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小学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

人际关系是影响社会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由人来开展,教学活动是师生基于文化传承和创新,以实现人才培养和发展为目的的交往活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人的交往导致了各种人际关系的产生。学校犹如一个小型社会,学校的人际关系类型多样、内容复杂。在学校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最常见、最活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学校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对师生交往和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有重要的影响,对学校其他人际关系的形成及相关工作的完成也有重要的影响,正如有研究者指出“今后教育的改革,急需着力推行的首要工作,便是师生关系的改革;不然的话,就算是有最好的校舍与最好的设备,还是效果不大的——因为教育效果的提高,精神的因素,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并正确处理好学校的师生关系。

(一)作为人际关系的师生关系具有特殊性

师生关系虽然只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类型,但相较于普通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形成、作用方式和内容等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师生关系基于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

活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和存在方式。师生关系的产生,正是基于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一般认为,人类社会产生伊始,教育活动也随即产生,既然有了教育活动,那自然就有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就随即产生。不过这时的教师和学生是广泛意义上的,因为此时的教育活动并没有成为专门性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融合于生活之中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与普通的人际关系无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学校教育产生,专门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活动的学生出现后,师生关系就真正建立起来了。显然,师生关系的产生依托于学校教育的产生,依托于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没有教育教学活动,就无所谓师生关系了。所谓的“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表达了对教师职业和身份的尊重,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当教育教学活动终止后,师生关系也就终止了,师生关系也就转化为了普通的人际关系。

2.师生关系存续于特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任务中

师生关系的产生基于学校的产生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产生,同样,师生关系的存在和延续也依托于特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任务。特定的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主要发生在学校,主要发生在学校的课堂环境中,这就是师生关系存续的主要教育环境。当然,特定的教育环境并不特指学校和学校的课堂,只要是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所依托的其他环境和场所都属于师生关系存续的特定环境,如教师将学生领到田间地头开展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这样师生关系存续的特定环境就拓展到了校外。区别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存续除了依托特定的教育环境外,还与特定的教育任务相关。我们认为,教师和学生间为完成特定的教育任务而开展特定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存续的关系才属于师生关系,如果没有特定的教育任务,即使发生在学校,师生之间也不一定有师生关系。举个例子,如果学生在教室里上自习,某教师走进教室询问某生一些与教育无关的事情,此时该师与该生的关系只是普通的人际关系,而非师生关系。

3.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教学关系

师生关系的产生和存续都依托于教育教学活动,这足以说明教育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师职业的产生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之所以称为学生,学习是其根本任务。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从事的主要活动就是教育教学活动,其他活动都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既然学校的主要活动是教育教学活动,基于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和存续的师生关系自然也是教育教学关系。教育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但教育教学关系并非师生关系的全部内容,师生关系还有其他的内容,如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伦理关系等。但这些师生关系都基于教育教学关系而产生,是师生间教育教学关系的拓展和衍生,同时这些人际关系也服从和服务于师生间的教育教学关系。以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为例,正是有了师生间的教育教学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相互接触中,师生间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如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等。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有利于推动师生间的教育教学关系,反之则会阻碍师生的教育教学关系。也就是说,正是有了教学关系,才会有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其他的师生间的关系同样如此,如果不是基于教育教学关系而拓展和衍生的关系,那就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普通的人际关系。

(二)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之所以说它最重要,是这种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性质的根本体现和反映,即教育和学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同时从占比来看,师生关系构成了学校人际关系的主体部分。我们通常说的师生关系指的就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基于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的人际关系,但倘若我们把师生关系视为学校人际关系的一个大类,即从人际关系主体是教师或者学生的角度看,除了通常所说的师生关系外,还有两种人际关系同样对教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教师间(师师关系)和学生间(生生关系)的人际关系。

1.师师关系

教师间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之一,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这种关系属于工作关系,但这种工作关系不同于普通职业间的工作关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不同于其他那些不以人为对象的工作,学校间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可能由某个教师单独完成 ,教师间必须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师生关系基于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师师关系实际上是师生关系的延伸。师师关系的内容虽然不仅限于工作关系,但其他属性的关系同样属于工作关系的衍生内容。如教师间因为工作成为同事,在工作中相互交往、彼此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时由工作关系就衍生出了朋友关系、亲密的情感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处理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这种人际关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

学校的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文精神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机构。作为培养人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发挥教育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个体,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师群体的示范效应。教师群体间如果能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本身对学生就能产生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2)教师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推进团队育人工作

学校教育是系统工作,需要与教育相关的众多主体通力协作才能有效完成。教师间在工作上的良好合作是高效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教师间如果相互学习、互通信息、彼此借鉴,可以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无论是对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同样适用,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便是因为如此。相反,如果教师间人际关系一般甚至恶化,在工作上不能通力合作甚至相互诋毁内讧,这不仅无助于教育教学,而且会极大地损害教育教学,对人才培养产生极坏的负面作用。

(3)教师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发展尤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没有好的专业发展就不可能有好的学生发展。这正是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必须把教师专业发展视为关键内容的重要原因。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很多,如外出培训、自学等,必须强调的是,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因为这种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贯穿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教师工作的日常,涉及教师发展的全部内容,而且这种发展方式也最为便利和经济。这种发展方式有一个基本前提,即教师间已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淡漠甚至紧张的教师之间很难做到无私分享和相互学习借鉴。

(4)教师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间人际关系是基于工作建立起来的。教师的工作是人才培养,从这个角度看,教师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最大的受益者必然是学生,这正是我们构建教师间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目的和价值。这里必须再次明确,教师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判断和衡量,其首要的、核心指标和依据是教师间的工作关系,其他衍生出来的人际关系的内容只是这种人际关系的补充和辅助。事实上,有些教师间有着良好的私人情感关系,但其工作上良好的互动和促进却并不明显,显然这种教师间的良好关系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严格意义上讲,这只是普通的人际关系,而非我们所说的良好的师师关系。良好的教师间的关系必须是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即学生发展的,这既是师师关系产生和存续的基础,也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生生关系

这是学校里人际关系最常见的一种。一般情况下,学校的学生人数会远远超过教师人数,学生间交往和互动的频率也远远超过了其他学校内人群间的人际交往频率。学生间人际关系的产生和存续是基于共同的学习活动,即因为在共同的环境和场所里学习而存在和延续。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学习不仅是个体行为,同样是群体行为。学习的群体性要求建立学习共同体,基本要求就是学生间互促共进。因此,从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和指向的目的来看,生生关系实际上同样是师生关系的延伸,同样,建设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学生间关系可以促进班集体建设

班集体建设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目标明确,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集体能发挥高效的育人效应。班集体建设是每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学生间关系的产生和存续是基于共同的学习活动。和谐相处、学习互助是良好学生关系最重要的内容。要建设优秀的班集体,班级目标、理念、制度等固然是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是基础和关键。如果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紧张,班集体建设便失去了最重要的人的基础,优秀班集体建设只会成为空想。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班集体建设中的困难便能克服,优秀班集体建设便有了最大的人的助力。因此,建设良好的学生间人际关系是优秀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不仅如此,在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基础上,良好的学生间关系还可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学校育人的良好学习氛围。

(2)良好的学生间关系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良好的学生间关系不仅有助于班集体建设,进而发挥班集体的育人功能,还直接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友好相处、互助学习是良好生生关系的核心标准。教学相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除了受教师自身素养的影响和制约外,还与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密切相关。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持和配合不仅是个体行为,更是群体行为,相较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效果也更好。要实现学生群体的支持配合,就要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必须依托于学生间良好的学习关系及衍生的其他人际关系。目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学习团队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生生关系的建设作为学习团队的基础,意识到生生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3)良好的学生间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关系的产生和存续是基于共同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良好的学生间关系的核心衡量标准和应有之义。前文已经阐述,良好的学生间关系有助于推动班集体建设,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些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这种发展来源于班集体的育人功能和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促进学生发展的外在推动力除了来源于班集体及其拓展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和教师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自己的学习伙伴,即同学。同学的帮助乃至同学间良好的竞争氛围都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这些都有赖于良好学生间关系的建设。不仅如此,良好的生生关系还可以扩展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譬如兴趣活动、素质拓展、研学旅行等,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间关系对学校教育意义重大,但实践中相对于师生关系建设和教师间关系的建设,许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设还重视不够,有些教育工作者甚至把学习看作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的个人行为,经常强调“学习关键看自己”,这一观点从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角度来认识固然不错,但却往往反映了教师在潜意识里对学生关系和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忽视。正是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实践中许多学校的学生间人际关系状况往往不令人满意,未能有效发挥学习中同伴互促共进的作用。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生生关系建设的重要性,采取科学措施有效推动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建设,在构建教学共同体的基础上构建高效的学习共同体。

(三)小学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以上我们讨论了师生关系,并将师生关系扩展到了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充分说明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基于人才培养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及其建设的重要性。这些关系的建设适用于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对于小学教育来说,鉴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这些人际关系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小学师生关系的亲密性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不同学段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力并不一样。以大学生为例,由于他们已经成人,能比较自主地处理包括师生关系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小。而小学师生关系则不一样,“小学生的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学习、情绪、自我概念、自我适应、创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小学生其他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不成熟,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在心理上渴望与成人,尤其是与父母和老师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这种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以父母为例,有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持积极的态度、情感和关注,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概念,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发展” 。小学师生关系更是如此,“师生关系的亲密性越高,越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交往中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满足,从而促进其正确地认识自我;师生之间的反应性越高,冲突性越低,就越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社会交往经验,提高其社会认知能力,正确地认识与同伴、父母的关系,以及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一般状况” 。当然,小学师生关系的亲密性是一种应然状态,实践中小学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小学生的性别、年龄和学业成绩等,有研究指出,“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学生感受到的师生关系的亲密感更低” 。从教育教学的实践来看,小学生学业成绩是影响小学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对学生民主公平,一视同仁,与所有学生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更容易获得教师的关注,与教师的交往程度也更高,两者之间也更容易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这种情况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所有学生,根据学生在个性特点、学业情况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努力构建起与全班学生积极的师生关系。

2.小学教师间关系的协同性

协同性主要是指小学教师在工作上密切沟通和协作的特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之间以班级为主体,以班主任为核心,结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密切沟通和协作是教师间交往的常态。但这种协同性在小学与中学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小学教师间关系的协同性比中学教师间关系的协同性表现得更为全面、细致甚至是琐碎,如小学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交流和沟通的内容涉及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如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卫生状况、行为习惯等。由于目前对小学升学性要求的降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间协同内容既有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学生的纪律和生活习惯等,到了中高年级,学业更容易被教师们重视。小学教师间协同往往以小学班主任为核心,主要表现为班主任主动向科任教师收集班级学生的各种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和班集体的建设。当前小学教师间关系的协同主要以班级为纽带,内容主要是班级管理和建设,目标主要是学生的发展。本来教师个体和群体的专业发展应该是小学教师间关系协同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小学教师在这方面的观念、意识、能力和实践等都相对较差,这一点在教师专业发展程度较差的小学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学校和教师等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小学教学、科研等方面教师应开展更多的协同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小学教师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还可以促进小学教师个体和群体的专业发展。

3.小学学生间关系的不成熟性

小学生是未成年人,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不成熟,这种特点也体现和反映到了小学生的同伴交往之中。这种不成熟性首先表现为小学生对生生关系缺乏正确的认知。小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能做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同学考虑,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一点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其次是小学生在生生交往中容易情绪化。“小学生情感丰富,情绪变化快,与同伴交往容易消极和不客观,在彼此间的交往中容易出现情感障碍,也缺乏稳定性。” 小学生在交往中往往不能正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向同学发泄,给同学带去困扰。再次,小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许多小学生不善于表达,缺乏较好的、与同学间进行交往的技能技巧,社交能力相对较弱,诸如交往时词不达意、不善于倾听、容易钻牛角尖等,这些都容易造成小学生互相交往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甚至导致同学间关系的紧张。此外,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也容易出现变化,生生间关系的稳定性相对不强,这也是小学生同学间人际关系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的产生和存续都基于教育教学活动。小学教师、小学生等个体和群体间人际关系具有自身的特性。要科学认识学校各类人员的人际交往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小学教育的特性,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小学的人才培养工作,高效地促进师生发展。小学生是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另外,学校的人际关系基于教育教学活动,核心是教学关系,其他的人际关系的内容都是教学关系的补充和辅助,对此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正确利用,如在师生关系的教学关系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要充满耐心,要循循善诱,而学生则应该虚心求教,同时要勇于与教师进行沟通;又如在师生关系的情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学生则同样应该尊重、热爱教师;再如在师生关系的伦理关系中,教师既要平等相待学生,又要像长辈一样地呵护学生,而小学生既要把教师视同长辈,同时也应该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知己朋友。总之,小学生对师生关系、同学间关系的认识还不准确、不深刻,甚至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地引导、帮助和协调等。

二、师生关系的边界

前文对师生关系的解读或许会令人心生疑虑:师生关系基于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固然让人容易理解,存续于特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任务似乎与实际生活中的师生关系不符。这种矛盾在教育实践中的确广泛存在,虽然可能存在争议,但我们仍然坚定地认为,师生关系是存在边界的,认清师生关系的边界,按照师生边界去处理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当前现实生活中存在师生关系中的一些困惑乃至于困境 ,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厘清师生关系的边界,将师生关系无限扩大化的缘故。

(一)传统师生关系的定位

我国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如在我国封建社会信奉的“天地君亲师”中,把教师与上天、土地、帝王和父母置于一起,许多家庭把“天地君亲师”制成牌位安放于中堂作祭祀使用,没有哪一种职业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充分彰显了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在我国民间长期流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师父”等说法和称谓,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三纲五常”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父为子纲是“三纲”之一,“师父”将师与父并列,把教师与父母等同视之,甚至将“师”放到了“父”的前面,可见传统上中国教师地位之崇高。作为佐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位最为尊贵的众多封建君王也“好为人师”,钦点殿试前几名,收为“天子门生”,可见老师的地位在中国古代被人们广泛尊崇。总而言之,在中国历史传统中,教师的确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这一点已是学界共识,不必赘述。

(二)传统师生关系定位的影响

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要国家和民族存续,国家和民族间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来看,教师职业的确具有巨大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古代人们将教师与天地君亲一起强调,体现了封建社会统治者乃至普通民众对教师职业的重视和对教师地位的推崇,这对人才培养和推进社会发展是件好事,但这同时也将师生关系特殊化了。这种特殊化的主要表现是将师生关系阶级化、等级化甚至神化,将学生置于教师之下,甚至把学生当成了教师的附属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师生关系中的教师绝对是权威甚至是主宰,说一不二,不由得学生质疑和挑战。正如《说文解字》对“教”的释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和学生,前者“上”,后者“下”;前者“施”,后者“效”,地位上的高低、行为上的控制和顺从,清晰无余。同样,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也非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而是强调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服从。韩愈的《师说》是古代关于教师的经典表述之一,他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同样强调教师的权威,在韩愈的心里,“师”和“道”是两者合一的,《师说》劝人向师、从师,学道无疑是积极向上的,但本质上仍然在强调教师的权威。

(三)现代师生关系的转变

我国进入现代社会后,民主的精神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影响到各行各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活动,同时也是传播文明的主要通道,民主理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精神内核之一,传播并塑造民主精神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从这个角度看,在我国传统教育中,与民主相悖的内容都应该进行变革,以适合现代社会的民主趋势和潮流,这也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变革贯穿我国现代教育的全程并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民主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如公民的受教育权、教育公平、高质量教育资源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向优质均衡挺进的阶段,中国的教育民主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教育有些方面的民主化进程还存在不足。我们认为,中国师生关系的定位还未走出传统师生定位的窠臼,师生关系并未从实质上实现从等级化到民主化的变革。事实上,在中国师生关系民主化变革的过程中,思想上的认识和观念上的革新还不全面、不深入、不彻底,实践中的师生关系定位不准甚至混乱,这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其具体表现是:

1.对师生民主平等关系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

师生关系走向民主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们思想上的共识,但人们对师生民主平等关系的认识程度还存在差异。当前,随着我国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主精神也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以师生关系为例,以前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角色和形象逐渐淡化,师生平等的观念到现在已经广泛被教师、学生和社会所接受,并体现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形象已经由“知识的权威”和“教学的掌控者”逐渐向经验的“合作建构者”和“教学的引导者”转变。“师生角色都有了新的发展,教师成了平等的合作者,学生越来越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文化的建构者。” 师生交往时,“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存在的” ,学生要尊敬教师,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而且不能因为学生是未成年人,就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师同样必须尊重学生,这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方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也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知识、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任务的差异性,强调教师是平等的“首席”,“教师主体主导学生主体,学生主体接受并超越教师主体的主导” 。虽然这些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其他教育活动的直接和间接主体,对师生民主平等关系的认识程度还存在差异,有时这种差异程度甚至是巨大的。正是这种认识程度上的差异性,对实践中的师生关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2.传统师尊生卑的师生关系观仍然存在

传统师生关系的思想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有影响力,短时期内难以完全清除。虽然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教育实践中,传统的师生观仍有市场,有些人仍然把学生视同教师的附属品,居高临下,随意拿捏,完全没有师生平等的意识和观念。尤其是在一些教师素养相对落后的学校,部分教师仍然面对学生,却“目中无人”,把自己视为教育的主宰,是文化的“布道者”,打着“为你们好”的旗号,对学生行挖苦、讽刺之能事,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还自诩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好教师”。另外,许多教师虽有师生民主的理念,但在外部环境的压制下,不得已做着与师生平等相违背的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在当今应试化教育还有较大市场的背景下,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处于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升学焦虑之中,学生的学业负担屡减不下,教师的教学压力只增不减,在这样的环境和土壤里,客观上,教师在平等和以生为本的口号中行使着控制学生的行为。一方面是教师无奈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学生不堪重负的挣扎,客观上使学生不断萌生着逃离学校、逃离教师的想法,这些都在事实上影响着师生关系,侵蚀着师生关系的民主特质。

3.当前教师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持续下降

教师实际地位和待遇的尴尬,使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信任下降。我国党和政府一直在为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而努力,但长期以来,教师地位和待遇的偏低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都要求提高和保障教师地位和待遇,但在各地的贯彻和落实情况却参差不齐,用法律来明确和要求提高某种职业的地位和待遇,从某种程度上正好证明了该职业的弱势。教师不仅地位和待遇较低,工作也非常繁重辛苦,以至于许多教师虽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了许多人才,但“自己的子女却培养不好”,这种“灯下黑”的困境造成教师子女很少有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许多教师也不支持自己的子女当教师。当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越发严重,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小学女性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65. 31%。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女教师明显多于男教师,这肯定会对教育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比如影响学生性格发展。究其原因,除女教师性格比较适合从事基础教育外,教师地位和待遇缺乏对男性的吸引力也是重要因素。在中国,男性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薪酬待遇是他们择业时的一个重要标准,男性教师少,客观上反映了教师地位待遇低的事实。曾几何时,当教师还是小学生的理想,有研究者做过调查,“小学生最喜欢的人的排列次序为:老师(34%)—妈妈(29.5%)—爸爸(28.5%)—兄弟姐妹(4. 8%)—同学及其他(3. 2%)” ,而现在,小学生们的职业理想已经变成了明星、老板、公务员等“社会精英” 。教师如果作为一种职业对学生变得不再有吸引力,甚至许多学生从小就不想当教师,学生少了对教师职业的尊敬和认可,师生关系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4.教育管理中的困境及压力逐渐让教师“远离”学生

现在所有的教师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学生太不好管了。的确,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学生似乎对教师没那么信服,更很难说得上崇拜了。现在的社会早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信息闭塞的社会,在信息时代中,人们想要的信息几乎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在这样的社会中,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似乎已经在降低,经常有人在思考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我们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社会还需要教师吗?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还如同以往那般大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特别是主体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知识储备、有一定信息检索能力的学生,似乎对教师的需求性已经降低了 。另外,家校之间的合作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近年来,“校闹”与“医闹”一样,都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社会顽疾。一旦学生在学校(有时在校外甚至在家里)出了任何问题,不管责任在谁,也不管责任是否明确,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通过正当途径解决,而是马上会组织一帮人到学校“维权”,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问题背后的原因有许多,如独生子女导致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又如相关部门甚至政府部门在处理类似问题上的简单化等等 。诸如此类,教师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他们面对学生时,逐渐少了以往的自信和从容,多了担心和顾虑。教师在管理学生时畏首畏尾,想管不敢管,想管不能管,逐渐远离学生,师生关系走向疏离。目前,国家的相关文件里明确提出了要给予教师“教育惩戒权” ,我国正是看到这一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应从国家的层面予以重视和回应。

5.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道德压力

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不当宣传给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绑上了道德枷锁。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不好的风气,即过度拔高教师职业的道德属性。教师职业固然重要,但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不能走上神坛。在当今社会,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平等的主体,师生之间没有阶级、等级上的区别和差异。联系师生的是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间共同开展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我们认为,教师只是社会中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和千千万万职业一样,是普通而平凡的。这种职业对社会发展非常重要,但没有必要刻意地将之特殊化,甚至将教师职业拔高进而神化,这样做不但无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也无助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意无意地,我们的社会却在大量传播教师是“园丁”“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诸如此类的宣传口号,将教师职业神化,客观上将教师在潜意识里定位成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人。这实际上是为教师职业戴上了道德的枷锁,似乎告诉人们:教师理应甘于清贫。这对教师职业是非常有损害的。试问哪一个正当的社会职业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哪一个行业的从业者不需要无私奉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既然需要承担自己的职业社会责任,同样也理应获得与自身劳动付出相当的社会声誉和薪酬待遇。教师不应该燃烧自己点亮学生,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一样收获成长和发展,收获自己本该拥有的人生幸福,这才是真正民主师生关系的经典定义,是时候让教师职业回归普通了。

有些人试图用传统的师生关系来维护教师的尊崇地位,事实上这种观点非但不好,反而容易给教师加上了道德的枷锁。是时候让教师走下神坛,让教师职业正常化,构建正常的现代师生关系了。我们认为,教师是普通职业,教师与学生是普通的基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人际关系,他们之间只是活动内容与其他人与人之间活动内容不一样,如果说特殊,只是活动内容的特殊性,而不是师生关系本身有什么特殊性。

(四)现代师生关系的界定

由上所述,我们认为师生关系是有边界的。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教育活动对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化越发尊重,传统的师生关系必须改变,这种变革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契合了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师生关系走向正常化、回归师生关系本质的必然选择。这种回归是教师职业特殊性向普通化的回归,是教师职业神性向人性的回归,具体到师生关系上,是师生关系走向真正的民主,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中实现教学“对话”的回归,即师生真正成为平等的对话者,师生关系只是因为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和存续的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最通俗的表达,正如有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的那样,“大家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能成为朋友,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老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具体来说,要确定现代师生关系,我们就要明确师生关系的边界,需要认清师生关系的几个属性。

1.师生关系的主体价值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活动,我国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人才的活动必须尊重人性,尊重人性要求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活动中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有效融合,说到底,就是要实现师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师生关系划定边界,其实质是现代教育主体性发展要求的价值选择。教师由神到人,由特殊到普通,由被动到主动,这应该成为现代教师职业的价值选择;学生由附庸到独立,由被动接受到平等对话,是学生人格独立的价值选择。明确师生关系的边界,即必须认识到师生关系的产生、存续依存于特定的教育场域、教育教学任务及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在特定的教育场域、教育教学任务及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教师不再是“老师”,学生不再是“学生”,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可以是朋友,平时常常联系,他们也可以是普通的熟人,保持距离但彼此平等尊重。传统学校之外的师生关系却有些沉重,校外师生见面时比较常见的情形通常是这样:教师往往被“教师形象”所束缚,见学生理应嘘寒问暖,尤其必须关心学生学习,否则往往心生内疚,觉得自己不配为人师;而学生更甚,面对教师犹如犯人过堂,见面必然唯唯诺诺,表面上尊敬得无以复加,然心中敬而远之,退避三舍,更有甚者,恨之犹如仇寇。倘若我们能充分认识师生关系的主体价值属性,在教育教学之外,教师不必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以“老师”身份自倨、自缚甚至自责,学生也不必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以“学生”身份自醒、自怜甚至自怨 。教师和学生不是特殊身份,师生关系并非不可分割的“第二血缘关系”,我们曾经是师生,但我们不必甚至不应该成为一生的师生,但我们可以成为一生的朋友,这种现代的师生观是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是现代师生主体性发展的追求。只有为师生关系划定边界,才能实现师生关系的正常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见“人”,真正彰显人的主体性。

2.师生关系的内容属性

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是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人才培养的活动。同样的,学生之所以成为学生,是因为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教育。简单说,师生间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是精心选择的学校课程,是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经验生成。联系师生间关系的内容,即课程(人们通常称之为教学内容)有其特殊性,首先,维系师生间关系的内容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的。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必须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当然,精心选择和组织不是教师个体甚至教师群体就能够实现的,预设的课程是集体心血的结晶,既有学科专家、课程专家,也有教师、家长,当然也包括学生,预设的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学科发展的规律和成果,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包括学生发展的意愿和意志等。其次,维系师生间关系的课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精心选择和组织并通过教学来呈现,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些内容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这种发展同时也需要实现对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再次,维系师生间关系的内容不是固化的,而是动态的,是生成的。在作用这些内容时,教师和学生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对教师而言,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教育教学内容的简单复制者,理应有积极的加工和改造,以最适合的状态来呈现。对学生而言,学生不能成为知识的“容器”,而是要理解、吸收和内化,是经验的重组。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维系师生间关系的内容,作为主体的师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建构者。师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上是合作者,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建设教学共同体来完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认识到师生关系的内容属性,我们就应该知道,没有了科学系统、计划周密的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师生关系便失去了任意扩展的基本依托。事实上,离开了学校,尤其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断以后,生活中的师生交往,其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学校课程无关的,专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不再是交往的内容和任务,严格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人际关系而已。

3.师生关系的活动方式属性

毫无疑问,维系师生间关系的是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在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议,比较典型的观点包括:教学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是一种实践过程;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实践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双重活动过程;等等。这些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观点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 。我们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因为,“从教学的形态起源来看,教学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从教学的形态存在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对话构成了师生间的‘你—我’关系” 。那么,师生间关系的存在和维系就是通过师生间的这种特殊的交往来实现的。交往,是师生关系的活动形式。师生间关系的交往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交往目的。作为交往的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人格日臻完善”,“它有特殊的交往内容。其内容是经过选择、净化的人类文化精华;它有特殊的交往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交往双方是具有特定社会角色、担负不同社会期望的人——学生和教师;它有特殊的交往方式。一般交往在组织方式上带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无意识性,而师生交往具有高度的自学性和目的性,它是以教材这一文化中介,以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特殊交往” 。因此,师生关系的活动形式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特殊交往活动。事实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并非都是特殊交往活动,有许多交往内容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无直接关系,在这种交往活动中的交往关系并非严格的师生关系,同样只是普通的人际关系。

4.师生关系的时空属性

所谓师生关系的边界,我们认为,就是要在对上述师生关系的属性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依据师生关系的时空属性,为师生关系划定一个清晰的时空边界。我们坚定地认为,师生关系不是泛时空 的关系,而是具有时空属性的。师生关系的产生和存续都是基于教育教学活动,具体而言则主要是在学校,是在学生接受教育期间,依托于教育教学任务和活动而产生的。特定的教育教学时间、特定的教育教学空间和特定的教育教学事件,这三项是除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要素之外的师生关系产生和存续的三大基本要素,不具备任何一项要素,便不存在所谓的师生关系。以此观之,目前学校里许多所谓的“老师”其实并非真正的“老师”,如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学生在与其交往时往往也称之为“老师”,虽然这种交往发生在学校,发生在教育教学期间,但如果学校后勤管理人员没有与学生之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严格意义上审视,这种交往并未构成真正的师生关系。当然,还有一点也需要强调,即使上述几个要素都具备,但倘若以“教师”形象出现的人不具备教师资格,实质上的师生关系也是不存在的,如果真的称之为老师,也只是广泛意义上的老师而已。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特定的教育时空场域和特定的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就只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特定的师生关系。所谓的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 ,就是指这样一种状态。明晰师生关系的时空属性,不仅是对教育规律的正确揭示和反映,对师生关系的正常化、师生发展和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因此,与教育教学活动无关的其他时空场域下的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并没有构成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而是普通的人际关系。

孟子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三乐之一,这种教育的情怀令人敬仰。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种好学的态度同样值得我们赞赏。乐教好学无论是对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这无疑是现代社会应该积极提倡的。这并不与我们试图明确师生关系的边界相矛盾和冲突。学校教育承载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专业人员,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对象。明确师生关系的边界,将师生关系普通化、正常化,可以促进教师职业回归本真,即使是培养人,教师职业也只是一门普通职业而已。当前,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不堪重负的状况令人忧虑,已经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教师下班后,应该更多地回归自己的生活,他(她)应该更多的是父亲或母亲,儿子或女儿,他(她)应该拥有自己的美好生活。同样,学生回家后应该更多地去玩耍,去享受自己的美好童年,而不是枯坐灯下,与作业为伴。诚然,工作、学习与生活不可能截然分开,所有的职业,尤其是涉及公益、民生等方面的职业从性质上要求从业者要有更多的奉献精神,但如果不充分考虑从业者的合理社会需要,工作与生活不分,既会损害从业者的人生,也会对行业本身造成很大的破坏。从这个角度看,诸如强制休假等制度的建立,其价值和意义就不证自明了。明确师生关系的边界,给予教师和学生自己的空间,可以为师生减除不必要的负担,让教师和学生在师生关系之外,可以真正地回归自我。 MEQmRH0rBGcJfQqGtOM9JkFjV1d6akv6KUr0n22uGnoGE1MFffhONDmn1z7p+4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