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应然诉求

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和英语命题的实然状态,对英语命题改革具有积极的参照意义。从发展眼光看,自主命题既要严格执行国家英语考试说明,捍卫高考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平性地位,又要敢于探索创新,设计有创意、有理据、有效度的“自选动作”,在完成“规定动作”前提下,力图体现地方特色,满足区域教育的需求,这是未来高考英语命题的主流趋势和普遍诉求。为了实现这一愿望,笔者拟探讨若干高考英语命题总体原则,供同行参考。

(一)语言选材时代性

高考英语试题语言选材时代性或时效性,既是对命题者的考验,也是对命题资源的挑战。语言选材时代性应突出三要素。其一,语言选择体现时代性和鲜活性。当代英语语言本身在动态地变化,表达法和惯用法日新月异,新词层出不穷,一些词语如DVR (数字视频录像机)、 speed dating(快速约会,风靡欧美的一种男女新相亲形式),刚刚被选入《韦氏大词典》。其二,文本题材的选择凸显时效性和教育性,力求紧扣时代脉搏,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展示时代精神面貌,反映社会主流意识。话题选择面要宽广,诸如:语言学习、文化生活、音乐影视、环境保护、文学艺术、历史地理、体育运动、自然科学、饮食文化、兴趣爱好、科学技术等。其三,语言选用讲究地域性。试题语言是以英国英语(BrE)为主还是美国英语(AmE)为主,应当具有倾向性和导向性,毕竟二者在拼写、读音、语法、语用、措辞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此外,中国英语(Chinese English)也是一种英语变体,它日益得到国际的认可;因特网俚语( Internet slang)和网络语言不断涌现。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语言现象,是命题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试题形态稳定性

从试卷结构形态分析,目前高考英语全国卷及各地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从考试内容和题型分析,试卷一般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听力;第二部分是英语知识运用,包括“语法和词汇”和“完形填空”两节,主要测试考生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语篇中语言形式的运用;第三部分是阅读理解,主要测试考生阅读书面英语的能力;第四部分是书面表达,分两节,第一节“短文改错”,要求考生阅读一篇不少于200词的短文,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改错,第二节“写作”,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和规定,用英语写一篇100~ 120个单词的短文。各部分的题量、分值和时间如表1所示。

表1试卷形态、结构、题量、分值和答题时间

续表

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或墨守成规。高考命题既要“固本”也要“求变”。固本,是指坚持保留一些传统的题型;求变,是指根据课程变化调整内容和形式,体现与时俱进。近年来,各地高考英语命题在固本的前提下有所求变,变化主要在听力、阅读和写作三部分。听力方面,设置听力填空题以及需要视觉、听觉并用的听录音选择相应图片题;阅读方面,在选材上有较大突破,此外,答题部分设计了选择图表题与信息匹配题;写作方面,有的地方删去了短文改错题,以情景作文和开放性作文两项任务型写作而代之,有的地方以对话填空题取代短文改错题,即在对话情境中填写单词 [8] ,有的地方推出短文填空题,即从短文后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个多余选项,这一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语篇能力,体现“突出语篇、强调运用”的课程要求。

(三)能力考查倾向性

侧重“考能力”已成为高考英语改革的共识。“考能力”会促使高考由考查学科知识转向测试深层智力和综合素质,促进由“为考而学”到“为学而考”的转化,从而避免出现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不良倾向,这是测量观和评价观的一大转变。能力该怎么考?这是一个难以回答却无法回避的问题。所谓能力,是指个体在分析、解决未知的新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品质。能力不同于知识。知识是一种“快变量”,是即时的,既可能通过强化训练而获得,也可能由于遗忘而失去;而能力是一种“慢变量”,是久远的,能力一旦形成,可以终身受用。一个人的能力是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难以言说的长效素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它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而不是靠朝夕之功。能力考试也有别于知识考试。知识考试是考查突击强化的知识,如靠死记硬背的词语;而能力考试是考查应用能力,它不易受强化辅导的影响,对记忆力的要求较低,且不与某一特定教材挂钩。根据英语课程“突出语篇、强调运用、注重交际”的要求,考能力应注重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即在人际交往中得体使用英语的能力。

以阅读题为例,200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当年英语科高考说明中新增了一种阅读填空题,具体做法是:考生阅读一篇短文,从中提取相关信息,经过推演和归纳得出答案,然后把答案填写在空白处。这一主观题打破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十几年多项选择题的单一形式。专家分析,该题型能有效地评价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它不会增加试题难度,相反,总体上略低于阅读理解多项选择题难度的均值,而且会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应试倾向,降低作弊的可能性 [6] ,当然,如果考生读不懂短文,就没有任何答对的概率。考查阅读能力也可以从选择文本上做文章。另外,一篇阅读文本通常是200字左右的短文,如选择文字简短的海报、广告或药品说明书,取其中关键信息作为考点,要求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信息,对原文进行适当的概括或改写,以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整合与转换信息的能力。从认知语言学分析,阅读文本变化和设题变化会改变阅读心理过程,改变信息加工方向和方式,因而具有积极的导向性意义。

广东的写作题分基础写作和任务型写作两部分,任务型写作是指定“阅读理解”中一篇文章作为素材,要求“缩写”加“评论”,考生应先阅读理解文章,然后个人提出一个观点,并就个人观点展开论述,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写作量。这是考查学生综合性能力的题型。综合性能力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实用。如“听”和“读”中理解信息和处理信息,这是认知心理的过程,其程序是,先输入所理解的信息,接着加工信息,再是用自己的话语输出信息。开发这种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符合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 [5]

“考能力”中的能力,是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从低到高大体分为三个层次:记忆、理解和应用 [9] 。考查记忆和理解能力较为容易,但考查应用能力却相当困难,对命题者要求很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三面受制:一是考试内容的制约,命题者必须严格按考纲内容设题,语料选择受限;二是考试形式的制约,局限于纸笔笔试;三是考试规模的制约,规模越大越需要共性和通用性的东西,创新也越难。

(四)三维目标融合性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目标的三维度,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而不是三种目标。三维目标的内涵与特点是:第一,它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学生)的发展;第二,它是交融互进的,而不是互不关联的;第三,它不是均等存在的,而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基础有所侧重的 [10] 。高考英语如何体现课程三维目标,是值得探究的问题。相对而言,在试卷中考查知识和技能相对容易,而要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目标,要把内隐的知识和能力显性化,则有一定的难度。可行的思路是:以语言为载体,考查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以试题为主体,检测判断、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能力;以文载道,测试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

用语言突出三维目标、考查三维目标是可及的。譬如,湖南省2006年完形填空题选材是关于助学的话题,故事发生在作者和一个小男孩之间。文章重点描述被助小男孩的思想感情:对生活的愿望和要求,对学习的渴望,以及对作者的无限感激之情。小男孩的不卑不亢、知恩图报、纯朴与执着,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题的目的是告诉考生要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和感恩的心,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11] 。考生在阅读理解和答题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和社会的关爱。又如,福建省2007年“书面表达”是关于教材循环使用问题,主题鲜明,贴近生活,选题和立意有一定的高度。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考查运用5W1H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进行叙述思想的能力;在情感价值观方面,本设题具有很大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试卷中“LOVE”的设计颇有寓意,这里“爱”不是一种美工装饰,而是蕴含了对他人的关心、对财物的爱护、对自然环境的关怀,也是对人类自我的关爱。

(五)内容形式统一性

坚持不懈地进行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是新高考英语命题的诉求。尽管命题改革受到很多的制约或约束,但并不妨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传统对内容与形式的认识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是主要的,形式是次要的。这种观念有很大的片面性,束缚着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更新。高考英语命题的创新之路在于摆脱传统内容和形式观的俗套,使内容与形式互动,让内容与形式转换,才能追求新的突破,实现自我超越,产生更好的考试效应。以下鲜活的个案也许能说明这个问题。

《光明日报》2007年2月17日刊发了记者在山东枣庄市拍摄的、一张题为“‘脸谱鱼’添喜气”的图片,图中是一对母女在挑选“脸谱鱼”吉祥物。“鱼”谐音“余”,蕴含“年年有余”的意思,象征着富贵、丰收和欢乐。中国老百姓喜爱在家贴上各种以鱼为题材的年画和吉祥图,以寄托美好的遐想和情思。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装,又是一种图画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这里,鱼和脸谱是形式,但各自都有深刻的内容和意义;当鱼和脸谱相结合并以新的形态出现的时候,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传递着更加丰富的意义和内容,演变成新的内容,达到形式的内容性、内容的形式性。换言之,当形式(鱼和脸谱)增值或被看重的时候,它便转换为内容。“脸谱鱼”创意在于,把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使二者相互转换、融为一体,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消费者面对这富有美感源泉的产品,究竟是爱鱼,抑或脸谱?答案是:兼而有之。

英语测试内容和形式能否互动与转换?不妨以写作题为例,解答这个问题。2006年湖南省采用了材料作文形式,以一首简单的英文短诗作为写作背景(设计者将写作的内容以短诗的形式表现),要求考生在读懂短诗的基础上,根据短诗提供的信息,展开一定的想象,写出结构完整、语意连贯的短文(短诗形式通过考生又转换为一种新的内容)。短诗的语言简单、上口,考生把握这首短诗的意思并无困难,话题是写考生非常熟悉的老师,很贴近考生实际生活,考生有话可写 [11] 。当然,这对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更高了,考生不仅要读懂短诗,找出中心词,还要具备布局谋篇、连贯表达的能力。这种设题既有限制性,也有开放性,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区分度。设计者在命题形式上费了一番苦心,在写作内容与形式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使写作的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体现了材料作文的新走向。

(六)试卷系统生态性

一份英语试卷是一个生态系统,试卷的结构和题型就是生态链,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作用。一个运行正常的生态系统内部,具有层次性、联系性和整体性特征。高考英语试卷的层次性,表现为试卷结构、试题内容及题型等方面布局合理、编排科学、层次清晰;联系性,表征为试卷内部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语言与技能之间的联系性、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联系性、试卷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性、试卷设计理念与课程目标之间的联系性、试卷命题与阅卷之间的联系性;整体性,体现为试卷中恰当的部分构成合适的整体,形成一种“整合效应”。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整体和部分存在内在的统一,二者相互关联、共存共生、不可分割。但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部分与整体间存在不同关系:有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有时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三个和尚”的故事说明,整体有时小于部分之和,出现“1+ 1≠2”甚至“3< 1”的局面。如何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是方法论问题。大体而言,应把整体系统视为意义的基本单位 [12] ,即从试卷总体精神中理解细节,通过细节去把握其背后的总体精神。

因此,试卷局域中是整体决定部分,而不是部分决定整体。试卷局域的整体,就是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原则和总体布局;各个考题即限定中的部分或细节,只有在整体中才获得它们的意义,离开整体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命题中,考虑取舍某一个部分,如某一个词语或短语、某一个语法点、某一个篇章,不能光从局部观察,而是把它放在整体的框架底下考察和分析,才能做出抉择。决定取舍某些篇章或某些题型,应当考虑篇章或题型的作用及其对其他内容或形式可能产生的影响。譬如,一份试卷中出现了两个虚拟语气语言点,是放在“语言知识运用”中考查,还是安排在“完形填空”中或“阅读理解”中考查,这是很有讲究的,因为调整某一部分内容势必“牵一发动全身”,直接影响试卷的难易度与科学性。 IZUvUSvYf90Qd2+XtuqE37WegYzp1eIkB6lMj0cecG5IuZ9wRjyK/gBtI22jj7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