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内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提质增效的本质在于直面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是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本底和主要遵循。因此,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依然在实现乡村旅游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以促进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满足和实现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为最终目标追求。鉴于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大的背景下进行,因此,对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内涵的把握必须建立在对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深刻理解基础上。

一、提质增效的提出

提质增效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常态”一词最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并在 2014 年的APEC会议上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的新特征(增长速度变化、发展动力转换、经济结构优化等),系统阐释了什么是新常态、新常态带来什么新机遇以及如何适应新常态等一系列问题,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性。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正常持久的发展状态(态势),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不断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本质上就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不断实现经济平衡充分发展。随着新常态的频繁出现以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中引领作用的显现,国家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的历史任务。国家统计局在对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内涵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制定了《基于需求的反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统计指标体系》,并于 2014 年 9 月首次发布,以全面系统反应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表明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开始从传统的注重总量和速度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转变。该指标体系的指标包含经济稳定、产业升级、创新驱动、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经济安全、资源环境等八个方面,为系统、全面反映提质增效提供了监测依据,对引导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意义重大。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明确指出,要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从中低端转变为中高端,就应加快经济改革的力度和进程,激发市场潜力,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完善市场监督,优化经济体系和制度,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可见,提质增效是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在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正确判断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而提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平衡、充分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经济提质增效阐释

如前所述,提质增效是在我国经济社会步入发展新阶段下提出的,其本身就是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和主要任务。要理清提质增效的本质内涵,必然要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在增长速度上,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 2011 年前的 32 年间,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保持着年均 9.87%的增长速度。2012 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长开始回落,从 7.8%逐步回落到 2018 年的6.6%(详见图 2-1),并趋于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也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是,在经济结构上,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转为中高端。经济发展结构通常包含产业结构、收入结构、供需结构、区域结构等内容。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转为中高端,实则为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关键是产业结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靠通过产业规模,通过数量来获得价格优势,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世界中低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到 2013 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 262204 亿元,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到GDP总量的 46.1%;到 2018 年,这一比重增加到 52.2%,表明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详见图 2-2)。同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率逐渐下降(图 2-3)、全员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图 2-4)。三是,在增长动力上,经济由要素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三大传统要素投入,经济增长方式为典型的要素驱动类型。然而,要素驱动难以持续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必然要发生转变,从以往的注重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转变为注重科技投入,从注重量的增加转为注重投入效率,从关注经济总量增长转变为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

图 2-1 2012—2018 年我国GDP增长率

数据来源:2016 年—201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 2-2 2013—2018 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

数据来源:2017 年—201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 2-3 2014—2018 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数据来源:201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 2-4 2014—2018 年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数据来源:201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因此,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提质增效是一个经济视角下的概念,是质与效的有机统一,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达到质效同升的目标。结合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变,提质增效指的是在经济步入新常态过程中,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以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和经济发展效率提升。所以,经济层面上的提质增效简而言之就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具体包含:经济增长要有质量,实现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平衡;经济发展要有效益,实现总量与效益的平衡;经济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实现短期与长期的平衡。 经济提质增效是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进行的,突出表现为经济稳定、结构优化以及质效提升的特征。经济稳定强调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平稳,不出现大起大落,保持中高速的发展速度而不再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改造,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降低能耗;质量效益就是要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提升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率,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

可见,提质增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优化、可持续性以及制度安排等方面。在增长动力方面,提质增效需要进行增长动力转换,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拉动发生新变化,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逐渐成为主流,并且外部需求疲软;传统产业投资需求出现饱和态势,而新商业模式、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投资机会涌现。资源配置效率动力转向内生,资源配置效率来源由部门间、地区间的流动转向部门内部和区域内部优化配置。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在经济结构方面,提质增效意味着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统筹协调性增强;城乡统筹进程加快;生产上专业化、智能化、小型化的组织新特性日趋明显,服务业、新兴产业作用更为凸显。在可持续方面,提质增效突出包容性发展,主要表现为:要素产出率提高,生产要素流向高效率部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能耗降低;有效化解各类风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在制度方面,提质增效需要释放市场活力,主要表现为:市场主导,政府服务;依法行政,降低不合理干预。

三、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本质内涵

在当前经济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背景下,提质增效已然成为当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想实现乡村旅游的提质增效,前提条件是对提质增效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顾名思义,新时代是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质就是指乡村旅游的质量,效就是指乡村旅游效益,提质增效就是提升乡村旅游质量,增加乡村旅游的效益。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就是指在保持乡村旅游适度规模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产品、业态结构,推动乡村旅游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内容创新,实现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不断推动乡村旅游充分、平衡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追求满足。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是乡村旅游质量提升和效益增强的综合体现,其既包含乡村旅游质量的提升,也包括乡村旅游效益的增加。

(一)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

质即质量之义,乡村旅游提质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产品或服务层面的质量,即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质量,是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满足旅游者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衡量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要求和优劣的程度,主要体现为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要素供给质量,如乡村旅游住宿质量、乡村旅游设施质量、乡村旅游讲解质量、乡村旅游饮食质量、乡村旅游购物品质量等等。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层面的质量提升更多是对乡村旅游企业提出的要求,强调企业在向旅游者提供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时,一方面完善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增强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保障功能,为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质量提升提供物质保障,包括餐饮设施、住宿设施、娱乐设施、购物设施等;另一方面要提升乡村旅游软性服务,通过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诚信、服务态度、服务语言等)和服务技能(服务方法、服务流程、服务技巧等),以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当然,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是构成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重要内容,包括乡村旅游交通设施、乡村信息服务设施、乡村环卫设施等,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后劲。新时代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层面的质量提升直接指向于乡村旅游作为幸福产业在满足人民对美好需求的功能上。二是,产业发展层面的发展质量,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劣状态,是在保证一定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依托自身资源和技术等,获得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乡村旅游产业层面的质量提升考量整个产业的发展质量,其既要求乡村旅游发展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如乡村旅游与地区发展战略的协同等),也要统筹考虑乡村旅游发展与相关产业间的协调融合(如乡村旅游与农业融合、乡村旅游与工业融合、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等),还要关注乡村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如乡村旅游业态之间的互动、乡村旅游发展区域之间的合作、乡村旅游要素流动等)。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的提升,是凸显乡村旅游在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实现农村地区充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然,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层面的提质与乡村旅游产业层面的提质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乡村旅游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乡村旅游产业质量提升的基础,没有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提升,乡村旅游产业质量提升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新时代乡村旅游增效

效益是乡村旅游主体从事和参与乡村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目标和准则,也是乡村旅游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其高低直接决定乡村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从经济理论上讲,效益是衡量劳动占用(消耗)(包括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与其最终获得的成果之间的比较,即通常所说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与乡村旅游质量一样,乡村旅游效益也分为企业效益和产业发展效益两个层面。企业层面效益是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而言的,其是衡量经营主体投入要素而获得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对经营主体而言,其通过提供优质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实现经济产出的最大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企业层面的增效,是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有效性、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过程,也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向市场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旅游产品,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过程。

产业发展层面效益是从整个乡村旅游产业、整个乡村旅游目的地来综合考量乡村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益。随着人们对乡村旅游效益的认识从传统的经济效益(狭义上的效益)发展到现今的综合效益认识,乡村旅游效益则是指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投入(资本、劳动力、土地、旅游资源等)所带来的各种产出,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指乡村旅游带来的收入,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是与乡村旅游直接相关行业所产生的收益,如乡村旅游门票收入、乡村旅馆、旅游购物等。间接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对地区经济带来的促进作用和引起的相关产业发展。由于乡村旅游综合性和关联性较强,乡村旅游能有效促进地区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某种程度上看,乡村旅游的间接经济效益甚至会大大超过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在增加地区就业,促进文化交流、乡风文明、城乡互动等方面的效用,特别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施中,乡村旅游成为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和助推农村实现振兴的重要途径。环境效益表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对提升人们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的积极作用。乡村旅游增效并非单一效益的提升,而是乡村旅游综合效益的提升,追求的是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如图2-5 所示,乡村旅游综合效益是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构成的一个四方体的体积,即ABCD- EFGH的体积,体积大小就表示乡村旅游总效益,其中任何一方效益变化就会对总效益产生影响(体积变小或变大),只有三方面效益达到一定平衡,总效益才最大(体积才足够大)。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层面的增效应直面新时代“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实际,突出表现为乡村旅游在促进人的充分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减少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图 2-5 乡村旅游综合效益图

(三)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内在关系

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是一个综合体系,充分认识其内在关系,对深入理解其本质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内在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图 2-6):

1.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以乡村旅游稳定发展为前提

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①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是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就表明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是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规模或阶段时的进一步提升发展,在没有达到一定规模或阶段之前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并非必然选择。②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本质上是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脱离了乡村旅游的稳定发展去谈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就失去了基础和意义,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必然是在保障乡村旅游平稳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

2.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以乡村旅游结构优化为着力点

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效果。在既定情况下,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决定能否实现有效产出的最大化,合理化调整及其优化有助于乡村旅游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乡村旅游结构调整和优化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着力点和主要表现。一旦乡村旅游结构出现偏差,那么乡村旅游的发展轨道也会发生偏离。因此,乡村旅游结构的持续调整和优化对与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只有乡村旅游结构达到一个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层次,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3.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以乡村旅游质量效益为结果

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表层意思是提升乡村旅游质量和增加乡村旅游效益。因此,乡村旅游质量和效益提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只有乡村旅游质量和效益达到了发展要求,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目标也就会实现。为实现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目标,乡村旅游发展要从政府主导发展转为以企业主导的社会多元发展,从传统的乡村旅游资源“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从单一产业发展转型为“旅游+ ”产业融合发展,从满足旅游较低层次的产品供给转为满足较高层次的产品供给,从追求简单经济利益转为追求综合效益以实现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环境、治理、人文)。

4.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直面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理念上的新要求必然要乡村旅游发展满足人民发展需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人民对美好需要的满足。表现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在实现经营效益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同时,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要在实现产业自身充分平衡发展的前提基础上,以突破原有城乡、区域和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重要表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作用。因此,在新时代,乡村旅游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向市场提供有效产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通过推动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平衡充分发展。

图 2-6 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内在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学界也有学者将两者混同,认为其意义相同,但两者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是立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形态、要素配置、结构优化、发展模式等的转变,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和规模效益,其是乡村旅游发展阶段中的必经过程,凸显乡村旅游的产业属性。因此,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较多的关注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应内属于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四)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标志

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最终标志是推动乡村旅游不断实现合理化和高度化,合理化和高度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内容和目标。

1.乡村旅游合理化

合理化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基础,其要义是依托现有的技术条件,实现乡村旅游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优化配置,强调横向之间的比例关系,如符合发展方向、具有要素协调性、内部互补性以及相互和谐配合等等。其目标是推动整体协调化发展。结构合理化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动态),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正是乡村旅游这种不断提升和逐步实现合理化的过程,推动了乡村旅游不断朝着更高阶段的发展。通常而言,乡村旅游合理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构成:

(1)乡村旅游内部的合理化。内部的合理化,考量的乡村旅游内部构成要素间的静态关系,即静态合理,其关注乡村旅游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有序排列和层次,强调内部要素间的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和“1 + 1 > 2”的效果,同时,注重分析乡村旅游内部要素投入的协调性和合理性。可见,乡村旅游内部要素的合理化,并非从单个构成要素的功能去思考,而是从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思考乡村旅游发展中内部构成的产出能力;各生产要素在乡村旅游运行中的投入比例是否相对合理和相互协调;乡村旅游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否得到相应提高等。

(2)乡村旅游演进的合理化。内部的合理化强调的是一定时期内的合理化,然而乡村旅游时刻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变动是绝对的,而平衡是相对的。因此,在分析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必然离不了探讨其演进过程的合理化,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乡村旅游的合理性。乡村旅游结构演进要有利于乡村旅游长期发展,要能不断推动乡村旅游朝着更高层次方向发展。

(3)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合理化。发展规模和速度,是产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两个指标,发展规模体现的是产业存量,发展速度反映的是产业增量。因此,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和速度不仅决定着乡村旅游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而且还决定着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的合理化必然会对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带来重要影响。一般而言,规模和速度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和速度合理化考察的是乡村旅游内部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适应,具体包括:乡村旅游内部要素增长是否能实现相互协调和平衡发展;乡村旅游规模和发展中否与市场发展和旅游需求变化相适应,是否是建立在地区发展基础上、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乡村旅游高度化

合理化是高度的基础和前提,但合理化并非结构调整的终极目标。要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仅有内部构成要素(结构)的合理化,还并未达到目标,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化发展,通过加强乡村旅游社会分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程度和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加乡村旅游的产出价值。通常而言,乡村旅游结构高度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构成:

(1)乡村旅游资产高度化。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一定量资产的投入,乡村旅游资产是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构成的基础,其结构会对乡村旅游发展产生影响。乡村旅游资产结构高度化对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度化充分表现为乡村旅游资产结构要能与经济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乡村旅游经济规模越来越明显,规模效益越来越凸显;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朝着综合化、规模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集团化和集约化日趋显著,乡村旅游结构周期性变动逐步弱化。

(2)乡村旅游技术高度化。科学技术是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乡村旅游技术结构高度化体现在高技术、新技术在乡村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分量显著提升,经济技术在乡村旅游贡献度的逐步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活动中各项分工的日趋细化和深化。在经济技术的作用下,乡村旅游各构成要素关联度更高、联系更为紧密。

(3)乡村旅游就业高度化。乡村旅游就业结构反映乡村旅游发展中各层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比例关系。从规模上讲,乡村旅游就业高度化体现在乡村旅游接纳就业的能力逐步提升,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人员规模数量快速增加;从人员素质上看,乡村旅游就业高度化体现在高层次、高技术人员在总人数中的比重增加;从单位员工产出来看,乡村旅游就业高度化体现在员工单位产出增加,就业效益大幅提高。

(4)乡村旅游产出高度化。乡村旅游产出结构体现为乡村旅游各产品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亦即乡村旅游各构成产品对总收入的贡献度。乡村旅游产出高度化是乡村旅游中高附加值、高收入弹性的产品收入比例明显提高,如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等,并以此带动乡村旅游总收入的快速增加。

(5)乡村旅游经济运行高度化。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显著增强;乡村旅游在满足旅游者各方面、各层次需求的条件下,从整体上保持均衡、协调地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4jfKbGQA2qMGOfOLCREYgo4OmaQDd2EDhr3uonh4Dupg7g0Kf+BUNM1XYh9kzh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