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博物馆建在霍去病墓前,馆内陈列着原置于霍去病墓前的 16 件大型石刻和近年来在茂陵附近出土的珍贵文物。
我国从秦代开始就有大型石雕像,但遗存下来最早的作品却属于西汉时期,其中又以霍去病墓前这批石刻最具有代表性。这批大型石刻是我国目前保存的古代成组大型石刻艺术品种中时间最早的杰作,闻名中外。
霍去病墓前这组大型石雕,包括圆雕的马踏匈奴、跃马和卧牛,线雕与圆雕相结合的伏虎、卧象、野人、石蛙、石鱼等。它们原先有的置于墓前,多数置于象征祁连山的坟丘上。石刻按巨石自然形状顺势雕琢,着重突出内在神态,只在关键部位精雕细琢,大体轮廓则顺乎自然,风格写意浪漫。
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刻群的主像,高 168 厘米,长 190 厘米,宽 48 厘米,与真马大小相似,原先置于墓前。作者运用富于浪漫色彩的艺术手法,雕刻出一人一马,概括了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功绩。石马昂首站立,肌肉丰满,尾长拖地。马腹下面仰卧着匈奴,两颊长满胡须,面容狰狞,手持武器,垂死挣扎。民俗学家认为,这一造型的含义是以正压邪,驱除鬼怪。东汉以后 2000 年间,种种镇墓辟邪神兽大约都发源于此,只是逐步演变得越来越模式化、象征化乃至神秘化罢了。
马的后腿跪在地上,前腿跃起。采用线雕与形体配合的手法,动态表情强烈。
马的躯体健壮,姿势自然生动。马头稍偏向左肩,右前腿稍屈,双目注视前方,使人由此想到西汉骑兵的勃勃英姿。
匠师选用不规则的呈波浪形起伏的天然石料,运用线体相扭的造型手法,把虎的凶猛巧妙地表现出来。我国古代墓前放置石虎,以霍去病墓为最早。
雕刻风格重于写实。象鼻搭在左前腿之外,身躯匍匐在地,刀法秀丽娴熟,造出象体平滑、性格温顺可爱的艺术效果。
石猪作伏状,双耳较小,眼睛呈三角形,头部雕琢得相当精细。从形态看,这可能是野猪,或古代一种未完全驯化的家猪。
匠师以精选的石料稍行加工,使之粗具鱼身外形。头部线条简洁明快,雕出嘴和眼的轮廓,看上去犹如在水中时隐时现的游鱼。
石人牙齿外露,头稍前倾,双肩耸起,肌肉紧张,左腿屈膝,右腿跪地,腰间系带,胸前双手抱熊欲食。熊也不示弱,张口与人对咬。这件作品以线雕为主,运用扭曲的线条,夸张的手法,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人兽殊死搏斗的场面。
壮实的牯牛跪在地上,似乎正在歇息反刍。作品厚重圆润,线条清晰,动作自然。
这件作品主要采用高浮雕手法。猛兽方头大口,身短腿长,两只前爪撕扭小羊,小羊拼命挣扎。由于匠师选用了风化程度较重的石料,表面粗糙起伏,艺术效果更加强烈。
石人比真人大,其眼和眉毛向上竖起,有身子却无腿。左臂剩下一少半,缺手;右臂完整无缺。石人手置腹处,五指分开,手心向外。这件石雕基本保持了石料原来的形状,情感表现比较突出,犹如一幅生动的漫画作品。
除了这批石刻外,茂陵博物馆还陈列从茂陵附近出土的各种文物,有青玉铺首、画像砖、各种文字瓦当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被誉为“国之瑰宝”的鎏金铜马。鎏金铜马高 62 厘米,长 76 厘米,马身通体鎏金,光亮耀目。它的造型匀称,比例准确,肌肉筋骨完全符合解剖构造。鎏金铜马马颈显得细长,肩部较窄,四肢细长,体长略等于体高,是沙漠型马种,适于乘骑。它的外形特征与中亚土库曼斯坦南部的阿哈马十分相似,而土库曼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正是汉代时的大宛国。
汉武帝酷爱名马。他听说大宛出产良马,便费尽心机,派兵远征,终于得到了这种马,命名为“天马”。鎏金铜马是“天马”的准确模型,它的额际双耳间有特意铸出的“肉角”,与史籍上“大宛马有肉角数寸”的记载恰好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