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与内容

尽管学界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界定存在差异,但人们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愿景殊途同归。生态文明概念虽然不是首先出现在中国语境中,但将其作为执政理念上升至国家战略直至转化为现实行动,在我国意义非凡。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厘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题中之义。目前,学界对生态文明建设概念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条主线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理解为实践活动,即广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刘思华教授最早阐释生态文明建设,他在《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理解为“有效解决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以保证满足人民的生态需要” 的实践活动。郇庆治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们为实现生态文明而努力的社会实践过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创新实践” 。这两种表述都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冲突的实践活动和过程,其最终指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另一条主线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生态建设,即狭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马世骏首次提出“生态建设”的概念,把生态建设视为生态系统的建设,主张通过“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修复和建设生态系统,为国家和民族的永续生存和发展保留和创造坚实的自然物质基础” ,或者“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手段,在人们合理、适度利用自然的同时,自然在休养生息中弥补已有的赤字以达到新的生态平衡” 。不难发现,这类观点基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视角,强调重点解决我国资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突出问题,主张通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维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

综合上述观点,无论是广义的生态文明建设,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为了解决工业文明所导致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威胁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突出问题。二者基于不同视角,但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广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狭义的生态文明建设。这就需要坚持宏观和微观的统一,既要从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高度着眼,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宏观审视,又要从改善人居生存环境的角度入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进行微观分析。结合我国生态国情和学界观点,本书认同广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说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以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为核心,以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为抓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动态发展的实践活动和过程。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

为了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整体把握,我们需要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认识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对于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全民性

所谓全民性,是指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民事业,需要融入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必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各类企业、各级学校、每个家庭以及个人等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主体,都应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这就需要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设备条件,鼓励和引导各类主体,特别是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凝聚社会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固化和扎根于社会之境。

(二)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是指生态文明建设超越了单纯的生态环境领域,是一项多元主体共同推动、多个子系统共同构成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实施、任务、动力和目标等要素和环节。其中,决策系统是指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部署,是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的“导航仪”;实施系统是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生根的必备环节;任务系统是指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动力系统是指生态文明建设运行的外部动力条件,是生态文明建设得以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目标系统是指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五大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生态文明建设不只关注生态环境的改善、优化和成效,还关注整个自然界,不能脱离整个自然界而独立开展。由于“我们所接触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而我们这里所理解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存在”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实践活动,既以自然界为对象,又以自然界为前提,离开地球生态系统这个母体,生态文明建设将不复存在。

因此,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大自然生物圈整体运行的宏观视野来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以相互关联的利益体的整体主义思维来处理人类与自然、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概言之,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置身于大自然整体的大格局中去考量和践行,避免各种生态项目工程和生态建设活动对自然造成二次伤害。

另一方面,地球是一个有机系统,我们国家虽然存在生态环境问题,但生态危机往往是全球性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引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期待的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具备全球眼光,既要从国家永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生态问题,又要从世界整体的角度考虑生态问题,努力在全球生态治理中做出更大贡献。

(四)协调性

所谓协调性,是指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之间、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之间要密切配合、彼此协作、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发展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外部协调,具体是指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大建设”之间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构成。“五大建设”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并相互制约。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和根本,其他建设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因此,“在把握总体布局中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在整体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中全面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由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因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须臾离不开对其他建设的深度考量,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与其他“四大建设”协调发展,“五大建设”才能形成强大合力。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协调,即不同地区之间,包括城乡、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协调配合、良性互动。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内部协调,主要是指生产、生活与生态之间要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只有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厘定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重建“一种关系”

人因自然而生,自然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前提,人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态关系。然而,自工业文明时代以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体现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破坏了原有的“天人合一”格局。“人类不光预支甚至破坏了许多子孙的资源,也正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自食恶果,这就是全球性的污染行业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身体和精神。”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求重建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人与自然关系,以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聚焦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注重保护和改造自然并重,努力在保护中改造,在改造中实现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也意味着对人类欲望和不合理行为的节制。唯有如此,才能推动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绿色化转向,促进有机生命体和无机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一个和谐状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攻克“三大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现阶段,我国资源短缺趋势加剧,部分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形势严峻,环境风险不断加剧;森林、草场、湿地退化严重,生态系统岌岌可危。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属于后现代问题,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来说,则是在自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任务远未完成之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彻底缓解我国资源紧缺之势、环境污染之势、生态系统退化之势,着力攻克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三大难题”,确保我国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形成“四种方式”

在人类文明史上,工业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但是,“主宰自然的价值观、线性生产模式、高物质消费模式”是工业文明的主要特征。“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对自然的无节制掠夺,利益最大化原则导致人与自然关系走向恶化,消费主义加剧了生态危机” ,使得生态危机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甚至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推动人的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最终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观念、绿色发展方式、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使绿色发展、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成为生态文明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主旋律。 BuMtUiHxryoUhOYAWdJmWitWozdiKoG1lH1XLhWX5h+t08DghUhJnAtf0yPgzM0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