁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是其根本特征”。

第三是从内涵的角度来界定的,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所有的教育部门,不仅注重物资设备的提高,更注重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不断进步,进而培养出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与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

(二)高等教育现代化

所谓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体。作为目标,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实质上是促进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作为过程,它是以各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传统为基础的,向这一远大目标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教育先进的教学手段的采用,各种教育形式的拓展等都是为实现最终目标服务的。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变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达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要求。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广泛性和平等性。

(2)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造性正是个性的核心,因此要培养有个性的、创造能力的人就必须发展个性教育。相应地,教育的个性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要求教育体系的完整,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多样化等。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展才华,各具特色。

(3)交流合作的国际性和开放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国际间密切交流的社会。现代教育要不断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信息,也需要不断地交流与学习。不同国家高校间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发展,共同提高现代化水平。

(三)公安高等教育现代化

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将由学校升格、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等教育现代化,创新与优化是公安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公安人才的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是公安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提高人才培养的“量质效”(数量、质量、效果)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

1.实现公安人才现代化

公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公安人才的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自高等教育产生至今,人们在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上一直争议不断。无论是国外的“认识论”与“政治论”,还是国内的“三论”(社会本位、个人本位和知识本位)之争,体现的都是人们对“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核心特质是什么”等本体性问题的探讨与回答。虽然答案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是:“高等教育与人的紧密联系,高等教育活动是属人的活动。”在高等教育中,人才是真正的主体,只有人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真正的教育应是促进人全面、完整地获得人之为人本质特性的教育,是一种自我适应或自我超越的教育。

公安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公安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和公安教育的双重属性,还要实现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实际上,公安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其本质含义是人通过高等教育这种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活动,在追求人的价值理想和本质特性的过程中,实现人类个体心智能力的现代性增长,它最终的价值衡量标准应是人的现代化发展程度,人的现代化理应处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理论认识和实践选择的核心地位。

高等教育现代化之所以被人们寄予厚望,一是因为高等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最重要的“知识、人才”输出系统,在以知识和科技为动力中心的现代世界,它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动力中枢;二是因为人们坚信高等教育现代化能够提高人的现代性,培养出现代科学精神和民族人文素养兼具的时代新人,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教育·人·社会”的框架内,高等教育具有对人和对社会两种功能向度。但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裹挟下,从决策管理者到大众个体都把高等教育简化为“人力教育”,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更是让人们坚定了高等教育对人、对社会的巨大功效或作用。据此认识,决策管理者在实践选择中过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各种衍生功能,如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分层功能等。对于公安高等教育来说,在公安人才培养的同时,通过公安科学研究与警务服务可以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四、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一)创新发展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高等教育也是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在我国经济进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肩负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社会管理与服务人才,以及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任,其自身也应加快创新。

公安高等教育创新是将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或新理论等因素发展成为有用并得到社会承认的成果的一系列活动组合的复杂过程,必须应对公安高等教育方面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惯性约束等挑战。要贯彻科教兴警、人才强警、创新驱动公安工作发展等战略方针,系统推进公安院校的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一要深化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公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构建学习共同体和“双创”平台;二要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服务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三要培育警察创新文化,激发内生动力,使创新成为公安院校的价值追求;四要推进制度创新,遵循公安高等教育规律,推进公安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协同优化发展

协同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关注系统整体效能的内在要求。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也应更加重视质量提升、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公平推进,统筹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及不同层次类型公安院校的协同发展。因此,新时代公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多种形式的协同性,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协同性,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分地区、分类型、分层次的特点。生源质量、培养方向、课程设置等应有所差异,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侧重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克服同质化倾向,合理定位,各展所长,突出特色。

(三)绿色发展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相一致,开展创建“绿色学校”行动,教育和培养师生的绿色发展意识,努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同时,要“构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促使公安高等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大对公安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宣传和解释力度,形成中国特色公安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同时公安高等院校要加强师德建设,重视提升教师能力,不断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重视和把握学生的入学动机、学习目标和教育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开放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推进,必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文交流,充分发挥人才制度优势,重视培养国际化人才或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由于公安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复杂、非线性的动态系统,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公安高等教育应具备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既要比较和借鉴世界高等教育与警察教育的成功经验,也不能丢掉自己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既不要盲目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高等教育的话语体系。 sfZSbSoHoEsujoignZelJm4ayGaU/40HICwQgVBvBOXZPWxriuv22M4nbu7sax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