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权威条件

长者,除自称外,在两汉之际更多的是对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研究发现被称为长者的个体,有两个特点:第一,被尊称之时,已是朝廷官吏,或有官僚背景。第二,家庭出身于宗亲权贵、地主豪强。当然这两个特点并非要兼而有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一定的社会权势或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势背景。

1.官吏身份

官吏制度即官员制度,亦为政府工作人员制度的总称。可以指中国封建时代九品官中的任何一种官职制度,较低级的官吏由通过中国经典文学考试及格的人来充当。官吏制度非常复杂,除在任的职事官外,还有散官、勋官、爵官,散官又分文散官与武散官。

古人有四大理想,依次是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这和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善天下其实是一样的道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家、国、天下乃至企业和其他组织,其内部运营机制其实都有很多相通的道理,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在大多数情况下,古人都是学而优则仕,于是治国和平天下就成了众多学子的最终期望。

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其实很有意思,仔细研究的话,会发现从后世的政府、组织、企业的身上都可以看到一定的影子。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对于古代中央权力机构来说,从奴隶社会的世袭制、三皇的禅让制、西周的大夫制、始皇帝的三公九卿制、三国时的九品中正制再到唐太宗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六部制和清代的大学士或军机大臣兼六部制;从地方权力机构来说,从西周的分封制、西汉的州郡制、唐代的节度制、宋代的州县制、明朝的三司府州县制和清朝的督抚制,都是几经变革,而且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

中央机构的变革最大的两次,是始皇帝和唐太宗进行的。从原来的公侯、卿和大夫世袭制,到秦时的三公九卿制,虽然不能完全摆脱世族高门的影响,但已经是大大地进行了变革,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而盛唐时期李世民推行的三省六部制,通过三省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发挥官吏的特长,做到知人善任,这一套体系一直为后来的封建王朝所沿用。

而地方机构的变革就要复杂一些。西周首开先河,实行分封制,皇族贵戚和重要功臣都得到了分封,“桐叶封地”和“太公治齐”,都是那时候的事情。西周时期,地方长官分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在西周初期,这样的做法起到了稳定统治的作用,但是在后期诸侯坐大,才有了春秋和战国时代。

在秦统一后,取消诸侯,中央集团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至汉,刘邦分封兄弟和诸子,以致景帝时期出现“八王之乱”,后来诸侯国权力大幅被削减。汉武帝初置十三州,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唐初置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为监察区,每道设观察使(按察使、采访使),唐代的军区置都督府,都督加使持节称节度使。节度使一身兼军事、行政、督察三种职务,成为权力很大的地方军政长官,所以才有后期的“安史之乱”。宋代又有新的变化,充分吸取唐和五代的教训,“杯酒释兵权”,朝廷派出知州和知县,重文轻武,也才有了燕云之恨和潭渊之盟。明代省的下一级政区为府,府的地位相当于汉代的郡、唐代的州。府的长官称知府,京府则称府尹。清代的地方行政大体沿袭明制而略有不同,在省一级,正式以总督或巡抚为最高长官,管辖府、州的高级行政长官通称道员,别称道台、观察。

官与吏是有区别的。在衙门里做事的人,有官,有僚,有吏。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佐贰,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官和僚都是官员,有品级(比如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叫“品官”。又因为自隋以后,官和僚都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实是民。也就是说,官僚都是“国家干部”,吏却只好算作“以工代干”。他们是官府中的“服役人员”,其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夫、捕快、狱卒或服劳役,或服兵役,胥吏则提供知识性服务而已。胥是供官府驱使的劳役,负责催征赋税、维持治安、把守关卡、看守仓库、看管和押解犯人、站堂、看门、传唤、传送文移、押解官府物品等诸多杂事。吏是在官府承办具体公务的人员,虽然也有役的性质,但毕竟不同于胥,其地位也高于胥,他们在官府负责文书事物,承办具体事物,如收发公文、保管档案、誊录文书、造报账册、处理各种文书等。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常被呼为“狗吏”),待遇也极低(往往领不到薪水)。此外,还有一条规定,就是胥吏不能当御史(监察官),也不能考进士。这样,官和吏,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胥吏与职官对比

不过胥吏的地位虽然低,政治影响却大,因为国家事务,尤其是地方行政,实际上是靠胥吏来处理的。进士、翰林出身的“官”们,“学问”虽好,能力却很可疑。他们往往不屑于(其实也未必能)处理烦琐的具体事务。“吏”却是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而且,由于胥吏没有别的出路,无法像官那样步步高升,也就更加努力地把自己打造成“专门人才”,并在执法领域“大显身手”。结果,在处理国家事务和地方行政时,官是外行,吏是内行。外行虽然在名义上领导内行,内行却可以在实际上糊弄外行。要知道,帝国的政策和法令往往都是些“原则性意见”,是用漂亮的文言文写成的,因此是含糊其词和语焉不详的,具体尺度全靠执行者掌握。官们既然不懂行,则升迁的快慢,处分的轻重,赋税的多少,工程的增减,便都由吏们说了算,或者被胥吏牵着鼻子走。所以,明末的顾炎武,便说当时的情况是“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也”。清末的郭嵩焘,也说有清一代是“与胥吏共天下”。一个王朝的政治,如果居然实际上是由一大批永无出头之日的办事员(胥吏)来操纵的,那光景可想而知。

职官的发展历程

被人尊称为长者的个体,多有官吏身份或官吏背景。《史记》中的陈婴,被尊为长者之前担任过东阳令史。“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后来再借助其长者的威望,成为一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史记》中还记载樊于期 、贲赫 、袁盎 、周勃 等,在被称为长者之时,都有官吏身份,如起义首领、将军、中大夫、丞相等。东汉隗嚣被称为长者,割据称雄陇西 ;任光被视为长者时,为“郡县吏” ;朱浮是在当官后被称为长者 ;滕延官至京兆尹,被称为长者 。他们这些人被尊称为长者,与他们的官吏身份是分不开的。

孔车虽没有当官而被称为长者,但其为袁盎家臣 ,可以说是有权贵背景作依托。梁鸿被称为长者,虽没有正式为官,但其确有官宦背景。其父曾为“城门校尉”,尊封为“修远伯”

秦汉的职官制度等级

2.王室国亲

王侯贵族依家族承继,手握国家权柄,坐拥封地属民,就是他们的后代,因为出身上的被认为具有高贵血统,在封建社会也会让人高看一等;皇亲国戚依附皇家威势,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与号召力。

西汉代王母家薄氏 、张敖 、张欧 、田叔 这些史书中明确被称为长者的个体,都是王侯贵族或外戚。

薄氏,即薄太后,是刘邦的薄姬,文帝刘恒之生母。生于秦朝,生父姓薄,原是吴人(今江苏苏州人),母亲是魏国王族,跟随魏王,薄姬也就成了魏王豹的妃子,刘邦打败楚项,统一天下之后,薄姬被送到汉宫里的纺织房当织女。有一天,汉高祖刘邦经过织房,看到薄姬长得不错,就纳她入后宫。但是汉高祖后宫的妃子很多,很长时间并未宠幸于她。后来,薄姬也只是在儿时好友管夫人和赵子儿的帮助下,才勉强得到过一次宠幸,之后又被刘邦忘到脑后,直到刘邦去世。然而,也就是这一次宠幸,便使薄姬成了西汉文帝刘恒的母亲。

张欧,字叔,高祖的功臣安丘侯张说的小儿子。张欧在孝文帝时以研究刑名之学辅佐太子,但是他为人却很厚道。景帝时对他很尊重,任为九卿。到武帝元朔年,他代替韩安国做御史大夫。张欧做官,从不曾惩治别人,只以诚恳和善来做官。下属认为他是长者,也不敢太欺瞒他。上报案件,凡是能退回的就退回;不能退回的,他就为罪人流泪,不忍读文书而把文书封上。他就像这样关心别人。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他的祖先是齐国王室田氏的后代。田叔喜欢剑术,曾在乐巨公的住处向他学习黄、老的学说。田叔为人苛刻廉洁。喜欢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游。汉初,有人把他推荐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在赵王张敖那里称道他,赵王任命他为郎中。任职几年,他峻切刚直清廉公平,赵王很赏识他。

而在东汉中史书明确尊称为长者的刘秀 、刘庄(刘秀的儿子) 刘荆(刘秀的儿子) 、刘虞 、刘表 、刘宠 、刘昆 ,都是皇族刘氏宗室子孙。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西汉刘邦九世孙,刘庄是刘秀的儿子。刘表是鲁恭王刘非(汉景帝儿子)的后代孙,刘宠是齐悼惠王刘肥(汉高祖刘邦儿子)之后代子孙,刘昆是梁孝王刘武(汉文帝儿子)的后代子孙。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汉室宗亲,先祖是曾为光武帝废太子的东海恭王刘强。他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但由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出兵攻击公孙瓒,兵败被杀。

以下史料是两汉长者拥有“王侯贵族、皇亲国戚”出身或社会身份的记载:

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之《薄氏传》)

御史大夫张叔者,名欧,安丘侯说之庶子也。(《史记》卷百〇三《万石张叔列传》之《张叔传》)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史记》卷百〇四《田叔列传》)

(刘秀)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也。祖父嘉,光禄勋。……迁宗正。(《后汉书》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之《刘虞传》)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后汉书》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之《刘表传》)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之《刘宠传》)

刘昆字桓公,陈留东昏人,梁孝王之胤也。(《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之《刘昆传》)

以上史料所列举的长者人物的社会身份,不是王侯贵族,就是皇亲国戚,因为出身或者姻亲而得到了异于常人的社会地位,身份显贵,掌握一些与生俱来的社会资源,比如权势,比如人际关系,容易得到当时民众的敬畏,所以封建社会的人比较喜欢与这些王室宗亲攀上血缘关系、姻亲关系,来获得某些天然的身份认同和民众依附。这类社会身份为他们获得长者的尊称和认同奠定了权势、财力与社会关系支撑。

3.富人豪强

豪强一词在中国史书上,是个司空见惯的词语。二十四史中,豪强一词从来没有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过。豪强有时候也被称为:豪民、豪富、豪绅、大户、强人、门阀。大致相当近代所谓的土豪、劣绅、乡绅这样的称谓。他们并非分封制的产物,也不是官员,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他们是地主阶级中的异化成分。因为“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有钱有势,事实上成为基层社会的统治力量,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游离于国家体制之外,而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异己力量,但为了基层的统治与稳定,有时不得不采用一些安抚怀柔政策,吸纳他们进入社会官僚阶层。

富人豪强作为一股社会势力,他们的一部分人以财物入官,被称为长者。卜式因捐钱资助国家外拒匈奴入侵内抚民话和解,被选为官,直做到御史大夫。史载卜式“田畜为事”,第一次,以“上书,愿输家之半县官助边”,引起汉武帝注意。第二次,“卜式持钱二十万予河南守,以给徙民”,得到皇帝褒奖,说明卜式是很有钱的,是富豪。“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被司马迁称为长者的张释之,家庭应是富豪之家,他“以訾为骑郎”,《史记》索隐引如淳曰:“《汉仪注》赀五百万得为常侍郎。”张释之后官至淮南王相、廷尉。 黄霸,宣帝称之为长者,先是以“以豪杰役使徙云陵”,也是一方豪杰,“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后官至丞相。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县东)人,是西汉法律家,法官。汉文帝元年(前 179 年),以赀选为骑郎,历任谒者仆射、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文帝三年升任廷尉,成为协助皇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他认为廷尉是“天下之平”,如果执法不公,天下都会有法不依而轻重失当,百姓于是会手足无措。他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他认为,“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如果皇帝以个人意志随意修改或废止法律,“是法不信于民也”。他的言行在皇帝专制、言出法随的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黄霸是中国西汉时有名的大臣,字次公,淮阳郡阳夏县人,身为豪杰而役使乡里人迁徙到云陵。黄霸年轻时学习法律,喜欢做官,汉武帝末年以待诏的身份因纳钱有功被赏给官职,授官侍郎谒者,因为通晓文法、明察秋毫、为官清廉、文治有方,性情又温良懂得谦让,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为当时第一。他先后任河南太守丞、廷尉、扬州刺史颍川太守等职,公元前 55 年,汉宣帝让黄霸代丙吉为丞相,并封为建成侯,总揽朝纲社稷。

4.世官世族

发展到东汉,长者多出身世家大族,寇恂 、卓茂 、刘宽 、赵孝 、段颎 、周嘉 等在《后汉书》中被明确尊称为长者,他们的家族大都有世代为官的背景,或世为豪族大姓。

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后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承义侯。此后,寇恂镇守河内,治理颍川、汝南,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寇恂任执金吾,封雍奴侯。建武十二年病逝,谥号威侯。

卓茂,字子康,南阳郡宛县人。祖父、父亲都做过郡太守。卓茂在汉元帝时到长安(今陕西西安)求学,师从博士江生,学习《诗经》《礼记》和历法算术,深得师傅之学,号称“渊博儒士”。生性仁爱恭谨,乡邻朋友,即使品行才能和卓茂不一样的,但都很喜欢他。卓茂最初被聘用为丞相府史,跟随孔光,孔光称赞他是有德之人。

赵孝,字长平,沛国蕲人(安徽省宿州市),父亲赵普,在王莽时为田禾将军。赵孝、赵礼兄弟俩,兄弟很友爱。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最后也被皇帝得知了,便下了诏书,褒奖赵氏兄弟,将此事昭示天下,这是兄友弟恭的优良的典范。赵孝先辟除为太尉府属吏,后拜谏议大夫、侍中、长乐卫尉。

以下史料予以佐证: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之《寇恂传》)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父祖皆至郡守。……子崇嗣,徙封泛乡侯,官至大司农。崇卒,子棽嗣。棽卒,子嗣。卒,子隆嗣。永元十五年,隆卒,无子,国除。(《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之《卓茂传》)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顺帝时为司徒。……子松嗣,官至宗正。(《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之《刘宽传》)

赵孝字长平,沛国蕲人也。父普,王莽时为田禾将军,任孝为郎。每告归,常白衣步担。

永平中,辟太尉府,显宗素闻其行,诏拜谏议大夫,迁侍中,又迁长乐卫尉。复征弟礼为御史中丞。……后岁余,复以卫尉赐告归,卒于家。孝无子,拜礼两子为郎。(《后汉书》卷三十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之《赵孝传》)

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也。其先出郑共叔段,西域都护会宗之从曾孙也。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张段列传》之《段颎传》)

周嘉字惠文,汝南安城人也。高祖父燕,宣帝时为郡决曹掾。……遂不食而死。燕有五子,皆至刺史、太守。……稍迁零陵太守,视事七年,卒。零陵颂其遗爱,吏民为立祠焉。

嘉从弟畅,字伯持,性仁慈,为河南尹。永初二年夏,旱,久祷无应,畅因收葬洛城傍客死骸骨,凡万余人。应时澎雨,岁乃丰稔。位至光禄勋。(《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之《周嘉传》)

寇恂生在“世为著姓”之家;卓茂家世代为官,甚至以侯爵相嗣;刘宽祖孙三代为官;赵孝之父赵普为将军,赵孝起于郎官;还有段颎、周嘉都为官宦之家。这些长者出身于世官世族之家,为成为长者累积了权势基础。

世官世族的形成,与当时的选官制度是分不开的。在此顺便说一说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一是荐举制度,包括制度荐举、私人荐举、官府举荐与自荐。制度荐举主要是按照选贡士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制度的规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续来选拔人才的方法。私人举荐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形式,经常被国君使用,后来则成为大臣们的职责之一。国君责成他们必须向国君推荐人才,因此出现“外举不弃仇,内举不避亲”的举荐原则。官府举荐以官府的名义向君主和上级部门推荐人才,被推荐的人要参加一定的考试。还有一种官府间接举荐的形式,如秦汉时期的郡国上计吏赴朝廷汇报政绩时,有的被朝廷留任为“计吏拜官”。自荐是因循战国时期士人游说君主的习俗而形成的入仕制度。游说是士人通过在诸侯国君面前游说或上书,用自我推荐的方式以博得君主信任而被授予官职。

二是科举制度。两汉时期还没有形成。科举制度是在举荐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以其公平公正的优越性,适应了中央集团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地吸收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成为主要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替,直到 1905 年才由学校制度所替代。

三是征辟制度。君主直接选拔人才称之为“征”,也称征召。主要长官直接任用官吏称之为“辟”,也称辟署、辟除、辟召、辟用。这也是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用人制度。

四是荫袭制度。是指勋贵子弟依靠父兄的权位得以进入仕途的制度。古代国家长期保留这种选官方式,实际上是世袭制的一种变态遗留,但它与世袭制有着根本的区别。

五是其他入仕途径。其一是博士弟子和国子。这是通过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经过考试合格而入仕的途径。其二是赀选世家。古代统治者认为,有恒产者才有恒心,有恒心者才有恒力,只有一定财产的人才具备为官的条件,也便于承担责任,因此便以家室和家庭财产状况作为选拔入仕的资格和条件。其三是军功。根据在战争中战功的大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许多军官多是通过这种途径被选拔上来的。其四是捐纳,亦称纳赀,是用财物向朝廷购买官爵的入仕途径。其五是流外铨和吏员。各级官府低级办事人员积累阅历、资历而进入官员行列的选拔途径。 5iXIZxHK4Z0cssNJbWgSAO3vnEeAmxxPLc1mtFDdI70CL2209b/BCtED79ihLIq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