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对新闻报道策划的界定

综观十余年来我国新闻界对“新闻策划”这一论题的争论和实践,可知“新闻策划”是个多义词,既可指报道策划,也可指新闻事件的策划,极易引起歧义和误解。

人们为什么会对前一种策划持认同态度呢?因为客观的事实发生在前,人们的主观报道在后,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而后一种策划,却是人们的主观策划在前,策划后产生事实,事实产生后再进行报道,这就是在“制造新闻”。对于第一类策划,并无不可;对于第二类策划却要谨慎,对事件的策划不能太多,媒介应该以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为主要的策划对象,特别要防止新闻策划与商业策划联姻,因为这类策划混淆了商业活动和新闻活动的界限,新闻媒体不该参与这一类策划,否则会导致有偿新闻的产生,会使部分新闻流于广告化。

所以,新闻策划主要指新闻活动的策划,或者说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新闻策划只是一种简明扼要的提法。

蔡雯认为,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策划、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改设计方案。

吴飞认为,报道策划是指新闻编辑依据新闻传播规律,对社会事件的发展情况做出较准确的前瞻性预测,并对报道重点、报道形式以及报道进程做出思考与设想。

赵振宇认为,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主持了对六省区主要新闻媒介的调查。被调查的41家媒体中,34家有1个或多个部门负责选题策划,其中4家有专门的新闻策划中心,17家每周有一次策划,3家每天都有策划,24家进行周期性的策划,只有一家基本不做策划。10家媒体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的报道,占到报道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21家占20%以上。

下面是报界资深人士对新闻报道策划的见解:

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提出:总编辑的主要任务,一是把关,二是策划。

曾任《羊城晚报》总编辑的曹淳亮认为,新闻竞争策略的核心可以用“策划”两字来概括,并提出:对于“公开新闻”,即各新闻单位同时获知的事件,要通过策划使其报道与其他新闻单位的报道比深度;对于“隐性新闻”,即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但未被各界重视、揭露的现象,则比开发、组织报道的广度和力度。

曾任《华西都市报》总编辑的席文举提出:“总编辑应该是总策划,不仅要懂微观策划,还要懂中观策划,更要懂宏观策划。”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对新闻策划提出了一种分类——“冷策划”和“热策划”。南振中认为,策划工作通常是在重大战役性报道之前进行的,日常报道中的策划工作大多是围绕可以预料的事件和非事件性新闻报道进行的,可以称为“冷策划”。而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和突然冒出来的社会重大热点问题的策划,可以称为“热策划”。

曾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武春河,曾发表一篇题为《要高度重视新闻策划》的“总编手记”,要求建立四个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重点报道的策划与快速反应机制。 4YFRxlIsan9mSIFtQESJCzhdfZxkdlKp4JbB0GH4spEIGIECsoRecby+I1wM8jE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