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香港地区乐舞戏剧与文化输入

翻阅地图,人们在广东南部珠江口的左右可看到二龙戏珠般两座著名城池,即香港与澳门。香港自古以来与大陆联系密切,尤其是在1997年回归祖国以后,各种民族传统戏剧、戏曲、乐舞艺术交流日益频繁。

经笔者查询文献资料,在香港发生与乐舞戏剧艺术相关的社会文化事件如下所述:

据钟宝贤著《香港影视业百年》,其中记载着许多当年影剧公司与剧社的音乐、舞蹈戏剧艺术创作与演出珍贵史料:

早在1909年,美籍俄人波拉斯基在上海成立亚细亚影剧公司。……波氏也数度南来香江,在暂居香港期间,波氏认识了一群醉心于西方戏剧,自组剧社演出“文明剧”的年轻人,他们当中,黎民伟可说是日后名字较响的一员。黎氏乃广东华侨,祖籍新会,1892年生于日本,到香港后就读圣保罗书院,爱好文艺、摄影和戏剧艺术。曾于1911年与好友梁少波等组成清平乐文明戏剧团,公演《爱河潮》等白话戏。团中不乏同盟会之成员。清廷瓦解后,剧团易名“人我镜剧社”。

1920年,利希慎向怡和洋行买下“东角”(今铜锣湾)一大片土地,动工移去加路连山,辟出加路连山道,利慎道、利园山道、恩平道和开平道,并营建南华体育会、利园酒店及利舞台戏院,利舞台戏院成为香港著名粤剧院。

自20年代《香港影视业百年》一书另有记载:粤剧的组班方法,渐由从前流徙不定的“红船班”和“过山班”转型,进而以广州的“戏院”和“天台游乐场”作基地,粤剧主要演出场地由乡村转入城市,走向由“戏班公司”组织,诸如富商何萼楼控制的宝昌公司,旗下便有“国丰年”“周丰年”“人寿年”和“国中兴”四大班,分别有千里驹和白驹荣等名角,名噪一时。何萼楼更在香港兴建高升剧院,利用戏院支持戏班。

富商源杏翘的太安公司,旗下有“环球乐”和“乐中乐”两班,薛觉先早年便在“环球乐”演出《红楼梦》一剧,源杏翘亦在港岛兴建太平戏院,在九龙建普庆戏院,支持旗下戏班。……袁小田随兄袁财喜南下,在高升戏院演出《女儿香》,为觉先声剧团的武术设计。袁氏自1939年起伶影双栖,在彭年执导的《新关东大侠》中,当女主角邬丽诸的替身。

1979年由英皇御准设立香港赛马会音乐信托基金,用于促进和发展音乐、舞蹈、戏剧和其他有关活动。每年要划拨一定数额资金资助在海外研习乐舞戏剧的人才,并协助社团与学校购置乐器与演艺文化设备。

1977年成立音乐事务统筹处,归香港康乐文化署管辖,积极培养年轻音乐人才,每年举办器乐训练课程、国际音乐交流计划,举办“乐韵员播万千”音乐会,大力繁荣香港音乐事业。1982年成立演艺发展局,所属6个小组委员会,分别负责音乐、舞蹈、戏剧、舞台技术、商界赞助与公共关系以及财政事务等,均由艺术界专业人士担任委员。英国文化协会,为加强和协助发展香港与英国在文化与教育方面的联系,以赞助和举办各种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

远近闻名的“香港演艺学院”为综合性的艺术院校。1986年并入“香港音乐学院”和“芭蕾舞学院”,势力大增,共有舞蹈、戏剧、音乐和艺科等4个学院。经常举行各种音乐会、戏剧节、舞蹈节等文艺演出与学术研讨会。1977年建立香港艺术中心。常年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包括音乐、戏剧、舞蹈、电影和视觉艺术等。香港文化中心,有1800座位的歌剧院,500座位的剧场,两千座位的音乐厅,以及大型艺术图书馆。

“香港中英剧团”,是由香港政府资助的职业剧团,主要演出英语及粤语乐舞戏剧。“城市当代舞蹈团”,为专业现代舞蹈团,主要演出城市现代舞。“香港话剧团”,为隶属于香港市政局的一个职业剧团,1977年成立,全部以粤语演出多类剧目。

1987年6—7月,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场举办80年代台湾电影展。1988年1月,香港作家联谊会成立,会长为曾敏之。1990年2月,香港艺术节开幕,为期26天,共有28个节目,110余场文艺演出。当年4月,第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10月,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在港开幕。

自20世纪中期与下半叶,东方经贸文化中心香港举办各种国际文艺活动,吸引中国与东亚诸多国家和地区的演艺人员前去参加比赛表演。

在21世纪初,香港与大陆各文艺团体合作更加密切,演出更加频繁。如2012年香港政府康文署在中环大会堂、尖沙咀文化中心等地举办“香港戏曲节”,大陆派遣诸多地方戏曲团体前往演出,人称香港是“中国戏曲的后花园”。据香港报纸发文评论:

剧目方面,从加入现代舞台元素的粤剧《李后主》,到粤剧红伶罗家英同京剧名旦史依弘首次联袂出演的《霸王别姬》,再到裴艳玲载誉“重来”的新编京剧《响九霄》,戏曲节做出了诸多探索。《李后主》的编导工作由凭借新派京剧《曙色紫禁城》和《情话紫钗》在戏曲创新方面取得一定突破的毛俊峰导演担纲。为了使这部时间冗长、唱段繁多的粤剧固定曲目适合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欣赏口味,毛俊峰重新整理了剧本,采用倒叙的方式,并在灯光、舞台布景和服装中加入许多新元素。其中,用灯光效果制作出来的云雾代替了传统戏曲中的幕布,使得剧情没有因为合上的幕布而被生硬地隔开,这一创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李后主》首演后,一些年轻观众表示,观看这部粤剧让他们对传统戏曲的认识产生了变化。

香港新闻媒体另外有一篇文章《香港戏迷的幸福感》写道:“富有创新精神的香港人,其念旧也是固执的。香港老牌粤剧殿堂新光戏院,为可供粤剧剧团演出、排练的全港性演艺场地。香港从民间到政府,都对传统戏曲很支持,香港的戏迷很幸福。”

据香港《紫荆》杂志社编辑黎知明观察,香港有不少活跃的民间团体,经常邀请内地一些著名的戏团到香港演出,比如“香港的上海戏曲协会,主要邀请越剧团体;香港艺术之家(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主要邀请昆曲团体。在内地剧种频繁的来港交流中,渐渐催生出了不少本地的年轻新戏迷,什么戏种都看。有些戏迷连普通话都说得很勉强,但一听戏,立即沉醉其中。”

香港作为架设大陆与海内外文化桥梁的著名国际大都市,在世界文化艺术界引荐与介绍中国传统戏剧方面贡献许多力量,此地与台湾组织学术力量编写并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传统乐舞戏剧文化的史学与理论研究著作。诸如香港九龙于1962年出版周志辅的《近百年的京剧》,香港上海书局于1960年出版的冯明之《中国戏剧史》,香港文星书店于1965年出版孟瑶的《中国戏曲史》,香港三联书店于1985年出版朱承朴、曾庆全的《明清传奇概说》等都颇有历史与学术价值。

关于中国古代戏剧作家、作品与理论方面的书籍,如香港龙门书局版的罗锦堂《论元人杂剧之分类》(1960年),《明代作家考略》(1966年),香港潜文堂版的梁沛锦编《关汉卿研究论文集成》(1969年),香港上海书局版的韧庵《中国古代戏剧家》(1977年),香港文心书局版的谢无量《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罗贯中、马致远》(1976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版的刘靖之《关汉卿三国故事杂剧研究》(1980、1987年),《元人水浒杂剧研究》(1990年),香港汉华书局版的冯瑞龙《元代爱情悲剧研究》(1992年),香港新世纪出版社版的瞿钧《马致远论稿》(1993年),香港海出版社版的廖玉蕙《细说桃花扇——思想与情爱》(1997年),等等。

令人关注的是香港学人于近年来加快中华民族乐舞戏剧文献资料的辑录与民间演艺文化的研究,此方面的成果诸如:罗锦堂《中国戏曲总目汇编》(香港万有图书公司,1966年),香港大学中文学会编《中国戏曲研究资料索引》(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9年),谭达先《中国民间戏剧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1981年),谢锡恩撰、陈安娜编《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香港中国语文学会,1986年),等等。 VXDuSyTiam578wzxqCLR8IlouPYncZnezNeQvzmVeHElcDnPlJy/jFgRCN2LKg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