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庭院式建筑,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旧址。在唐代(公元 618 年—公元 907 年)这里是太庙所在地,宋代成为孔庙,1950 年扩建为博物馆。
牌楼是由古代的牌坊演变而来的一座装饰性建筑。中国古代很多地方都修有牌坊。在封建社会里,为某个人立牌坊被看作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牌楼后有泮池,一座石桥横跨池面。第一道门里中间的小径两旁共陈列了28 个明清时代的石拴马桩,相向而立。石拴马桩是我国古代用于拴系、震慑牲畜的一种石刻,在陕西主要分布在渭北地区,其桩顶饰有动物和人物造型,具有浓郁的渭北民间特色。除了拴系、震慑牲畜这一目的外,拴马桩还具有镇邪、吉祥和装饰意义。新中国成立前,渭北地区富豪或官宦之家的院门外两侧,大都栽立有成排的拴马桩,供迎来送往时拴系客人代步的坐骑。
第二道门里东面的亭子内陈列着唐代的景云钟。这口钟铸造于唐景云二年(公元 711 年),故名景云钟。当时挂在道教寺院景龙观的钟楼上(现址在今西安西大街)。据传每天撞击报时时,全城都能听到清亮悦耳犹如凤凰鸣叫的钟声。景云钟重约 6 吨,用 5000 多公斤铜,25 块铜模铸造而成。钟上有 18 行铭文,共计 292 字,是唐睿宗李旦自作自写的,其内容是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钟的赞誉。钟身上有32 枚钟乳,是为了装饰和调节音韵的。在1964 年的世界名钟展览中,景云钟被选为世界名钟。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录音。现在位于西安市北大街报话大楼的巨钟每小时都以悦耳动听的钟声向全市报时,这钟声也是景云钟的录音。
西面的亭子内置放着刻于公元 424 年大夏时的一匹石马。它形象生动逼真,表现浑圆有力,马的两条后腿下还雕刻着一个被征服者的形象。大夏是匈奴贵族所建立的国家,属于东晋时期的十六国之一,这十六国大部分是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所建立的割据政权。由于当时战争连绵不断,各国统治的时间也较短,留下的文物极少,因此这匹战马显得尤为珍贵。
西安碑林博物馆占地面积 3 万多平方米,陈列内容分为“西安碑林”和“石刻艺术”两大部分,此外,馆内还经常举办各种专题文物展览。
西安碑林创建于 1087 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保存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 3000 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到西安旅游,如不参观碑林,将会遗憾终生。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 745 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和公元 837 年刻成的《开成石经》。这些石经原来都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太学内(今西安城南文艺路一带)。唐末,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对长安城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使宏伟的长安城变成一片废墟。驻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了便于防守,将长安城进行了缩建,致使石经被弃于郊野。后来韩建将太学和《石台孝经》首先移进城内的文宣王庙内(今西安西大街社会路一带)。
公元 909 年,节度使刘 守长安时,又将弃于城外的《开成石经》也迁至文宣王庙内,文宣庙便成了西安最早的集中唐代碑石的地方。但文宣庙内地势低洼,环境不佳,对保护石经不利,于是全部石经及唐代其他重要碑石在 1087年被移置到现在的碑林所在地,这就是最早的“西安碑林”。当时由于光线不好,又经常有人用墨拓印碑帖,致使碑石变得乌黑,人们就称这里为“墨洞”或“碑洞”。
公元 1555 年关中发生大地震,碑林遭到严重破坏。《开成石经》共 114 面,有 40 面被震倒折断。1588 年,当时陕西学官叶时荣等人将《开成石经》上所有残缺的文字,都照石经原字样补刻在 97 块小石碑上,放置在石经的旁边,使《开成石经》成为一部完整的石刻书籍保存下来。公元 1664 年,又增刻了《孟子》。
“碑林”这个名字是清代初年才确定的。碑林现收藏从汉到清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别置于 7 个陈列室、6 个墓志廊和 1 个碑亭展出。
1961 年 3 月,国务院公布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盖的碑亭。《石台孝经》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 745 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将孔子所讲授的孝道加以整理、编纂而形成的一部儒家经典。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序文后面是《孝经》原文。石碑上的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 3 层石台组成,上面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雕刻艺术品。石碑顶端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 4 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所以称为“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开成石经》碑,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 12 部经书,计 650 252 字,用石 114 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孟子》17 面 3 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儒家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些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 7 次刻经。《开成石经》碑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碑林第二陈列室主要陈列唐代著名书法家的碑石,这些碑石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其中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写的《皇甫诞碑》;有“小欧阳”之称的欧阳询之子欧阳通写的《道因法师碑》;颜真卿写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写的《玄秘塔碑》;长安弘福寺和尚怀仁集王羲之之字刻成、世称“千金贴”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以及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等。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名称。景教在公元635 年传到长安。此碑刻于公元781 年。碑文记述了景教的教义和教旨,在我国的传播及景教徒在唐代近 150 年中的活动情况。还有用古叙利亚文刻的记事和僧徒多人的名字。
此碑原立于唐大秦寺,公元 1623 年出土后被放置于西安西郊金胜寺。后来此碑拓片传到国外,并译成了拉丁文稿,遂引起许多国家注意。一些外国人认为,欧洲多基督教徒,像这样记载景教的碑石应当运到欧洲供人瞻仰。1907 年,英国派丹麦人荷尔漠来西安,企图以 3000 两白银收买此碑。陕西巡抚得知此事,即将此碑移存碑林。荷尔漠只好复制了一通假碑运往伦敦。
碑林第三陈列室保存有汉至宋代(公元前 206 年—公元 1279 年)各种书体的珍贵碑石,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书体。通过这些碑石,可以了解我国书法及文字的演变过程。
陈列室里有一块宋代梦英和尚用篆书书写的碑。他把许慎《说文解字》中的 540 个部首和偏旁分别用篆书书写,并用楷书注释,为我国研究篆书及汉字演变提供了资料。
汉代的《汉曹全碑》是用隶书刻写的。字体刚劲优美、结构匀称,在汉隶中独树一帜,是我国著名的汉代书法名碑之一。隶书出现于秦末,和篆书相比,隶书简单易写。由篆到隶,是我国文字在形体上一次大的变革。隶书在汉代成为通行的书体。
陈列室中还有用楷书刻写的碑。楷书出现于三国时期(公元 220 年—公元280 年)。到了隋唐时期,楷书更加成熟,成为普遍通行的书体。历代统治者都规定楷书为书写官府文书和科举文章的正式书体。
草书《千字文》碑是用 1000 个不重复的汉字编写的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识字课本。《千字文》碑是唐代著名草书书法家怀素和尚写的。怀素的草书豪放有力,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第四陈列室保存有宋至清代书法名家的诗文真迹以及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明清时期的碑石,还有一部分是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
陈列室中有两幅画分别是《达摩东渡图》和《达摩面壁图》。达摩是南天竺(印度)王子。他于公元 520 年来到中国,因和南朝梁武帝探讨佛理,语不投机,于是东渡入北魏,住在河南少林寺,终日面壁修行达 9 年之久。《达摩东渡图》刻画的是传说中达摩肩挑芒鞋站在一只芦苇上东渡时的形象;而《达摩面壁图》刻画的是达摩坐在蒲团上面壁的形象。画面以粗线条写意,颇为传神。刻工刀法也简洁有力,是两幅生动的人物画。
此外,还有一幅《集字魁星点斗图》。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以五经取士,每经首选一人称为“魁”,所以当时学府多筑有魁星楼或魁星阁,奉祀魁星点斗像。这幅图以儒家修养的标准“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个字组成魁星形象,图中魁星一脚翘起托一个“斗”字,一脚立在“鳌”字上,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意思。这副线刻画形象生动,拼凑巧妙。
第五陈列室主要陈列宋、元、明、清各代记述修庙、记功、修渠、筑城等史实的碑石,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史的参考资料。
此外,还陈列有清代马德昭的“虎”“寿”“福”等一笔而就的大型题字碑石,题字运笔有力,气势磅礴,给参观者以美的享受。
第六陈列室陈列的碑石都是元、明、清各代的诗文碑石。其中元代赵孟頫的《游天冠山诗碑》、明代董其昌的《秣陵旅舍送会稽章生碑》、清代康熙皇帝临米芾的《赐吴赫书碑》、林则徐的《游华山诗碑》等都很珍贵。
第七陈列室建于 1982 年,专门保存宋《淳化秘阁帖》碑。
《淳化秘阁帖》共 10 卷,前 5 卷是历代封建帝王和名臣及书法名家的楷、草、篆及古文各种书体,后 5 卷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作品,是宋代以前中国书法家作品的汇集。《淳化秘阁帖》原本于宋淳化三年(公元 992 年)被太宗令翰林侍书王著摹刻在枣木板上,存在宫里。宋太宗令人将书帖拓印成墨本分赐给大臣。由于是在皇宫里刻的,所以叫“秘阁帖”;因刻于淳化年间,又称《淳化秘阁帖》。版刻成后不久即毁,由宋到清,公、私复刻本很多。西安碑林所藏《淳化秘阁帖》是 1646 年摹刻的,共 145 石,两面刻字。
在碑林徊转的 6 条长廊上陈列着由魏至清的各代墓志。魏晋时严禁厚葬和立碑,但死者的亲属为了纪念死者,便将褒扬死者的言辞刻在石上,悄悄放入墓内。这种石刻后来就演变为墓志,墓志上的铭文称为墓志铭。
石刻艺术室建于 1963 年。它汇聚了散失在陕西各地的西汉至唐代的石刻 70余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按年代顺序陈列。
石刻艺术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瑰宝。陕西是中国石刻艺术发展较早、遗存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汉唐石刻以众多的数量和高超的艺术水平驰名国内外,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馆内有一对放在陵墓前的镇墓兽,叫“避邪”,是工匠们综合了狮子和老虎的特点雕刻的一种想象中的猛兽。它们四肢挺拔有力,形象威武活跃,充分体现了汉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巧和创造才能。
画像石是用刀凿在石面上的图画。它起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出土于陕北,2000 多年来,以显明的特色,显示着不朽的艺术魅力。西汉时期,厚葬风气极盛。在贵族阶层中,视死如生的观念很强。他们把生前的生活情景和崇信爱慕的东西雕刻于墓室,期望来世能够继续享受。汉代画像石便是在这种厚葬风气中产生的。石刻艺术室陈列的东汉画像石出土于陕北,内容除少数神话历史传说外,大部分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牛耕、狩猎、乐舞以及贵族生活等。这些画像形象生动,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因此,它们既是艺术创造,又是历史记录,为我们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资料。
陕北共出土东汉画像石近 500 块,其中 133 块由碑林博物馆收藏。
《牛耕图》反映了陕北使用牛耕的实况,为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画面线条虽然简单,但是中国古代以牛耕为题材的作品极为罕见,所以非常珍贵。
馆内保存有一套完整的墓门。门扉上刻有朱雀、青龙、白虎,门框下部有玄武。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是古代象征南、北、东、西的四方之神,刻在门上有祈求吉祥和守卫的意思。
馆内存有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李寿的石椁(公元 630 年),由 28 块青石组成。他的墓志不是一般的方形,而是龟形。龟在唐代象征长寿和显爵。但是龟形墓志在此之前仅发现过一件,而且已经流失,因此这件龟形墓志在考古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馆内有一尊石犀原立在唐高祖李渊献陵前,刻于公元 635 年,重 10 吨。它是根据外国赠送的活犀牛的形象用一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的,是古代中外友好往来的一件纪念物。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他征战时骑过的 6 匹骏马,在修建昭陵时诏令雕刻的,由著名画家阎立本作画。其中“飒露紫”和“拳毛马呙”两件骏马石刻在 1914 年被一个美国人通过勾结军阀运到美国,现存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918 年,他又将其他四骏浮雕打成数块,企图再次装箱运走,被当地群众发现拦截下来。六骏浮雕造型优美,神态逼真,是唐代杰出的艺术珍品。
有一对走狮原放在昭陵前,造型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充分显示了狮子雄伟、豪放的气派。在唐代,驯狮跳舞很流行。狮子经过训练后,在宫廷内随乐起舞,供人们娱乐。这两只狮子是当时会跳舞的狮子,旁边是驯狮人的形象。
佛教是 1 世纪前后由印度传入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 265—公元589 年),中国佛教产生了一些不同流派,出现了一些专门讲授佛教的学者。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开始有了中国佛教的特有宗派。佛教传入以后,偶像雕刻也随之传来,促进和丰富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发展。
馆内有一尊雕像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印度犍陀罗雕刻的特点。犍陀罗雕刻是古代佛教雕刻艺术的一个流派,公元 1—6 世纪盛行于古印度的犍陀罗,其特点是姿态生动,线条简练,衣纹质感强。馆内保存的弥勒造像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技法,又吸取了外来艺术的优秀成分,从而丰富了中国的石刻艺术。
馆内有一尊隋代的弥勒菩萨像。他头戴宝冠,身饰璎珞,跣足而坐,整体比例匀称,雕工精致,是隋代风格的典型作品。隋代的雕刻仍然有南北朝后期的某些特色,但趋向写实。它们突破了外来艺术规范的束缚,形成一种丰满柔美的民族风格。
唐朝是中国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佛教造像日趋成熟的时期。其多变的风格、逼真的形象、纯熟的技巧,都是空前绝后的。
馆内有一尊菩萨雕像,造型秀美,神情肃穆,肌肉、璎珞、披巾和莲瓣都雕得极其精细,富有质感。整个造像比例均衡和谐,刀法熟练明快,是唐代石雕中的一件珍品。
还有一尊武士俑,在造型上气势威武,刀法流畅,其健壮的体格和全身的盔甲都采用了合理的夸张手法,是盛唐的一件佳作。
供养灯由 9 层组成,造型优美,结构和谐。工匠以丰富的想象力,巧妙地运用了虚实、松紧等对比手法,构成了一个优美的整体,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的高度智慧。
李耳的雕像,传说为西域名雕刻家元伽儿所作。整个雕像端庄、丰满,是唐代石雕中的一件珍品。道教是汉族信奉的一种宗教,创立于东汉末年,李耳是道教理论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