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居宣长(1730—1801年)生于伊势松坂富裕商人之家,幼名小津富之助,通称弥四郎,实名荣贞,26岁后改实名为宣长,曾号石上散人、芝兰等,别号铃屋。宣长自幼好学,23岁到京都学医,主攻汉方(中医学),同时师从医生与儒学家堀景山学儒学与汉学,又受国学家契冲的影响立志研究日本古典。1757年(宝历七年),本居宣长回乡行医,同时潜心研究《源氏物语》等平安朝文学。1763年(宝历十三年)与国学名家贺茂真渊相识并在真渊的影响与指导下,为探索古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开始研究《万叶集》《古事记》,撰写出了研究和歌的论著《石上私淑言》(1763年)、研究鉴赏《万叶集》的《万叶集玉小琴》(1779年)、研究《源氏物语》的《紫文要领》(1763年)和《源氏物语玉小栉》(1796年)等,此外还有大量关于音韵学、文字学、历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著作以及和歌、散文等作品。至晚年(1799年)完成了研究《古事记》的鸿篇巨制《古事记传》四十四卷。本居宣长一生著作等身,多达九十种,是公认的日本“国学”的集大成者。

本居宣长在对日本传统的物语文学、和歌的研究与诠释中,首次对“物哀”这个概念做了系统深入的发掘、考辨、诠释与研究。

在研究和歌的专著《石上私淑言》一书中,本居宣长认为和歌的宗旨是表现“物哀”,为此,他从辞源学角度对“哀”(あはれ)、“物哀”(もののあはれ)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研究。他认为,在日本古代,“あはれ”(aware)是一个感叹词,用以表达高兴、兴奋、激动、气恼、哀愁、悲伤、惊异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与情感。日本古代只有言语没有文字,汉字输入后,人们便拿汉字的“哀”字来书写“あ は れ”,但“哀”字本来的意思(悲哀)与日语的“あはれ”并不十分吻合。“物の哀”则是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固定词组,使“あはれ”这个叹词或形容词实现了名词化。本居宣长对“あはれ”及“物の哀”进行了词源学、语义学的研究与阐释,从和歌作品中进行了大量的例句分析,呈现出了“物哀”一词从形成、演变,到固定的轨迹,使“物哀”由一个古代的感叹词、名词、形容词而转换为一个重要概念,并使之范畴化、概念化。

几乎与此同时,本居宣长在研究《源氏物语》的专著《紫文要领》一书中,以“物哀”概念对《源氏物语》做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解释。他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站在儒学、佛学的道德主义立场上,将《源氏物语》视为“劝善惩恶”的道德教诫之书,而实际上,以《源氏物语》为代表的日本古代物语文学的写作宗旨是“物哀”和“知物哀”,而绝非道德劝惩。从作者的创作目的来看,《源氏物语》就是表现“物哀”;从读者的接受角度看,就是要“知物哀”(“物の哀を知る”)。本居宣长指出:“每当有所见所闻,心即有所动。看到、听到那些稀罕的事物、奇怪的事物、有趣的事物、可怕的事物、悲痛的事物、可哀的事物,不只是心有所动,还想与别人交流与共享。或者说出来,或者写出来,都是同样。对所见所闻,感慨之,悲叹之,就是心有所动。而心有所动,就是‘知物哀’。”本居宣长进而将“物哀”及“知物哀”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感知“物之心”,二是感知“事之心”。所谓的“物之心”主要是指人心对客观外物(如四季自然景物)的感受,所谓“事之心”主要是指通达人际与人情,“物之心”与“事之心”合起来就是感知“物心人情”。他举例说,看见异常美丽的樱花开放,觉得美丽可爱,这就是知“物之心”;见樱花之美,从而心生感动,就是“知物哀”。反过来说,看到樱花无动于衷,就是不知“物之心”,就是不知“物哀”。再如,能够体察他人的悲伤,就是能够察知“事之心”,而体味别人的悲伤心情,自己心中也不由地有悲伤之感,就是“知物哀”。“不知物哀”者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看到他人痛不欲生毫不动情,是不通人情的人。他强调指出:“世上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不论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抑或身之所触,都收纳于心,加以体味,加以理解,这就是知物哀。”综合本居宣长的论述可以看出,“物哀”及“知物哀”就是由外在事物的触发引起的种种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对自然人性的广泛的包容、同情与理解,其中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在《紫文要领》中,本居宣长进而认为,在所有的人情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就是男女恋情。在恋情中,最能使人“物哀”和“知物哀”的是背德的不伦之恋,亦即“好色”。本居宣长认为:“最能体现人情的,莫过于‘好色’。因而‘好色’者最感人心,也最知‘物哀’。”《源氏物语》中绝大多数的主要人物都是“好色”者,都有不伦之恋,包括乱伦、诱奸、通奸、强奸、多情泛爱等,由此而引起的期盼、思念、兴奋、焦虑、自责、担忧、悲伤、痛苦等,都是可贵的人情。只要是出自真情,都无可厚非,都属于“物哀”,都能使读者“知物哀”。由此,《源氏物语》表达了与儒教、佛教完全不同的善恶观,即以“知物哀”为善,以“不知物哀”为恶。看上去《源氏物语》对背德之恋似乎是津津乐道,但那不是对背德的欣赏或推崇,而是为了表现“物哀”。本居宣长举例说:将污泥浊水蓄积起来,并不是要欣赏这些污泥浊水,而是为了栽种莲花。如要欣赏莲花的美丽,就不能没有污泥浊水。写背德的不伦之恋正如蓄积污泥浊水,是为了得到美丽的“物哀之花”。因此,《源氏物语》中的那些道德上有缺陷、有罪过的离经叛道的“好色”者,都是“知物哀”的好人。例如源氏一生风流好色成性,屡屡离经叛道,却一生荣华富贵并获得了“太上天皇”的尊号。相反,那些道德上的卫道士却被写成了“不知物哀”的恶人。所谓劝善惩恶,就是写善有善报,恶有恶惩,使读者生警诫之心,而《源氏物语》绝不可能成为“好色”的劝诫。假如以劝诫之心来阅读《源氏物语》,对“物哀”的感受就会受到遮蔽,因而教诫之论是理解《源氏物语》的“魔障”。

就这样,本居宣长在《源氏物语》的重新阐释中完成了“物哀论”的建构,并从“物哀论”的角度,彻底颠覆了日本的《源氏物语》评论与研究史上流行的、建立在中国儒家学说基础上的“劝善惩恶”论及“好色之劝诫”论。他强调,《源氏物语》乃至日本传统文学的创作宗旨、目的就是“物哀”,即把作者的感受与感动如实表现出来与读者分享,以寻求他人的共感并由此实现审美意义上的心理与情感的满足,除此之外没有教诲、教训读者等任何功用或实利的目的。读者的审美宗旨就是“知物哀”,只为消愁解闷、寻求慰藉而读,也没有任何其他功用的或实利的目的。在本居宣长看来,“物哀”与“知物哀”就是感物而哀,就是从自然的人性与人情出发,不受伦理道德观念束缚,对万事万物包容、理解、同情与共鸣,尤其是对思恋、哀怨、寂寞、忧愁、悲伤等使人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心理情绪有充分的共感力。“物哀”与“知物哀”就是既要保持自然的人性,又要有良好的情感教养,要有贵族般的超然与优雅,女性般的柔软、柔弱、细腻之心,要知人性、重人情、可人心、解人意、富有风流雅趣。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要有很高的“情商”。这既是一种文学审美论,也是一种人生修养论。本居宣长在《初山踏》中说:“凡是人,都应该理解风雅之趣。不解情趣,就是不知物哀,就是不通人情。”在他看来,“知物哀”是一种高于仁义道德的人格修养特别是情感修养,是比道德劝诫、伦理说教更根本、更重要的功能,也是日本文学有别于中国文学的道德主义、合理主义倾向的独特价值之所在。

“物哀论”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既是对日本文学民族特色的概括与总结,也是日本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试图摆脱对中国文学的依附与依赖,确证其独特性、寻求其独立性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日本文学观念的一个重大转折。

历史上,由于感受到中国的强大存在并接受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日本人较早形成了国际感觉与国际意识,产生了朴素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观念。日本的文人学者谈论文学与文化上的任何问题,都要拿中国做比较,或者援引中国为例来证明日本某事物的合法性,或者拿中国做基准来对日本的某事物做出判断。一直到16世纪后期的丰臣秀吉时代之前,日本人基本上是将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作为价值尺度、楷模与榜样,以此比照日本自身。但丰臣秀吉时代之后,由于中国明朝后期国力衰微并最终为“蛮夷”(清朝)所灭,中国文化出现严重的禁锢与僵化现象,而江户时代日本社会经济繁荣,武士集团日益强悍,于是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国偶像破碎了。他们虽然对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汉唐文化及宋文化)仍然尊崇,江户时代幕府政权甚至将来自中国的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使儒学及汉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同时却又普遍对现实中的中国(明、清两代)逐渐产生了蔑视心理。在政治上,幕府疏远了中国,还怂恿民间势力结成倭寇,以武装贸易的方式屡屡骚扰进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日本学者把来自中国的“中华意识”与“华夷观念”加以颠倒和反转,彻底否定了中华中心论,将中国作为“夷”或“外朝”,而称自己为“中国”“中华”“神州”并从各个方面论证日本文化如何优越于汉文化。特别是江户时代兴起的日本“国学”,从契冲、荷田春满、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到平田笃胤,其学术活动的根本宗旨就是在《万叶集》《古事记》《日本书纪》《源氏物语》等日本古典的注释与研究中极力摆脱“汉意”,寻求和论证日本文学与文化的独特性,强调日本文学与文化的优越性,从而催生了一股强大的复古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思潮。这股思潮将矛头直指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直指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载体——汉学,直指汉学中所体现的所谓“汉意”即中国文化观念。“物哀论”正是在日本本土文学观念意欲与“汉意”相抗衡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I/SgRQplTTOdy4N+YA10gUwnhPLEvUhCuCEvB3JCi4u46chdefiMKRM5qWIzLJ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