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名词格物系统

名词格物研究是指识格物概念对物格物状态的描述。观察者对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属性的描述,存在多种甚至是无限的转换可能。倘若我们一旦真正地深入研究身边的简单问题,从一开始探索,直到被迫转入另一个问题,对另一个问题深入探索,直到被迫转入下一个问题……比如我们会问:“为什么我会看到我所看到的一切?”似乎我们永远没有希望到达(能够令我们满意的)终点。但是,我们有信念把它们收敛于某一处——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意义。例如,在现实中我们并不是要全部解决斯芬克斯之谜,而是重在解决需要了解的问题(它可能只是整体的一个部分或者某一阶段的形态、状态、属性等)。我们在现实研究中需要把事物有效地划分、分格开来,名词格物正是对应分格的事物的一种描述。

“一般性的观点总是有一些抽象,正因为如此,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真实生活的否定……人类的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科学,只能抓住并命名事实的重要性一面,比如它们的关系、法则,简而言之,就是永恒变化中不变的部分;而不能抓住这些事实的物质性、个性化方面,这些方面随着现实和人类生活而跳动,因此变幻无常而又不可触摸。科学包含的是对现实的思考,而不是现实本身。是关于生活的思考,而不是生活。这是科学的局限,真实且不可逾越的局限,因为科学正是基于思考的本质,思考是科学的唯一器官。——巴枯宁” 思考具有人类的效用性,思考能够抓住对象事物的重要性一面,把握其永恒变化中的不变部分,抓住这些让对象事物服务于人类就足够了,即使思维产生的信息并不直接等同于对象事物或生活,但人类用它们可以把握事物和生活,即具有认识和把握的“效用”。科学的局限亦即是思考的局限,任何思想都只是思想,要想完全抓住事实(一点都不遗漏)是不可能的,任何所谓的“思想=事实”其实都是指在信息表示方面的“思想≌事实”。因此,要放弃科学的局限,就只能放弃现实的思考。

综合地看,只要人一“研究”,其产物都是人格物。“物格物”就在那儿,你一旦发现它、研究它,它就成了人格物。我们走过的地方,我们的周围都是物格物,我们如何研究它呢?“我们走过哪些地方?采用杰拉德的术语‘存在、行为、进化’,我们已经讨论过记录存在的方法:集合符号、结构图、属性、边界以及白盒。我们研究了行为:状态空间、时序图、输入、随机性以及黑盒。我们也研究了存在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抽取‘属性’,从特定的行为推断出特定的结构;如何通过执行‘程序’,从特定的结构产生特定的行为。” 纯粹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格物会产生类似“白马非马论”现象,而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物格物具有亚物质客观性,主要包括空间格物、时间格物、能量格物、信息格物、介质格物(介质格物主要是指两个格物对象之间的介质,它在研究中被作为低于格物对象的亚物质格物)等,它们构成了名词格物的主要内容。

(一)空间格物

空间的概念起源于物体的广延性。日常生活中,空间的概念是非常明确的,比如房子的空间、容器的空间、房子与房子之间的空间、森林中树木与树木之间的空间等。一直以来,空间概念的研究存在两种:一是绝对空间,空间是独立的、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客体;二是属性空间,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是物质的属性。17世纪的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说:“绝对的空间,其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 牛顿物理学中加速度概念需要一个绝对空间参考系。20世纪初期爱因斯坦在继承绝对空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狭义相对论,但他在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抛弃了绝对空间概念,支持属性空间概念。对此,爱因斯坦说:“我要指出,空间一时间未必能被看作是一种可以离开物理实在的真实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物理客体不是在空间之中,而是这些客体有着空间的广延。” 在研究中,空间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不同的参考系对应着不同的空间;不同的空间,观察到的物质分布状态变化的快慢是不同的,即空间和时间都具有相对性。

从本能辩证唯物观看来,空间是一种非绝对独立的客观存在,是亚物质的内容。具体地看,空间揭示了机能物质系统中的一种格物状态,它使得不同的机能物质相互分格、相互联系。一方面,在根本上空间格物与系统的稳定状态有关。我们大都承认,世界是变化的。变化的世界系统中什么是永恒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引入“稳定”。我们常常混淆“稳定”和“不动”,东方明珠塔是稳定的,但在大风的日子里它也会轻微晃动,因此稳定并不是完全不变的。稳定性意味着在某种界限内的变化,意味着系统承受变化的界限,意味着系统能够承受的扰动程度——表达了系统的一些可接受行为以及环境的一些预期行为。 另一方面,空间格物与研究的参考系有关。纯粹的人格物空间主要是指视觉空间、感官空间和心理空间,比如对一幅蕴含三维的画,有些人只看到平面图像,而有些人则能看到立体图景。在研究系统的空间格物时,空间格物稳定系统可以是良性系统,也可以是恶性系统,它们与人类的某些特定观念有关。帕森和希尔斯认为:“如果系统足够持久而值得研究,那么肯定有一种趋势去维持秩序,除非遇到异常的情况。” 维护秩序的趋势是什么?谁又是系统秩序的维护者?

(二)时间格物

时间概念起源于过程的持续性,与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平均太阳日的1/86400定义为时间的基本单位“秒”。奥古斯丁曾经指出:“时间究竟是什么?谁能轻易概括地说明它,谁对此有明确的概念,能用言语表达出来?可是在谈话中,有什么比时间更常见、更熟悉呢?我们谈到时间,当然了解,听别人谈到时间,我们也会领会。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

柏拉图认为时间是永恒世界的永恒摹本,即永恒的运动,它按照数而运转;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有快慢之分,而时间只是均匀的流逝,时间只是运动和运动持续量的尺度,借助于均匀的时间,运动才区分出快慢。时间总是与自由、存在和人生意义相联系的。康德意识到了自由与时间的内在关联,提出将时间与自由二分:时间隶属于现象界,而自由则在本体界才存在。柏格森则把时间与空间分开,强调时间的特殊性;柏格森认为时间就是创造,“如果时间不是某种力量,那么,为什么宇宙会以在我看来是绝对的速度来展开相继的状态呢?为什么这一速度是特定的而不是任意的?这速度为什么不能一举展现,换句话说,为什么不能像放映电影那样,一切都给一次给定呢?愈是深入地考察这点,我们愈是感到:未来是现在的继起,而不是与现在并列,因为未来不能全面由现在决定;这种继起所占的时间不是某个数目,而是一种过程,对置身于时间的意识来说,它具有绝对的价值和真实性,因为时间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性” 。海德格尔把时间与存在相联系,把“时间”分为时间性和时间,他认为,时间性即此在(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时间性是原始的自在自为地出离自己本身”,时间性不是一种现成的存在者,而只是一种出离自身的状态,是一种动态或过程,它只在绽出中有自身。时间性是时间的源头,时间是时间性的到时。时间性既然是出离、绽出,那么,绽出总是有时机和机缘的,时间就是指时间性绽出的时机或机缘。存在者正是借助某种机缘展现出来或开展出来,并认为只有在时间中或在人绽出时显示出来的存在才是真正、真实的存在,才是世界内的存在者。

“唯有变化,才是永恒。——赫拉克利特”“要理解变化,只有通过观察什么保持不变。要理解恒久,只有通过观察什么发生了变化。”

本能系统辩证唯物观点认为,时间格物是指机能物质运动变化的分格与相互联系的描述,它是亚物质的一种,它通常与空间一起形成“时空”,是格物的重要内容。“变化的分格”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变化的系统,即存在的变化和变化的存在。“这里真正的转变,是从关注组织形式转向关注行为,从存在转向行为,从形式转向功能,从模式转向过程,从永恒转向暂存。‘存在’是实体与时间相交的部分,在一段时间里,组织中那些似乎相对不变的方面,构成了实体或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历时不变有助于确定成熟系统的重要部分。相反,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短暂的、可逆的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反复发生,构成了‘行为’或功能;那些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常常逐渐发生,构成了‘进化’或发展。随着这种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实体的关注也发生了变化:从“物体空间的物质模式”转向行为(时间中的事件模式)。——R.W.杰拉德”

关于“变化的分格”。揭示变化的分格即格物时间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时间尺度。它主要包括星系之间的光年时间尺度、太阳系内的四季时间尺度、日照与否的一日白天黑夜时间尺度、以及具体分化的小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尺度。格物系统的持续存在具有时间上的相对性:“在小时间尺度中,系统的存续性增强;在大时间尺度中,系统的存续性减弱。”所谓某一格物时间下的系统存续性是指:该系统存在时间长短同该格物时间尺度之间的比值。例如,昙花系统的存续性4-5个小时。

关于“变化的联系”。变化的联系揭示了格物系统的存在变化的关系。格物系统的存续是存在的持续,即持续存在的特性。“‘持续’是指系统要值得研究而必须存在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长度取决于系统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时间尺度,因此至少也是间接地与观察者的生存时间有关。如果人是观察者,那么这种时间尺度的效果就不难确定。例如,我们一般不会认为事物能靠自身力量移动,但如果观察事物时通过定时拍照技术,将时间变化加快,我们会看到它激烈地扭曲。通过高速摄影技术,我们可以和微生物这样的世界产生共鸣,否则我们尚未理解时,它们已经完成了一生。” 我们说一种系统存在是稳定的,隐含着相应的时间尺度边界和范畴,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之外,它终会消亡,比如太阳系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之外,也会走向消亡。

时间格物在系统中体现为维生性。它是描述系统自身运动的变化的分格和联系的一种属性。我们所看到的系统,都是从过去的系统中存续下来的,那些在过去系统中没能存续下来的系统都已不在了。因此,存续对于系统来说很重要,即系统的维生性。常见系统通常是过去系统中存续的幸存者,如果选择相应的时间跨度,大部分系统的存续时间都不会很长。“对于生物个体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没有一个生物体能永远生存下去。已知最古老的活生物是刺果松,至今已经活了约4000年。如果我们选择种群作为系统,那么即使个体死亡,系统仍然存续,但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自从生命出现在这个星球上,已经灭绝的物种超过了90%。仅仅有极少数的物种,比如蟑螂,拥有大约3亿年的历史。人类的组织群体(组织系统人)就更弱了。大部分公司5年内就会关门,很难想象一家公司会拥有几百年的历史。像罗马天主教会那样的机构,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硕果仅存的稀罕物。”

(三)能量格物

能量伴随着机能物质。在现实生活中,能量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它可以维持生命体的存在,可以传递信息。在人类史上,人类发现了从其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能量的各种方式方法,比如,从最简单地收集各种果实,到燃烧,到行船,到水轮。后来,在积累了大量的实验与观察的基础上,人类制造出了蒸汽机,取代人力和动物力,获得巨大能量。

本能系统辩证唯物观点认为,能量是游离态的本能物质,它可以被机能物质携带并对其存在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它甚至是改变机能物质速度的原因。

在科学上,人们对于“热”的本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亥姆霍兹在1847年发表了《论力的守恒》,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能量守恒定律,从理论上把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原理推广到了热、光、电、磁以及化学反应等过程中,解释了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能量守恒与转化使得物理学达到了空前的综合与统一。热力学的第一和第二定律实现理论化。奥地利的物理学家路德维克·波尔茨曼把热力学与分子动力学的理论相结合,发现了宏观的熵与体系的热力学几率的关系,导致了统计热力学的诞生,他还提出了非平衡态的理论基础。20世纪20年代以来,引入了量子力学,建立了量子化学、统计人力学,同时使得非平衡态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普朗克在能斯特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统计理论指出:各种物质的完美晶体在绝对零度时熵为零。在人类对于宇宙能量的研究中,1998年科学家提出了宇宙加速膨胀的观点,并认为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能量。里斯说:“大约10年过去了,显然暗能量并没有远离我们……在过去的10年里,也证实了暗能量处于物理学中两个最著名理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交叉之中。”

(四)信息格物

信息格物是人类认识对象事物的格物标识。

1.关于亚物质信息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 邬焜教授说:“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信息的本质不是物质本身,它是物质系统的亚物质范畴,具体说是指信息物质。信息物质,不是能量亚物质,也不是间物质亚物质,它是本能物质(基质)、能量物质、间物质亚物质、其他信息物质的相互关系的揭示且具有“可信可息”意义的亚物质,例如“它是物质系统所具有的,在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具体物质(确切讲是物体)、能量的取值(参量)或取义(暗喻)” 。近代哲学家洛克曾经指出:“我们在考察各种实体时,往往当它们是各个自存的,认它们的一切性质都是在自身以内存在,而且与别的事物不相干的。……各种事物本身似乎是绝对的、完整的,可是它们所以有我们所见的各种明显的性质,只是因为它们是自然中别的部分的扈从。它们的可观察到的性质、行动和能力,都导源于外界的一些事物。而且我们在自然中所知的任何部分,不论怎样完备、怎样完整,而它的存在和优点,都只是由其邻居来的。” 信息亚物质是指由邻居而来的可信可息的相互作用亚物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二是表达确定性的东西;三是可信可息的东西。信息是亚物质中的信物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信宿不确定性的消除的信息;二是对信宿确定性的表达的信息。通常研究的信息是指第一种,即信息是对信宿不确定性的消除,因此,只要是消除了信宿对特定事物的不确定性,这个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就是信息。第二种信息是指,对于“过去的”“知道了的”东西,已经是确切的信物质,不属于“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它在当前研究中通常属于信息中的知识。

信息不是独立物质,是必须以质为载体的,仅仅是可以依附于质的、可以复制的和被识别共享的相对独立物范畴。信息区别于“质”的规定性,它是反映和标识“质的规定性”的一般匹配的相对独立等价物。信息,从字面来理解,“信”具有认识和感知的意义,即来源于事物、反映事物和描述事物的“可信”问题。息,具有运动与静止的转换意义,即一切事物的相互作用——存在、联系、运动和发展的统概意义。消息,从字面意义理解,消即消除庞大的、无穷的、复杂的一切事物的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所表现出来的,即剩余的那一部分——“息”。信息区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信息,即申农信息论,不注重信息的内容,而重视信息传递形式和方法。二是广义的信息,即质的反映、认识描述的一般相对独立等价物,比如符号、文字(包括知识和智慧)、图像、态势等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信息。三是机制信息,即系统内部自组织涌生事物亚物质的自复制分形遗传和变异的超循环质机制性相对独立意义及其载体,主要表现在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表现在物种的延续(个体生命体的死亡和新生命体的诞生的超循环系统内部机制意义)。

20世纪40年代,申农的《通信的数学理论》《在噪声中的通信》,维纳的《控制论》拉开了关于信息的独立研究。申农提出了经典的信息概念,认为要产生不定性减少,就要有信源与信宿,提出了信息的传输与识别等一系列问题。维纳认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随着信息研究的深入,主要表现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表现为对申农、维纳信息概念的继续讨论;二是研究各个领域信息的表达、存储、传输、传播等;三是对“信息是什么?信息何以为信息?”的哲学研究。“就近来对信息研究的情况而言,无论是大类划分:机械信息学、生物信息学、人类信息学等,还是分门别类:物理信息学、化学信息学,即各种单科信息学,等等,都从不同的领域表达了对信息问题的见解,用各自学科的语言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些讨论从总体上说都是对信息问题的个性研究(虽然,有人称信息学,有人称信息科学,在当前的实践中,都无碍大局)。”

2.关于信息的格物标识意义

信息对于人类认识事物而言,具有格物标识意义。“存在就是有一个标识。标识实际上就是生存能力的同义词,因为不能生存,就没有什么可标识了,而事实一旦改变了标识,就代表不再存在。但要有标识,就需要一个鉴定人,因此很难说系统何时存在、何时消亡。罗马是在公元476年灭亡的吗?一些历史学家说是的,但如今的罗马城中依然生活着几百万罗马人。” 一个标识实施者比如人对某一被标识物的相互作用格物,称为标识。对同一被标识物,每个标识实施者都可能通过某种格物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格物标识,这些标识是如何达成“一致性”的呢?比如让所有观察者达成对系统观察的共识——共同一致的标识。格物标识者采用某种格物参照模式与格物被标识者通过格物相互作用产生标识性格物,即格物标识。格物标识是一种具体格物参照模式条件下的格物亚物质。通常,标识的格物参照模式即标识的方法,具有格物标识者的主观能动选择性。“采用的标识方法聚焦于我们感兴趣的部分,抛弃其他的标识方法。” 格物标识可能对格物标识者(比如观察者)产生扰动或产生压力,进而形成格物标识者系统结构的微小变化和相应的自稳态调节或自适应调节。“(1)看世界的方法不对观察者产生过度的压力,就不需要改变。(2)看世界的方法可能会改变,以减轻观察者的压力。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不断向古老的世界观注入新的活力?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花费巨大精力去修正那些观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以旧换新?” 答案是:人类在自我发展变化上的自稳态调节需求,在环境变化带来自身变化的自适应调节需求,以及对以上两者的反思。它们决定了人类思想的格物标识要同人类自身系统的需求相互匹配、相互自洽、相互和谐,而不是产生压力、产生矛盾、产生脱节,在动态调节中实现时代思想同现实的同步。

信息的存在需要物质载体,通过文字、语言、图像等具体物质形式表现出来。邬焜在《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中认为,信息科学技术对信息的发掘利用,使人们发现了新的世界,即信息世界。“对人而言,物质的信息怎样却与人的感觉和意识相关,对感觉与意识具有不同的依赖性。……在认识的过程中,人的认识是由与观察对象间的相互作用及其间的想象和理论的混合结构组成的。……也就是说,人对信息的认识与提取与自身情况相关,具有人的选择性、价值取向。……实际上,一个事实是不是客观的,不是看出来的,而是对这一事实附加的一个哲学判断。” “信息世界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构成的理论,提供了全新的事物存在与演化的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 AHFOr30In+J46unluQY8ctQzruzQx9OEIgrtAGUtrfeamuray9WYG9gJlEziNXi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