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概念

一、城乡融合的内涵

融合是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组合词有经济融合、文化融合等。社会学家认为,城乡融合是指城乡从原本互相割裂的状态转向融合状态,在此过程中需要集聚因素的出现,需要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生活与经济日趋协调,差距在发展中逐步减弱。经济学界基于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和产业布局的视角,认为城乡融合要着眼于城乡社会的合理分工,城乡产业的统一布局,城乡生产力要素的合理配置,以及通过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带来最优的经济效益。此外,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力要素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增强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带动城乡经济和社会永续发展。从区域空间的视角出发,规划研究学者认为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城乡相关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从而有力地助推城乡整体性、系统性融合发展。另外,从生态与自然环境的视角出发,自然生态学研究者认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不能忽视环境,不能破坏生态系统,只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重视城乡生态融合,保障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城乡融合也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社会分工体系的影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分工体系下,城乡关系存在差异,融合的难度也不尽相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剩余价值是其本质属性,资本家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保证其在经济,甚至政治领域的统治地位,使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畸形城乡关系,这种关系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的分离,引起乡村经济的破产,城乡矛盾日益扩大。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和分工体系下,城乡因存在共同目标,关系在本质上已经发生变化,国家应从多角度入手缩小二者的差距,注重二者的协调发展,逐步促成完善的融合体系。正如恩格斯所言:“仅能借助于城市和乡村的高度融合,如今的空气、水资源和土壤的毒素才可以得到处理,也正是仅仅借助于这种高质量融合,才可以使当前的城镇中日趋增多的群众粪便不会使得其他人引起疾病,却可以用作植物的营养素。”

综合而言,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产业因素、文化因素、生态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国家制度和社会分工体系的制约。城乡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变化的过程,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同乡村分割开来,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多种要素的作用下逐步扩大。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会成为进一步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为此需要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真正的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城乡交流,而是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发展,不能为了融合而融合,也不能为了融合,随意武断地破坏原有的生产生活生态系统,而是要把其看成一个历史的、逐步改进的过程。 QDVGdfpwB6ISNjqXUvKGUYbuKroh6lBE1CBm4Fd7M4NWqim9waSufKbs8MWC3m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