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脱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历次重要会议、讲话、座谈中多次提出关于脱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符合新时期国家发展、国际要求与时代特点的系列脱贫思想。基于精准识别致贫原因、精确分析贫困人口特点、综合贫困治理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当前扶贫实践,习近平提出了针对性的脱贫措施。在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明确将“发展教育”与“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一道作为“五个一批”精准脱贫工程。内蕴丰富、理论完备、实践导向的习近平脱贫思想体系是脱贫工作的根本遵循与科学指南。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的内涵、与其他脱贫方式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政策体系,可为深入学习、研究、理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提供有益参鉴,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预期教育脱贫目标提供坚实基础与科学、有效的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脱贫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深邃思考,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 侧重帮扶,靠他者、靠外力包揽式、外围性的帮助可以暂时性地调整、改变短期窘境,但难以惠及长远。我国脱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后,“输血”与“满灌”式的传统扶贫模式效果不彰,难以为继。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人穷不能志短”, 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 “治愚”和“扶智”的根本手段是发展教育,要通过教育来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促进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本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要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当前,脱贫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和重要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办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事业进而实现减贫脱贫的战略目标。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务必把义务教育搞好,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 要继续发挥互派干部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把东部地区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西部地区,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 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人力资本理论明确指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 舒尔茨视人力资本为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内容,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人力资本理论有两个核心观点:一,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其最大的投资则是学校教育。 舒尔茨强调要提高人力资本,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口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投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贫困地区和人口受困于基础教育的缺失,人力资本低下。发展教育,突出能力建设,增加扶持力度,提升人口素质,扭转贫困文化,提高贫困地区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具备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动力。
罗尔斯提出正义的两个原则,“一、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二、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 2.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 他认为应优先考虑正义的第一个原则,第二原则中的公平机会又优先于差别原则。他提出通过缩小贫富差距来维护社会公正的理论建构。 已有政策充分关注到弱势的贫困地区和人口的需要,向弱势群体倾斜,提升他们的利益与机会,逐步增进他们的利益。通过向“最少受惠者”进行保障倾斜,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教育补助制度等社会救助制度,保证低收入群体获得平等的生存权与发展权。通过保障教育机会以及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为贫困地区和人口提供受教育机会,提升他们的能力,改善他们的就业机会,帮助贫困家庭获得脱贫能力,并摆脱贫困的代际“继承”和“复制”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断绝“弱势”的根基。
基于习近平关于教育脱贫的相关论述,习近平教育脱贫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将教育作为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对教育脱贫群体的各个发展阶段均有或直接、或间接,或显、或隐的重要价值,通过教育投入、教育资助与帮扶,扭转、重塑当地文化,学习、掌握脱贫知识技能,改善、提升人口素质,开发、形成人力资本等多种方式改变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与贫困人口的整体面貌,产生持久的扶贫效果,最终达到脱贫的目的。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为基础形成的政策体系是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脱贫思想为基础形成的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共青团中央、扶贫办、教育部、农业部等名义单个颁布或联合颁布的意见、决定、规划等关涉教育脱贫内容的政策文件共 47 份。包括教育脱贫的帮扶群体,教育脱贫的经费分配、教育脱贫的管理体制,教育脱贫的方式方法等政策,相互支撑,完整地体现了教育脱贫的政策目标与内容,形成了涵盖全面、结构完整、意蕴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脱贫政策体系。其中与教育脱贫直接相关的政策文件有 13 份;指向宏观脱贫政策,涉及教育脱贫内容的有 16 份;指向易地搬迁脱贫政策,涉及教育脱贫内容的有 1 份;指向发展生产脱贫政策,涉及教育脱贫内容的有 15份;指向社保兜底脱贫政策,涉及教育脱贫内容的有 2 份(详见表 1)。基于这些政策文件,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政策体系特点。
2012—2013 年,国家与相关部门出台的与教育脱贫相关的政策文件数量较少,仅有 2 份(详见表 1)。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政策,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从实施教育脱贫的角度,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其中提及扶贫 57 次,脱贫 3 次。从总体要求看,该文件与国家此前的政策文件一脉相承,提出要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从具体内容看,该政策已经初步呈现针对不同群体分别施策的思想,指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对促进片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从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两块对贫困地区脱贫,从服务的角度提出提升高等教育,同时从提升教育资助与信息化程度两方面指明教育脱贫的具体支持策略与措施。这一阶段教育脱贫政策数量较少、类型单一,处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体系的初步展现期。
从积极普惠性与差异补偿性两方面着手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的有关政策。第一,从积极普惠性政策方面看,要充分给予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与能力,确保他们享有教育的公平。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目标追求,也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现实教育过程中,贫困地区与贫困学生受困于家庭、地区劣势,受政策之惠,相当一部分学生得到了公平的入学机会,但在教育过程与结果方面尚未有相关规定,因而国家政策在教育入口的公平进一步深入的同时,也需提升贫困学生获得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公平。第二,从差异补偿性政策方面看,国家政策多次提及加大对贫困地区和人口教育资源的投入,多源头鼓励各地师资队伍进入贫困地区,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建设与人才培养。然而,为充分体现政策的积极差异性与实施效果,一方面要保障政策落实不走形,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管,确保政策的“硬”着陆;另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政策倾斜的力度,分步落实教育扶贫,精准教育投入与资助,重点将教育中的“软”资源充分提升,利用大力度的倾斜性工资待遇、职称、称号等吸引高质量教师。
表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有关政策文件(2012—2013 年)
2012—2013 年,国家与相关部门出台的与教育脱贫相关的政策文件多达 33份,是上一时期的近 20 倍(详见表 2)。从政策发布主体看,11 份政策文件为多部门联合制定发布,表明国家已经重视教育脱贫的横向部门之间的协作及联动机制的建设;从政策内涵看,该阶段政策涉及广泛、突出“精准”。教育精准脱贫是教育脱贫的内在要求与精髓,也是脱贫工作进入攻坚拔寨冲刺期后,习近平特别指出的要求。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2016)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政策,共提及扶贫 18 次,脱贫 52 次。其主要将脱贫工作的着眼点置于学生与教师两个群体。从学生方面看,主要是经费支持贫困学生,保障他们的入学机会,即推进“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采取系列措施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对教师而言,主要是教师补充、专业技能的强化和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即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依托师范院校开展“一专多能”乡村教师培养培训,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推进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教育脱贫政策依据教育脱贫思想将人和其应享有的教育机会放在问题解决的核心位置,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多方援助,使贫困人口获得同等教育机会,通过教育破解贫困代际传递。这既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的发展,也是《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2016)的进一步细致与完善,以此为基准可以实现我国脱贫设定的 2020年中期目标。此外,在教育脱贫方式选择上,《“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6)从现代化、信息化的角度提供了新的教育脱贫手段,精准地为特定群体提供可能、有效的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开展远程教育。
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有关政策的精准深入。第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尤其是进入攻坚克难期的贫困地区和人口教育投资的相关政策,明确增加对特别贫困地区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其获得的教育机会与其他地区相一致。第二,切实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降低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收费标准,落实好政府和社会承担的教育成本。第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指向性,以技能与就业为指向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应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以适应劳动者就业需求、经济社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第四,以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导向,改革农村职业中学,确保农民掌握一项职业技能,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真正解决能力贫困,根本改善收入贫困、心理贫困,真正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目的。
表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有关政策文件(2014—2016 年)
续表
续表
续表
发展是教育脱贫的题中之义与长远目标,对于条件更为窘迫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尤其需要被关注,政策内容也应更为细致。教育脱贫进入深水区后,脱贫的主要关注对象是特殊地区、特殊群体。2018 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 年)》的通知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共提及扶贫 27 次,脱贫 39 次。指出要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确保其如期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具体内容方面,将“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全部纳入工作台账,稳步提升“三区三州”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义务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超常规举措,推动教育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进一步向“三区三州”倾斜,全面关照“三区三州”的教育发展,全方位地运用政策工具,将教育脱贫支持力度提升到了新高度。关于印发《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 年)》的通知是针对“成年人”群体的教育脱贫政策,政策依据这一群体的年龄结构,依托项目,细化政策目标,对 15 ~ 50 岁有意愿的贫困残疾人文盲开展扫盲工作,着力加强教育脱贫,提高他们学习文化技能和参加生产劳动的能力。在教育脱贫方式上,与前一阶段建立了承续关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 年)》的通知指出,要引导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搭建并推广扶贫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扶贫措施,脱贫跟踪更加精准到位,用数据支撑脱贫,助力教育精准脱贫政策落实,配合教育部门加强远程教育应用推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的共享应用(详见表 3)。
表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有关政策文件(2017 年至今)
续表
“多源流框架”(the multiple - streams framework),是当前公共政策过程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工具。 约翰·W.金登指出,政策系统中存在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互相区别的三种动力与规则,它们相对独立,遵循各自轨迹发生、运行。“问题、政策和政治这些分离的溪流往往在某些关键的时候汇聚在一起。” 三条源流有机融合的实现,需要政策敏感性强烈的政策企业家的催化作用。当三种源流汇合时,政策之窗(policy window)的机会就会到来,即现实问题暴露、政治力量推动、有可选择的解决方案三者时,政策议程的程序才有可能开启。“政策之窗是政策建议的倡导者提出其最得意的解决办法的机会,或者是他们促使其特殊问题受到关注的机会。”
在政治源流比较稳定的前提下,基于新的问题会出现新的政策。对于教育脱贫政策来说,需要精准识别教育脱贫问题,尤其是与教育脱贫相关的政策问题。依据多源流框架理论,制定教育脱贫政策首先需要精准识别教育脱贫存在的具体问题,依据国家政策,到 2020 年全国脱贫的公共政策对教育脱贫提出的要求,即确定问题源流;其次,基于民众的切实需求、专家学者的政策建议形成政策源流;最后,基于精准的地方先行先试的经验、政治领袖与执政党的集体意识、正义的价值选择、国民的教育公平需求是教育脱贫的政治源流。基于三条源流,精准识别教育脱贫问题,努力构建与现实需求的联结点。在解决教育脱贫问题上的投入、师资力量是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向教育脱贫事业倾斜的地方先行先试;政府依据地方实际主导自上而下的中央顶层设计,给予地方试点大力支持,将教育脱贫进行到底。
欲实现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深入、系统、全面的学习与理解,需首先梳理教育脱贫思想的几个基本关系。教育脱贫与其他脱贫,教育脱贫与整体脱贫,教育脱贫与教育公平是有着紧密内在关联、层次递进的基本关系,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理论体系的层级系统。这三类关系的厘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有效地在理论上充分把握、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脱贫的重要论述。
1.教育脱贫:提升脱贫的内驱力
贫困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短缺,更意味着没有权利,缺乏有效地参与社会的基本能力,无法享受基本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教育承担着更深、更重的责任。依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农村贫困的根源在于缺乏对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难以获得必要的健康与公平的教育,致使其人力资本低下,进而造成能力的贫困。教育脱贫主要通过开发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本,增加投资与扶持力度,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突出能力建设与培养,使其稳定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受生命周期内在关联性制约,人生命下一阶段的发展会受上一阶段的影响。“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正是强调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提前介入,将教育经费向贫困家庭倾斜,能实现教育对贫困孩子早期生命发展阶段的教育增能,使贫困家庭孩子适时获得未来发展的公平起点,拥有摆脱贫困的知识,构建、激发内源性脱贫的愿望和能力。
2.生产脱贫:提升脱贫的有效性
经济贫困是贫困地区和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具有基础属性的经济贫困而言,主要解决路径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强调“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等。” 在产业发展扶贫脱贫的实际推进过程中,充分尊重贫困地区和人口的自主选择权,注重产业布局的差异化,避免由政策强力与产业硬性规划带来的产业发展与贫困地区、家户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在面临贫困个体不可避免地存在专业知识的欠缺时,对其进行生产、合作、组织的训练。同时,政府还引入市场化机制,采用多样化产业扶贫方式,结合当地情况,进行特色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增值,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发展电商扶贫等,脱贫效果显著。
3.易地脱贫:提升脱贫的持续性
“由于自然环境先天脆弱和资源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生态贫困,极易衍生出其他贫困,如收入贫困、人类贫困、信息贫困,严重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易地搬迁与生态补偿均是受所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地理环境恶劣影响的针对性应对举措。“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是“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
4.生态脱贫:提升脱贫的效益性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强调“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退牧还草、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针对由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贫困问题,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自然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就当前可行的脱贫方式,对此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易地搬迁、生态补偿,解决生活在此类区域人口的脱贫问题。
5.兜底脱贫:提升脱贫的保障性
“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的作用对象主要集中在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政策兜底的方式,保证贫困群众不掉队。 确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完善临时救助制度。 社会保障兜底的重点对象是低保人口,尤其是这一群体中的残疾人、老人、未成年人等救助对象,将符合条件的特别人群纳入农村低保,实施政策性兜底,推进规范化管理,对特别困难低保家庭增发低保金,提高救助水平,以此构筑最缺乏自救能力群体的贫困拦截底线,形成系统的脱贫保护网。
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一批”脱贫思想是针对当前脱贫形势形成的针对性、类别化的精准扶贫措施,教育脱贫与其他四类脱贫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首先,从脱贫目标群体看,生产脱贫、易地搬迁、生态补偿三类主要针对的是有劳动能力的群体,即以中青年劳动者为主;兜底脱贫主要考虑的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即选择老弱病残群体;教育脱贫主要以贫困家庭子女为重心,即主要关注青少年学生群体。教育脱贫与其他四类脱贫锚定的目标群体互为补充,各自分层分类,构成了脱贫的整体目标群体。其次,从脱贫方式看,生产脱贫、易地搬迁、生态补偿三类是借助政府、社会力量脱贫,是依靠外力驱动,带动内力共同起作用的脱贫;兜底脱贫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与资金援助脱贫,是依靠外力驱动的脱贫;教育脱贫通过帮扶贫困家庭子女努力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摆脱贫困代际转移,主要是依靠政策激发内驱力的脱贫。教育脱贫与其他四类脱贫方式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外力、内外合力、内驱力三种脱贫方式。最后,从脱贫效果看,教育脱贫产生的效果是长远的,破解的是贫困代际传递;其他四类脱贫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指向短期脱贫,主要解决当下和近期的贫困。由此,教育脱贫与其他四类脱贫各司其职、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习近平“五个一批”脱贫思想与实践。
1.教育脱贫是整体脱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脱贫是中国反贫困政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贫困政策文件均将提高贫困人口知识、技能水平,增强综合素质作为提高收入、巩固脱贫效果的重要措施。教育脱贫是消解贫困的有效手段。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列入“五个一批”脱贫举措,表明教育脱贫是脱贫思想完整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是中国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体系完整的习近平脱贫思想。它是脱贫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通过“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促进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本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习近平高度重视教育扶贫的价值,重视教育在扶贫脱贫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教育在扶贫脱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从孩子抓起,根本切断“贫困遗传”。习近平在阜平考察时强调教育扶贫是扶贫的重要环节,“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在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教师研修班教师的回信中,习近平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2.教育脱贫在整体脱贫中处于优先地位
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明确强调教育先行,高度重视教育在脱贫中的优先地位,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与先决性作用,依靠教育脱贫。“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教育是不允许‘等一等’的,即使是在其他方面忍耐一些、发展速度放慢一些,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发展教育是贫困地区与个人脱贫的关键渠道,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脱贫中置教育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可为贫困地区与个人提供更多可能可行的途径。贫困地区之所以难以摆脱贫困,主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跟不上,不具备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观念、知识、技能。要“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习近平强调“扶贫先扶志”,明确教育脱贫在脱贫攻坚的优先发展战略性地位与先导性功能。教育扶贫,需要适当超前和更高的标准。 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坚持把教育扶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通过‘扶教育之贫’来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优先与快速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教育脱贫是整体脱贫持续长久的力量
“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通过发展教育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思想落后面貌,树立自觉脱贫意识,发挥群众脱贫的积极主动性,提高科学文化素养,能动改变生活现状,彻底摆脱贫困。20 世纪 80 年代,习近平指出“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 1990 年,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曾明确“我们应建立新的教育观,不能仅仅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教育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看这个地区的教育是不是适应并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教育办不好,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人才制约的困扰。”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陷入贫困、难以摆脱贫困,除因地区产业发展滞后带来的就业机会贫乏、缺乏渠道致富外,教育落后、观念滞后带来的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把下一代的教育办好,特别是把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办好,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扶贫,发挥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长久有效作用,培养更多能脱贫致富的知识型劳动者,实现贫困地区真正脱贫不返贫。 教育是根本消除贫困的长期有效方式,加大对教育的长期投入,持续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个体的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能让他们有更多的能力与机会找到稳定的工作岗位。
1.教育脱贫是发展教育公平的基本要义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基本价值与观念准则,与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相关联,规定着一定社会内的成员享有的基本教育权利,以及教育资源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教育公平涵盖四个方面内容:第一,教育权利的平等;第二,教育机会的均等;第三,教育资源的公平;第四,教育补偿, 即立足于教育整体利益,对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最少受惠群体或不利群体进行必要的教育补偿。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的殊异,教育者所受的教育资源存在很大差别,除历史因素外,突出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未能平等享受教育政策等。随着教育精准脱贫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政策层面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多维教育层面,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快速推进和大力支持,精准教育脱贫给更多贫困地区和人口以公平、均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给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以平等的发展空间,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提升贫困人口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因学致贫”的问题,使偏远地区的孩子接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脱贫呈现对弱势地区、群体与个人的教育补偿,其内蕴于教育公平。
2.教育脱贫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
教育脱贫的根本目标与重要任务是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获得与其他孩子同等的发展机会,这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在教育脱贫的具体做法上,“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乡村教学环境,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残疾人群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条件保障和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民族教育发展。” 通过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教育投入、提供教育条件保障等途径,给予贫困地区孩子以同样的教育机会、教育权利与教育资源,部分实现了对弱势地区和群体的教育倾斜与补偿。
3.教育脱贫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教育脱贫程度越高,教育公平效果越好。教育公平的程度和水平可表现为教育脱贫的成效与实现的可能性,教育公平与均衡的发展,可以表明教育脱贫的成效。而教育投入不均、结构失衡、短板明显严重制约了教育的有效供给,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供给精准性不足,导致教育事业发展在区域、城乡、学校、学生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均衡,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公平要求不同区域、群体、学校的平等;在机会、过程、结果方面的平等、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公平、公正理念的客观体现,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也是世界教育的潮流。教育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更高要求,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合理教育需求。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条件下,我国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得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更多人所接受,它为每个人创造了公平发展的可能。让条件最贫困地区和人口脱离贫困,才可以带来教育公平在更高水平的实现,才可以“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