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长三角制造业而言,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同构现象的存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地区间产业同构的研究逐步出现,到目前仍然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与此同时,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尤其是在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关于中国制造业低端性的问题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与之相伴,出现了大量研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鉴于此,本节将从低端和同构两个方面入手,对已有研究尤其是针对长三角制造业的研究展开文献梳理。
近年来,关于制造业低端问题的研究,大量集中在低端锁定方面。时磊(2006)基于对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的拓展,通过论证认为,对于模仿型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是导致我国制造业产生低端锁定的重要因素。而实现突破的出路在于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大量创新型人力资本,且要依据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采取差异化的培养模式 。康志勇(2009)的研究表明,制造业的低端锁定在我国普遍存在,而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制度学习不足是导致市场分割进而产生低端锁定的主要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学习并且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韩云等(2010)认为,低端制造业在我国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合理性,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的结果。但随着国内外条件的变化,极有必要通过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以及招商引资政策等,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焦剑等(2010)以苏州为例的分析表明,该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的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较低,低端化的特征较为明显 。邹昭晞(2010)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强大的配套能力优势,从低端切入了制造业的全球化分工,并有被锁定的趋势。而要突破这种锁定,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刘维林(2012)认为,在我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现实背景下,必须通过功能与产品的双重嵌入,才能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赵玉敏(2012)通过对加工贸易的分析表明,这种贸易方式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形态,而且随着自身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其还在不断推动着制造业的二次创新。把中国制造业低端化发展归咎于加工贸易,显然有失偏颇 。何国华等(2012)的研究显示,中国以资源和人口优势为基础,以代工方式为切入点,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迅速成为低端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但这样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快城镇化、加强金融支持和产学研合作等是可行的出路 。黄海明(2015)系统梳理了韩国突破低端锁定的做法,并建议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自主创新和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等措施支持企业的转型与产业的升级 。张慧明等(2015)通过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遴选了处于低端锁定状态的行业,并通过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低端锁定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制造业中有12个行业处于低端锁定状态。认为更加注重产业政策的公平性、需求侧的管理以及研发投入,有助于突破这种低端锁定 。杨林生等(2017)的计量分析表明,虽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制造业升级,但仍然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尤其是制造业自身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制造业是否能够成功走出低端锁定的困境 。王磊等(2017)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的低端锁定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结果,同时还面临着向发达国家“回流”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外流”的挤出效应。有鉴于此,短期的对策应该是挖掘人口红利的余热,中期的对策是主导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长期的对策则是要注重人才培养并形成人才红利 。陈明等(2018)的研究认为,服务业开放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动力,同时的计量分析表明,不论是服务业的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对制造业打破低端锁定存在正向影响,但还比较微弱。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 。胡大立等(201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不仅存在低端锁定现象,而且锁定和程度越高,创新的惰性越大。对于企业而言,走出这样的困境关键是要实现从工艺升级到产品升级的转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关键是要加强扶持力度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吕越等(2019)认为,在中国制造业目前仍然处于全球分工中低端的条件下,打破低端锁定的有效路径是努力延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长度,伸展制造业国内供给端的链条,进而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
除了对制造业低端性的研究外,关于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低端性的研究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话题。贾根良(2009)等的研究认为,我国之所以存在“高技术不高”的原因在于,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所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实际上主要是承接了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中低附加值、低技术要求、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对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不能过于笼统,应当细化为具体的生产环节,更不能简单地强化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投入 。高莉(2010)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国家的高技术产业为对象,分析了影响产业增加值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增加值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研发广度则恰恰相反。同时该学者认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过低是导致增加值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郭晶等(2012)基于完全国内增加值率对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尤其是其中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主要因素,而以研发投入的强度和专利水平为代表的研发产出没有对完全国内增加值率即国际分工地位产生积极影响 。朱振锴等(2013)对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增加值率倒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既有产业结构的原因,也有所有制结构的原因,还有出口贸易方式的原因,更有研发投入强度的原因,是综合因素决定的结果 。杜传忠等(2016)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锁定状态,且不恰当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剧了这一问题。出路在于,要不断扩大内外需求、优化外资政策和加强自主创新 。与此同时,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关系密切,也有学者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问题进行过考察。伍文浩(2013)通过研究发现,作为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质量优劣重要指标的增加值率,在发达国家存在逐步下降的发展态势 。当然,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的变化也存在类似趋势。该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收益递减规律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客观性 。此外,也有学者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低端问题。白雪洁等(2012)的研究表明,由于自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处于低端锁定的风险。只有通过创建创新网络、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强化金融支持和人才培养才有望突破锁定 。
对产业同构问题的关注始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1979),之后不少学者如钱纳理(Chenery,1986)等对此也进行过深入分析。主要集中在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同构及其与经济增长趋同关系的讨论上。研究结论也较为一致,即经济发展水平的接近性与产业的同构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开始,学界关注到了我国制造业的同构问题。之后,大量关于产业同构的研究逐步出现,对产业同构的水平测度、形成原因、价值判断以及治理对策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极大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产业同构现象的认识。缘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浦东开发开放之后长三角地区的迅猛发展,有不少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该区域。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但凡涉及长三角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产业同构问题。唐立国(2002)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制造业结构存在较为严重的趋同现象,并可能阻碍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有必要通过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和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现制造业的结构协调,进而为产业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奠定基础 。范剑勇(2004)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发现,长三角并不存在严重的制造业结构趋同问题。相反,随着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性正在增强,地区的专业化分工起到了关键作用 。陈建军(2004)认为,长三角制造业同构问题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对其所引致的后果也没有必要过分夸大。长三角制造业处于相对较高的同构水平,是形成稳定分工的基础。对于产业同构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则需要不断推进区域一体化来加以解决 。王志华等(2005)的研究表明,长三角制造业不论在省级层面还是在市级层面,都存在高度趋同的现象,但并没有引起产业的过度竞争。其原因在于,全球化条件下长三角制造业的产品市场是全球性的 。刘传江等(2005)利用“中心外围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结构趋同的形成原因,认为正是制造业从长三角中心地带向苏中南和浙东北的扩散导致了结构的趋同化,是一种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金永红等(2006)认为,产业同构是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其禀赋要素的相似和产业政策的推动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且这一现象的存在可能会带来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有必要通过规划协调、产业集聚、合理分工等措施缓减产业同构水平 。李清娟(2006)的实证分析发现,长三角制造业实际并不存在严重的同构现象,尤其在市级层面更是如此。而这背后的原因,是长三角制造业正在形成已集聚为基础的分工格局 。靖学青(2006)的研究表明,在三次产业层面上长三角存在着严重的同构现象,在制造业层面上同构度并没有那么高,当细分到产品层面,则同构度则进一步下降,即该学者认为,随着产业细分同构度会下降 。赵连阁等(2006)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商方法,测算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状况。结果表明,同构水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尤其在同一产业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专业化分工 。赵伟等(2009)从地方专业化和行业集中度两个维度入手,测算分析了长三角与珠三角制造业的趋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两个区域大体经历了由趋异到趋同再到趋异的发展历程,且这样的发展变化与两个经济区对内和对外开放的进程密切相关 。李娜(2009)利用专业化指数、分工指数对江苏沿江八市制造业的同构水平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这些地区在重化工业领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同构现象,但产品层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总体属于合意性同构 。金戈(2010)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差异度指数,测算了长三角制造业结构趋同与趋异的走向。结果表明,以2004年为界,之前是趋异化发展,之后则是趋同化发展。基于雁行形态理论,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陈勇江(2010)的测算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长三角制造业呈明显的结构趋异发展态势,这种变化趋势有利于促进区域的一体化。同时,该学者认为,长三角制造业的高同构度是该区域禀赋要素相似、地理市场邻近与技术紧密联系等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赵峰等(2011)测算分析了苏北五市制造业的同构度,结果表明存在明显的结构趋同,同时这种趋同又存在很大的合意性 。嵇尚洲(2013)认为,产业同构会带来两种效应,即产业的集聚效应和产业的恶性竞争效应。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水平不仅不高而且适度的趋同化发展将更加有利于集聚发展 。吴迎新(2013)通过测算发现,我国的长三角地区和日本的东海地区在制造业上存在着普遍同构,但这种趋同对两地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没给出相关判断 。郝良峰等(2016)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对象,研究了城市同城化与产业同构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城化促进了产业的同构化。但行政壁垒的存在,影响着同城化与一体化的进程 。谢浩等(2016)基于产业中类制造业数据的分析发现,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水平较高,但由于存在着普遍的基础产业和错落的优势产业,这种同构具有合意性,而且产业结构的趋同化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 。任毅等(2018)通过比较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的结构发现,两个地区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上存在同构。而且预测表明,两地区在该产业上的结构趋同将在不断的升级中进一步增强 。
对于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也有不少学者对其同构现象进行了分析。蒋金荷(2005)的研究表明,全国各地区间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水平在1995—2002年这个时段内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地区间高技术产业专业化水平的强化和提高,这样的研究结论为正确认识高技术产业的同构现状提供了依据 。王志华等(2006)考察了1995—2002年间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水平与制造业高技术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高级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长三角区域内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水平是下降的 。郑丹等(2007)对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间高技术产业的同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水平在逐渐增强,环渤海与长三角、珠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水平在逐步下降,地方政府应积极开展区域分工合作,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区高技术优势产业 。王晓硕(2011)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高技术产业的同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9年,不论是东部和西部、东部和中部,还是中部和西部之间,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水平均呈现逐年增高的发展态势。要促进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协调与合作,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 。李石勇等(2011)对广东高技术产业的同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水平较高,且在1995—2008年间呈现的是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发展态势,应适度调整广东尤其是珠三角高技术产业的结构以使之更加合理 。蒋伏心等(2012)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同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同构度近年来是逐步增大的,而且这种增大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对其他地区还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存在 。同样,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存在相似性,有不少学者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构问题进行过分析。李光(2001)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存在同构问题,并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进行了经验分析 。徐侠等(2008)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同构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很高的同构度,而且还可能引发恶性竞争 。李晅煜等(2012)对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构问题进了合意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内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构度很高,而且呈现逐年增大的发展态势,体现出的是非合意性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近年来兴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构问题进行过关注。邹艳芬(2013)的分析表明,由于各地重复建设等原因引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应当从建立动态规制、完善信息服务、健全退出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刘新宇(2012)认为,各地应在充分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选择自身具有基础和优势的某一特定环节,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进而实现错位发展,减少同构风险 。龙慧芳等(2018)通过分析发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某些产业被很多地方政府选择为主导产业,因此形成了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过度竞争不可避免 。
文献梳理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逐步成为“世界工厂”,长三角则成了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同时,从国际产业分工角度看,长三角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且存在被大型跨国公司俘获而升级困难的锁定现象,低端性明显,这一点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与此同时,尽管部分学者认为长三角制造业并不存在明显的同构问题,但多数学者都承认由于地理位置邻近、资源禀赋相似、地区间行政分割以及彼此间的经济竞争等原因,长三角制造业处于较高的同构状态。对待制造业同构的态度,学界也经历了从过分担忧到承认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这样一个过程,认为制造业的同构具有一定的合意性。虽然如此,由于其毕竟还存在非合意性,制约着地区间分工的深化和产业的协同集聚,进而影响一体化进程,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可以说,长三角制造业既低端又同构,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制造业中的高端产业即高技术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时,情况又会是什么样呢?文献梳理表明,不论是从全国范围看,还是从长三角区域层面看,多数学者认为中国高技术产业不仅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的位置,而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构现象。但就造成高技术产业低端锁定的原因以及高技术产业同构可能带来的影响方面而言,学者们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事实上,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时段的不同,出现结果上的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当然,正是由于高技术产业同其他制造业一样,处在既低端又同构的状态,采取必要的措施推动其转型升级则是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看,长三角制造业乃至其中的高技术产业处于“既低端又同构”的状态,这才是真正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其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协调发展、转型升级和一体化进程。而这方面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一方面,虽然研究长三角制造业同构的文献很多,但把低端同构作为逻辑起点的还很少见,甚至对于不同层级的地区间、不同类型的制造业间同构水平的高低及其动态变化还没有系统厘清;另一方面,虽然有关产业同构与产业集聚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出现在既有文献中,但很少见到系统研究产业低端同构与产业协同集聚关系的文献。事实上,长三角制造业从低端同构走向协同集聚,进而实现向中高端的有序升级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