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T,男,小学四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平时很少在家,对他关心较少,遇到事情时,处理的方法比较粗暴,有时甚至动手打他。小T一般由奶奶照顾,奶奶年岁已高,根本管不了他。小T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同学们交往,有一段时间甚至常常逃课在家,不愿意上学,学习成绩也不好。在情绪不佳时,自己不愿受到一点委屈,常常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他逆反心强,不愿接受家长和老师的善意提醒和建议。
小T同学常以自我为中心。行为粗暴、叛逆的表现背后毫无疑问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个性因素。长期受冷淡、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不能正确处理与亲人及同学间的关系,严重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父母离异,因缺少父母的关爱,为了保护自己,他逐渐形成了孤僻、粗暴、逆反的不良心理并产生了一些不当行为。
(3)心理因素。喜怒无常,通过一些反常的行为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欺负弱小同学、叛逆等。
1.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家校联系
我经常与他的父亲联系,让他的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唤醒他作为一个父亲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感。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他的父亲接受了我们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待人处事的态度有了一定的转变,逆反心理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2.给予情感关怀,激发学习动力
有一段时间,他在家和奶奶发生了争执后不愿意上学。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去了他家,问他为什么不上学,他根本不予回答。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他内心的焦虑。有些同学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等等。此后,他的身影重新出现在教室里。
小T学习成绩不好,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多给他成功的体验,哪怕是小小的成功感都可以让他减少对学习的畏难心理。我把他安排在第一排最靠近讲台的位子,讲课时多关注他的表现,还和老师们商量,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回答,尽量给他布置基础题,让他的作业本上多一些鲜红的对号。经过师生双方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考试成绩也在逐渐提高。
3.营造温暖氛围,促进自信自强
在班级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让他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通过自评、小组评的方式,让他把自己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小T逐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满足,获得了自信。我也常在班集体中表扬他突出的个人事迹,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自信心,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通过教导,小T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学校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上课也经常积极举手发言且声音比较洪亮,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遇到问题时,也不再是粗暴地去发泄心中的不满,而是冷静地去对待问题、解决问题。在家里,能够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会主动和家长交谈,讲讲学校、班级发生的事情。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问题学生更是要不抛弃、不放弃。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作为教师,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对于问题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让他们在爱的滋润下走上正轨,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