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机能物质辩证研究的“格物系统论”

搭乘天使的翅膀,离家旅行,飞离房屋,飞跃小区和城镇,飞过高山和大海,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

回头俯视,它们都尽收眼底。掠过小区,家人和房屋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它们只是一个个点分布在小区;掠过城镇,小区失去了原有的模样,它们只是一个个点分布在城镇;掠过高山和大海,树木、花鸟和鱼儿只是一个个点分布在高山和大海。天使飞得越来越高,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原来现实的那些事物逐渐变成了点,慢慢模糊一片。

我诧异地问天使:“收入眼底的事物都变成了一个个点,模糊一片,我如何区分它们并对应花儿、猫儿、鸟儿呢?”

天使微笑着回答:“看,我们眼眶大了,花儿、鸟儿等都是一片模糊的点,在大眼眶系统内它们是可以不作区分的;我们眼眶小了,花儿和鸟儿作为物体整体出现了分格,但花儿上的粉与蕾,还有鸟儿上的羽毛与脚爪,它们还是可以不作区分的模糊一片的点;我们的眼眶更小了,花上的瓣蕾、鸟上的羽毛作为整体出现了分格,但瓣蕾和羽毛中的细胞分子它们是可以不作区分的模糊一片的点……”

我若有所思。天使接着道:“眼眶之内是系统,眼眶之外也是系统。系统就是一个筐,筐住花儿是花儿,筐住鸟儿是鸟儿,筐住树木是森林,筐住人类是社会。筐内的事物总是受筐的束缚,被束缚着的筐内事物形成区别于筐外事物的自我存在的分格——花儿、猫儿、鸟儿等一切事物都是格物系统对应的‘产物’。”

我似懂非懂。天使见状接着道:“系统之筐是我们本能的武器,当局者迷,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

我拨开云雾,尝试着以系统方法来认识事物,探寻系统之筐格物致知的工具意义。

……

一个行星、一粒沙、一棵树、一朵花、一条狗、一个人、一个国、一个家……它们是如何自我分格独立、相互分格独立的,又是如何被人类感知这种分格的呢?无论是物是兽是人,作为机能物质的它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生系统而相对独立于世界且获得分格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生系统自我分格,既造就了矿物的自在性,又造就了动植物的“适应性”。但在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能动识别格物方面,矿物几乎不表现出自我能动性,植物表现出弱自我能动性,动物表现出较强自我能动性,人类表现出最强最高级自我能动性,并被称为万物之灵。因为人拥有对世界的最高级自主能动思维认识,这成为人类的特质。

人类在对一般物质研究中,研究者参与到“被研究物质的自在存在状态及其运动”之中,被研究物质也相应地参与到了“研究者某种存在状态及其运动”之中,此时,研究者和被研究物质共同构成了“物质研究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被研究物质的自在存在及其运动之中,必然干扰被研究物质的自在存在及其运动,那么“研究”又是如何可能的呢?假定研究可以顺利展开,被研究的诸多物质又是如何被区分为“不同物质”的呢?另外,不同的研究者面对同一物质,他们是如何形成一致性认识即该物质被认定为“同一物质”的呢?

基于揭示物质自在存在及其变化的本能系统物质辩证逻辑,考察一般“认识”系统构成及其运行。首要的,研究者在研究之前就已经把自己从物质的海洋中自我独立出来,称为了“主体”;之后,研究者研究物质。此时,研究者同被研究物质虽然相互区别、相互分格,却又因“研究”而一起构成“物质研究系统”,以获得相应的“被研究物质认知”。研究者利用由自己直接或间接参与构建的“物质研究系统”对其中的被研究物质开展研究,既能使自己与被研究物质区别和分格开来,又能使不同的被研究物质区别和分格开来,获取“被研究物质的认知”的研究方法,称为“格物系统研究”。

机械论还原论是人类特质格物系统的“典型格物认知”的产物,一般系统论是“非典型格物认知”内容;非典型格物离不开典型格物(没有典型格物,则无从谈起非典型格物,它来自既成典型格物秩之间的“涌现性”关系逻辑)。通常,格物系统都可以建立“秩边流”研究模型。广义格物包括人格物和物格物,它将揭示世界的本原相互格物状态。 W2dIFZfjB4iW2MiDGhOsVVdSAwVu2B5VKKiUPZS+0ql7jwO68uLwo9+x7QM8i2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