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假如以上的分析与结论可以成立的话,我们就用现代学术的逻辑分析与概念辨析方法,为历来众说纷纭、暧昧模糊的日本“寂”论建立起了一个理论系统,显示出了它内在的逻辑构造。概言之——

“寂”在外层或外观上表现为听觉上的“动静不二”的“寂声”,视觉上以古旧、磨损、简素、黯淡为外部特征的“寂色”;在内涵上,“寂”当中包含了“虚与实”、“雅与俗”、“老与少”、“不易与流行”四对子范畴,构成了“寂心”的核心内容,所表示的是俳人的心灵悟道、精神境界与审美心胸;“寂”表现于具体俳谐作品上则是“寂姿”,是以线状连接、余情余韵为特征的“枝折”,“枝折”将上述四对范畴分别呈现、释放出来,从而使俳谐呈现出摇曳、飘逸、潇洒、诙谐的“枝折”之美。总之,从外在的“寂声”“寂色”,到内在的“寂心”,再到外在的“寂姿”,构成了一个入乎其内、超乎其外、由内及外的审美运动的完整过程。

上述结论用一个图示来表示就是:

这样一来,我们不但解释了“寂”的“内在构造”或“立体构造”,也将“寂”概念与“虚实”“不易·流行”“雅俗”“枝折”“柔细”等与其相关的次级概念的逻辑关系做出了清晰的定性、明确的定位与具体的分析阐发,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日本学界对“寂”概念的解释言人人殊、莫衷一是、缺乏学理建构的混乱局面。

而且,将“寂”与“物哀”“幽玄”一起作为日本文艺美学的三个一级概念,也相应地廓清了三大概念之间的历史的和逻辑的关系。盛开于平安王朝时代的绚烂的“物哀”之花,到中世文学中结为丰硕的“幽玄”之果,到近世则成为苍寂、飘然的“寂”之叶。“物哀”的王朝文学华丽灿烂,“幽玄”的中世文学含蕴深远,近世的“寂”的文学寂然而又枯淡。时光不断流转,代代有其“流行”,唯有对“美”的追求千岁不易。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在日本的文学艺术,包括日本的近现代小说、影视作品及动漫作品中,乃至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趣味中,看到“物哀”“幽玄”与“寂”的面影。诚如西尾实在《寂》一文中所指出的:“在我们〔日本人〕的生活中,坚持‘寂’还具有相当大的支配力。”的确,就“寂”而言,不妨说,夏目漱石的“有余裕”的文学及“余裕论”,久米正雄等私小说家的“心境”及“心境小说”论,北村透谷的“内部生命”论与“万物之声”论,高山樗牛的“美的生活”论,川端康成的“东方的虚无”论,村上春树的“远游的房间”论,还有“村上式”主人公们的那一点点窘迫、一点点悠闲、一点点热情、一点点冷漠、一点点幽默以及那一点点感伤、无奈、空虚、倦怠,都明显地带有“寂”的底蕴。

说到底,“寂”作为一个美学概念体现了日本文学,特别是俳谐文学的根本的审美追求,具有理论表述与思维构造上的独特性,同时也与其他民族的审美意识有所相通,特别是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层的关联。在哲学方面,“寂”论显然受到了中国的老庄哲学的返璞归真的自然观、佛教禅宗的简朴而又洒脱的生活趣味与人生观念的影响。在审美意识上,“寂”的状态与刘勰《文心雕龙》中所提倡的“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的观点十分契合,与中国文论中提倡的“淡”,包括“冲淡”“简淡”“枯淡”“平淡”也一脉相通,与苏东坡提倡的“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评韩柳诗》),与明代李东阳提倡的“贵淡不贵浓”等主张若合符节。在艺术形态上,日本的俳谐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俳文”“俳话”所显示的“寂”的风韵,与中国古代的瘦硬枯淡的诗、率心由性的随笔散文、空灵淡远的文人水墨画,都是形神毕肖的。日本古代俳人及俳论家的智慧就在于就这些复杂的东西,以一个貌似简单的“寂”字一言以蔽之、一言以贯之,从而表现出日本化的理论思考,体现出了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独特的风貌,形成了日本文学从古至今的审美传统,也为今天我们了解日本审美文化乃至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个不可忽略的聚焦点和切入口。 eGMer4L36xcWE5RsdgBiKx+LKo+RK1kSnSD2pY4WbToBKvmlkfY7s1cNp/ycAt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