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对外影响

关于对中国传统文学与艺术之认知,需考究其“文”与“学”之本源。“文”在殷商甲骨文中与“纹”相近,系指君主昔日接受的祭品。据吴其昌、朱芳圃先生所述,其“文”代表文身的人体,最初来自“蛮夷”之地。中国古人心目中对“文”的认识来源于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边疆地区古代少数民族。许慎《说文解字》释义:“文,错画也,象交文。”郑玄将其注释为虎皮坐褥,或车上的图案。《易·系辞》云:“物相杂,故曰文。”孔子著《论语》则指“学识”“学问”“文饰”“文雅”等。

到了汉代才出现今天所认知的“文学”,由单音“文”发展为双音节“文章”,于魏晋南北朝时,逐渐与“经学”“玄学”分离,并有了“文”“笔”之分。其“文”系指“纯文学”,“笔”为“平白文章”。据美国华裔学者刘若愚著《中国文学理论》一书介绍:“此一分别,唐朝(618—907年)以后,逐渐消失;当时‘文’有时用以指‘散文’,与‘诗’相对;可是意指‘文学’,包括散文和韵文,这种较为广义的‘文’,正像它的其他大多数含义一样,仍继续存在。”当今的“文学”概念已经扩展到了“文艺”,系指文字写作的艺术符号。

据朱谦之著《中国音乐文学史》指出中国文学“文笔的区分”,在中华文明史上“关系极大”:“本来无论哪一国的文学史上,韵文的起源就是文学的起源,”如“在荷马(Homer)史诗未产生之前,各种歌词如林纳司(Linus)一歌,就是农人采摘葡萄时所唱的。还有祭神诗,此种诗全是祭祀时颂祷于亚波罗神及诸神祇之用。哀悼诗则用以吊挽死者,声音凄厉,常由以唱这歌为业的人,环绕灵床,高声而歌,与妇人啜泣的声音相应和。至于婚礼诗则在庆祝结婚时,由两队少年男女手执火炬合唱,男随箫声而歌,女则应琴弦而舞。”他还指出:“中国文学的起源,也何尝不是如此,中国文学最初是一种混合艺术,包括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要素,成为混合的表现。”即所谓的“乐舞诗”之文学艺术,以后逐步综合成为乐舞戏剧表演文化形式。

富有文学、艺术传统文化与“乐舞诗”精神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进程中,为人类创作与保存了浩如烟海、汗牛如栋的古典文学遗产。其中以诗歌数量最大,时间最为久远,可谓“诗的国度”,以此为中轴线,从古至今,将文学各种形式,诸如散文、小说、戏剧、杂文、讲唱、辞令等贯穿始终,使之古代华夏成为东方国度传统文学艺术的集散地。

张岱年、程宜山先生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亦论证中国古代抒情诗歌的发达原因,及其对小说、戏剧与绘画的影响:

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之一是它的抒情传统。在种种文学类型中,发展最早、最繁盛的是诗歌,是抒情诗。闻一多曾指出,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四个国度里同时迸出歌声,但那歌的性质并非一致。印度、希腊是在歌中讲着故事,他们那歌是比较近乎小说、戏剧性质的,而且篇幅都很长,而中国、以色列则都唱着以人生与宗教为主题的抒情诗。中国和其余那三个民族一样,在她开宗第一声歌里,便预告了她以后数千年文学发展的路线。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从此以后二千年间,抒情的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由于诗的正宗地位,小说、戏剧、散文、书法、绘画、园林等文学艺术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影响。诗不但支配了整个文学领域,还影响了造型艺术,它同化了绘画,又装饰了建筑(如楹联、春帖等)和诗多工艺美术品。

翻阅中国乃至东亚与亚洲,以及东方诸国古代文化史,人们惊诧不已地发现,一个独特的宗教与世俗文化交流,多依赖于诗文记载的文学艺术现象。尤其感叹不同地域文化的接触、撞击与融合,而陆续产生与形成诸多的乐舞戏剧表演艺术形式,如胡乐、横吹、百戏、歌舞戏、散曲、诸宫调、院本、杂剧、南戏,等等。并且形成从西向东传播,且逐步成熟、繁荣的、巨大的东亚演艺文化体系,极大地丰富了亚洲海上丝绸之路多民族的文化、文学、艺术、发展历史。 AijN61MElM76fTGhUxnhiCIPiK7TFbji2RJ2Z4/Ovziye5YKOZjNNj3/w/GS4S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