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加拿大地理学家Butler在《加拿大地理学家》中首次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即DLC理论(Destination Life Cycle)(Butler.R.W.1980)。该理论认为旅游地开发是随着时间变化不断演变的,把旅游地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exploration)、起步(involvement)、发展(development)、稳固(consolidation)、停滞(stagnation)、衰落(decline)或复兴(rejuvenation)六个阶段。 Butler还引入了一条“S”型曲线来表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以旅游者数量作为衡量标准,旅游容量作为分界线,提供了一种定量研究旅游地发展规律及各阶段特征的方法。在国内各种类型的旅游地开发与规划研究中, DLC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并与各旅游地具体案例相结合。通过分析旅游地周期内不同阶段的特征,预测其发展方向和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人为的调节与控制,促进旅游地生命周期延长,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通过研究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力因子,延长各种类型的旅游地生命周期已成为国内DLC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不同生命周期内,旅游区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特征是不一样的,市场调查的内容应该相应的有所偏重,有所选择。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应用这个理论框架去分析各种不同工业旅游地的具体生命周期特点及规律,剖析形成这些具体的生命周期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可以有效地指导工业旅游的开发、规划和管理。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工业旅游产品发展,分析其各阶段主要特征,根据产品的特征变化,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一个工业旅游景点如果处在巩固阶段及其以前的阶段,其开发重点应放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施的建设和宣传促销上;如果处在成熟阶段及以后的阶段,其开发重点应放在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增加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上,做好旅游宣传促销,促使旅游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