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M,男生,10 岁,身高 131cm、体重 32kg。一到三年级品学兼优、热情幽默、待人有礼貌。四年级开始,逐渐出现反常现象,在线学习时经常迟到、心不在焉;恢复线下学习后,该生学习成绩下滑、上课走神、下课与同学追打,平时沉默寡言,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有一次,在课间挑衅同班身高 150cm、体重47kg的C同学,被打掉一颗牙齿,治愈返校后,对学习更加提不起兴趣,对同学经常恶语相向,且持续挑衅C同学,老师多次与他交流,进行批评教育,但他的行为都没有得到改善。教师在交流中感觉其与父母沟通很少。
通过与小M交流,我了解到其因个子矮小,觉得自己在家里和学校都受到了“欺负”,家人、老师、朋友都不相信他。这其中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自我意识的崛起
表现在孩子开始重视自己的存在,不再受家长、老师的影响,而是有了独立的思考方式。
2.社交情绪出现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本案例反应的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包括自卑、羞耻。
3.印象管理策略问题
本案例中小M将C同学想象成一样高、一样壮的表弟,然后将其定位为自己讨厌的一类人,所以不断与其发生冲突。
1.使用辩证行为疗法
辩证行为疗法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马莎·莱恩汉教授提出的一项心理治疗技术,它由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发展而来,并结合了东方禅学的辩证思想,强调在“改变”和“接受”之间寻找平衡。
2.具体执行
核心策略是在治疗过程中达到辩证的平衡,通过善意的交谈,让被治疗者接纳自己,并且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即在情绪、认知、行为上达到合理化认同。让小M接纳自己与认清现实,进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同时运用行为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措施来改变其不良的认知和行为反应。
执行方式是老师、家长、同学在与小M交流时要进行平衡的沟通,这里采用的是互动式与强硬式穿插的交流模式。其中互动式是通过同学热情、真诚的方式,让小M接受交流并开始与他人互动,其间老师、家长还采用自我暴露的方式与小M进行交流。与此同时,如果沟通停滞或者小M产生抵触情绪,那么采用强硬式的方法要求小M参与互动,积极解决问题。
3.实施拟定
第一,家长开始关注小M的情绪,主动交流,避免再将小M与其表弟进行比较,并且引导其注意饮食、加强运动。
第二,老师每周与小M谈话,友善点评并表扬他的长处,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当小M出现懈怠情绪时,持续鞭策;出现抵触情绪时,略微放松督促进度,改为观察。
第三,调换小M的座位,引导班上同学主动与其沟通,在其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特别是高个子的同学,引导他们主动与小M交流,邀请他一起做运动,让其充分融入群体。
第四,以周为单位与家长进行联动,交换小M的表现等相关信息,及时调整互动策略。
(1)经过两个月的持续跟进,小M的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小M能够主动与同学交流、帮助同学,在家里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也能主动与父母沟通,帮助父母做家务。小M不再过度关注身材,懂得通过运动及饮食来促进自己身高的增长;平时也更积极地学习,通过成绩来证明自己。
(2)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都需要主动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