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动宾格物系统

格物系统研究包括动宾格物系统和名词格物系统,通过动宾格物而获得名词格物。动宾格物系统中包含格物主体、格物、格物对象三大内容,而名词格物系统主要是指物质之间相互区分、相互分格的亚物质系统。动宾格物系统中主要研究人格物何以可能、如何开展、获得格物结果的情况,等等;名词格物系统中主要研究识格物参照和自格物的相互对应性和一致性,其中识格物参照是人脑载荷的具有认识对象信息模式的格物亚物质,而自格物是认识对象事物自身围绕的亚物质。

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是指包含格物主体(人)、格物、格物对象三大内容的动宾格物系统,这个系统本身也是认识构成的一个系统。有人参与的动宾格物系统中,人格物是指由人的认识作用产生的识格物,物格物是指由事物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被格物,对对象物的自格物和共格物的研究如何摆脱人的自带格物带来的干扰和影响?“主宰一般系统思维的3个重要问题,即系统三元论:(1)为什么我会看到我所看到的一切?(2)为什么事物会保持不变?(3)为什么事物会发生变化?” 我们当前所看到的事物是确切的,我们也许会问:我们是如何看到确切事物的?事物是怎么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事物的以前是什么样子、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事物不能永远保持不变?

(一)人的识格物是如何可能的?

在人识格物中,存在斑斓的机能物质多元性的必要条件:(1)无论是什么机能物质,理论上都不能拥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它是一个有限的、相对的机能物质;(2)理论上,由于人格物研究系统的不同,多元机能物质是普遍联系、相互共存的;(3)多元机能物质具有不同的阶层,不同阶层机能物质在理论上无法直接比较。人类观察研究不同机能物质并进行比较,就需要建立“等价中介模型”,即识格物参照。

人类最初的经验来自同本位阶层机能物质相互作用的识别和比较。对于下位阶层和上位阶层的机能物质,通过建立思维信息的等价中介模型进行研究,一切研究的检验都是以同位阶层的机能物质存在及其运动为标准的。每一个阶层都具有该阶层系统或集合的基础组成元素(简称基元),比如人类系统阶层的基元之一是个体人,动物系统阶层的基元包括细胞、器官等,物理系统阶层的基元包括各种粒子,化学系统阶层的基元包括各种分子,等等。

根据人类认识的现实性和有效性需求,规定如下:如果把某一系统阶层相对独立出来,则其基元可以相对地认为是该系统阶层的直接的初始构成元素。本位阶层是一个系统,其具有时间尺度限定、空间尺度限定、质量能量限定,结构关系、信息模式、机能功能限定等。动物体同一本位阶层的有机动物体包括鸟、鱼、猫、狗、马、鹿等,同本位阶层的有机物质可以比较。动物体的下位阶层的有机物质体包括分子系统、细菌系统等,下位阶层有机物质体同本位阶层有机物质体不能直接比较,但通过某些的等价中介模型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和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上位阶层的有机物质体,包括本位阶层有机物质体自我创新创造的或联合创新创造的社会有机物质体;比如人本位阶层有机物质体的上位阶层有机物质体可以包括家庭、企业、国家、人类系统等。

W.罗斯·阿什比认为:“真实世界给出了它的子集。乘积空间代表了观察者的不确定性。如果换一个观察者,乘积空间可能因此而改变。两个观察者可能采用不同的乘积空间,在其中记录真实物体上发生的一些真实事件的同一子集。因此,‘约束’是观察者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任何特定的约束的特性既取决于事物,又取决于观察者。所以,组织理论的基层部分和一些属性有关,这些属性不是物体固有的,而是观察者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观察者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观察者具有能动性,他采用自身具有的识格物参照对事物作用,即形成观察者同事物的认识乘积空间。观察者的格物参照与事物之间形成的“约束”关系就属于整形亚物质。不同人的识格物参照对同一事物进行格物作用,它们形成的约束整形亚物质乘积空间是不同的,即形成的格物认识(识格物)是不同的,比如对于同一片森林,猎人看到的是猎物,药师看到的是中草药,建筑工人看到的是建筑材料,等等。就识格物参照的认识价值而言,各有其长,比如科学家和诗人用不同的识格物参照作用观察同一事物,科学就不比诗人“好多少”,可能诗人考虑到的是“潇洒的文明”,而科学家却看到“邋遢的衣服”。

对于同一森林、同一桌子、同一筷子和盘子的认定,是因为人们具有大体相同的认知。不同观察者对同一桌子作用,形成大体相同的识格物认知,即这些观察者将形成对该桌子的大体相同的“同一(桌子)”认识,这要求观察者采用大体相同的识格物参照,并且要求该识格物参照同桌子作用时具有大体相同的条件(包括作用环境和认识方法等)。值得庆幸的是,人作为一种“类”动物,大体具有相同的识格物参照信息模式,这使得我们能够认识到同一张桌子,并围绕同一桌子吃饭。对于思维而言,我们不仅要用“约束”来指导对象事物的认识,还不能让旧的“约束”限制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应当从经验和传统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在识格物参照方面进行创新,在乘积空间的作用条件、作用环境、作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观察者应掌握两种识格物参照模式,一是对象规定形成的识格物信息参照模式,另一个是观察者观念反省规定形成的识格物信息参照模式。前者称为对象信息识格物参照,其侧重于客观物质信息模式,侧重于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后者称为观念信息识格物参照,其侧重于恣意性观点的主观思维信息模式,侧重于“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的研究。

多元的机能物质(物体系统直至人体系统)自然地具有本能的自分形自由性,正如多元主义认为:恣意性,或者选择的权利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遵循多元主义命题的现实规则,理应无法对任意的个人导入相同的制约” ,但是,为什么个人在人类社会中通常会被导入(各种不同层次)相同的制约,比如法律、制度规则、道德、风俗等?当然,多元主义也导入了现实性的制约:“规定个人一生中可利用资源和能量的上限,在制度上禁止利用能源超过上限。” 用统一的标准限制每个人的选择权利,从命题角度看,它作为标榜多元性的规则是不合适的。从长远来看,能量的制造是多元的,能量的需求是多元的,能量的总量和每个人利用能量的上限也是多元的。多元主义无法从根本上阐述多元产生的本质,也无法真正解释现实中具有恣意性多元的相同制约性问题。

人类社会系统中,每个人作为个体(机能物质系统)的现实存在是这样的:一方面,他是自分形自由的,具有发展的恣意性,具有发展的“自由”选择权利;另一方面,他是社会系统的,受社会关系(包括各种相同法律、规则、习俗等)共同制约的,即其恣意性和自由选择权利是受制约的。既然“恣意性和‘自由’选择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那么是谁制约了个体的这种本性呢?

人类社会系统中由每个个体相互紧密联系构成的契约性涌生事物亚物质格物,即社约物。社约物通俗地说,主要是包括社会系统中各阶层内部和之间、各家庭内部和之间、各企事业组织内部和之间、各国内部和之间、个人内部(主要是指脑思想系统内部的观念信息模式)和之间的具有“关系的规定性”的亚物质。社约物是一种人格物。脱离了人的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契约性的其他一切亚物质(主要是指物格物)都不能称为社约物。社约物具有整形性,即对社约物能力应该溯及和能够溯及的系统组分事物具有制约性和服务性。

人主导的动宾格物是如何可能的?回答此问题,集中表现为讨论人格物系统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人格物因为观察者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同一观察者采用不同的观察者模型对同一观察对象进行观察,也可能获得不同的观察结果。如果不同观察者具有相同机能,并用这些机能去观察同一事物,能否形成相同或相近的人格物及其表述?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大体相同的人能够形成大体相同的观察结果或认识结果,即形成大体相同的人格物。但是,每个人对“所谓”同一事物的观察是绝对不同的。因为:第一,每个人提供的识格物模型参照是绝对不同的;第二,“所谓”同一事物是永恒变化的,是绝对不同的;第三,由于前两者的不同,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识格物是绝对不同的,即观察结果是绝对不同的。

任何两种观察结果既是绝对不同的,又是互补的。“如果能量的分割有一个下限,那么用我们的术语来说,超过这个下限,对观察的分解(或简化)就是不可能的。对物理学家来说,所有观察都伴随着从被观察者到观察者的能量传递。” 某一观察者并不能获得被观察对象的全部信息,这时其他观察者的观察结果同该观察结果具有互补性;即互补性是不能得到全部信息的一种特殊情况。“只要当测量工具和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现象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互补性的概念就说明了这种探究所能给出的答案。” “互补性思想的要点:它们是两个不完全独立但又相互不可规约的观点。” 如果大体相同的人(拥有大体相同的识格物模型参照)对同一被观察对象(提供大体相同的状态信息)进行观察,形成该条件下、该阶层的(全部信息)结果:它们表现为大体相同的人格物,并被人表述为大体一致的观念。

其次,人格物的表述符号的一致性并不取决于观察者对观察如何命名。“我们不要求我们的‘观察者’能‘正确地’做出每一次观察(衣衫和边幅不修中的元素),因为这些是我们原始的、未定义的元素,使用它们时,‘正确’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没有“正确性”的符号表示,不同观察者及其观察结果之间就无法进行深入的讨论了;当然,不同的表示符号,可以表示同一“人格物”。因此,“定律不依赖于选择的特定符号”

再次,同一观察者[或不同观察者采用同一观察模型(识格物参照)]重复观察时,人格物可以重现;或者说,观察对象状态的“重现”是可以被识别的。比如,我们一起吃饭,可以看到被围绕着的同一张桌子——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又比如科学实验的重复,观察对象状态重现是可以识别的。物理学家指出:“如果强度量保持不变,那么你对系统的分解就是正确的。” 观察者大脑中都有一套“正确”的格物法则,同样被观察事物也存在显现于观察者的一种或一组性质,当格物强度量相同时,相同的格物(正确的系统分解)将获得一致的结果。对于任意的格物行为,都可能保持被观察对象物的一些性质,也可能改变被观察对象物的一些性质。“对于任意给定的性质,都存在一些保持它不变的转换和一些改变它的转换。……一般来说,一种属性或性质可以通过那些保持它的转换来描述。同样,一种转换也可以通过它所保持的性质来描述。我们之所以认为某些转换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们让我们感兴趣的性质保持不变。” 被观察事物通过“观察转换工具”,有时候不变化的性质是重要的,不随转换而变化的性质是不重要的,有时候对一些重要的性质要禁止相应的转换。

动宾格物的内容包括:一是“对状态确定的系统的行为”进行描述;二是“对状态不确定的系统的行为”进行描述。显然,后者难于前者。“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法则就是已经被写过914代了。但它不是写在羊皮纸上,因为那时没有动物提供皮;也不是写在木头上,因为还没有树木;也不是写在石头上,因为还没有石头。它写在上帝左臂上白色火焰的黑色火苗上。——尼克斯·卡赞卡基斯” 我们格物是为了让物体在研究分格、分割出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它“拘禁式地”、理想地分格出来。“拘禁意味着存在完美的高墙,这是构筑理想的封闭环境所必须的。但对于高墙存在的问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质疑。我们真的知道某种方法能构筑防止射线穿过的高墙吗?理论上这是不可能的,但在实践中,在物理和化学实验室里可以轻易地做到。——L.布里渊” “为什么物理和化学实验室要构筑理想的封闭环境呢?目的是为研究创建状态确定的系统。为什么他们喜欢研究状态确定的系统?因为状态确定的系统的行为简单。” 对于所谓理想隔离的系统,任何观察者研究它的时候都可能给该系统带来“来自外部”的“输入”,输入和输出形成系统的交换链。如果它们无关紧要,则我们近似认为封闭系统是状态确定的。

(二)人识格物的边界

人认识主导的动宾格物即人识格物的结果是“人格物”。人格物的边界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被格物的物自格物边界,它是客观的;二是人作为认识主体的识格物参照,它具有主观性。人认识被格之物形成人格物,该人格物的信息与该物自格物的信息是否一致?回答这个问题,集中要解决人格物的边界与物自格物的边界是否有效对应的问题。

自格物的边界随着事物生成而生成,随着分形整形变化而变化,它自然地在那儿;但是,没有被人“认识”,物格物边界则没有认识意义。

1.在某个物质阶层,人格物边界和物自格物边界是大体对应一致的,先有物自格物边界,再有认识条件下的人格物边界,比如山峰格物认识,先有山峰自格物外形的边界,后有认识条件下的山峰人格物之边界。

2.在某些条件下,人格物边界是人为制定或界定的,物格物边界(并非一定是自格的)对应人格物边界而被人为划分,先有人格物边界,后有物格物边界,比如国家格物认识,先有人为规定领土、领水、领空的国家,再有物格物的边界国家,这个国家边界并不是国家自格物生成的,它是人格物之后生成的。

事物或物质的所有“边”,包括物质边、能量边、信息边、功能边、新能边、逻辑边、叙事边等,也包括介质及其承载的能量和信息等。从格物主体看,格物系统通常包括人格物系统和物格物系统;从格物对象角度看,格物系统可包括自格物系统和共格物系统。人格物边界和物自格物边界的一致性原则,是人类格物追求真理性的基本要求。

(1)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人格物及其边界

世界是随意分类的,还是能够清晰地按照自己的固有的规律清晰分出一些部分的?世界并不如你肆意想象的随意分类产生物种,而是遵循某些规律而自生成自我边界而形成清晰的划分一些部分、一些物种。物体自我区分出来,从物理空间上看:“物应各有其所,亦应各在其所。” 系统的边界中,有些部分比如人体的嘴部,它既是人体与环境的边界内容,又是人体与环境的“接口”——通常在主要接口处形成系统同环境的“主交换链”。对于系统而言,接口有时候比边界更“有用”。这种接口简单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物质型接口,二是能量型接口,三是信息型接口。对于人体系统而言,嘴巴和排泄口是典型物质型接口,同时也是能量型接口;鼻子是能量型接口也是物质型接口;眼睛、耳朵、舌头等主要是信息型接口。

对于被观察对象而言,其出现概率大的状态比出现概率小的状态更容易被观察到。由于物理或现实的原因被观察对象更偏爱于某些状态,而由于观察者因为某种精神上的原因,更偏爱被观察对象的某些状态。我们所研究的系统并非都处于物理世界中,边界通常只是一种比喻。经常地,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来选择边界,比如质地材料变化处、颜色变化处、固固接触处、固液交界处、气液交界处等,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当它们无效时,我们很难摆脱它们的影响,比如两个固体牢牢地粘在一起,又比如人体的边界被通常认为是皮肤,而肺怎么处理,闭上嘴,肺部的空气是人体的一部分,张开嘴,肺部空气和外部空气是一体的。人们关于自然世界边界的经验性边界观念会影响我们对系统边界思维的有效性,比如将动物划分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有些动物既食肉又食草,边界就不好区分。

系统同环境具有自生的边界,而系统内部部分、组分或要素之间的边界则更复杂。人们对于系统内部的分格,从经验上看,部分机械系统通常可以利用还原分解方法,比如汽车系统可以还原分解为发动机、车架、轮胎等组分零件;但有一部分系统则不能直接还原分割,比如人体系统不能直接分割为头、五脏六腑、四肢等零件部分。系统内部组分的关系是强相互作用的。从机械系统到有机构成系统,容易分解的系统已经被分解,剩下的系统一般是连接紧密、较难分解的,犹如大网捕大鱼大部分已经被抓住了,该换小网工具捕小鱼了。广义地讲,任意的组合都可以称为系统,因为它们之间天然地具有相互作用关系或某些联系,比如生活中联系松散的组织也可以称为“系统”,但,这些松散的组织很容易直接被分解为一些组分或因素,可以极端地认为它们大部分已经分解丧失了“相互作用关系和连接”的自生秘密。因此,狭义地看,对于人类研究而言,强相互作用的、强连接的、具有自生边界及其秘密的系统才是有“研究效用”的。通常地,我们研究的系统是指这一类系统,比如汽车系统、人体系统、社会系统,等等。如何区分广义的“松散组织”与狭义的“有效系统”?其中系统内部组分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和强连接是一个重要指标。强连接是指:“平均来说,系统连接的紧密程度在平均水平之上。” 类似地,强相互作用是指:“平均来说,系统内部组分相互作用的强烈程度在平均水平之上。”强相互作用和强连接条件下,有些系统其内部任何一个部分或组分都不能改变,即使系统内组分变化,强相互作用和强连接的主导地位也不能改变。

(2)依托人识格物参照的人格物及其边界

“在地球表面,我们可以围着某个东西画一条线,然后立即区分出‘里面’和‘外面’。……明确区分不同部分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我们很自信,认为总能区分出里面和外面,即使可能需要花费许多精力。通过类推,我们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所有系统,用‘系统’这个词来表示‘里面’,用‘环境’表示‘外面’。根据无差异法则,我们也许会想,随便哪个部分都可以叫作‘系统’,因为一个人的系统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的环境。但根据差异法则,系统的选择对我们的世界观可能非常重要。”

“隐藏最深的一个科学隐喻就是‘事物’或‘部分’的概念,它能与其他事物或部分清楚地区分开来。这个隐喻藏得很深,以至于我们用到它时很少能觉察到。人类学家谈到部落的‘社会组织’时,就好像它是他口袋里的一盒火柴一样。但是,如果初出茅庐的实地考察工作者来到研究现场,根本看不到‘社会组织’。……这些‘事物’或‘部分’是‘属性’或‘性质’的拥有者,它们拥有这些特性,就像火柴盒装着火柴,猪带着膘一样。通过区分‘事物’,可以区分不同的属性。……我们使用‘部分’或‘事物’这一隐喻,这与我们在物理空间的体验密切相关,尤其是我们对‘边界’的体验。正如达·芬奇所说:‘一个事物的边界就是另一事物的开始。’”

依托人识格物参照的人格物的特点是具有主观感性的。边界之内,人感觉不到边界的约束,甚至感觉不到边界时,他就感觉到了“自由”。“实际边界”和“感觉边界”的关系是自由与纪律关系要讨论的。在天空中我们可以“自由”飞翔,在森林里我们可以“自由”呼吸,在大海中我们可以“自由”航行……所有的“所谓的自由”都是指感觉边界的模糊或消失,而实际边界一直存在着,比如大气层、树木、海岸,等等。纪律通常是指在肆意自由的方向上遇到了实际的边界,这种边界使肆意自由变为了有限自由,有限自由反作用于人的意识,人通过自我调节和适应,使得“自我自由空间”中肆意的成分较少或较弱,而有限自由的成分充斥起来,当有限自由充斥了整个“自我自由空间”时,纪律的实际边界在感觉边界中逐渐模糊甚至消失。如果个体意识系统中的体内边界太细太多,他无法感觉到外在的实际边界,他容易胆小、懦弱、压抑。什么是合理的纪律以及纪律下合理的“自我自由空间”?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极度压抑的禁锢的“自我自由空间”,另一个是无限扩张的肆意的“自我自由空间”。两者都是灾害,因为人体系统及人类社会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过小或过大都不利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纪律边界的科学意义在于其同人类及社会发展的合理匹配的服务效用性表达。 68qLpk4JY6lQs0YLB18gCt/xR84XHmRLZl2FIpdXKDvSVkf1DOMyY87G2L5sIh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