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与文化特性,是地方经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载体与文化符号。本研究以文化语言学、民俗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田野调查法和民族志深描法为方法论指导,选取陕北方言中地域色彩比较鲜明的民俗语汇和民俗事象中的特色方言使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些方言语汇进行梳理分析,挖掘其蕴含的民俗文化意义。即通过民俗事象分析语言,透过语言研究民俗文化。
全书着重分析了陕北方言中几类重要的民俗语汇,包括衣食住行、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中使用的民俗词语,并对称谓语、特色地名和熟语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分析这些语汇体现的民俗文化和反映的社会变迁,揭示陕北方言这一语言现象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内涵。
全书共分为九个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对“陕北”这一地域概念做了阐释和界定,交代了本书所用“文化陕北”这一概念的定义和范围。其次是对民俗语言学及民俗语汇的概念进行描述,然后对陕北方言与文化、陕北方言民俗语汇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笔者还在绪论中交代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语料来源等问题。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历史上少数民族融合对陕北方言和文化造成的影响,对陕北方言概况和陕北方言的特点做出总结,通过把陕北方言词汇和普通话相应词汇做对比分析,总结出陕北方言词汇的特点。第二至四章诠释人们衣食住行、岁时节令及人生礼仪等生活中使用的方言语汇,这些民俗语汇贯穿人们日常生活的始终,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第五章主要描写陕北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包括宗教信仰和口传文化两部分,对陕北比较典型的民间信仰现象做了分析,从中可以侧面看到陕北人崇尚自然、敬拜鬼神的心理需求和趋吉避祸、渴望安稳的朴素愿望。口传文化以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为代表,分析其中体现的陕北民俗事象,以及民歌和说书这两项民俗事象中的语言特色。第六章写称谓语体现的民俗文化及陕北地名的命名特点,这两种语言现象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处、融合的历史痕迹。第七章对陕北地区曾经使用的、至今流传的、人们耳熟能详的熟语进行了记录、分类、归纳和分析,这些熟语包括三字格惯用语、四字格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俗语共五大类,这些闪烁在人们口中的经常不被人刻意记录的熟语,丰富着人们的语言文化和精神生活。
最后一部分为论文结语,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化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并对全文的基本观点进行总结和概括。总体而言,本研究是对陕北方言语汇与民俗文化的系统研究,通过一定的语言事实和地域文化现象,研究陕北方言语汇和民俗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方言与民俗的关系是互动的,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催生了陕北丰富多彩的方言语汇,另一方面,陕北方言语汇又依赖于陕北社会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民俗文化而存在,是陕北人民客观世界的映像,像一面镜子,记录出陕北地区的社会生活、民俗文化、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的图景。
本研究通过语言现实以及大量特色方言语汇在陕北民俗事项中的使用现象,结合陕北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人们的思维观念、宗教信仰、社交理念等,来窥探陕北方言语汇对民俗文化的固化及记录保存作用,以及民俗文化因素对陕北方言语汇的影响,在研究中注意把方言和民俗文化结合起来,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梳理陕北方言语汇,以期在陕北方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方面形成一些有价值的认识。