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起源于对大规模生产规律的研究,并广泛涉及企业行为、企业成长、组织结构以及管理等基本内涵。该理论创始人是英国人Edith T.Penrose,她于1959年发表的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一书认为:企业成长理念的内核可以非常简单地加以表述,即企业是建立在一个管理性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从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看,“企业的成长无非是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过程,大企业不过是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而自然成长的结果而已”。因此,企业的成长性,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具有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而持续实现潜在的价值生产能力,是人们依据企业的现有发展状况和其他内外部客观因素所做出的对该企业的一种未来发展预期。企业成长的源泉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未利用资源。现有未利用资源不仅来自企业内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企业新吸纳的社会资源和市场份额。一旦企业更完全充分地利用了现有资源,企业便获得了成长,同时也就进入了新的成长周期。而新的成长周期又会为企业带来新的未利用资源。因此,从成长角度而言,企业未利用资源是无限的。企业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过程也是无限的,因而企业的成长同样是无限的。任一特定企业不论其目前规模大小、实力如何,只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以较其他企业低的平均费用向市场推出追加商品,就可以证明他实现了全部或部分未利用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可以说其存在成长性。许多中小企业虽然不存在规模经济,但发展迅速,其原因就在于此。反之,任一特定企业一旦减缓或终止了扩张与创新,就会最终丧失成长性,呈现出非成长性特征。

根据企业成长理论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将企业划分为成长型企业和非成长型企业两大类。所谓成长型企业,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一般考察时限为3~5年)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能力,不同程度地呈现整体扩张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企业。所谓非成长型企业,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未能有效利用资源,企业整体发展弱化或呈现整体萎缩态势,未来发展预期不明或总体看淡的企业。成长性是企业发育的客观标志。只有当企业在未来生产能力、资产规模、市场份额以及利润保有等各方面均保持某种程度的整体增长状态时,才能被认为具有成长性。如果一个企业仅是销售额或利润出现了增长,而生产能力、资产规模等其他方面并未发生相应增长,则并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成长型企业。判定企业成长状况的最重要指标是企业的成长速度。企业成长速度是指在现存生命期内企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但是,影响与决定企业成长速度的因素相当广泛,不仅包括资金实力、经营效率、人员素质以及技术装备、企业经营战略等生产组织要素,而且涉及市场营销、资源筹集、研究开发、控制协调等各种管理能力要素,还会广泛涉及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以及企业文化、信息资源、社会关系网络等“无形资产”,甚至企业地理位置、市场机遇、领导人个人魅力等诸多极易被人们忽视的因素。显然,逐一考察这些因素既不现实,也确无必要。现实的选择是从这些因素中选择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测算企业一定时期内的成长指数,并以此考察企业的成长状况。

企业成长理论对工业旅游开发的指导意义在于,工业企业通过对工业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将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品牌文化传递给社会和广大消费者,并使得企业不断成长。 uciawqupONJP+G3FqH8Trmnagg3AV4/6BXp5e9mbB5neRHlBgVwqxLRKiWEUzM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