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学生小Y,是一个非常爱笑的男孩子,小Y父母离异以后由妈妈抚养,目前和 75 岁的奶奶住在镇上。小Y学习很刻苦,成绩比较好,由于个子小,经常坐在前排。
疫情期间,由于交通阻断,妈妈被隔离在市里不能回来,小Y便由奶奶照顾。奶奶年纪大了,除了做一日三餐,跟小Y几乎没有什么情感交流,小Y感到非常孤独。2 月中旬的一天,小Y给我打电话讲述自己的苦闷: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封出门,也不知道妈妈哪天可以回来,心情非常压抑,也非常烦躁,总是和奶奶吵架,乱发脾气,还打破过一个保温瓶,冷静过后又非常自责,看着窗外以往熙熙攘攘的大街现在一个人影都没有,也十分恐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在电话这头,我可以想象小Y的内心有多么矛盾和煎熬。
好不容易解封了,妈妈回了一趟家之后,又去了市里打工挣钱,虽然收入可观,但是不能经常回家,小Y又陷入了孤独之中。小Y在孤独苦闷的情绪里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精神也比较憔悴,还时而出现体温异常、头晕、心悸等症状。
1.社会因素
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使得人们长时间居家,从各种媒体上看到得最多的就是关于疫情的各种报道。小Y身边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产生了不合理的想象,然后身体出现了应激反应,反过来又影响了心理健康。
2.家庭因素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小Y的日常生活,每天都只能待在家里,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正常的社交活动,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和奶奶的沟通又非常有限,这样的环境让小Y的情况更加严重。
3.认知缺乏
小Y对相关科学知识的缺乏导致其出现了心理困惑。在突发事件来临或面临危机时,我们人体会不自觉地发热,产生紧张、担心、焦虑等情绪,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小Y只是个五年级的小男生,缺乏这个认知,因此他不断地和我打电话确认自己没有被感染来,以此缓解自己的恐慌和焦虑。我也一直通过电话尽力地疏导小Y的心理压力。
1.沟通宣导,用数据说明
疫情形势虽然严峻,但是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它。面对各种传闻,我们要听专家的,也可以向老师求证,及时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而不要因为一句夸大其词的传闻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压力。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转移注意力
我指导小Y调节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尽量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上午按时上网课、看书、写作业,下午练练字、做做家务,或做一些适合在家进行的运动。我特别强调网课要认真上,不要因为疫情而停止前进的脚步。
3.定期与学生交流,降低学生心理负担
我定期和小Y电话交流,并记录谈话的时间和内容,以及小Y心态变化的过程,同时让小Y树立信心,这个特殊时期会很快过去,到时候又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了。同时,我鼓励小Y要在这次事件中学会思考,获得智慧与力量。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交流,小Y的身体异常的症状消失了,他的情绪也一天天地好起来了,那个爱笑的小Y又回来了!我非常开心,也有了一些思考。在这种敏感时期,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问题,要让学生知道,在非常时期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老师应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蝴蝶拍”等,或用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