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声音和色彩元素的介入

电影艺术的形成期(1895—1927)即电影的默片时代,也叫无声电影时代。无声电影时代的影片真的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吗?其实,无声电影并不是真正没有声音,它的声音是在影片放映时采用各种办法配上去的:或者找乐队去银幕底下伴奏,或者请歌手在银幕侧边伴唱,或者演员在银幕后现场对白,或者用留声机根据影片内容录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声响在影片放映时播放。这些配音方法声音往往与画面无法同步,常常闹得笑话百出。例如,银幕上出现开门或关门的画面,留声机却发出了汽车的尖叫;银幕上女演员开怀大笑,银幕后面却传来了婴儿的啼哭。临场对白则更为有趣。那时为电影写的对白分为两类:一类不管影片内容只按题材分类,爱情片有一套爱情片的对白,强盗片有一套强盗片的对白,电影放映时男女演员站在银幕后面照搬就是;另一类对白按照影片的内容所写,对白也与故事的发展相联系,但口型却无法对上。尽管如此,去电影院找乐依然是人们最普遍的娱乐方式。不管电影怎么不完美,人们依然能够发现影片里那些精彩得令他们如痴如醉、心醉神迷的地方,没有谁会去挑剔此影片中风流男子的爱情表白与彼部影片里穷书生的求爱语言如出一辙,大家给予了电影最大的宽容。

一、声音

人类眼睛的视觉范围大约在 120°左右,而耳朵却可以听清来自任何方向的声音。声音是电影艺术中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声音同画面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可以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虽然有声电影诞生于 1927 年,但是无声电影从它迈出最初的步伐之日起,就已在力图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表达音响形象。早期电影放映经常用钢琴、小乐队或播放唱片伴奏。加拿大影片《灰狐》中,有一组表现放映美国早期影片《火车大劫案》采用钢琴伴奏的镜头。钢琴师一边看着银幕上的画面,一边演奏钢琴,不但增添了画面气氛,而且加强了视觉节奏。1916 年,瑞典影片《生活的火花》放映时,也有一把小提琴和一架钢琴为影片伴奏,它的出席为影片所需要的情调做出了努力。

在1900 年举办的一次世界博览会上,观众们在唱片的伴随下也可以看到一种幼稚的“有声片”。但是,由于声音和画面难以同步,音量也难以满足电影院数百名观众的需要,这种“有声片”很快便被淘汰了。为了使电影这个先天的“哑巴”开口说话,无数先驱者呕心沥血,经历了无数失败与挫折。从活动照相术到幻灯放映,再到手提式电影放映机,电影艺术的形成与产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影艺术的成熟同样依赖于科学技术和其他艺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声波转化为音频电流研究成功,这一发明使得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成为可能。于是,1927 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拍摄了影片《爵士歌王》,在这部影片里第一次出现了声音,被称为“伟大的哑巴”的电影终于开口了。这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即有声电影问世。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一种视听综合艺术,电影艺术的发展从此步入成熟期。

《爵士歌王》描写的是美国乐坛流行歌手杰克·罗宾的成长故事。阿尔·乔生出任此片的男主角。乔生是 20 年代美国最走红的歌手。他创造的单膝跪地、双手张开、声情并茂的歌唱姿态深深地震撼了人们。乔生和格里菲斯曾有过一段不快。他应邀担任格里菲斯执导的影片时,因为不满意自己的表演而在影片拍到半途时溜之大吉,格里菲斯前功尽弃,损失不小。格里菲斯对他提出了赔偿 50 万美元的起诉,但最终乔生只赔了 2627 美元,因为法官是个乔生迷。《爵士歌王》是百老汇的走红歌舞片。计划中此片是一部“没有有声对白的歌舞片”。开拍后不久,有一场戏是乔生在夜总会里的演唱场面。一曲《肮脏的手,肮脏的脸》刚刚唱完,观众掌声雷动。乔生激情奔涌,竟忘了自己是在拍电影,便对观众说:“等一等,等一等,你们还没有听到最精彩的呢!你们想听《托特——托特——托特西》吗?好吧,继续。”他转向乐队:“听着,奏《托特——托特——托特西》,唱三节,第一节我吹口哨。”然后他开始歌唱。但这段独白被录了下来,导演阿兰·克劳斯兰对此很感兴趣,没有把它删掉。乔生大受鼓舞,在拍最后一场戏时又发挥了一段“和母亲的即兴对话”。这两段对白由此成为电影最早的有声对白,改变了电影的发展趋势。

声音因素的加入,为更加直接地表现人物的情感提供了可能性,大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人物之间可以对话,内容亦不断丰富深化,故事片情节逐渐复杂起来,从而对电影剧本的创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爵士歌王》使华纳公司赢得了高额的票房收入,不仅轰动了美国,还风靡了欧洲。虽然它不是一部全部有声对白的影片,但它的成功却使华纳公司从此风光无限,一跃成为与五大公司平分秋色的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公司。《爵士歌王》之后,1929 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又推出了被称为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

有声电影由于能同时满足观众的视听感官而受到热烈欢迎。早期有声片采用的是光学录音和还音方法,不同音质、音色和音高的声音,通过光学录音方法,由声波转化为光波。这些参差不齐的锯齿形光影,就是人们所说的声带。声带的出现使传统的默片画格、尺寸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胶片上的声带,一条录着对白,一条录着音响和音乐。影片放映时,光波通过光电管还原为声波,并通过扩音器把声音放大,以满足大范围内电影放映的需要。有声电影的出现,迫使一些默片明星接受严格的语言训练。一些电影创作者还探索了同期录音的方法。有的导演把麦克风藏在演员的胸前或女演员右肩上的饰花中。因此,就造成声音有时大,有时小,甚至变形的结果。但是,这也是有声电影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印记。这一时期,人们还广泛采用了配音方法,以弥补某些演员听觉形象的不足。于是,出现了前期录音,和以音乐及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音乐片”这种崭新的电影类型。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磁性录音技术的发明和电视的普及,电影声音技巧也有了许多改进。特别是在现代主义电影中,大量运用了单向话筒和音画对位甚至错位方法,同期录音也一度走红。1960 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在其拍摄的影片《奇遇》中,在表现西方社会人们感情冒险的内容时,成功地发挥了音响的作用。影片中当安娜的神秘失踪而使场面的情调发生变化时,海浪冲击岩石的声响逐渐增大。大海的波涛声,人们的喊声,断断续续的对白,形成了一种几乎是交响乐式的音响效果,烘托着剧情,刻画了当时人们内心的空虚。与光学录音方法相比,磁性录音使电影中的声音更加真实自然,也为声带和声画剪辑提供了许多方便,出现了各种因素更加协调平衡的局面。影片中有些段落,使观众可以感受到电影声音表现手段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一段当女主人公发现爱着自己的桑德罗与一妓女鬼混时,静默就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鲜明效果。影片最后有一组镜头,表现了克劳迪娅与桑德罗这对情人的互相谅解。但是,通过影片中一个中间分开的构图,以及他们分别面对着的火山和墙壁,特别是通过隐约可闻的海涛声和汽笛声,观众仍然可以预料到他们将经历新的感情冒险。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有些影片在音响领域内探索了不用任何对白或不用任何表现性音乐的方法。1961 年,日本导演新藤兼人拍摄了影片《裸岛》,主要表现了1950 年代一个日本家庭在一座孤岛上的艰苦奋斗和贫穷生活。全片没有一句对白,但各种音响、音乐的成功运用把剧情表现得极其深刻感人。影片之所以不采用对白,主要是为了表示人物对社会的抗议,以及他们精神上的绝望。此外,为了更清楚地强调出人物的沉默和无言的痛苦,新藤兼人动用了声画蒙太奇所构成的奇妙力量,表现出一种千言万语也无法说透的沉默,使整部影片就像一首凝重的诗。在这一点上,导演新藤兼人曾说过,他发现有些影片对话实在太多了,过于使用对话来表达电影内涵,使得电影的诗意完全被抹杀了。导演成功的一次探索,使音响的表现力得到了明显的突出和加强。

另外,不采用任何故事空间以外的假定性音乐,也是有些影片执意追求的风格之一。1963 年,美国导演希区柯克拍摄了影片《鸟群》。这位悬念大师在这部影片中主要表现的是鸟对人类的进攻。影片中所有的音响,全部是由电子合成器创造出来的,不但生动逼真,而且丰富并加强了影片的惊险效果。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同期录音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电影录音技术在降低噪音、增益信号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道尔贝等录音系统可以对录制的各种音响进行编辑、选择、加工和合成,并且改变了脉络清楚、戏剧演出式的对白方法,声音与声音、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方法更加丰富多彩。电影的音响本身也质感真实,层次分明,既赋予画面以空间真实感,又能创造出惊人的戏剧效果。

二、色彩

当人们举目四望,就会发现,周围到处都是彩色。红色的是太阳,是鲜花,是激情,是热烈;蓝色的是大海,是天空,是深邃,是澄碧;绿色的是树木,是流水,是青春,是生命……总之,世界是彩色的,生活是彩色的,理想是彩色的,爱情是彩色的,生命离不开彩色。当然,艺术更离不开彩色。在人类文化史上,色彩写下过重要篇章。在绘画、建筑、雕塑、装潢和服饰等领域内,彩色都显示出巨大表现力。早期电影都是用黑白胶片拍成的。但是,拓荒者们并没有忘记彩色。在梅里爱的《仙女国》、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等影片中,都曾使用过彩色,或增加画面的美感,或渲染环境气氛,或表达象征性含义,从而达成一定的艺术效果。但是,不久之后,流水线式的手工着色以及在黑白胶片上进行单色印染等方法,都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而被淘汰了。不过这些实践反映出人们对完整电影的探索。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有黑白灰的画面。

1933 年,美国特艺色影片公司成功试制了能够比较逼真地还原各种颜色的彩色胶片和摄影系统。根据不同颜色是由不同光谱产生,以及不同胶片对不同颜色感光度不同等基本原理,技术专家们试制成功了对红、绿、蓝三原色感光最明显的三种胶片,然后用三个镜头和三条胶片同时拍摄一个场景,这样就能合成出色泽鲜艳的画面。

1935 年,美国导演马摩里安运用这一系统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界》,并进行了用彩色表现情绪和渲染气氛的试验,生动地展现了拿破仑时代的社会风貌。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彩色破坏了黑白片形成的传统艺术观念。早期的彩色电影确实存在着一种为彩色而彩色,为鲜艳而鲜艳的片面性倾向。在一些轻松愉快的歌舞片、幻想色彩浓厚的神话片和场面豪华的历史片中,这种倾向尤为突出。彩色甚至一度成为制片人用以表现女明星的玉腿酥胸去招揽观众的廉价手段。正如当时的影评家所说,这种电影只不过是一种明信片式的彩印山水或美女彩照罢了。后来经过艺术家们数十年的探索,彩色电影终于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美学特色的电影样式。在影片中,彩色成为电影艺术造型、抒情、叙事和象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彩色在电影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更加逼真地再现现实,而且还表现在人物造型、环境造型和加强戏剧性效果等许多方面。1939 年,美国导演维克多·弗莱明,以及主演费雯·丽、克拉克·盖博拍摄了影片《乱世佳人》。此部影片虽然带有浓厚的种族主义偏见,但是,由于它着力表现了南方陶乐庄园思嘉小姐曲折的爱情经历,刻画了她的多情任性、自私贪婪、残忍冷酷以及自强不息的性格,所以使“思嘉”成为美国许多妇女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化身。影片在塑造这一典型形象时,充分发挥了彩色的表现作用。影片中有一段,当思嘉小姐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希礼将要同别的女孩结婚时,竟然草率地同自己并不相爱的查理举行了婚礼,而查理则要马上开赴南北战争的前线。查理出师未捷人先死,芳龄十六的思嘉成为寡妇。她只好脱下白色礼服,穿上黑色丧衣,沉浸在短暂的悲痛之中。思嘉的性格决定了她不会甘心寂寞,而是要出尽风头。很快她就忘却了心灵的创伤,身穿黑色的丧服去参加豪华的军医院募捐舞会了。在五彩缤纷的舞蹈场面中,思嘉丧服的黑色显得格外凝重,格外显眼。对一个刚刚丧夫的寡妇来说这一颜色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影片中,思嘉和希礼吻别:“请给我一个告别的吻吧!”此刻,火光烧红了半个夜空。吻别后,希礼重返前线,思嘉答应留下来照顾他的妻子。当士兵们在销毁弹药库时,思嘉等人在船长白瑞德的帮助下,冲出了亚特兰大的火海。影片中彩色场面的艺术魅力是黑白画面所望尘莫及的。艺术设计师孟席斯也由于在《乱世佳人》中利用色彩加强戏剧效果方面的优秀创作而荣获第 12 届奥斯卡特别奖。

电影中彩色的美学作用,集中地表现在抒发人物情感和表达象征性含义两个方面。虽然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仍然有一些艺术家执着地探索黑白片的表现力,但是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也不乏出现了《红色沙漠》《朱丽叶的精灵》《被诅咒的人》等许多优秀的彩色片。1964 年,由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彩色片《红色沙漠》,导演安东尼奥尼在这部影片中叙述的是主人公朱丽娜由于车祸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对周围的一切都能产生病态的反应,终日神思恍惚,无法排遣自己的迷惘惆怅。为了表现朱丽娜极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影片以阴暗的灰色和褐色作为基调,并运用了许多主观性很强的色彩,大胆改变了实景中某些事物和环境的颜色。影片中,本来是白色的墙壁、红色的苹果以及绿色的树林,结果经过导演的处理都变成了令人压抑的灰色,充分表现了主人公心灰意冷的情绪。由于影片中充分显示了彩色在成为主要的戏剧元素和影片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所以《红色沙漠》曾被某些史学家称誉为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片。

我国是 1954 年以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始彩色电影创作的。近年来的电影创作,也不断地探索彩色的美学表现力。1984 年,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影片《黄土地》,以一种沉稳的、温暖的土黄色为色彩基调,结合陕北文化中的色彩含义,表现了黄河儿女的奋斗足迹。影片通过各种色彩的配置,构成相互交织而又和谐的交响乐式的色彩总谱,收到了既饱含凝重、单纯浓郁,又对比强烈的情绪效果。影片中的红门帘和红嫁衣,虽然是热烈和幸福的象征,但是在旧中国,红门帘又往往是劳动妇女不幸命运的帷幕。女主人公翠巧成亲一段中,红色的运用反衬出中国妇女的不幸,令人触目惊心;安塞腰鼓片段中,红色的运用则正面烘托出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令人欢欣鼓舞。

总之,彩色的运用,使电影艺术在反映生活、制造气氛、渲染情绪等方面大大地丰富了表现力。从此,人们从银幕上看到了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一个立体的仿真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至此,构成电影艺术的三个基本要素——画面、声音、色彩已全部具备,电影走向更完美、更成熟。 N5YEeuVB5NL6oFud38+x2wV8uAasUgnPmm7xb5QzD1+vZ6DkAcPvpXpMuegoGkv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