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从粗放式发展向生态化、集约化、智能化产业升级调整,这也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肯定要逐步压缩和渐少低端制造业低效、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生存空间。低效只会产生低利润,而低利润肯定不能支持企业的健康发展,更不能支持企业负债经营,这就产生挤出效应。把产业内的僵尸企业挤出去,把行业内的无效产能和低效产能挤出去,应该说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主因。
中小企业底子薄、技术差、高级人才缺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要积极地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在传统产业进行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还是走向专一、专业、专注的做强之路,这都是可取的。中小企业只有放弃做大,特别是放弃大而全的想法,才是当下要走的第一步。细分市场、细分产品的隐形冠军才是中小企业的最终归宿。
在企业经营方面,国内中小企业的管理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短板,基本上都处于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的转变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高效的管理体系。中小企业不仅要面对市场的竞争,更要不断地学习,把自己的经营水平提高到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水平上。中小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可借鉴的经验却很少,国内虽然有很多经管类图书,符合中小企业并有所启迪的却寥寥无几。前些年的《基业长青》《追求卓越》《从优秀到卓越》等,虽然在国内大受欢迎,但对中小企业却毫无用处。
希望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中小企业的发展,切中时弊,使中小企业从普通到优秀,提供启迪和帮助。只有中小企业优秀了,才有机会追求卓越,追求基业长青。
刘义军
2022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